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闵小彦  赵小菁  吴碎秋  张静 《护理研究》2007,21(13):1185-1186
[目的]观察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UC病人分成两组,A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B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两组的总有效率。[结果]A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χ2=6.353,P=0.021)。[结论]UC病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病人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  相似文献   

2.
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膜固思达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8例UC患者分成A、B两组,A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膜固思达保留灌肠,B组仅用常规药物治疗。结果:A组患者治愈率明显高于B组(x^3=6.353,P=0.0212,OR=4.643,95%(21:1.328~16.233)。结论:膜固思达保留灌肠能有效保护UC患者结肠黏膜并促进溃疡愈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治疗效果。[方法]将6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时照组,各31例,两组均采用常规补液对症治疗和中药灌肠治疗,治疗组另外加用艾箱灸法治疗,连续治疗21d,观察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大便常规检查及肠镜检查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箱灸疗法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4.
谭煦  钟梅香  赵瑞琴 《全科护理》2013,11(5):440-441
[目的]观察痔疮术后病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8例行混合痔外剥内扎术+内痔注射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常规行中药坐浴、TDP灯照射伤口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6d后观察两组病人伤口疼痛、水肿情况。[结果]治疗组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及水肿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疗法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痔术后病人可促进伤口愈合。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进行探讨改进。[方法]对120例慢性结肠炎病人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保留灌肠方法,观察组采用注射器接尿管(代肛管)方法。[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明显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明显减少(P〈0.01),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结论]改进保留灌肠方法可减少药物外溢,延长药物在肠内保留时间,提高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6.
马雪晶 《全科护理》2009,7(35):3216-3216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将86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56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保留灌肠。[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可有效提高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肾衰竭(CRF)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120例慢性肾衰竭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保留灌肠,并给予针对性护理,观察两组病人疗效及治疗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尿素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保留灌肠对 CRF 具有辅助治疗作用,治疗期间做好灌肠护理和心理护理,有助于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黄雪芬  屈伟荣 《全科护理》2014,(14):1265-1266
[目的]观察中药热奄包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病人的效果。[方法]将62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观察组加用中药热奄包治疗,连续治疗21d,比较两组病人的疗效。[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5%和61.29%,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热奄包配合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裴继华  蒋益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1):3747-3748
目的:观察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用常规药物治疗,4周后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结果:治疗4周末治疗组缓解率为57.5%,总有效率为90.0%,而对照组分别为31.6%、65.8%,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25,P〈0.01)。结论:瑞巴派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较好的疗效,它可保护肠黏膜,抑制炎症,促进溃疡愈合,且并发症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10.
唐细珍 《全科护理》2010,8(4):321-322
[目的]观察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配合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的效果,总结其护理措施。[方法]将50例腹泻患几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复合乳酸菌胶囊(聚克)并配合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纽病人临床腹泻、脱水、发热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纽止泻时间和脱水纠正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退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口服复合乳酸茵胶囊配合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