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效果。方法从我院收治的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中选取48例,常规给予患者化痰、咳嗽等方面的治疗,病情严重者采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必要时可联合应用普米克令舒及雾化吸入硫酸特步他林治疗。结果治疗后患者肺功能各项指标以及症状评分情况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支气管舒张或激发试验、胸部薄层CT扫描等方法可明确诊断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针对患者的临床症状,联合采用糖皮质激素或α受体激动剂治疗,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诊治方法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我院收治的6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止咳化痰、抗感染治疗基础上,加用吸入糖皮质激素、β 2受体激动剂治疗.结果 治疗后症状评分明显下降,各项肺功能指标也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正确诊断是成功治疗的关键,确诊后对症用药,改善患者症状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彭丹  侯欣 《陕西医学杂志》2012,41(7):810-811
目的:探讨支气管扩张(支扩)合并支气管哮喘(哮喘)的诊治。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32例均有季节性发病史,呼吸道感染疾病史26例,个人过敏疾病史20例,家族遗传疾病史20例。哮喘与感染并存,常有上呼吸道过敏症状,咳粘液脓痰,静置后分三层,肺部有固定性湿性罗音,可伴有散在性、或弥漫性哮鸣音。胸部X线显示两肺透亮度增加,胸部CT示支气管壁增厚并柱状囊扩张。支气管激发试验26例,PD20FEV1<12.8μmol,6例支气管舒张试验FEV1测定数值较前增加均>15%。采用抗感染、止咳、化痰的基础上,予硫酸特步他林0.25mg、普米克林舒0.5mg、雾化吸入。结果:治疗前症状总评分为12.55分,治疗后为5.0分,治疗前后症状评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FEV1、FVC、FEV1/FVC各项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支扩合并哮喘应与单纯性支扩鉴别,行支气管激发试验或支气管舒张试验便可确诊;治疗上应在常规吸氧、抗感染、止咳、化痰的基础上,尽早给予糖皮质激素和β2受体激动剂可获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容积二氧化碳图参数在支气管哮喘诊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3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者进行肺通气功能以及容积二氧化碳图测定.所有受试者首先进行容积二氧化碳图测定,随后完成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 肺通气功能检测FEV1/pre、FEV1/FVC、PEF/pre、MMEF/pre 支气管哮喘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容积二氧化碳图参数dC2/DV支气管哮喘组较对照组下降,dC3/DV及SR23支气管哮喘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肺通气功能检测FEV1/pre、FEV1/FVC、PEF/pre、MMEF/pre显著升高,容积二氧化碳图检测dC2/DV增大,dC3/DV及SR2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dC2/DV、dC3/DV及SR23与FEV1/pre、FEV1/FVC、PEF/pre、MMEF/pre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 容积二氧化碳图是一种定量评估支气管阻塞严重性的有效方法,它简便易行且只需潮气呼吸即可测得,可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等.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分析不同药物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为该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0年6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药物治疗方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8例给予沙美特罗/氟替卡松复方制剂舒利迭雾化吸入,对照组28例单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粉吸入剂,治疗4周后,观察吸入前后临床症状变化及肺功能FEV1(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VC(用力呼气肺活量),PEFR(用力呼气峰流速)等指标。结果:治疗4周后观察组支气管哮喘症状及肺功能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1),肺功能有效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为71%、46%(P〈0.05)。结论:舒利迭相比于单用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粉改善哮喘患者的症状及肺功能更快、更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析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效果。方法:将80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治疗前后通气功能(FEV1、FVC、FEV1/FVC)与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变化。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观察组为9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7.5%,对照组患者未见不良反应发生,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117,P=0.120<0.05)。治疗前,两组免疫功能指标及通气功能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及通气功能均升高,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变化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支气管扩张合并感染患者,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治疗能够提高通气功能及免疫功能,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科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的疗效。方法:选取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患儿122例,将其分为观察组(n=62)与对照组(n=60),对照组单用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组给予β2-受体激动剂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在治疗总有效率方面,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明显提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治疗后患儿FEV1与FEV1%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其中观察组升高程度更显著(P<0.05)。在复发率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儿科支气管哮喘合并肺炎疗效显著,能够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复发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β_2受体激动剂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至2018年10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治疗,给予观察组糖皮质激素联合β_2受体激动剂治疗。比较两组肺功能[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l)]与哮喘症状控制测试(ACT)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FVC、FEV_l以及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FVC、FEV_l以及A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糖皮质激素联合β_2受体激动剂联合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可改善患者肺功能,促进临床症状缓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容积二氧化碳图参数在支气管哮喘诊疗方面的临床价值。方法对34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在治疗前后及20例健康者进行肺通气功能以及容积二氧化碳图测定。所有受试者首先进行容积二氧化碳图测定,随后完成肺通气功能测定。结果肺通气功能检测FEV1/pre、FEV1/FVC、PEF/pre、MMEF/pre支气管哮喘组较对照组明显下降,容积二氧化碳图参数dC2/DV支气管哮喘组较对照组下降,dC3/DV及SR23支气管哮喘组较对照组显著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支气管哮喘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肺通气功能检测FEV1/pre、FEV1/FVC、PEF/pre、MMEF/pre显著升高,容积二氧化碳图检测dC2/DV增大,dC3/DV及SR23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dC2/DV、dC3/DV及SR23与FEV1/pre、FEV1/FVC、PEF/pre、MMEF/pre有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容积二氧化碳图是一种定量评估支气管阻塞严重性的有效方法,它简便易行且只需潮气呼吸即可测得,可应用于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断及疗效观察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吸入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1年8月-2012年9月间我科收治的支气管哮喘患者376例,随机分为观察与对照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由专人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以提高患者规范合理用药,对照组只采用常规治疗.结果 治疗组干预后治疗依从性较对照组显著提高,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VC、FEV1、FEV1/FVC、MMVF、PEER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干预后VC、FEV1、FEV1/FVC、MMVF、PEER改善较对照组明显,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合理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提高患者对吸入治疗的依从性及治疗效果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对类似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有效鉴别诊断方法 ,减少误诊的发生。方法 对以类似冠心病胸闷为主要症状的 18例哮喘患者 ,采用支气管舒张试验测定用力肺活量 (FVC)、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值流量 (PEF)等 ,以FVC、FEV1(至少增加 2 0 0ml)及PEF的改变率≥ 15 % ,判断为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结果  18例类似冠心病胸闷的患者 ,支气管舒张试验的FVC、FEV1、PEF的改变率均 >15 %。结论 支气管舒张试验对类似冠心病胸闷症状的支气管哮喘的鉴别诊断 ,是一种有效和安全的筛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李海龙 《求医问药》2014,(21):214-215
目的:探讨用必可酮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1年7月~2013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7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39例患者。我院使用β受体激动剂沙丁胺醇片及茶碱控释片对对照组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加用必可酮对治疗组的患者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在治疗后,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FEVI、FVC、FEVI/FVC及PEF等肺功能指标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的患者,其临床症状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患者,二者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用必可酮辅助治疗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可显著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肺功能,提高其治疗的总有效率。该疗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明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3):2821-2822
目的:探讨吸烟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影响。方法:根据102例患者抽烟史分为吸烟组(36例)和非吸烟组(66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结合GINA指南给予相应的治疗,评价比较哮喘症状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给予相应治疗后,非吸烟组哮喘患者对治疗反应效果较好,多数在4d左右白天和夜间症状明显缓解,吸烟组哮喘患者症状亦有缓解,但效果相对较差。两组哮喘患者治疗后ACT评分、哮喘症状评分及FEV1占预计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吸烟不仅与支气管哮喘的发病密切相关,同时还是降低糖皮质激素疗效的重要因素之一,提示在临床工作中应考虑到吸烟对疗效的影响,鼓励吸烟患者戒烟。  相似文献   

14.
罗时俊 《中外医疗》2013,32(21):98-98,100
目的探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对支气管扩张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2年6月期间该院收治的44例支气管扩张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所有患者均给予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18μg/次,1次/d。记录好患者治疗1d、28d的FEV1、FEV1%、FVC、FEV1/FVC等相关指标,记录好患者临床症状评分表和BODE指数。结果治疗1个月后,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明显改善,但是较之使用前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的症状评分较之用药前相比发生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用药后患者的BODE指数与治疗前相比具有明显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噻托溴铵粉吸入剂治疗支气管扩张能够较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BODE指数,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支气管扩张的良好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5.
90例变异型哮喘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变异型哮喘的诊断及治疗措施。方法:对220名疑为变异型哮喘的患者采用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测定其FEV1的下降值,试验前其FEV1值均≥70%预计值。对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者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或糖皮质激素治疗。结果:90例患者FEV1下降值≥20%,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或糖皮质激素吸入或口服治疗后,症状在短时期内均得到很好地控制。结论:组织胺支气管激发试验及支气管扩张剂等的应用可协助诊断及治疗变异型哮喘。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以湘潭市中心医院收治的72例支气管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评价患者治疗前后的气道直径,FEV1、FVC、气促评分指标值。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平均气道直径、FEV1及FVC值较治疗前均明显增大(P〈0.05);平均气促评分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结论纤维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术治疗支气管狭窄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80例支气管哮喘寒哮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以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小青龙汤治疗,2周后观察肺功能指标肺活量(FVC)、呼气的峰值流速(PEF)、第1秒呼气容积(FEV1),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5(IL-5)、症状积分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FVC、PEF、FEV1明显增加,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明显降低,CRP和IL-5明显降低,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在改善FVC、PEF、FEV1、日间和夜间症状积分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奇霉素静脉滴注和布地奈德混悬液雾化吸入治疗基础上配合小青龙汤治疗支气管哮喘寒哮证,在改善肺功能和症状积分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0年3月—2012年3月重度支气管哮喘患者共80例,上述患者均符合支气管哮喘诊断标准,均为急性发作患者,病程程度为重度。上述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给予大剂量氨溴索静脉滴注,连续应用7d。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及治疗前后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为(8.1±3.5)d;对照组患者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为(14.5±4.1)d;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时间显著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FEV1、FEV1/FVC、PEF分别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氨溴索治疗重度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辅助作用显著,能够缩短患者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总结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诊治体会。方法对我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收治的47例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激素吸入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肺功能指标变化。结果47例患者经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肺功能各项指标明显好转,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扩张合并支气管哮喘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激素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肺功能,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非急性发作期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长期吸入糖皮质激素,按需吸入β2受体激动剂.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孟鲁司特钠,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评分,肺功能(FEV1)的变化,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临床症状体征评分改善率,FEV1增加率均高于对照组,β2受体激动剂及糖皮质激素用量减少率均较对照组增加.结论:孟鲁司特钠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明确,不良反应较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