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2 毫秒
1.
目的 建立羟苯磺酸钙片体外溶出曲线试验方法,评价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曲线的一致性。方法 以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为溶出介质,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仿制药与原研药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羟苯磺酸钙片仿制制剂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与原研药相比,f2值均大于50,与原研药溶出曲线相似。结论 建立的方法适用于羟苯磺酸钙片仿制药的溶出曲线测定,为羟苯磺酸钙片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硫酸氢氯吡格雷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 分别以pH 2.0盐酸缓冲液、pH 4.5磷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为溶出介质测定2种片剂的体外溶出曲线,并采用f2相似因子法考察其相似性。结果 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2种片剂溶出曲线的f2值分别为56,80,78和75。结论 2种片剂的体外溶出曲线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均相似。  相似文献   

3.
目的 建立往复筒溶出方法考察奥卡西平刻痕片仿制药与原研药分割后半片制剂的体外溶出行为相似性,评价原研药和仿制药的分剂量药学特性差异。方法 以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和水(均含0.5%十二烷基硫酸钠250 mL)为溶出介质,往复频率为10 dip·min-1,采用往复筒溶出装置测定仿制药和原研药的溶出曲线,结合相似因子(f2)法评价仿制药和原研药的溶出行为相似性,并与桨法进行比较。采用脆碎度检测仪及电子天平,通过人工掰分法和切药器法测定各厂家半片制剂的脆碎度、分割后质量差异及质量损失。结果 仿制药A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f2均>50,与原研药的溶出行为相似;仿制药B在4种溶出介质中f2均<50,和原研药的溶出行为不相似。仿制药A、B分割后质量差异、质量损失和脆碎度均高于原研药。结论 采用往复筒法测定奥卡西平半片制剂的溶出曲线相较于桨法具有良好的区分力,且仿制药的分剂量质量控制相较于原研药仍有一定差距。  相似文献   

4.
目的 考察8厂家盐酸舍曲林片与原研制剂溶出行为的一致性,探讨中国药典方法的可行性。方法 分别以0.1 mol·L-1盐酸(pH=1.2)、乙酸盐缓冲液(pH=4.5)、磷酸盐缓冲液(pH=6.8)和水为溶出介质,选用中国药典溶出度色谱条件考察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法评价8厂家产品在各介质中与原研制剂溶出行为的相似性。结果 8厂家的仿制药与原研制剂在不同介质中溶出曲线差异较大,说明各企业的处方工艺差异较大;在pH=4.5介质、75 r·min-1条件下原研和各厂制剂溶出量在15 min内均>85%。结论 通过不同介质溶出曲线的比较和f2的计算,仿制药与原研制剂存在较大差异,建议企业改进工艺。同时中国药典的溶出条件有待商榷,建议国家药典委员会参考国外药典标准,修改转速或限度。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建立氯氮平片溶出度曲线测定方法,评价国内9家仿制药产品与原研药品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 用pH1.0溶液、pH4.0缓冲液、pH6.8缓冲液和含0.2%SDS水溶液四种溶出介质,分别考察氯氮平片仿制药与原研片的溶出状况,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国内2家制药公司产品与原研片在四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相似,其余企业产品与原研片相比溶出行为均不一致。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氯氮平片的溶出曲线测定,可为氯氮平片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国产与原研辛伐他汀片体外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建立有区分力的溶出度检查方法。方法 采用日本橙皮书与中国药典的试验条件,使用相似因子法评价国产与原研片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有区分力的溶出度检查方法为:桨法,50 r·min-1,溶出介质为900 mL含0.4%十二烷基硫酸钠的pH 7.0磷酸盐缓冲液,30 min取样,HPLC测定,限度为标示量的80%。结果 以日本橙皮书与中国药典的溶出度方法测定,国产与原研片剂溶出曲线相似,没有区分力。新建立的溶出度检查方法显示,原研和国产片剂溶出曲线有显著不同,在30 min时溶出量出现显著差异。结论 溶出介质中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浓度是建立辛伐他汀片具有区分力溶出度方法的关键,本研究可为仿制药质量一致性评价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匹伐他汀钙片溶出度测定方法,评价国内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曲线的相似性。方法建立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匹伐他汀钙片含量,并进行专属性、回收率、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等方法学考察。以原研药为参比制剂,采用桨法,转速50 r/min,测定仿制药与原研药在4种不同pH溶出介质(pH 1.2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pH 6.8磷酸盐缓冲液、水)中的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2)法分析溶出曲线相似性。结果色谱条件为:色谱柱Diamonsil C18(250 mm×4.6 mm,5 μm),醋酸盐缓冲液(冰醋酸500 μL、醋酸铵140.6 mg,加水至1 000 mL)-乙腈(15:85)为流动相,波长244 nm。方法学验证结果均符合检测要求。其中3家仿制药与原研药溶出行为基本一致,另外1家仿制药在水和pH 4.5醋酸盐缓冲液中均与原研药溶出曲线不相似。结论大部分厂家仿制药体外溶出与原研药一致。所建HPLC法适用于匹伐他汀钙片的浓度测定,可为今后匹伐他汀钙片溶出度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自研富马酸喹硫平片与国外原研药在4种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为评价自研富马酸喹硫平片的质量及为制剂生产工艺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通则0931第二法(桨法),转速为50 r/min,分别以水、pH 1.0盐酸溶液、pH 4.5醋酸盐缓冲液和pH 6.8磷酸盐缓冲液为溶出介质,溶出介质体积为900 mL;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富马酸喹硫平含量,并计算累积溶出度,绘制溶出曲线;采用相似因子(f2)法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度。结果 在4种不同pH的溶出介质中,自研和原研富马酸喹硫平片溶出行为基本一致,30 min时溶出度均达到85%以上,f2均大于50。结论 自研富马酸喹硫平片在4种溶介质中均可以完全释放,与原研制剂体外溶出行为均相似,能确保二者药品质量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 建立辛伐他汀片体外溶出一致性评价方法,为该品种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工作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931第二法(桨法),以pH 1.2,pH 4.0,pH 6.8缓冲液和水(含0.4%聚山梨酯80)900 mL为溶出介质,转速为75 r·min-1,HPLC测定溶出度。结果 辛伐他汀在4种介质中的线性范围均为4.408~44.080 μg·mL-1,平均回收率分别为100.2%(RSD 1.2%),100.0%(RSD 2.0%),99.8%(RSD 1.9%),99.9%(RSD 1.5%)(n=12)。5家仿制药制剂中3家与原研药相似性较高(f2>50)。结论 建立的溶出曲线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为辛伐他汀片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阿那曲唑片新溶出度检查方法,研究阿那曲唑的溶出行为,评价国内3家片剂产品与原研片溶出曲线的相似性;并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模型,预测口服阿那曲唑片的药动学参数,评价其生物等效性。方法 新溶出度检查方法:桨法,50 r·min-1,溶出介质为水900 mL,30 min取样,HPLC测定,限度为标示量的80%。通过GastroPlusTM软件,结合体外溶出实验结果,建立体内外相关性模型。结果 新建立的溶出度检查方法在0.22~1.10 μg·mL-1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平均回收率为99.3%(RSD=0.8%,n=9)。国内3家制药公司产品与原研样品在4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曲线均相似。溶出曲线与软件模拟的体内行为非常相似,吻合度较高。结论 采用浆法,转速为50 r·min-1,能有效的控制本品的质量。通过体内外相关性的分析,可见建立的体外溶出方法能较好地体现阿那曲唑片在体内的溶出行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制备格列齐特片,进行体外溶出一致性评价。方法 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黏合剂的浓度、外加崩解剂的量、外加润滑剂和助流剂的量、颗粒的大小和片剂的硬度几个因素对溶出的影响,进行处方工艺的筛选。放大制备3批格列齐特片,考察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自制片和参比制剂的溶出一致性。结果 3批自制片在磷酸盐缓冲液(pH7.4)中15 min内溶出大于85%,在水、pH1.2盐酸溶液、pH6.0磷酸盐溶液中的f2均大于50。结论 在4种不同的溶出介质中,自制片与参比制剂体外溶出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盐酸羟考酮缓释片释放曲线测定方法和有关物质检测方法,评价自制制剂和原研制剂释放曲线的相似性和有关物质杂质谱的一致性。方法 用4种释放介质[水、盐酸(pH 1.2)、乙酸盐缓冲液(pH 4.0)和磷酸盐缓冲液(pH 6.8)]分别考察自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和原研制剂的释放情况,并通过计算相似因子(f2)评价溶出曲线的相似性;优化有关物质检查色谱条件,使14-羟可待因酮、氢可酮达到基线分离,对比研究自制盐酸羟考酮缓释片与原研制剂的有关物质,进行杂质谱研究。结果 自制制剂与原研制剂在4种释放介质中释放曲线的f2均>50,表明2种制剂体外释放行为相似,且两者的有关物质杂质谱基本一致,表明2种制剂质量基本一致。结论 建立的释放曲线、有关物质测定方法准确、可靠,可为盐酸羟考酮缓释片的仿制药一致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开发缬沙坦仿制片,并对其进行体外质量一致性评价。方法 以缬沙坦原研制剂(80 mg)为对照药品,单因素实验考察影响缬沙坦溶出度的处方因素及制备工艺参数,从而确定最佳处方和制备工艺,并测定自制片和原研药在4种溶出介质的溶出过程,采用相似因子(f2)法对两者的溶解曲线进行相似性评价。结果 3批缬沙坦仿制药在磷酸盐缓冲液(pH6.8)中15 min内溶出85%,在水、pH1.2盐酸溶液、pH4.5醋酸盐溶液中的f2均大于50。结论 以溶出度为主要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开发的缬沙坦片仿制药与原研药体外溶出具有一致性,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盐酸二甲双胍片溶出度测定方法,并分别比较250 mg及500 mg 2种规格国产盐酸二甲双胍片与国际公认参比制剂的溶出曲线。方法分别以水、0.1 mol·L-1盐酸、pH 4.0及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为溶出介质,采用桨法进行体外溶出度试验。用高效液相-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UV)测定溶出介质中药物含量,并采用溶出度相似因子(f2值)分别评价国产片(每片250 mg)与日本橙皮书Glycoran(每片250 mg)、国产片(每片500 mg)与欧盟上市Merck SantéS.A.S(每片500 mg)在各pH介质中的相似性。结果每片250 mg的2种制剂在各溶出介质中,15 min内的溶出百分率均>85%。在0.1 mol·L-1盐酸的溶出介质中,国产盐酸二甲双胍片(每片500 mg)与欧盟上市Merck SantéS.A.S(每片500 mg)的溶出曲线f2值为78.5(>50);在水、pH 4.0及pH 6.8磷酸盐缓冲溶液的溶出介质中,2种制剂的溶出曲线f2值均<50。结论 2种规格为每片250 mg的盐酸二甲双胍片溶出行为相似。除0.1 mol·L-1的盐酸介质外,2种规格为每片500 mg的盐酸二甲双胍片在各种溶出介质中的溶出行为不相似。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制备厄贝沙坦仿制片并对其进行工艺与溶出度一致性研究。方法 以原研药(卡压舒®)为参比制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黏合剂种类、黏合剂用量、片剂硬度、不同含水量和包衣增重对溶出度的影响,确定处方组成。放大制备3批厄贝沙坦仿制片,在4种不同溶出介质中考察3批样品和原研药的溶出一致性,通过相似因子(f2)法评价自制与参比制剂溶出曲线的相似性。结果 3% HPMC-E5作为黏合剂较5% PVP K30作为黏合剂时稳定,黏合剂用量、硬度和水分在考察的范围内基本不影响,包衣增重2%~3%,3批自制片与原研片在不同溶出介质中f2均大于50。结论 厄贝沙坦片制备工艺稳定且自制制剂与参比制剂在不同溶出介质中的体外溶出行为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