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究糖尿病诊疗中血液生化检验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再选取100例进行常规体检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检测,检测两组的血脂、空腹血糖以及糖耐受情况,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总胆固醇(TC)、血糖(GLU)、三酰甘油(TG)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含量显著高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的2 h糖耐受实验结果均不在正常范围内,异常率达到了100%。结论:血液生化指标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具有临床价值,可以为糖尿病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的应用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经确诊的糖尿病患者共88例,对所有患者进行血清甘油三酯检测、糖耐受试验以及空腹血将葡萄糖检测,对最终的检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在本次研究中,88例葡萄糖患者的空腹血糖均值均超过正常范围(9.1±5.8)mmol/L;患者2h糖耐受试验为(13.2±6.8)mmol/L,超过正常范围;血清甘油三酯超过正常范围,为(2.25±1.33)mmol/L。结论:糖尿病诊断中,生化检验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其主要体现在血清甘油三酯检测、糖耐受试验以及空腹血浆葡萄糖等方面,这可以为临床治疗糖尿病以及合理用药提供良好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糖筛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在妊娠糖尿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确诊的妊娠糖尿病150例,分别检测其空腹血糖、葡萄糖筛选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分析其在妊娠糖尿病中的诊断价值。结果:空腹血糖、葡萄糖筛选试验及糖化血红蛋白诊断妊娠糖尿病的阳性率分别为41.3%、84.0%和88.0%;其中空腹血糖三次均阴性的11例,糖化血红蛋白三次均阴性的1例,葡萄糖筛选试验无一例三次均阴性。结论:糖筛试验和糖化血红蛋白对妊娠糖尿病的临床诊断价值较高,且通过增加检查指标的次数可明显提高妊娠糖尿病的检出率,值得在临床推广与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 Alc)联合血清C肽检测在糖尿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3例糖尿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另选取82例同期体检的健康者作为对照组,两组研究对象均行空腹血糖(FBG)、Hb Alc及血清C肽水平检测,分析比较检测结果。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的平均Hb Alc和FBG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而血清C肽水平明显低于健康人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清C肽水平是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对于指导治疗具有重要的意义,联合检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空腹血糖测定联合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DM)诊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取2009年9月-2013年7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100例,健康人群100例,均未进行治疗,同时进行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对比两种检测诊断情况。结果:糖尿病组患者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显著高于健康组患者,差异性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同空腹血糖伴随血糖的升高同糖尿病病变呈正相关,对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血糖与尿糖检验在糖尿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为日后的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01月至2016年08月期间收治的80例糖尿病患者及80例来我院体检的正常人群进行研究,将体检的正常人群作为对照组,将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对两组观察对象进行血糖及尿糖检验,观察对照组健康体检者与实验组糖尿病患者之间对比的血糖、尿糖之间的差异。结果:对照组正常人群血糖及尿糖水平与实验组糖尿病患者之间的差异较为显著(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糖尿病患者实施血糖及尿糖指标的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明显,能有效保证诊断的准确性,值得在日后的临床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脂检验对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5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并抽取同期进行体检的健康人员54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进行血脂检验,分析其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TC、TG和LDL-C、APo B水平均高于对照组,HDL-C、APo A1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脂检验可作为诊断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方法之一,可作为糖尿病治疗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多项生化指标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功能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到2015年12月收治的1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对患者血糖相关指标以及多项生化检测指标:C-反应蛋白(CRP)、胱抑素C(Cys C)、尿素蛋白/尿肌酐(UALB/UC)、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进行检测,并以同期在本院接受体检的10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受检者各项检测指标之间的差异,计算不同指标单独诊断和联合检测的阳性率。结果:分别对糖尿病肾病患者的健康志愿者的各项检测指标进行比较,可见糖尿病肾病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 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lc)、CRP、Cys C、UALB/UC、β2-MG、RB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志愿者(P0.05)。CRP、Cys C、UALB/UC、β2-MG、RBP单独诊断早期糖尿病肾病组患者肾功能损伤的阳性率分别为65.00%、59.00%、78.00%、56.00%、72.00%,以UALB/UC的阳性检出率最高,但联合检测的阳性率为94.00%,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的结果(P0.05)。结论:多项生化指标联合检测可显著提高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效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BMD)及骨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阐明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症相关危险因素。方法:测定110例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和87例正常男性的BMD,并检测生化及骨代谢指标。结果: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组BMD降低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清骨钙素(BGP),胰岛素(Ins)水平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尿脱氧吡啶啉(Dpd),空腹血糖(FPG)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老年性2型糖尿病患者较正常人群易发生骨质疏松症,BMD、BGP、Dpd水平是诊断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DOP)的重要指标,良好的血糖和血脂的调控及尽可能的保护胰岛β细胞可降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检测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价值,为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糖尿病患者67例作为观察组,6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查两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并比较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HbAlc)、空腹血糖(FBG)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是检测糖尿病的重要指标,为临床对糖尿病治疗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学、血脂检测的变化分析.方法:用NSA-3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血脂;北京中勤世帝科学仪器有限公司LG-R-80F型血液粘度仪检测血流变各项指标.结果:Ⅱ型糖尿病患者血流变指数、血脂均发生改变.结论:检测血糖、血脂同时检测血流变各项指标可作为Ⅱ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一种检测手段[1].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糖化血红蛋白(HbA1 c)检测应用于诊断、治疗及控制糖尿病的临床价值,为糖尿病的临床诊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75例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作为观察组,并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85例作为对照组,2组均采集空腹静脉血2 mL,应用糖化血红蛋白仪及相关配套试剂检测HbA1 c,空腹血糖(FBG)应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检测。结果观察组FBG和HbA1 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HbA1 c检测能准确反映血糖水平的控制状况,其临床应用对糖尿病的预防、诊断和控制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糖之间的关系,为临床上诊断糖尿病提供更科学、更合理的辅助依据。方法:172例糖尿病患者检测糖化血红蛋白,同时测定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血糖(2hPG),并对其结果分别进行相关分析,做统计学检验。结果: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之间存在着正向相关关系,即随着血糖升高,糖化血红蛋白也升高。结论:检测血液中糖化血红蛋白对糖尿病患者诊断及治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空腹血糖(FPG)联合糖化血红蛋白(HbAlc)检测在诊断妊娠期糖尿病(GDM)中的临床价值,总结临床治疗经验。方法:选取韶关市铁路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确诊的180例GDM孕妇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检查的正常孕妇18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孕妇均进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并检测空腹血糖(FPG)、服糖后1 h血糖(1h PG)、服糖后2 h血糖(2h PG)以及HbAlc。结果:观察组孕妇的FPG、1h PG、2h PG、HbAl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孕妇的FPG联合HbAlc的阳性率明显高于FPG、OGTT、HbAlc的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PG联合HbAlc检测在诊断GDM时阳性率更高,且检测方式简便快捷。  相似文献   

15.
目的:基于中医学"同病异治"理论,探讨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患者不同分期证型间糖、脂代谢及血流变的影响。方法:12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各60例,对照组予厄贝沙坦片口服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辨证加用中药口服,治疗3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空腹血糖、血脂、血流变的变化。结果: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对照组甘油三酯、全血黏度高切变率(200/s)、血浆黏度水平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空腹血糖、血脂、全血黏度及血浆黏度均明显降低(P0.05),且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方可以明显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血液的高黏高凝状态,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糖尿病患者血脂检验在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2月南方医科大学附属小榄医院收治的100例糖尿病患者纳入研究工作,另选择同时间段来本院进行常规体检的100例健康者纳入研究,分别命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接受血脂检验,并比较分析两组的血脂检验结果,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结果:观察组患者的TC、TG、LDL–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临床诊断中应用血脂检验方法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7年5月-2018年9月治疗的糖尿病患者46例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医院其他科室糖耐量正常的46例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的血糖和血脂指标。比较两组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指标、甘油三酯指标及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指标。结果:观察组LDL、TC、TG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DL指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FPG、HbAlc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糖化血红蛋白与血脂检测在糖尿病检测中的临床意义重大,提高了早期糖尿病的检出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有力的依据,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血糖与尿糖检验在临床糖尿病诊断中的诊断效果,探究血糖与尿糖检测在临床上的应用意义以供参考。方法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00例,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和治疗,同时对患者的血糖水平和尿糖水平进行检测和对比分析,根据患者的病情改变调节治疗方式和用药量等。结果:糖尿病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尿糖升高,随着尿糖浓度的逐渐升高,患者的血糖水平也逐渐上升,说明糖尿病患者的尿糖水平和血糖水平呈现正相关的趋势。结论结论:在临床上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诊断时可采用尿糖检测进行初筛再联合血糖检测,具有良好的检测效果和检测准确率,值得在临床检测过程中进行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女性绝经后冠心病 (CHD)的发病率明显升高。为了解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血浆雌激素水平与血脂、血糖、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笔者就此进行分析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对象 :CHD组为 4 2例绝经期女性冠心病患者 ,均符合 1979年 WHO制订的诊断标准。平均年龄 (51.8±5.2 7)岁 ,且均无糖尿病病史 ,空腹血糖正常 ,肝肾功能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者 52例 ,均为绝经期女性 ,平均年龄 (52 .6± 6 .4 )岁。1.2 方法 :两组均在停用降脂药 1个月后进行试验 ,用日立 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空腹血糖、血脂 (包括 TC,TG,HDL- C,apo A…  相似文献   

20.
任巧华 《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7,20(16):1420-1420,1423
研究目的:探讨健康体检人群代谢综合征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2005年10月至2006年3月健康体检人群为对象,检测非酒精性脂肪肝中中心性肥胖、血压、血糖、血脂等代谢综合征各项指标,以健康体检者中非脂肪肝者为对照组。结果:在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中,中心性肥胖占78%,血糖异常(包括糖尿病、空腹血糖受损)占46%,高血压病占35%,高甘油三脂血症占53%,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减低占30%。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代谢综合症是肥胖、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症等多种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集结出现的临床综合症,非酒精性脂肪肝与代谢综合症中的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非酒精性脂肪肝是代谢综合症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