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的承重关节之一,发生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概率很高,作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首发病变,MRI对关节软骨病变的诊断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对60例72个慢性损伤膝关节患者进行了MRI检查,分析了软骨关节面损伤的MRI征象,以探讨MRI诊断膝关节软骨退行性损害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MRI表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MRI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 2 1例 2 6个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MRI能较好地显示膝关节病变的关节软骨、半月板、韧带、骨质等改变 ,还能对关节软骨、半月板损伤和退变进行分级 ,明显优于传统X线检查。结论 :MRI检查能清楚显示退行性骨关节病的病变特点和严重程度 ,为临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膝关节是人体最复杂的关节,膝关节损伤居所有关节损伤之首。在膝关节病变的影像诊断中,X线摄片仅显示骨性结构的改变,软骨等结构的显示还须依靠其他影像技术,尤其是MRI能确定软骨损伤的性质及范围,已成为重要的检查手段之一。本文就膝关节关节软骨的MRI诊断及研究进展进行概述。1膝关节关节软骨断层影像解剖膝关节内,各关节骨表面被覆关节软骨。MR扫描显示髌股关节表面平整光滑,但关节腔形态不尽相同,分别呈磨合紧密狭窄凸向后的弧形、前后径短的横位“X”形及前小后大相通的“工”字形[1]。郭世萍等[2]用一组男尸标本,依据解剖学骨性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场MRI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手术、关节镜或临床证实的60例(65个)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低场MRI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低场MRI能较好地显示膝关节关节软骨、半月板、骨质及韧带等变性、损伤,较传统X线检查有明显优势。结论低场MRI对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诊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MRI对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评价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分析急性膝关节软骨损伤的MRI表现,以达到准确评价关节软骨损伤的范围及程度。方法 分析34例在15d内有膝关节损伤病史,且经关节镜和手术证实为关节软骨损伤患者的膝关节MRI所见,着重观察关节软骨和软骨下骨的改变,并与关节镜和手术结果对照分析。结果 34例急性损伤膝关节中有29例在MRI上表现异常,其中软骨信号异常改变4例,软骨局限性变薄3例,骨软骨压迹3例,软骨凹凸不平(皱褶)3例,软骨连续性中断13例,软骨缺损2例,软骨缺损伴关节内游离软骨体1例。MRI还发现关节镜无法观察到的骨挫伤、隐匿性骨折等改变。结论 MRI对急性关节软骨损伤的显示准确,MRI结合关节镜检查可准确评价急性膝关节损伤的范围、程度,可决定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正>退行性骨关节病亦称骨性关节炎、骨质增生,是一个以关节软骨退行性改变为核心,累及骨质并包括滑膜、关节囊及关节其他结构的全方位、多层次、不同程度的慢性炎症,并在关节边缘有骨骨赘形成。关节软骨成像一直备受研究者关注,其与临床诊断及治疗密切相关。软骨成像序列的研究,已取得一定的共识。鉴于不同序列有不同的侧重点,笔者对双回波稳态序列(3D-DESS序列)在显示退行性骨关节病关节软骨损伤中的价值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估磁共振(MRI)不同扫描序列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临床上有外伤史,高度怀疑关节软骨损伤的患者38人40例膝关节进行MRI检查。MRI扫描序列包括:T1加权快速自旋回波序列(FSE—T1)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E—PD/I2)、附加脂肪抑制的质子和T2加权快速自旋双回波序列(FS—FSE—PD/T2)、梯度回波T2加权序列(GRE)、附加脂肪抑制的三维快速扰相梯度回波序列(FS-3DT2^*-FSPGR)、反相位T1加权脂肪抑制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结果:40例膝关节中30例做了关节镜检查,MRI诊断16例为软骨损伤,其中14例得到关节镜证实:MRI检查对关节软骨的诊断敏感度为87.5%,特异性为92%。各序列对软骨损伤的检出率从FSE—T1序列、FSE—PD/T2序列和GRE序列、到FS—FSE—PD/T2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FS-3DT2^*-FSPGR顺次增高,分别为25%、50%、80%、94%、100%。结论:MRI检查的几种序列都能清楚的显示膝关节软骨并对其损伤作出准确的诊断,其中FS—FSE—PD/T2序列,FS-3DT2^*-FSPGR序列、Unilatreal T1—Special—FSPGR较其他序列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8.
关节软骨病损的影像学诊断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目的 探讨慢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几种慢性关节软骨损伤平片和MRI的诊断与鉴别诊断。方法 89例患者(骨关节炎61例,类风湿性关节炎9例,其他慢性损伤19例)共115个关节均行平片检查及MR T1WI、T2WI 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短时反转恢复抑脂序列(STIR)、三维抑脂扰相梯度回波序列(3D FS SPGR)扫描,32例44个关节进行了增强扫描。其中90个膝关节的MRI分髌骨、股骨内髁、股骨外髁、胫骨4个关节面,按软骨病变Outerbridge分级法进行分析观察,61例75个关节进行了平片与MRI征象的对照观察。结果 MRI表现:关节软骨病变115个(100%),同时伴有关节软骨变薄58个(50.4%)、软骨下骨质、骨髓改变22个(19.7%,)、滑膜增生52个(45.2%,);类风湿性关节炎与骨关节炎组和其他慢性损伤组比较,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软骨下骨质、骨髓改变的发生率与骨关节炎组及其他慢性损伤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值均=0.000)。把受累几率最大的髌软骨(81/90,90%)按MRI软骨病损Ⅰ~Ⅱ级为1组,Ⅲ~Ⅳ级为另1组,与平片的征象进行相关对照分析,两组间分别在平片的关节间隙狭窄(χ^2=9.349,P=0.002)、关节面下小囊变(χ^2=9.885,P=0.002)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Ⅰ~Ⅱ级软骨病变平片无恒定的征象,而Ⅲ~Ⅳ级软骨病变则可见关节间隙变窄与关节面下小囊变,主要与关节软骨病变及软骨下骨质改变相关:目前关节及关节软骨的影像学检查以X线平片结合MRI为最佳的检查方法,MR增强扫描有助于滑膜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9.
关节软骨是覆盖于关节表面的一层特殊结缔组织,在维持关节承重及运动功能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一项31516例膝关节镜手术的回顾研究证实,不同程度的关节软骨损伤占膝关节病损的60.2%[1];并且关节软骨全层剥脱占膝关节急性损伤的5~10%。由于关节软骨损伤发病率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其早期诊断与治疗。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i maging,MRI)在诊断关节软骨及周围组织病损时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对比度,是目前评价关节软骨损伤最有效的无创技术。本文对关节软骨的MRI特征、成像最新进展及MRI在关节软骨病变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价值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低场磁共振在关节软骨损伤影像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可行性.方法:30例有膝关节损伤病史的青少年患者,使用AIRIS-Ⅱ0.3T永磁开放式磁共振扫描仪,采用SE序列T1WI、水脂分离成像(FatSepG )序列对患侧膝关节行矢状面及冠状面扫描.MRI扫描后3周内行关节镜检查或手术治疗.结果:①FatSepG序列对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与关节镜检查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693>0.75.②在29个异常观察面中有15个出现软骨面下骨质及骨髓内异常信号,占总病变部位的51.7%.结论:FatSepG序列是低场磁共振机诊断关节软骨损伤的最佳序列,但不能作为唯一检查序列,必须与其他序列检查相结合;关节软骨下骨面缺损及骨髓信号异常对关节软骨损伤有很好的提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敏  郭智萍 《放射学实践》2004,19(4):253-255
膝关节软骨损伤影像学检查的重要性及研究现状 膝关节是人体最大最复杂的关节,其表面覆盖着一层关节软骨。关节软骨是无血管、淋巴管和神经的组织,因此损伤后自身的修复能力有限;并且修复组织的组成、结构和力学特性均明显区别于正常关节软骨。因此关节软骨损伤后常导致关节功能障碍.严重影响关节的正常功能。应用影像学方法正确评价关节软骨损伤的程度是临床治疗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例经X线平片检查诊断为阴性而行MRI检查的病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半月板损伤者12例。其中内侧半月板损伤者7例,外侧半月板损伤者5例;交叉韧带损伤者8例,其中前交叉韧带损伤者6例。后交叉韧带损伤者2例;侧副韧带损伤者6例,其中胫侧副韧带损伤者4例。腓侧副韧带损伤者2例。骨挫伤及软骨损伤者5例。合并滑膜水肿、出血、增厚、关节囊积液及周围肌肉软组织肿胀、出血者8例。结论MRI是诊断膝关节损伤最理想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MRI的三维多平面成像及其高分辨率,能清楚的显示关节周围软组织,显示软骨、骨髓、半月板、韧带、关节囊内结构等,极大提高了诊断的准确率,为临床手术提供更多信息,日前,MRI成为膝关节损伤影像诊断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优化三维双回波稳态(three-dimensional double-echo steady state,3D-DESS)序列磁共振成像(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参数,探讨3D-DESS序列MRI在膝关节软骨损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20例健康成年人选择不同反转角(flip angle,FA)进行3D-DESS序列成像,观察不同FA条件下正常膝关节软骨的MRI表现,测量不同FA条件下膝关节关节液、软骨的信噪比(signal noise ratio,SNR)和对比信噪比(contrast to noise ratio,CNR);收集30例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进行3D-DESS序列MRI检查,对比关节镜检查所见,探讨3D-DESS序列MRI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诊断价值.结果 在FA为60°时无论是健康者抑或是膝关节软骨损伤患者,3D-DESS序列的膝关节液体SNR最高,液体与软骨CNR最高,显示软骨效果最好,FA为30°时膝关节软骨SNR最高,3D-DESS序列MRI诊断膝关节软骨损伤与关节镜检查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Kappa值= 0.752).结论 在FA为60°时膝关节3D-DESS序列MRI显示关节软骨效果最好,显示关节软骨损伤与关节镜检查结果之间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在膝关节软骨成像中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关节软骨属透明软骨,是关节的重要结构之一,易遭受创伤或出现退行性改变,损伤后不能自愈,且常继发出现骨结构或关节其他组织的改变。临床及传统影像学均不能无创性显示软骨结构。近十年来,MRI成为评价关节软骨病变的最重要无创性方法,且能对软骨治疗后效果和变化进行评估,包括软骨的形态学评价、体积定量评价、组织生化成分评价等。  相似文献   

16.
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探讨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MRI特点,分析骨挫伤、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了101例隐性骨与软骨损伤,其中骨挫伤70例,隐性骨折13例,关节软骨损伤18例。观察病变的MRI特点、分布,检出骨挫伤的序列敏感性。结果T1WI,STIR或PDWI(f/s)检出骨挫伤的敏感性为95.7%及100%。骨挫伤病变在关节主要分布于骨骼的边缘,脊椎主要分布于椎体上缘终板下。隐性骨折骨折线走行方向不定,平均宽度为1.8 mm,邻近区域的骨挫伤是其重要的间接征象。关节软骨损伤MRI表现为关节软骨变薄、断裂或缺损,软骨下骨挫伤出现率为100%。结论隐性骨折和关节软骨损伤均合并有骨挫伤,MRI是诊断隐性骨与软骨损伤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17.
膝关节损伤的MRI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膝关节损伤的机制及其MRI表现。方法 搜集从1999年至2003年间经MRI诊断的膝关节损伤患者106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106例患者中有96例半月板损伤,其中Ⅲ度损伤即半月板撕裂共17例。前交叉韧带损伤19例,其中断裂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13例,其中断裂2例;前、后交叉韧带同时损伤7例;内侧副韧带损伤3例,外侧副韧带损伤8例;股骨骨折6例,胫骨平台骨折9例,胫骨髁间嵴骨折3例,髌骨骨折2例,隐性骨折8例,关节内软骨骨折13例。结论 MRI检查可以准确显示膝关节损伤的各种病理改变,对指导手术治疗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单髋高分辨率磁共振成像(MRI)扫描诊断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我院骨科骨关节病区接纳的100例临床髋部疼痛患者,所有患者分别实施常规髋关节MRI扫描与单髋高分辨率MRI扫描,对图像髋臼盂唇损伤显示情况进行盲评法评分,比较2种检查方法对都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损伤的检查灵敏度。结果 关节镜结果证实表明,100例髋部疼痛患者有76例出现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损伤,单髋高分辨率MRI扫描检查灵敏度要高于常规髋关节MRI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单髋高分辨率髋关节MRI扫描在图像得分上要明显高于常规髋关节MRI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髋高分辨率MRI扫描对髋臼盂唇及关节软骨损伤能够做出清晰显示且灵敏度较高,能够为临床疾病确诊和治疗提供准确依据,保证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MRI在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诊断中的应用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4年~2016年收治给予治疗的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MRI检查)和对照组(X线检查),分析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查结果。结果 MRI检查组的准确率明显高于X线检查组,两种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患者,X线检查是早期诊断的基础,MRI检查可以检测出X线显示不出的病变类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在常规MRI扫描方案中加入T1 mapping成像能否提高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诊断效能。方法选取86例患者的88个膝关节接受了膝关节MRI检查和关节镜检查。MRI检查采用常规方案并加入T1 mapping成像。术前2位影像科医师对所有MRI检查图像进行一致的诊断,评估是否存在软骨损伤并进行软骨损伤MRI分级,首先评估常规MRI扫描方案的图像,然后评估T1 mapping联合常规MRI扫描方案的图像。由1位骨科医师在关节镜下进行软骨损伤关节镜分级并作为金标准。计算两种MRI扫描方案评估软骨损伤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统计分析两种扫描方案的诊断结果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关节镜检出的256个软骨损伤,常规MRI扫描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59.0%和98.6%,T1 mapping联合常规MRI扫描方案的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9%和93.2%。T1 mapping联合常规MRI扫描方案显著提高了MRI扫描诊断早期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关节镜1级软骨损伤的敏感度从18.6%提高至71.2%,关节镜2A级软骨损伤的敏感度从74.3%提高至94.3%。上述两种扫描方案的结果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常规MRI扫描方案中加入T1 mapping成像,可提高对膝关节软骨损伤的敏感度,为临床诊断早期膝关节软骨损伤提供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