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多层螺CT在骶骨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21例骶骨骨折的螺旋CT表现、骨折分型,将结果与X射线平片检查对比。结果 多层螺旋CT能清楚、准确地显示各型骶骨骨折,明确骨折线的走行、骶管及骶孔的形态改变,周围骨骼损伤亦显示清晰。在骨折检出和分型方面,均优于X射线平片检查。结论 多层螺旋CT能准确地对骶骨骨折进行诊断、分型,为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的估计提供帮助,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在胫骨平台骨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至2011年3月42例胫骨平台骨折病例,采用16层螺旋CT进行容积扫描后作多平面重组(MPR)、表面遮盖显示法(SSD)等后处理技术。结果 容积扫描后处理图像能清晰准确显示骨折线,并对骨块大小、移位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准确了解。结论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后处理技术对胫骨平台骨折的诊断具有很大意义,对临床治疗有重要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在腕关节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临床确诊或可疑的26例腕关节(42骨)骨折患者行高速螺旋CT容积扫描,并应用多种图像后处理技术处理图像。结果 容积扫描后处理图像能清晰准确显示骨折线,并对骨块大小、移位及周围软组织损伤情况准确了解,尤其对细微线性骨折及小骨片来源显示清楚。结论 多层螺旋CT容积扫描及多方位重建技术用于腕关节骨折检出率、确诊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螺旋CT三维重建在髋臼骨折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评价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在髋臼骨折中的诊断和治疗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8例髋臼骨折患者的X射线平片、CT三维重建资料。结果 X射线平片确诊22例,可疑诊断5例,漏诊1例,CT三维重建对28例髋臼骨折的患者均明确诊断,且均能正确分型。结论 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能立体、多方位、准确地显示髋臼骨折的部位、范围、碎骨片等情况,对髋臼骨折的诊断、分型及手术方案制定优于x射线平片;能指导选择最佳的手术入路及复位固定方法,对临床治疗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CT在髋关节隐匿性骨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31例有明确外伤史、临床怀疑骨折但X射线平片检查阴性的髋关节患者行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螺旋CT诊断髋关节骨折7例,其中单发骨折4例,多发骨折3例。24例CT检查无异常改变。本组数据髋关节隐匿性骨折检出率22.58%。结论 多层螺旋CT能清晰、准确地显示髋关节损伤的情况,在髋关节隐匿性骨折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肩胛骨骨折螺旋CT二维、三维成像技术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41例肩胛骨骨折病例行螺旋CT扫描,并行二维(MPR)、三维(VRT)重建成像,对图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1例肩胛骨骨折,MPR发现骨折61处,清楚显示骨折线及细小骨碎片,尤其是关节内碎骨块显示清楚,但不能显示骨折三维空间关系;VRT发现骨折58处,图像直观、逼真,立体感强,多方位显示骨折空间改变,但对细小无移位的骨折线显示不佳。在显示骨折数目和分型方面,MPR与VR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螺旋CT二维、三维重建图像结合能多方位、立体、全面、更准确显示肩胛骨骨折的部位、类型、范围、程度等,对临床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在诊断骨关节损伤中的实用价值。方法 对41例骨关节外伤患者行容积螺旋扫描,将扫描采集的原始数据传adw4.2后处理工作站,采用容积重建(VR)同时辅以SSD、MPR重建进行观察,所得结果与X射线平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能全面、直观的显示骨关节骨折、脱位、骨折类型、程度、范围、关节面受累及关节腔内骨碎片情况,可清晰显示骨关节损伤立体形态及邻近结构关系。结论 螺旋CT三维重建图像对全身骨关节损伤的诊断较X射线平片有明显优势,能提供非常有价值的空间关系信息,其表现接近病理解剖,利于临床医师选择治疗方案和制定手术计划。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探讨多层螺旋CT在不典型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使用多层螺旋CT对临床高度怀疑主动脉夹层的病人进行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 6例不典型主动脉夹层,按De-Bakey分型Ⅰ型2例,Ⅱ型1例,Ⅲ型3例。平扫显示主动脉内密度差异的真假腔,假腔密度高于真腔,假腔在真腔周围呈新月形或环形;增强扫描假腔不强化,与强化的真腔相比反呈低密度。结论 多层螺旋CT是诊断不典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种快速、安全、有效、无创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评价高分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小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12例正常自愿者,小肠平均灌注2500ml空气后采用螺旋高分辨CT扫描,对12例正常小肠行多平面重建,三维表面成像和仿真内窥镜检查。结果 2例病人末端回肠充盈不良,显示不清,其多层螺旋CT肠充盈好,三维重建图像均能清晰显示小肠粘膜皱襞及管腔形态。结论 高分辨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能清晰显示小肠正常结构,能提供更多诊断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对多层螺旋CT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影像特征进行探讨。方法 对35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的临床及CT资料回顾性分析。结果 胆囊癌CT表现为:肿块型25例,腔内型6例,厚壁型4例;胆囊癌肝浸润17例,肝内胆管扩张11例;胆囊癌合并胆囊结石12例;肝内转移2例;胆总管周围及胰十二指肠上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 多层螺旋CT对胆囊癌的诊断及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和估计预后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