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市于2002年10月~200B年6月发生风疹流行,其特点为出现两次流行高峰,青少年患者明显增多,且多为在校学生,年龄后移,中度以上发热多见,扁桃体肿大、淋巴结肿大、眼结膜充血症状突出,严重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提示应注意青少年风疹的鉴别诊断,加强风疹的免疫工作,建议1岁至青春期接种风疹疫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风疹的临床表现和流行特征,为今后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645例风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人群主要为学生,男多于女。采用中西医结合对症治疗,全部治愈。结论风疹主要表现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根据接触史,实验室检查可诊断本病。广泛开展风疹疫苗接种,是控制风疹疫情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3.
风疹6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风疹是以皮肤出现斑疹、斑丘疹为特征的病毒性皮肤病。现将我院 2 0 0 2年 3~ 6月诊治的资料完整的 6 0例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 男 2 6例 ,女 34例 ;年龄 8个月~ 2 6岁 ,平均12 .5岁 ,其中 8个月~ 10岁 2 1例 ,11~ 2 0岁 32例 ,2 1~ 2 6岁7例。病前有明显接触史者 36例。前驱症状有发热、头痛、咽痛、疲乏 ,偶见腹泻、呕吐 ,儿童前驱症状较轻。体温 37.5℃~38.3℃ ,平均 37.8℃。发疹前 2 4h开始即出现枕骨下及后颈部淋巴结肿大 ,多数患者在出疹第 1日可见咽部暗红色斑疹或瘀点。查血WBC 3 .5× 10 9/L~ 4.5× 10 9/L ,L多在 0 …  相似文献   

4.
目的:成人水痘较为少见,近年我科接诊154例水痘患者中,成人38例(24.7%),成人患者比例明显增多。38例中学生33例(86.8%)。其特点为起病较急,前驱症状明显,发热、畏寒、头痛、咽痛、四肢酸痛等中毒症状明显,皮疹密布全身,病程比儿童长,严重并发症少,预后良好。提示应注意成人水痘的鉴别诊断,应用阿昔洛韦治疗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5.
92例青少年风疹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分析青少年风疹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 2 0 0 1年 12月~ 2 0 0 2年 5月本科门诊接诊的青少年风疹患者 92例。结果 有典型风疹临床特征者 71.7% ;同时有麻疹样皮疹者 2 6.1% ;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检测发疹 2周后阳性率 75 .0 %。结论 本组青少年风疹多数临床表现典型 ,预后良好 ;风疹病毒特异性抗体IgM检测最佳时间为发疹后 2周左右 ;青少年风疹皮疹合并麻疹样损害比例较高。  相似文献   

6.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感染所致的传染性强的皮肤病。2003年3—5月份本地区患病人数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多,临床表现较往年也有变化,笔者对我科3~5月所诊治的112例风疹患者资料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162例病毒疹临床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2001年3~5月集中接诊的162例病毒疹病人进行早期血清病原学检测和临床特点分析。以观察病毒疹临床表现与病原学的关系。结果:依据临床诊断标准,162例患者中80例疑为风疹,17例疑为麻疹;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102例中风疹IgM抗体阳性5例,确诊风疹;145例中风疹IgG抗体阳性45例,麻疹IgG抗体阳性18例,风疹、麻疹可能性很小。可以引起发热发疹性皮肤病的病毒种类繁多,早期特异性抗体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对风疹、麻疹的确诊有帮助。在不能鉴定致病病毒类型的情况下,对于有流行病史、临床症状典型、末梢血白细胞减少、淋巴细胞比值升高的患者,应诊为病毒疹。  相似文献   

8.
去冬今春风疹发病在我市呈片区流行趋势,我科于2007年11月至2008年5月诊治了429例风疹患者,现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风疹是由披膜病毒的风疹病毒(RNA病毒)所引起。此病毒可使人与猴致病。由患者的血液及咽喉分泌物可分离出病毒,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染,病毒入侵后,开始在上呼吸道及颈淋巴结处生长、繁殖,然后进入血液循环,引起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等病毒血症,为一种炎性反应。笔者将1998年10月~2005年6月在我所皮肤科住院诊治的68例风疹病例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疾病。本病起病急,前驱期表现为发热、头痛、咽痛、四肢酸痛、恶心、呕吐、腹痛等非特异性症状,一般持续1~2天,长者3~4天。而成人水痘前驱期症状明显,因此在前驱期易造成误疹、漏诊,作者收集了我院2001年至2002年收治的曾误诊为其他疾病的成人水痘8例,占同期水痘的0.9%,占成人水痘的20%。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蚌阜市2002年12月-2003年3月间,风疹病在学校中流行,影响了学生的正常生活及学习。我们采用中药“风疹汤”进行了治疗观察,特简报如后。  相似文献   

12.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8岁,因双侧颧部红色斑块伴疼痛2d来我科就诊.患者于两日前双侧额部突然发生红色斑块,伴有疼痛,起病前无明显前驱症状,否认患处外伤或刺激性物品接触史.未经诊疗即来我科.近1个月以来脾脏进行性肿大,间断鼻衄.患者3年前曾确诊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  相似文献   

13.
患者男,39岁,因周身起白斑8年伴鳞屑性红斑3个月,于2001年10月30日收入院。患者8年前开始无诱因周身出现白斑,无自觉症状,之后白斑增大连成片,在多家医院均诊断为“白癜风”,并曾口服、外用多种中、西药制剂,白斑未见明显消退。3个月前无诱因周身又出现散在鳞屑疹并不断增多、变红,局部连成片,瘙痒明显,抓后起白皮。病后白斑未见有增多加重,既往健康,否认家族成员中有类似病史。体检:咽不红,双侧扁桃体未见肿大,各系统检查正常,皮肤科情况:面颈、躯干、四肢见大小不等、对称分布、境界清楚的色素脱失斑及参…  相似文献   

14.
患儿男,9岁。以发热10天伴皮肤淡红色斑疹、瘀点、瘀斑3天入院。患儿入院前10天开始发热(T38.5℃),随即耳后、面部出现稀疏淡红色点状斑疹或斑丘疹,自觉轻微瘙痒。24h后,皮疹扩散至全身皮肤以及上腭部粘膜等处,在本院皮肤科门诊拟为风疹,经肌注聚肌胞,口服病毒灵后皮疹逐渐消退。入院前3天,无明显诱因,皮肤出现散在性小出血点,数目渐增多或融合成瘀斑,有鼻腔出血及牙龈出血等征象。发热前曾与风疹患儿接触,无药物过敏史与皮肤粘膜出血史。体检:T37.8℃,耳后淋巴结肿大,伴轻微触痛,余系统检查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5.
昆明市西山区双哨乡风疹暴发流行调查报告木灿之(昆明三聚磷酸钠厂职工医院,小海口,650117)1990年6月1-29日,昆明市西山区双哨乡发生出疹性传染性疾病暴发流行,波及八个自然村,接诊者诊为麻疹、猩红热、伤寒等。笔者持有异义,于是逐村逐户进行了流...  相似文献   

16.
成人水痘20例临床及流行病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成人水痘的临床及流行病学特点,总结治疗及预防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07年1月间某部20例成人水痘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其暴发流行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20例成人水痘,服用盐酸吗啉胍、板蓝根颗粒,外用龙胆紫溶液,感染患者加用抗生素治疗,体温增高予对症处理。全部痊愈出院,1例出现局部细菌感染。发病人群、地点、发病时间较为集中,对接触人群注射水痘疫苗后疫情得到控制。结论:成人水痘较小儿水痘前驱症状明显,病程长,并发症少,运用盐酸吗啉胍抗病毒及对症处理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猫抓病误诊9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猫抓病(cat-scratch disease,CSD)又名猫抓热(cat—scratch fever)、良性淋巴网状细胞增多症(benign lymphorticulosis)。是一种由接触猫,被猫抓或咬伤而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其特征为开始在接触部位发生丘疹或脓疱,以后局部淋巴结肿大,伴发热、不适等全身症状。随着宠物的增多,猫抓病也越来越多。为增加对此病的认识,我们将近5年来9例误诊的猫抓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梅毒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症状复杂、体征较多、临床及病程变化较大的性传播疾病。梅毒的诊断一、病史 有阳性病史或感染史。二、临床表现 1.一期梅毒的基本临床损害为硬下疳,常发生在外生殖器等处,初发时为米粒大小铜红色浸润点,以后渐隆起变硬,呈表面清洁、并有轻度渗出的无痛性糜烂,可自愈不留瘢痕。近卫淋巴结肿大,压痛不明显,常为单发。2.二期梅毒临床皮肤损害的特点:①发疹前有程度不等的前驱症状;②发疹及消退均缓慢,新旧皮疹可同时存在,发疹自胸部渐至手足部;③皮疹有自限性,可自愈;④皮疹呈圆形或椭圆形,境界明显,多呈…  相似文献   

19.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均符合水痘、(1)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12岁.水痘痊愈后诱发银屑病的间隔时间2周~2个月.10例患者中有8例无银屑病遗传史,其中9例为顺产,1例为剖腹产.10例患者在发病1~2周前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痘前驱症状,其中6例伴有周身无力,厌食,5例有倦怠后发热体温在37.8~39.2℃、咽痛,2例伴有扁桃体肿大、头痛、恶心症状,7例有周身瘙痒的症状,1例伴有口腔黏膜溃疡,6例伴有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触之较硬,无痛,活动度良好。  相似文献   

20.
临床资料 10例患者均符合水痘、(1)寻常型银屑病诊断标准.(2)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12岁.水痘痊愈后诱发银屑病的间隔时间2周~2个月.10例患者中有8例无银屑病遗传史,其中9例为顺产,1例为剖腹产.10例患者在发病1~2周前伴有不同程度的水痘前驱症状,其中6例伴有周身无力,厌食,5例有倦怠后发热体温在37.8~39.2℃、咽痛,2例伴有扁桃体肿大、头痛、恶心症状,7例有周身瘙痒的症状,1例伴有口腔黏膜溃疡,6例伴有耳后、枕后及颈部淋巴结肿大,触之较硬,无痛,活动度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