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通过临床分度 ,新生儿行为测定 ,脑部CT对足月新生儿缺氧缺血脑病的患儿进行早期评估 ,判断预后 ,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方法  按照 1996年杭州会议修定的HIE临床分度标准 ,轻度 13例 ,中度 2 7例 ,重度 14例 ,同时对其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进行评估 ,头颅CT扫描检查 ,并随访至 6个月时进行发育商评估 ,以DQ≥ 90为达标水平。 结果 临床分度为轻、中度HIE者在 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差异。轻、中、重度HIE患儿在不同日龄NBNA评分有显著差异性 (P <0 0 0 1) ,临床分度越重 ,NBNA评分越低。 14d时NBNA≥ 35分和 <35分者在 6个月时DQ达标率有显著差异性 ,对判断HIE预后有较大的价值。临床分度与颅脑CT分度符合率 80 8% ,CT分度轻、中度在 6个月时DQ达标率无显著差异性 ,中与重度有显著差异性 ,与预后有关。 结论  只有将临床分度、NBNA评分、头颅CT三者结合起来 ,综合分析才能早期准确地判断HIE的程度和预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和CT分度等方法在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 对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生后7 d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HIE组的NSE高于轻、中度HIE组。HIE组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的NBNA低于轻、中度HIE患儿。头部CT呈轻、中、重度改变的HIE患儿NSE浓度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CT改变的HIE患儿NSE高于轻、中度组,NBNA则低于轻、中度组。血清NSE浓度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HIE临床分度、CT分度、NBNA及血清NSE浓度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85.7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45.45%、45.45%、51.66%和58.33%。结论血清NSE浓度对HIE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分度和CT分度等方法在HIE预后判断早期评估中的意义.方法对30例HIE患儿在生后第2天检测血清NSE浓度,生后7d内进行临床分度、CT分度和NBNA评分,10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HIE组血清NSE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重度HIE组的NSE高于轻、中度HIE组.HIE组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重度HIE组的NBNA低于轻、中度HIE患儿.头部CT呈轻、中、重度改变的HIE患儿NSE浓度高于对照组;NBNA评分低于对照组,其中重度CT改变的HIE患儿NSE高于轻、中度组,NBNA则低于轻、中度组.血清NSE浓度分别与HIE临床分度、CT分度呈正相关,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HIE临床分度、CT分度、NBNA及血清NSE浓度预测预后的敏感性分别为100%、100%、85.71%、和100%,特异性分别为45.45%、45.45%、51.66%和58.33%.结论血清NSE浓度对HIE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提供了新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头部CT值及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NBNA)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测定HIE新生儿脑CT值及进行NBNA,分析其在不同病情和按不同方法分度时的变化。结果 按临床分度,HIE轻、中度组CT值及NBNA评分差异有显著性;按CT值分度,HIE轻、中度组NBN差异亦有显著性。结论 测定脑CT及进行NBNA评分有助于HIE病情评估。  相似文献   

5.
头颅CT影像在判断新生儿缺氧性脑损伤时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围生期缺氧可致新生儿脑损伤。该文探讨头颅CT对新生儿缺氧后脑损伤程度判断的作用。方法:收集有缺氧过程的足月新生儿114例,分为HIE组、窒息组、窘迫组;取同期正常新生儿20例为对照组,于生后2~7d做头部CT检测及NBNA评分。结果:HIE组、窒息组、窘迫组、对照组NBNA评分异常率及组间NBNA评分分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5)。4组间CT异常率比较及HIE组与其他3组CT异常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P<0.01),对照组、窘迫组、窒息组之间两两比较CT异常率没有差异(均P>0.05)。HIE组25例患儿中,临床分度为轻度HIE15例,中度HIE6例,重度HIE4例。CT分度为正常3例,轻度10例,中度7例、重度5例。HIE的CT分度与临床分度不完全吻合。CT对于轻、中、重度HIE诊断的灵敏度分别为47%,33%,50%,特异度为70%,74%,86%,准确度为48%,64%,80%。结论:头颅CT对HIE临床分度的判断存在不确定性,对宫内窘迫、窒息所致轻微脑损伤的判断更无把握。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脑CT影像学改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对 42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进行评分及生后 (2 8~ 30 )d脑CT影像学检查 ,分别以 7月龄发育商DQ 95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NBNA测定 7d <35 ,14d≤ 35分患儿组的DQ低于 7d≥ 35 ,14d >35分组 ,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生后 (2 8~ 30 )d脑CT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动态NBNA及 (2 8~ 30 )d脑CT检查可做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和预后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63例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和随访,总结分析临床分度,NBNA及CT与预后的关系。CT中重度者死亡54.7%,智力低下26.5%,生后12~14天NBNA≤35分死亡60%,后遗症20%。临床分度为重度者死亡62.5%,后遗症20%。CT、NBNA及临床分度的敏感性分别为100%、57.1%及100%,特异性分别为26.92%、95.24%及17.14%。因此在判断预后时用NBNA结合CT或临床分度来评估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8.
综合指标早期评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预后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 探讨头颅CT、新生儿行为神经检查(MBNA)、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酶(NSE)和血浆内源性一氧化碳(CO)在预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预后中的意义。方法 HIE患儿72例,生后3d检测血清NSE和血浆CO质量浓度;生后7d行NBNA评分。52例生后3d行头颅CT检查。33例足月新生儿为对照组。结果 HIE组NBNA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SE和血浆CO质量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NBNA评分、血清NSE和血浆CO质量浓度在轻、中、重度组HIE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CT分度预测HIE预后的敏感性最高。结论 头颅CT有助于早期预测HIE预后;NBNA是一种简单的、无创伤性的早期预测方法;血清NSE和血浆CO是一种预测HIE预后特异性较高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 (CO)和一氧化氮 (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中的作用 ,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之间的关系及早期评估预后的价值 ,以便及时给予正确治疗。 方法  对 5 1例新生儿HIE患儿血浆CO和NO水平进行检测 ,并与 2 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 ,同时结合 2 0项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 结果  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 ,5 1例新生儿HIE患儿血浆CO、NO水平显著增高 ,但轻、中度新生儿HIE两组之间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 ,而重度者血浆CO、NO水平显著增高 ,并且病情程度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 结论  CO和NO在新生儿HIE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而且CO和NO的变化与NBNA之间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藏族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临床特征与CT表现。方法对32例藏族足月新生儿HIE进行前瞻性的动态观察,分析临床分度和临床分期与CT分度的相关性。结果 32例HIE患儿临床分度轻度8例,中度16例,重度8例。8例临床分度为轻度者CT改变均为轻度;16例临床分度为中度者15例CT改变为中度,1例为重度;8例临床分度为重度者CT改变均为重度;临床分度与CT分度的符合率达98%;临床各期CT表现多样,后遗症期仍有15例尚未恢复。结论 HIE的诊断临床分度与CT分度有较好的相关;对中、重度HIE患儿需长期随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CO)和一氧化氮(NO)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的作用.与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BNA)之间的关系及早期评估预后的价值.以便及时给予正确治疗。方法 对51例新生儿HIE患儿血浆CO和NO水平进行检测,并与20例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同时结合20项新生几神经行为测定。结果 与正常新生儿对照组比较,51例新生儿HIE患儿血浆CO、NO水平显著增高.但轻、中度新生儿HIE两组之间NO水平无显著性差异.而重度者血浆CO、NO水平显著增高,并且病情程度与NBNA评分呈负相关。结论 CO和NO在新生儿HIE的发病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CO和NO的变化与NBNA之间也具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2.
Apgar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Apgar评分对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本文分析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者5 min Apgar评分与HIE临床分度、NBNA评分及智能测试结果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及脑CT影像学改变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新生儿行为神经测定 (NBNA)对 42例中、重度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患儿进行评分及生后 (2 8~ 30 )d脑CT影像学检查 ,分别以 7月龄发育商DQ 95为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NBNA测定 7d <35 ,14d≤ 35分患儿组的DQ低于 7d≥ 35 ,14d >35分组 ,统计学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生后 (2 8~ 30 )d脑CT改变与预后关系密切。结论 动态NBNA及 (2 8~ 30 )d脑CT检查可做为HIE预后的早期评估依据  相似文献   

14.
Apgar评分与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临床分度及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Apgar评分对判断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程度及预后的意义,本文分析60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者5 min Apgar评分与HIE临床分度、NBNA评分及智能测试结果的关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47例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以下简称HIE)的预后进行了探讨。对存活者年龄在12~36月的幼儿32例进行了随访。应用首儿所0~4岁小儿精神发育量表进行了发育商(DQ)测查。结果表明:临床分度为轻度者DQ正常;中度者DQ25%低于正常,部分伴有神经系统后遗症;重度者不但病死率高且存活者DQ55.6%低于正常,部分伴有严重神经系统后遗症,轻至中度脑水肿伴蛛网膜下胜出血者来发现神经系统后遗症且DQ均在正常范围,应作为积极抢救及早期干预的对象。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后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临床表现与CT及围产因素之间的关系。方法分析我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65例新生儿窒息,其中30例符合HIE的临床诊断标准。根据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轻度15例、中度9例、重度6例。于生后4-6d行头颅CT检查,然后将临床表现与CT检查结果相比较,并结合其围产因素进行分析。结果CT表现与临床分度的结果不一致,符合率分别为轻度86.7%,中度77.8%,重度66.7%。合并颅内出血11例,以蛛网膜下腔出血占多数,其发生率与HIE的程度有关。围产因素以宫内窘迫、脐带异常及羊水混浊占多数。HIE的临床表现与窒息程度有关。结论HIE的临床分度根据意识状态、肌张力、原始反射及惊厥发作等来确定,是诊断HIE的主要依据。但可受一些因素影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而头颅CT可清晰显示脑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和性质,较为客观,是HIE诊断及预后判断中的重要指标。在评估HIE病情轻重时,应将临床表现与CT相结合进行综合考虑。头颅B超可早期筛查出无临床症状而有颅内病变者,建议与CT互补应用,作为新生儿窒息后脑损伤的影像学指标。各种围产因素所致的新生儿窒息是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原因。加强产前监护,推广新法复苏对防止新生儿脑损伤,减低HIE的发生率及其严重程度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评分法诊断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病史、临床表现、化验检查的综合评分评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的半定量标准的价值。方法分析颅脑CT和临床确诊的50例HIE患儿的病史、临床表现、化验检查中的多项指标;设定评分和分度标准;与临床和随访综合确定的分度比较,得出评分法诊断的半定量标准,并将此标准用于另41例病例检测。结果确定分度标准为:总分≥20.0分为重度,10.5~19.5分为中度,5.5~10.0分为轻度,≤5.0分不考虑HIE。此评分法分析另外41例,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分别为100%和96.9%,97.2%和100%,100%和100%。结论对HIE病情危重不能作头颅CT检查的病例或无条件作头颅CT检查的单位,可应用临床评分法,以诊断HIE和轻重分度。此方法简便易行,对HIE的诊断和轻、中、重度的判断,敏感性和特异性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HIE所致脑损伤的病因进行临床分析与研究,评估HIE脑损伤程度及预后.方法 回顾分析本院117例HIE新生儿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气、血糖、血生化、头颅CT、随访结果和预后.结果 HIE轻、中、重度三组患儿之间体重及胎龄均无显著差异.日龄重度组明显增大,而Apgar评分减低,组间方差分析有显著差异(P<0.01).血生化指标变化,pH及PaCO2组间有差异性,重度组Glu及BE减少明显,肾功能(BUN、Cr)、心肌酶(CK-MB、CK)在中、重度组均有不同程度升高,组间方差分析有显著意义(P<0.01).头颅CT异常率82.6%,而且随着病情加重异常率增加.结论 HIE轻度者预后良好,中度组如果治疗得当,疗程足够,绝大多数远期随访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提高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的血氧含量 ,减轻脑缺氧所造成的脑损伤。方法 使用新生儿康复箱治疗HIE ,于治疗前后作2 0项新生儿行为神经评分 (NBNA)。随访6个月至1年 ,其中 33例用盖瑟尔方法作智商测定。结果 治疗组NBN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 1,尤其轻、中度组较为明显。DQ值二组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 ,P <0 .0 5。结论 高压氧治疗HIE有助于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脑CT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预后评估的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有关 HIE的临床与 CT诊断报道较多 ,但结合 NBNA测查、CT随访追踪检查 ,对HIE预后作出早期评估的研究报道不多。现将我院按全国“九五”攻关课题要求收集的中、重度 HIE患儿脑 CT检查 2次以上的 2 5例临床资料进行总结 ,报道如下。研究对象及方法一、对象本组病例均为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住院患儿。所有病例根据 1 996年杭州会议制定的 HIE临床分度标准 ,重度 7例 ,中度 1 8例 ,男∶女 =1 .5∶ 1 ,有宫内窘迫史 2 1例 ,重度窒息 1 4例。二、方法及评定标准第 1次 CT在生后 5~ 1 4天进行 ,第 2次 CT在生后 2 8天~ 3月龄进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