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两种抗原比值在前列腺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T—PSA(F/T)比值的变化在良性与恶性前列腺疾病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37例前列腺增生(BPH)、32例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T—PSA、F—PSA含量并计算F/T比值。结果当T—PSA在4~10μg/L之间时,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中T—PSA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PSA浓度与F/T比值呈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时检测T—PSA和F-PSA,计算F/T比值,可弥补在诊断前列腺疾病的传统检验中单纯测定TPSA的不足,尤其对T—PSA在4~10μg/L之间的诊断“灰色区”更有鉴别诊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和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比值)对前列腺癌(PCa)和良性前列腺增生(BPH)的诊断和鉴别诊断的意义。方法使用Beckman Coulter公司Access全自动免疫分析仪,以微粒子酶免疫分析法(MEIA)分别检测经临床确诊的33例PCa、157例BPH患者及150例正常体检者血清中T—PSA、F-PSA,并计算F/T比值。结果PCa组和BPH组的T-PSA、FPSA及F/T比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Ca组和BPH组分别有6例及57例患者TPSA值在4.00~10.00ng/mL范围内,此时T—PSA、F-PSA无显著性差异,但F/T比值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般来说,T-PSA、F-PSA及F/T比值能较好地诊断和鉴别诊断PCa与BPH,但当T—PSA值在4.00~10.00ng/mL范围内时,T—PSA及F-PSA不能作为鉴别诊断依据,必须结合F/T比值才能更好地鉴别诊断PCa与BPH。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法(CLIA)测定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在诊断前列腺疾病中的准确性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187例泌尿外科男性患者血清PSA及fPSA水平,并计算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总前列腺特异抗原(F/T)比值。结果前列腺疾病(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癌)患者血清PSA和fPSA含量以及F/T值与正常人差异显著(P〈0.01)。结论化学发光法联合检测PSA和fPSA能够较好地提高前列腺癌诊断的特异性,有助于前列腺疾病的鉴别诊断,方法简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游离与总前列腺特异抗原比值检测前列腺癌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在鉴别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同时检测175例良、恶性前列腺疾病患者血清T-PSA和F-PSA,并计算F-PSA/T-PSA。结果:T-PSA,F-PSA,PFSA/T-PSA检测PCa的敏感性分别为91.2%,80.8%,88.2%,特异性分别为55.1%,59.8%,87.9%,T-PSA在4-10ng/ml范围内,BPH组和PCa组F-PSA/T-PSA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而T-PSA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F-PSA/T-PSA比值检测PCa在保持敏感性的同时,可显著地提高其特异性,是筛选诊断早期PCa极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测定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特异性抗原(F—PSA)及PSA密度(PSAD)的变化规律,结合超声引导下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探讨PS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男性患者共148例行血清PSA的测定,并行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前列腺活检术,根据病理诊断结果将患者分为前列腺癌组、前列腺增生组及慢性前列腺炎组,并对各组数据予以统计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T—PSA、F—PSA及PSAD值均显著高于前列腺增生及前列腺炎组,比较不同T—PSA浓度与前列腺癌发生率的关系表明,T—PSA〉10ng/ml时其前列腺癌的发生率显著高于4ng/ml〈T—PSA及4ng/ml〈T—PSA〈10ng/ml组,而前列腺增生和前列腺炎组间无显著差异。F/T—PSA比值在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血清T—PSA与F—PSA值在高危前列腺癌人群筛查中具有极大实用价值,实施经直肠超声引导下的组织活检术应作为确诊前列腺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为临床前列腺癌筛选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病例150例分为2组,前列腺癌100钒;前列腺增生与肥大50例,另取正常人50例为阴性对照,总计200例。然后分别对他们采取血液进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和酸性磷酸酶(ACP)水平的定量检测,研究其阳性率、敏感性和特异性。结果阳性率:PSA为93.4%,ACP为12%;敏感性:PSA为100%,ACP为10%;特异性:PSA为93.4%,ACP为12%。正常对照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为(1.59±0.93)μg/L;前列腺癌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为(72.34±69.87)μg/L,阳性率93.4%,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良性组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含量为(3.47±2.37)μg/L,阳性率23.7%,与正常对照比较,轻度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而与前列腺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癌的诊断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但其诊断的特异性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游离前列腺性抗原(f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价值。方法用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100例正常人、83例前列腺增生和40例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fPSA和tPSA,并求得fPSA/tPSA的比值。以fPSA/tPSA比值〈0.10作为对PCa的诊断指标,其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高于fPSA和tPSA(P〈0.001)。结论fPSA/tPSA比值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可大大提高PSA对PCa诊断特异性,避免不必要的前列腺组缺活检。  相似文献   

8.
血清特异性抗原在前列腺良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比较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tPSA的比值(f/t)、复合前列腺特异性抗原(cPSA)鉴别诊断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PCa)的价值。方法150例分为3组:健康对照组50例,前列腺增生组50例,前列腺癌50例,患者血清tPSA、fPSA浓度,计算f/t比值,cPsA/tPsA、fP—SA/cPSA比值。结果PCa组的cPSA/tPSA、fPSA/tPSA和fPSA/cPSA比值的均值与BPH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fPSA/cPSA与fPSA/tPSA比值密切相关(r=0.8810)。结论血清tPSA为前列腺的标志物,而f/t及fPsA/cPsA作为tPSA的辅助指标,在鉴别良恶性肿瘤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其与良性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前列腺癌患者(65例)和前列腺增生患者(116例)血清PSA水平,同时利用B超测定患者前列腺体积,计算出PSAD值,对患者进行分组比较。运用ROC曲线对PSA和PSAD诊断前列腺癌的价值进行分析。结果前列腺癌组与前列腺增生组患者在不同PSA区段和不同PSAD区段的分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P均〈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PSA和PSAD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48(95%CI:0.907—0.989)和0.971(95%CI:0.944~0.999)。当PSA和PSADI临界值分别为4ng/ml和0.15时,敏感性分别为98.5%和96.9%,特异性分别为24.1%和63.8%;而当PSA和PSAD临界值分别为10ng/ml和0.20时,敏感性分别为95.4%和93.8%,特异性分别为67.2%和82.8%。结论PSA和PSAD在前列腺癌诊断及其与前列腺增生鉴别诊断中均有一定的价值;PSAD更能提高诊断前列腺癌的特异性和准确度,有利于前列腺癌与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抗原(fPSA)、fPSA与tPSA比值(f/tPSA)及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密度(PsAD)对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灰区前列腺癌(PC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1年5月一2012年5月就诊的前列腺癌患者14例,前列腺良性结节性增生患者50例,PSA值均在4~10ng/mL,统计实验室数据,计算PSAD,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当PSA值位于诊断灰区(4~10ng/mL)时,tPSA,fPSA,f/tP—SA三项指标均不能对PCa和前列腺增生(BPH)进行鉴别,而PSAD指标可以很好鉴别PCa和BPH。结论:在血清PSA值为4~10ng/mL时,PSAD检测PCa效能高于其他三项指标。  相似文献   

11.
PSA、PSAD、f/tPSA在早期前列腺癌诊断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PSA密度(VSXO)、游离PSA/总PSA比值(f/tPSA)在诊断早期前列腺癌(PCa)中的价值。方法对640例患者行前列腺穿刺活检,其中PSA〈4.0ng/ml者36例为直肠指诊及直肠超声可疑者。病理诊断为415例良性前列腺增生和225例前列腺癌,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患者血清中的PSA、游离PSA(fPSA),利用经直肠超声测定前列腺体积,并计算出f/tPSA及PSAD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a组患者血清的PSA、PSAD明显高于前列腺良性增生(BPH)组(P〈0.01),f/tPSA明显低于BPH组(P〈0.01),但当血清PSA为4—20ng/ml时,两组患者PSA没有明显差异(P〉0.05)。以PSA〉4.0ng/ml、PSAD〉0.15、f/tPSA〈0.18为临界值可明显提高对PCa诊断的特异性,特别是当血清PSA为4—20ng/ml时对提高临床诊断更有意义。结论联合测定PSA、fPSA并计算f/tPSA及PSAD对诊断PCa具有明显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T- PSA,总 - 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 (F- PSA,游离 - PSA)以及 F-PSA和 T- PSA比值 (F- PSA/ T- PSA,F/ T) ,对良性前列腺增生 (BPH )和前列腺癌患者的鉴别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 ,测定 BPH和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 T- PSA、F- PSA,并计算 F/ T比值。结果 12 3例 BPH者的 T-PSA为 (6 .5± 3.1)μg/ L ,小于 4μg/ L占 6 6 .7% ;F- PSA为 (1.38± 1.18)μg/ L ,小于 0 .93μg/ L占 6 3.4% ;F/ T为(2 1.2± 3.3) %。 5 9例前列腺癌患者的 T- PSA为 (36 .41± 2 2 .17)μg/ L ,大于 4μg/ L的占 93.2 % ;F- PSA为 (2 .2 6± 2 .18)μg/ L大于 0 .93μg/ L的占 76 % ;F/ T为 (11.9± 4.4) %。统计上 F/ T比值显著低于 BPH组。 T- PSA在 4~ 10μg/ L时 ,F/ T比值差异更明显。结论以 T- PSA 4μg/ L、F- PSA 0 .93μg/ L为临界值有意义 ;对 T- PSA在 4~ 10μg/ L时 ,结合应用 F/ T比值有利于对低 T- PSA的前列腺癌患者及早作出鉴别  相似文献   

13.
血清锌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锌含量在前列腺癌筛查中的意义。方法应用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检测方法对3940名50岁以上男性进行前列腺癌的集团普查。通过ROC曲线对比分析血清锌和游离PSA/t—PSA比值(f-PSA/t-PS比值)在提高前列腺癌联查结果中的作用。结果在血清t-PSA〉4.0ng/ml且接受前列腺穿刺活检的116例受检者中,诊断前列腺癌者29例。血清锌含量80-100μg/ml的人群经年龄调整的OR值为5.54(95%可信区间为1.33—23.12),血清锌在40-60μg/ml的人群,经年龄调整的OR值为24.28(95%可信区问为2.78~212.32)。PSA〉4.0ng/ml人群中锌的ROC-AUC74.3%高于f-PSA/t-PSA比值的65.3%(P〈0.01)。而PSA在4—10ng/ml的灰色区域,锌的ROC-AUC是70.5%,高于f-PSA/t-PSA比值的62.4%(P〈0.01)。用100μg/ml作为血清锌的临界值,前列腺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6%和53%,PSA在4—10ng/ml人群中分别为83%和53%。结论前列腺癌患者血清锌含量显著降低,血清锌测定可明显提高PSA增高人群前列腺癌诊断率,而且优于f-PSA/t-PSA比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血清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及FPSA与TPSA比值在前列腺癌症鉴别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微粒子酶免疫技术检测前列腺增生(BPH)和前列腺癌症(PCa)患者的血清TPSA、FPSA及FPSA与TPSA比值。结果PCa、BPH组与健康对照组TPSA、FPSA及FPSA与TPS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诊断灰区内(TPSA为4.0~20.0ng/mL),PCa组与BPH组TPSA、FPS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FPSA与TPSA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FPSA与TPSA比值结合TPSA含量可提高PCa与BPH鉴别诊断的特异性,对PCa的鉴别诊断疗效观察及高危人群的筛查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最早于1971年由Hara从精液中发现,Wang于1979首先从前列腺组织中分离提纯出PSA。Papsidero最早报告前列腺癌(PCa)患者血清中PSA明显升高,为PCa的无创性诊断方法的出现带来了希望。影响PSA检测的因素甚多,1993年Christensson等提出了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与总PSA(TPSA)之比的概念(F-PSA/T—PSA,F/T比值),大大提高了PSA对于PCa诊断的准确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本文着重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影响PSA检测结果的因素及临床应用方面的研究成果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T-PSA)为4.0~10.0ng·mL-1时,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与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比值(F/T比值)在前列腺癌(PCa)诊断中的作用。方法:检测289例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及可疑前列腺癌患者的血清T-PSA及游离PSA(F-PSA)值,对T-PSA为4.0~10.0ng·mL-1的前列腺穿刺活检患者进行随访。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分析T-PSA为4.0~10.0ng·mL-1时F/T比值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结果:在T-PSA为4.0~10.0ng·mL-1时,BPH组与PCa组的F/T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73,P=0.397〉0.05)。结论:在T-PSA为4.0~10.0ng·mL-1时,BPH组和前列腺癌组的T-PSA无显著差异(P〉0.05),F/T比值也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进一步了解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游离PSA/总PSA(F/T)比值及前列腺特异抗原密度(PSAD)在前列腺癌(PCa)与良性增生(BPH)鉴别中的价值。方法 用酶联免疫组化法检测91例BPH病人,46例PCa病人血清总PSA、游离PSA,计算F/T值。所有病人均行经直肠超声检查,计算前列腺体积及PSAD。结果 以PSA〉20 ng/mL为临界值,PSA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为69.6%,特异度为92.3%,阳性预测值为82.1%;在PSA〈20 ng/mL区域,两组间PSA差别无显著性(t=0.152,P〉0.05);此时两组间F/T值及PSAD比较,差别均有极显著意义(t=3.680、4.436,P〈0.01)。F/T值取0.18,PSAD取0.20 ng/(mL.cm3)时,F/T值及PSAD诊断PCa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均较高,分别为76.1%、86.4%、68.6%和82.6%、84.6%、74.1%。结论 PSA〉20 ng/mL时高度怀疑前列腺癌;在PSA〈20 ng/mL时联合应用F/T值和(或)PSAD可以明显提高前列腺癌的检出率;以F/T值0.18,PSAD 0.20 ng/(mL.cm^3)作为临界值诊断PCa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与内腺区体积在前列腺体积小于50ml的良性增生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取136例前列腺疾病患者,检测血清t-PSA(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f-PSA(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测量前列腺体积和内腺区体积(innerglandvolum,IGV),计算f/t—PSA比值、内腺区特异性抗原密度(inner gland region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density,IPSAD),结合病理Gleason评分,探索这些指标的内在联系。结果对于前列腺体积小于50ml的前列腺癌患者,内腺区体积在良性增生与腺癌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前列腺内腺区体积、t-PSA、IPSAD均是与腺癌Gleason评分呈正相关关系,f/t.PSA与Gleason评分呈负相关关系:当t-PSA处于诊断灰区,f/t—PSA比值为0.15,IPSAD值为0.35时,测定的灵敏度、特异性均维持在较高值,前者为81.3%、80.3%,后者为87.2%、88.2%,而且IPSAD的灵敏度、特异性要更高一些。结论在前列腺体积小于50ml的良性增生和腺癌的鉴别诊断中,应首先考虑IPSAD、内腺区体积占前列腺总体积所占比例,然后考虑t-PSA、f/t.PSA、年龄等因素,可设定IPSAD为0.35,f/t—PSA为0.15作为临界值,考虑患者是否要进行穿刺活检。  相似文献   

19.
汤京义 《医学检验与临床》2010,21(3):100-100,69
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发现近三十年来.已成为最有效的前列腺肿瘤标志物,并在前列腺癌的筛查、治疗和检测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前列腺特异抗原作为肿瘤标志物的最大优势在于其组织特异性,但在前列腺癌的鉴别诊断上.还缺乏足够的特异性和敏感性,特别是T—PSA在4-10ug/L范围内时,很难与BPH做出鉴别诊断。本文采用直接化学发光免疫检测技术,对317例BPH.109例前列腺癌患者血清T—PSA、F—PSA进行检测,并计算其比值.对BPH和前列腺癌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前列腺癌(PCa)在我国发病率呈上升趋势,迄今为止,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仍然是PCa最重要的肿瘤标志物,但它是前列腺组织特异性抗原,除了PCa,其他的一些前列腺疾病血清PSA也有不同程度的升高,另外血清中存在少量的游离PSA,计算F—PSA/T—PSA,进一步探讨了F—PSA/TPSA检测PCa的临床价值,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