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经胸大肌间隙入路清扫Ⅲ组淋巴结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应用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观察组采用保留胸大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Auchincloss手术),同时沿胸大肌肌间沟切开胸大肌,彻底清除Ⅲ组淋巴结(锁骨下淋巴结).对照组采用仅保留胸大肌、切除胸小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Patey手术).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能彻底清扫腋淋巴结,明显减少胸大肌萎缩率,提高术后生活质量.结论 经胸大肌清扫Ⅲ组淋巴结既保留胸大肌功能,又彻底清扫腋淋巴结,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寻找一种有效,便捷之乳癌根治术的术式。方法: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清扫Ⅲ区淋巴结(腋尖淋巴结)时,沿肌纤维方向于第2肋软骨上缘水平分开胸大肌,彻底清除Ⅲ区淋巴结。结果:通过对照组比较,本组0Ⅲ区淋巴结阳性率明显提高。结果:本法既保留胸大肌功能,又彻底清扫腋淋巴结,确实是乳癌根治术的一种好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改良Auchincloss手术治疗乳腺癌50例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国清  周纲 《肿瘤学杂志》2010,16(6):506-507
通过对50例乳腺癌患者行Auchincloss改良根治术,术中切断胸小肌喙突止点,但不切除胸小肌,必要时再加胸大肌内侧劈开,使腋窝淋巴结得以充分清扫。另取同期50例行传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病例作为对照组。结果改良组淋巴结清扫术多于对照组,改良组术后健患侧胸大肌外缘厚度无统计学差异。  相似文献   

4.
作者行20例此种改良式根治术。手术要点为切断胸大肌外侧缘两束胸壁附着点,此肌束极薄,几无出血。而后将手臂向胸前牵拉,在胸小肌后方切断该肌的第3、4、5肋骨的附着点,完整保留供应胸肌的神经和血管。此时腋部解剖充分,与通用根治术无异。作者行此术20例,平均每例可觅得淋巴结20.9个,与近5年乳腺癌根治术223例比较(平均每例得淋巴结16.7个)并无逊色。作者尚有24例,未切断胸小肌,每例得淋巴结13.7个,不如本文报道的改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根治乳癌更为合理的术式。方法:对3例ⅡⅢ期的乳癌患者在行改良一式乳癌根治术的基础上,沿第2肋软骨上缘作胸大肌开窗清扫腋尖群淋巴结和胸肌间淋巴结。结果:本组术后经1年零3个月至2年零8个月的随访,均无肿瘤复发,术侧胸肌无萎缩,肩关节及上肢活动自如。结论:保留胸前神经的改良乳腺根治术既能彻底根治乳癌,又能使保留的胸肌有功能无萎缩,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术式,适合于无胸大肌浸润的临床各期乳癌病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手术合并腋窝淋巴清扫术后腋窝积液的发生原因与局部注射博莱霉素的效果和副作用。方法对65例乳腺癌患者手术,手术同时进行腋窝淋巴组织、锁骨下、胸大小肌之间淋巴组织清扫,并沿腋静脉、锁骨下静脉走向注射博莱霉素30 mg。结果术后患者适当延长腋窝引流时间,全组患者无腋窝积液,局部无感染。结论通过合理的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操作和术后护理可以降低乳腺癌患者术后腋窝淋巴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乳腺癌术中保护胸前神经对胸大肌功能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提高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方法:对1997~2001年间所施行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种方法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患侧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及胸大肌功能,与对照组比较。结果:观察组术后胸肌功能全部良好,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大部分胸肌功能欠佳,胸大肌外缘厚度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保留胸前神经可有效地提高患者术后患侧上肢功能,对手术疗效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寻找一种有效、便捷之乳癌根治术的术式。方法 在乳癌改良根治术中清扫Ⅲ区淋巴结 (腋尖淋巴结 )时 ,沿肌纤维方向于第 2肋软骨上缘水平分开胸大肌 ,彻底清除Ⅲ区淋巴结。结果 通过对照组比较 ,本组Ⅲ区淋巴结阳性率明显提高。结论 本法既保留胸大肌功能 ,又彻底清扫腋淋巴结 ,确实是乳癌根治术的一种好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10月间的38例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注意游离并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胸大肌功能、胸大肌外缘厚度、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的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对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2例,感觉异常仅2例,占5.6%,4例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与之黏连,放弃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胸肌神经,经术后随访观察,胸大肌功能均为5级,术后6个月复查B超,胸大肌外缘厚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注意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可有效避免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及胸大肌萎缩,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手术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8年9月-2010年10月间的38例乳腺癌患者,在Auchincloss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时,注意游离并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随访观察术前、术后患者胸大肌功能、胸大肌外缘厚度、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功能的变化;腋窝淋巴结清扫的数量,对术中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的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8例患者中患侧上臂内侧及腋部皮肤感觉正常32例,感觉异常仅2例,占5.6%,4例腋窝淋巴结明显肿大与之黏连,放弃保留肋间臂神经;38例患者均成功保留胸肌神经,经术后随访观察,胸大肌功能均为5级,术后6个月复查B超,胸大肌外缘厚度与术前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在乳腺癌Auchincloss术中注意保护肋间臂神经、胸肌神经可有效避免术后上臂内侧皮肤感觉障碍及胸大肌萎缩,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对手术疗效并无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8年,我院为11例35岁以下早期乳癌患者施行乳腺象限切除、腋窝淋巴结清扫、胸大肌肌瓣翻转乳房成形,占我院同期乳癌根治总例术的3.7%,占年青人乳癌术的44%。经临床观察,该术式具有创伤小、保持乳房外形、不影响患侧上肢功能、不影响腋窝淋巴结清除、不影响生存期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乳腺癌手术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腋静脉分支的临床意义.方法 106例行根治术的I、Ⅱ、Ⅲa期乳腺癌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6例)行腋窝清扫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腋静脉分支,对照组(60例)行腋窝清扫术时常规切除肋间臂神经和腋静脉分支,两组患者术后按乳腺癌治疗,进行严密随访观察.结果 治疗组及对照组术后1个月上臂内侧感觉障碍发生率分别为8.70%、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上肢水肿发生率分别为6.52%、3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经1~5年随访均无局部复发.结论 对于I、Ⅱ、Ⅲa期乳腺癌患者,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保留肋间臂神经和腋静脉分支可明显减少患者上肢内侧感觉障碍和上肢水肿发生率,并能减少局部复发,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对腋窝处变异的背阔肌进行详尽解剖,为降低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腋窝处重要神经血管损伤,减少手术并发症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128例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乳腺癌患者中发生背阔肌解剖变异19例,对该19例患者的背阔肌变异肌束进行详尽的大体解剖,找到其起点与止点,并测量长、宽、厚度,观察与腋窝神经、血管、淋巴结的毗邻关系。  结果  19例发生背阔肌解剖变异的肌束均从背阔肌外侧缘发出一束肌腱,向内上走行,横跨腋血管神经束,在其上方,呈“扇形”腱膜延续为喙锁胸筋膜的一部分止于喙突。其中14例为单肌束走行,5例变异肌束从背阔肌发出后与胸大肌外缘发出一肌束会合,再并行向上。该变异肌束与背阔肌止端健呈“丫”型夹持着腋血管神经束。肋间臂神经从其表面或深面通过。其内下侧毗邻胸背神经及肩胛下血管,后外毗邻肩胛下血管外淋巴组织。  结论  背阔肌变异肌束可造成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解剖混淆,给腋淋巴结清扫术时的定位带来困难。因此,了解此种变异在腋窝淋巴结清扫术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乳腺癌改良扩大根治术,是在进行改良根治术的同时行内乳淋巴结清扫.本院于1995年1月~1997年12月施行手术12例,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2例,均为女性,年龄31岁~63岁,平均42岁.肿瘤部位与分期:患者肿瘤部位:位于乳腺中央区4例,内上象限5例,内下象限3例,按I期者1例,Ⅱ期者7例,Ⅲ_A期者4例.1.2 病理学诊断 浸润导管癌8例,单纯癌4例;腋淋巴结阳性者10例,内乳淋巴结阳性者5例.其中2例为术前切除活检证实,2例为穿刺活检证实,8例均术中切除活检证实.1.3 手术步骤 扩大改良术式均保留胸大肌和胸小肌,行内乳清扫,采用胸膜外法,清扫第2、3、4肋间.2 讨论乳癌手术常采用为根治术、改良根治术和扩大根治术,均是基于其淋巴结转移规律而设计的.腋窝淋巴结引流  相似文献   

15.
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米玮  朱艳  刘力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0):1221-1222
目的:探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Ⅰ、Ⅱ期乳腺癌患者82例,随机分成两组:A组(试验组)49例,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淋巴结,保留肋间臂神经;B组(对照组)33例,经胸大肌入路清扫腋淋巴结,切除肋间臂神经。观察随访两组术后情况。结果:A组49例中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正常45例(91.8%),感觉障碍4例(8.2%);B组感觉障碍31例(93.9%)。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χ2=59.30,P<0.01)。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改良乳腺癌根治术能够有效地防止患侧腋窝及上肢皮肤感觉障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索基层医院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外科处理的适宜方法。方法:对9例符合研究条件的病例先美兰染色(meythylene blue staining)实施前哨淋巴结活检(sentinel lymph node biopsy,SLNB),再补充实施腋窝淋巴结清扫术(axillary lymph node dissection,ALND);ALND术中显露腋静脉,以腋静脉下2cm为界缝线标记,术后将标本从缝线处分离,对淋巴结进行分组取材,将前哨淋巴结、腋静脉下2cm内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腋窝其余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分组送病理检查,观察各组淋巴结数量及肿瘤细胞腋淋巴结转移规律。结果:找到前哨淋巴结6例;5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阴性;1例前哨淋巴结、亚levelⅡ淋巴结、其余淋巴结均为阳性;另有1例患者前哨淋巴结未找到,而亚levelⅡ淋巴结检出阳性。结论:基层医院对于早期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可以用美兰染色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若前哨淋巴结阳性或未找到前哨淋巴结,行ALND;若前哨淋巴结阴性,行亚levelⅡ淋巴结清扫。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手术(以下简称保乳手术)中腋窝淋巴结清扫时保留肋间臂神经(intercostobraehial nerve,ICBN)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9月至2009年1月开展的46例行保乳手术乳腺癌患者(48个乳房)的临床资料,其中保留ICBN患者26例,未保留ICBN患者22例作为对照进行研究分析,比较两组患者手术中用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患肢感觉变化以及术中清扫淋巴结的数目。结果两组病例术中出血量、清扫淋巴结数目差异无显著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手术用时、上臂后内侧及腋部皮肤麻木与疼痛感发生率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在0期、Ⅰ期、部分Ⅱa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中,行腋淋巴结清扫术中保留ICBN是可行的,延长手术时间是可以接受的,不增加出血量,不影响淋巴结清扫,可改善患者术后的感觉障碍(局部麻木与刺痛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的方法和临床意义.方法:将68例拟行改良乳腺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保留胸前神经组和不保留胸前神经组各34例.保留胸前神经组手术时分开胸大肌暴露并保留胸内、外侧神经,不保留胸前神经组则不保留胸内、外侧神经.其余手术操作相同.术后12个月用彩超测量胸大肌厚度,并与对侧比较.结果:保留胸前神经组无重度胸大肌萎缩,不保留胸前神经组重度萎缩26例(76.5%).经统计学检验,保留胸前神经组重度胸大肌萎缩情况较不保留胸前神经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改良乳腺癌根治术中保留胸前神经能减少术后胸大肌萎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行选择性腋窝淋巴结清扫术时,通过施行腋窝逆向淋巴结示踪术(ARM)来保留引流上肢淋巴液的淋巴结的可行性。方法根据纳入、排除标准,选取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2015年4—7月拟行腋窝淋巴结清扫术的8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用纳米炭混悬液行ARM,以胸背血管和腋静脉为界,将腋窝淋巴结分为3区:腋静脉上方区、胸背血管外侧区、胸背血管内侧区。通过病理分析淋巴结有无转移。结果 80例患者中,72例(90%)患者可显示黑染淋巴结,40例患者有腋窝淋巴结转移。在40例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中,纳米炭混悬液注射距手术开始时间6 h的N_1和N_2期患者共14例,腋静脉上方淋巴结转移率为0/8,胸背血管外侧淋巴结转移率为0/11,胸背血管内侧转移率为5/11;而注射时间≥6 h的N_1、N_2期患者共15例,腋静脉上方淋巴结转移率为0/6,胸背血管外侧淋巴结转移率为3/11,胸背血管内侧转移率为7/11。在胸背血管外侧和腋静脉上方,引流上肢淋巴液的淋巴结转移率很低。结论 N_1、N_2期乳腺癌患者术前6 h内用纳米炭混悬液行ARM,胸背血管外侧和腋静脉上方淋巴结予以保留的价值可能较大。  相似文献   

20.
近十余年来,由于人们对癌警惕性的提高,以及检查方法的进步,临床上所见乳腺癌的早期患者大为增多。对于局部表现为没有浸沾胸大肌筋膜的T_(1-3)N_(0-1a)乳腺浸润性癌,大都采用比Halsted根治术较为保守的(1)Auchincloss术,保留胸大、小肌,切除整个乳房并清除腋窝下部淋巴结;或(2)Patey氏术,仅保留胸大肌,将整个乳房、胸小肌及全部或大部腋窝淋巴结清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