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ALK基因重排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中发生率约3%-5%。第一代ALK酪氨酸激酶抑制剂Crizotinib可以有效地针对这些肿瘤在NSCLC个体化靶向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随机III期临床研究对比了Crizotinib和二线标准化疗方案治疗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疗效,提示Crizotinib治疗ALK阳性的晚期NSCLC患者疗效明显、耐受性好。然而,尽管治疗初期有较好的疗效,但大部分患者持续用药后会出现获得性耐药。因此,一些针对ALK阳性的NSCLC患者的新治疗策略在临床试验中逐步开展,包括第二代ALK抑制剂,比如LDK378、CH5424802(RO5424802)和AP26113等,以及其他靶点抑制剂如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等。本文就ALK阳性NSCLC患者的治疗进展以及最新药物临床研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与目的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肺癌的一个重要亚型。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治疗尚无标准模式。方法本研究对我院2013年3月-2016年3月期间确诊的ALK阳性NSCLC脑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和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不同治疗模式患者的转归。结果84例晚期ALK阳性NSCLC患者中,22例初诊时有脑转移,剔除3例合并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双突变患者,共19例纳入分析。中位颅内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为12.0个月,一线脑部局部治疗(P=0.021)及一线克唑替尼治疗(P=0.030)可延长PFS;一线克唑替尼联合脑部局部治疗的中位颅内PFS为27.0个月,而单纯克唑替尼治疗的PFS仅为4.2个月。结论一线克唑替尼联合脑部局部治疗有助于延长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颅内PFS,因例数少,尚有待大样本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证实。  相似文献   

3.
克唑替尼作为第一代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抑制剂,对于治疗ALK阳性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显著,但耐药问题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二代ALK抑制剂色瑞替尼和艾乐替尼等也相继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上市,而更多安全有效的新型ALK抑制剂正处于研发阶段.本文就新型ALK抑制剂的研究进展作一系统性综述,以期为新型ALK抑制剂的临床应用提供选择依据.  相似文献   

4.
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强有力的致癌驱动基因之一,伴ALK重排的NSCLC患者应用第一代ALK抑制剂如克唑替尼的治疗疗效要远远优于化疗.同时越来越多的研究报道了ALK抑制剂在伴有脑转移的NSCLC患者中的颅内有效率.然而尽管第一代ALK抑制剂治疗ALK阳性NSCLC脑转移有初步的临床数据,但在获得性耐药后,肿瘤出现不同程度的复发,给肿瘤患者的后续治疗带来新的挑战.新一代ALK抑制剂如艾乐替尼、色瑞替尼、AP26113和PF-06463922的相继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第二、三代ALK抑制剂治疗克唑替尼耐药后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维普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关于第二、三代ALK抑制剂治疗克唑替尼耐药后晚期NSCLC的临床研究,检索...  相似文献   

6.
摘 要:目前靶向治疗是针对某些特定分子亚组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治疗方法。EML4-ALK是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检测到的一种致瘤性融合基因,它的发现促进了临床上对非小细胞肺癌新治疗方法的发展。克唑替尼是一种针对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尽管它在应用中表现出显著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但是在治疗过程中仍发生了基因突变而导致其产生耐药性。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些基因突变对肿瘤治疗方案的选择至关重要。成功地筛选出ALK突变的患者和进一步研发新型靶向药物可更好地促进ALK抑制剂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有驱动基因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较为常见,脑部放疗联合靶向药物治疗是目前研究的热点。ALK基因重排是非小细胞肺癌常见的驱动基因突变,但目前有关ALK基因重排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治疗的相关研究还较少,其预后、脑部放疗作用及放疗与ALK抑制剂有效结合值得大家探索。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靶向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的治疗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EGFR)的靶向药物已在临床上广泛应用,具有里程碑意义。BARF抑制剂是针对鼠类肉瘤病毒癌基因同源物B1(V-raf murine sarcoma viral oncogene homolog B1,BARF)基因突变为靶点的靶向药物,对特定优势人群有明显的临床疗效,且毒副作用小,患者易耐受。近期发现,与其他靶向药物一样,BARF抑制剂也存在耐药现象,其耐药机制正在研究中。本文就BARF抑制剂的作用机制、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耐药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肺癌是我国癌症死亡最主要的原因.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占肺癌患者的85%,且大部分患者初诊时即为晚期.针对晚期NSCLC患者,分子靶向治疗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棘皮动物微管相关蛋白-间变淋巴瘤激酶(echinoderm 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like 4 gene and the anaplastic lymphoma kinase gene,EML4-ALK)是NSCLC最常见的分子靶点之一,其特异性的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s)已被批准应用于ALK阳性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然而,ALK融合基因对早期NSCLC患者预后的影响,以及ALK阳性的早期NSCLC患者应用TKIs的必要性等问题尚不明确.本文主要围绕ALK阳性NSCLC患者的检测进展,早期ALK阳性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预后、ALK-TKIs应用必要性等情况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10.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的出现为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方法。而单用ICI的局限性促使临床医生开始探索放疗联合ICI的可行性。近期有关联合治疗的各项研究已初步揭示了其改变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体系的巨大前景。本文从联合治疗的机制出发,综述有关联合治疗的基础研究和不同放疗方式联合ICI的临床进展。  相似文献   

11.
12.
申海霁  陆舜 《肿瘤学杂志》2009,15(8):698-701
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以根治性手术治疗为主,但70%NSCLC患者就诊时已失去手术机会,内科治疗尤为重要。近年来NSCLC的一线、二线治疗不断涌现出许多新的有效药物.化疗与分子靶向治疗药物联合应用效果显著,临床治疗过程中个体化治疗的意义更为重视。  相似文献   

13.
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是我国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NSCLC的治疗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众多新药的问世显著改善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甲磺酸阿帕替尼是一种新型口服小分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目前已被批准用于胃癌的三线治疗。目前,大量研究证实阿帕替尼单药治疗晚期NSCLC也有较好效果。临床前研究提示,阿帕替尼还可改善化疗和EGFR TKI耐药,因此,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或EGFR TKI治疗晚期NSCLC也进行了广泛的探索。现就阿帕替尼在NSCLC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张曼  陶秀娟 《中国肿瘤》2013,22(5):379-383
肺癌是恶性肿瘤相关死亡的首要原因之一,发病率在多数国家仍在上升,特别是发达和发展中国家.肺癌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SCLC)两大类.其中,NSCLC约占肺癌总发生率的85%;大部分患者发现时已属于晚期,常规治疗有一定局限性,疗效不理想.近年来,生物治疗包括靶向治疗、树突状细胞、肿瘤疫苗(DC肿瘤疫苗)等在NSCLC临床研究与应用中取得可喜进展,本文就近年来NSCLC的生物治疗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维持治疗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是现有化疗方案已经达到"化疗疗效平台"。为了保持现有的疗效,提高肿瘤缓解率和生存期,提出了维持治疗的概念。维持治疗是指患者在完成标准的几个化疗周期且疾病得到控制后再接受的治疗,架起一二线治疗间的桥梁,维持治疗已经逐渐被认可。全文从化疗药物、靶向药物及中医中药等方面综述晚期NSCLC的维持治疗新进展。  相似文献   

16.
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1,PD-1)抑制剂Pembrolizumab进入一线正式标志着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治疗体系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临床试验结果证实PD-1/程序性死亡配体1(programmed death ligand 1,PD-L1)抑制剂在晚期NSCLC的一线、二线和多药耐药后治疗的疗效均要优于传统的化疗.一线使用Pembrolizumab联合化疗的客观有效率(objective response rate,ORR)最高可达80%;单药Pembrolizumab的无疾病进展时间(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接近1年(10.3个月),死亡风险比含铂双药化疗下降40%.单药Pembrolizumab、Nivolumab和Atezolizumab用于二线的疗效同样突出,总生存时间(overall survival,OS)可至1年左右.PD-L1的表达是PD-1/PD-L1抑制剂疗效的预测因子,在晚期NSCLC中阳性(≥1%)的比例约为60%左右,组织类型间差异不大,但是目前并无检测的金标准.  相似文献   

17.
18.
培美曲塞(Pemetrexed,Alimta^R)是一种新型的多靶点抗叶酸药物.作为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二线治疗药物,目前已经有多个临床研究表明.培美曲塞单药或与其它药物联合在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中均获得显著疗效。该文对此作一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