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福利  刘捷凌  冷霞  孙晓柯  阮祥林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6):1003-1004+1007
目的:研究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对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呼吸功能、免疫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88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为对象,分为对照组(n=44,左氧氟沙星治疗)和研究组(n=44,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对比两组呼吸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ast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炎性因子[白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EV1、FVC、FEV1/FVC%、CD3+、CD4+、CD4+/CD8+、IFN-γ均高于对照组,IL-10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五肽辅助左氧氟沙星治疗复治.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8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0)和观察组(n=40),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及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噻托溴铵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等变化。结果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为95.00%,对照组为77.50%,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及动脉血氧分压、动脉二氧化碳、氧合指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及白细胞介素-17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CD3^+、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D8^+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显著,可有效缓解炎症反应,改善血气指标、肺功能及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弱患者采用双水平气道正压(Bi-level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BiPAP)通气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8例我院就诊的COPD伴Ⅱ型呼吸衰弱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64例、参照组64例),两组均给予抗感染、化痰、止咳等常规治疗,参照组给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试验组在参照组基础上联合BiPAP通气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治疗2周后肺功能指标[FVC(用力肺活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RV(残气量)、TLC(肺总量)]水平、血清氧化应激指标[MDA(丙二醛)、SOD(超氧化物歧化酶)、GSH-Px(谷胱甘肽过氧化物)]水平、血气指标[PaO2(脉血氧分压)、PaCO2(二氧化碳分压)、pH]水平.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较参照组高(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试验组FVC、FEV1较高,RV、TLC较低(P<0.05);与参照组相比,治疗2周后试验组血清GSH-Px、SOD、PaO2、pH较高,MDA、PaCO2较低(P<0.05).结论:BiPAP通气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治疗COPD伴Ⅱ型呼吸衰弱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促进肺部血气状态及氧化应激状态改善,恢复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重症肺炎(Severe Pneumonia,SP)患者血气指标、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2月至2022年9月于本院就诊的103例COPD-S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机械通气治疗,n=50)和观察组(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n=53).观察两组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临床疗效和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动脉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2)水平均明显升高,乳酸(Lactic Acid,Lac)水平明显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与治疗前相比,各治疗组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 the expiratory volume for the first second,F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FEV1/FVC值均明显增加(P<0.05),其中观察组更为显著(P<0.05).观察组临床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COPD-SP实行盐酸氨溴索支气管肺泡灌洗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有较满意的治疗效果,能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的疗效及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60例AECOPD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3组,各20例,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A组予以特布他林,B组予以N-乙酰半胱氨酸,C组予以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比较3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反应[超氧化物转化酶(SOD)与丙二醛(MDA)]、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1s用力呼气容积(FEV1)与FEV1/FVC]、免疫功能(CD3+、CD4+、CD4+/CD8+)、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观察3组症状改善时间及疗效。结果C组总有效率100.00%,明显高于A组70.00%与B组65.00%(P<0.05);C组治疗后SOD明显高于A组与B组(P<0.05),MDA明显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治疗后FVC、FEV1、FEV1/FVC、CD3+、CD4+、CD4+/CD8+显著高于A组与B组(P<0.05),EOS计数显著低于A组与B组(P<0.05);C组呼吸困难消失、咳嗽消失、喘息改善与哮鸣音消失时间明显短于A组与B组(P<0.05)。结论特布他林联合N-乙酰半胱氨酸可有效改善AECOPD患者免疫功能与肺功能,减轻炎症及氧化应激反应,促进临床症状恢复,获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和溴化异丙托品三者联合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肺功能及动脉血气的影响.方法 以本院2011年1月至2014年1月收治的AECOPD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54)和联合治疗组(n=54).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治疗组加用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和溴化异丙托品雾化吸入治疗.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进行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记录动脉血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并测定肺功能,记录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占预计值%(FEV1%pred)和用力肺活量(FVC).结果 血气分析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PaO2和PaC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PaO2和PaCO2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PaO2明显增加[(79.5±9.4) mmHg比(64.0±7.7) mmHg,P<0.05;1mmHg=0.133 kPa],PaCO2明显降低[(49.3±11.5)mmHg比(61.0±12.2)mmHg,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动脉血pH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FEV1、FEV1 %pred、FV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FEV1、FEV1%pred、FVC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改善(均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后联合治疗组患者FEV1、FEV1% pred、FVC均显著升高[(1.35±0.14)L比(1.18±0.11)L,(61.15±9.51)%比(54.55±8.71)%,(2.49±0.16)L比(2.19±0.17)L,均P<0.05].结论 沙丁胺醇、丙酸倍氯米松和溴化异丙托品三者联合雾化吸入治疗AECOPD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对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Eosinophilic bronchitis,EB)症状及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4月~2020年4月EB患者8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1)与对照组(n=41).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治疗,观察组给予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孟鲁司特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症状消失时间、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5(IL-5)、IL-8、肿瘤坏死细胞因子-α(TNF-α))、肺功能(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值(FEV1/FVC)、最大呼气峰流速(PEF))、T细胞亚群[CD3分子(CD3+)、CD4+、CD8+、CD4+/CD8+].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7.56%(40/41)高于对照组82.93%(34/41)(P<0.05).治疗后观察组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TNF-α、IL-5、IL-8、CD8+均低于对照组,FEV1、FEV1/FVC、PEF、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辅助治疗EB效果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肺功能,调节免疫.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选取本院100例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两组均接受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行无创呼吸机治疗,观察组行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治疗,持续治疗10 d.统计并比较两组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肺功能、血气指标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呼吸困难、咳嗽无力、心动过速、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均短(P<0.05);治疗10 d,两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EV1、FVC和FEV1/FVC水平均高(P<0.05);治疗10 d,两组PaO2水平均较治疗前提高,PaCO2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PaO2水平高,PaCO2水平低(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粉吸入剂联合无创呼吸机可缓解AE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改善肺功能,调节血气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老年患者的肺功能、免疫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市垂杨柳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COPD患者进行研究,其中合并T2DM患者48例(T2DM组)、单纯COPD患者62例(单纯COPD组),比较两组患者肺功能、免疫指标的差异.结果 T2DM组的CD3+、CD4+、CD4+/CD8+测定值均低于单纯COPD组患者(t=4.209、t=4.598、t=5.617,P<0.05),T2DM组CD8+测定值高于单纯COPD组(t=4.157,P<0.05);T2DM组的血清IFN-γ、IL-10的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单纯COPD组患者(t=4.839、t=8.529,P<0.05),T2DM组的血清IL-4、IL-8的水平高于单纯COPD组(t=4.209、t=4.517,P<0.05);T2DM组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tiry,FVC)、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econd,FEV lung for carbon monoxide,DLCO)水平均显著的低于单纯COPD组患者(t=3.006、t=5.966,t=6.210,P<0.05).结论 老年COPD合并T2DM患者的肺功能损害更加严重,可能与炎症反应水平增强及免疫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0.
聂志 《医学信息》2019,(22):105-106
目的 观察吸入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对COPD急性加重期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治疗的86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3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雾化吸入布地奈德,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吸入用沙丁胺醇。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FVC、FEV1均高于治疗前,观察组FVC、FEV1分别为(2.08±0.57)L、(1.97±0.43)L,高于对照组的(1.69±0.49)L、(1.47±0.36)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7.67%,高于对照组的76.7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用沙丁胺醇联合布地奈德有助于改善COPD急性期患者FVC、FEV1,具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信必可都保联合噻托溴铵治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肺功能、免疫功能及气道阻力的影响。方法选取88例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各44例,对照组噻托溴铵治疗,观察组信必可都保+噻托溴铵治疗,两组疗程均为2周,比较两组肺功能、免疫功能及气道阻力。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7.26%(P<0.05);两组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第1秒最大呼气量(FEV1.0)、第1秒最大呼气率(FEV1.0%)、最大呼气流速峰值(PEFR)、肺活量(FVC)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肺动脉收缩压(PASP)、肺动脉舒张压(PADP)、平均肺动脉压(MPAP)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 <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CD4^+、CD4^+/CD8^+、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两组CD8^+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气道总阻抗(Z5)、气道总粘性阻力(R5)、近端气道粘性阻力(R20)、周边弹性阻力(X5)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 <0.05);两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IL-17)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期间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信必可都保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合并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有效改善肺功能和哮喘情况,调节免疫功能、降低气道阻力和诱导痰细胞因子水平,安全性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邱修洪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2021,43(9):1560-1562
目的:分析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19年2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82例多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按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39例,常规化疗)与研究组(n=43例,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体温恢复、咳嗽咳痰缓解及全身无力消失时间)、痰菌转阴率、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最大呼气量(FEV1)、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FEV1/FVC)]、炎性因子[白介素-10(IL-10)、干扰素-γ(IFN-γ)].结果:研究组体温恢复、咳嗽咳痰缓解及全身无力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各时点痰菌转阴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治疗时间延长,两组痰菌转阴率均逐渐增高.治疗后,两组FVC、FEV1、FEV1/FVC值、IFN-γ水平均较治疗前增高,IL-10水平明显下降,且研究组增高/下降程度更为显著(P<0.05).结论:胸腺五肽联合化疗治疗多耐药肺结核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肺功能,提高痰菌转阴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联合无创正压通气(Noninvasive positive-pressure ventilation,NPPV)治疗急性加重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伴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1年10月在我院接受诊治的急性加重期COPD伴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124例,分为肺泡灌洗联合NPPV组和NPPV组(n=62).NPPV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NPPV治疗,肺泡灌洗联合NPPV组在NPPV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治疗.治疗期间,记录患者的体温、生命体征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治疗前和治疗2 w后,采用肺功能检测系统测定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The 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as a percentage of the predicted value,FEV1%prep)、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水平,采用免疫比浊法进行检测前白蛋白(Prealbumin,,PAB)水平,采用DxFLEX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血清CD4+、CD8+细胞水平并计算CD4+/CD8+值.结果:治疗后,肺泡灌洗联合NPPV组体温恢复时间、生命体征恢复时间、症状消失时间均少于NPPV组(P<0.05),FEV1、FEV1%prep、FEV1/FVC、PAB水平、CD4+水平、CD4+/CD8+水平均高于NPPV组(P<0.05),TNF-α水平、PCT水平、CD8+水平均低于NPPV组(P<0.05);肺泡灌洗联合NPPV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NPPV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NPPV基础上联用支气管镜下肺泡灌洗治疗急性加重期COPD伴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改善患者肺功能和临床症状具有积极作用,可有效改善患者免疫功能,缓解机体炎症反应,效果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刘岩 《医学信息》2019,(8):159-160
目的 探讨胸腺五肽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74例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观察组加用胸腺五肽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第1、3、6个月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空洞闭合率,以及治疗前后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FEV1/FVC。结果 治疗后第1、3、6个月,观察组痰菌阴转率、病灶吸收率及空洞闭合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FVC、FEV1、FEV1/FVC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胸腺五肽联合常规抗结核药物治疗复治菌阳肺结核患者,可提升复治菌阳肺结核治疗效果,改善患者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在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96例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8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5000IU·d-1,连续治疗10d。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变化,以肺功能分析仪检测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1秒用力呼吸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second,FEV1),以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2),并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肺功能及血气指标结果判断治疗效果,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FVC、FEV1、PaO2均高于对照组(P0.05),PaCO2低于对照组(P0.05),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肺心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应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更利于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和血气指标,并可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患者运动耐力及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93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7)。两组均采用祛痰、止咳、平喘、抗感染、吸氧等对症治疗,同时对照组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治疗1吸·次-1 Bi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治疗18μg·次-1 Qd。比较两组运动耐力(6分钟步行试验距离(6MWD))、呼吸困难情况、炎症反应(血清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肺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呼气高峰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 rate,PEFR))。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6MWD高于治疗前、呼吸困难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6MWD高于比对照组,观察组呼吸困难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PCT、IL-6和CRP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EV1、FVC和PEFR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能够有效提升COPD患者的运动耐力,改善肺功能及呼吸能力,降低炎症反应,且不增加药物副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联合康复锻炼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血清IL-8、肺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84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口服氨茶碱释缓片、噻托溴铵吸入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康复锻炼,治疗一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血清IL-8、第1s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第1s用力呼气容积占预测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orced vital capacity,FEV1/FVC)、生活质量等指标。结果:(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IL-8水平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EV1/FVC等肺功能指标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生理机能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以及精神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噻托溴铵联合康复锻炼对COPD稳定期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噻托溴铵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清IL-8、肺功能指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基础上,联合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炎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我院收治的支气管哮喘8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孟鲁司特钠治疗,42例)和研究组(丙酸倍氯米松+孟鲁司特治疗,46例),治疗3 m后参考临床疗效评价标准对比两组的临床效果,3 m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炎症相关指标水平,通过全自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患者肺功能水平,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E)、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OD-like receptor protein 3,NLRP3)水平均比治疗前显著下降,且研究组E、IL-6、NLRP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FEV1/FVC)值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的FVC、FEV1、FEV1/FVC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孟鲁司特钠的基础上加用丙酸倍氯米松雾化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能够改善其炎症因子水平,提高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0月我院COPD稳定期患者108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54).对照组患者采用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2吸·d-1)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噻托溴铵吸入(1吸·次-1)治疗.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3 m后肺功能,包括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second,FEV1)、最大呼气流量(Peak expiratory flow,PEF),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9,MMP-9)、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同时以6 min步行实验(6-minute walk test,6MWT)评估患者运动耐力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FVC、FEV1、PEF以及6MWT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MMP-9、IL-6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粉吸入剂联合噻托溴铵治疗COPD稳定期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其肺功能,缓解炎症反应,提升运动耐力,同时保证治疗安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早期进阶式早期肺康复训练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肺功能、血气水平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21 年1 月至2022 年6 月期间86 例老年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组(n=43),在医护一体化模式的基础上,对照组采用常规训练及健康教育,观察组采用进阶式早期肺康复训练辅助,干预前及干预 8 w 后,采用肺功能检测仪检测两组患者第 1 s 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 in the 1st s/Forced expiratory volume,FEV1/FVC)、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第 1 s 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1 s as a percentage of predicted value,FEV1%)水平;采用血气分析仪检测动脉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2)与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 in artery,PaCO2)水平;采用6 min步行距离测试(6 min Walking Distance Test,6MWD)、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量表评估患者运动功能.结果:与干预前相比,两组FEV1%、FVC、FEV1/FVC、6MWD、MBI、PaO2水平均升高,PaCO2水平均降低(P<0.05),其中观察组变化更为显著(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模式下早期进阶式早期肺康复训练对老年呼吸衰竭患者效果确切,能够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血气指标,提高运动耐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