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清创后Ⅰ期植骨治疗慢性骨髓炎的远期效果.方法 1999年3月-2003年5月,79例(28例骨不连)慢性骨髓炎患者接受清创后Ⅰ期自体、同种异体或混合骨移植治疗.随访时间60~111个月,平均77个月.结果 79例患者中,6例(8%)患者感染复发,其中自体骨移植2例,异体骨移植3例,混合骨移植1例.三种植骨方法感染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8例骨不连患者,27例(96%)感染治愈并获得骨愈合,其中自体骨移植(23例)和异体骨移植(2例)均获得骨愈合,无感染复发;混合骨移植3例,2例骨愈合,1例感染复发伴骨不连.结论 清创后Ⅰ期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可以获得90%以上的感染治愈率及骨愈合率,感染复发多在术后1年内,远期疗效稳定.  相似文献   

2.
清创后Ⅰ期改良开放式松质骨移植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 缩短慢性骨髓炎的疗程,提高其治疗效果。方法 设计并采用清创后Ⅰ期改良开放式松质骨移植对39例患者进行治疗。结果 39例患者中,37例(95%)治疗成功,2例感染复发。结论 (1)清创后Ⅰ期植骨的疗效与Ⅱ期植骨相似。(2)改良开放植骨创面小、愈合时间短、不需要植皮或皮瓣移植,与Papineau方法相比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 6例 ,随访 10年以上。结果  6例患者切口一期愈合 ,术后无明显排异反应及手术并发症。随访 10年以上 ,摄X线片显示月骨轮廓清晰 ,大小正常 ,骨小梁排列整齐 ,整个月骨密度均匀一致无明显脱钙 ,腕关节活动无疼痛 ,活动范围屈和 (或 )伸 3 0~ 0~ 2 5°能完成日常劳动 ,病人关节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深低温冷冻同种异体月骨移植治疗月骨无菌性坏死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 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nti-infective reconstituted bone xenograft,ARBX)Ⅰ期同步植骨治疗成人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方法 在获得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军内临床试用研究许可的基础上,将ARBX用于临床Ⅰ期同步植骨治疗成人创伤性骨髓炎40例,对其中获得12个月以上系统随访的27例患者(ARBX植骨部位29处)进行总结分析研究.结果 随访时间12~63个月,平均26个月.27例患者(29处骨髓炎)有22例(24处)骨髓炎完全治愈:感染彻底控制无复发,骨不连、骨缺损获得骨修复;有2例骨髓炎治愈无复发,但残留骨不连;有3例骨髓炎未治愈或复发.本组29处创伤性骨髓炎有26处感染控制且无复发,其感染治愈率为89.7%;有24处既感染控制无复发又完成骨修复,其完全治愈率为82.8%.结论 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是Ⅰ期植骨治疗成人创伤性骨髓炎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和评价应用肱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humeral plate,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28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年龄59~78岁,平均65岁。根据肱骨近端骨折的Neer分型,其中二部分骨折4例,三部分骨折16例,四部分骨折8例,均有不同程度骨质疏松。结果本组28例患者获得随访11~18个月,平均12个月;28例骨折全部愈合,按Neer评分标准评分,优14例,良10例,可4例,差0例;优良率85.7%。结论LPHP加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老年肱骨近端骨折,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锝99-亚甲基二磷酸盐-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显像(99mTc-MDP SPECT)/CT融合像引导下肢慢性血源性骨髓炎骨组织清创的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2017年5月至2020年6月陆军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收治的21例下肢慢性血源性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8例,女13例;年龄10~62岁[23(18,37)岁]。胫骨16例,股骨5例。骨感染持续时间4~480个月[120(42,228)个月]。Cierny-Mader生理及解剖标准分型:Ⅰ型4例,Ⅲ型14例,Ⅳ型3例;A型18例,B型3例。Ⅰ期术前利用99mTc-MDP SPECT/CT融合像,限定等高线(ISO)30%~40%为兴趣区域(ROI),指导术中感染骨组织清创;Ⅱ期采用自体骨和(或)异体骨重建骨缺损。对比Ⅰ期、Ⅱ期术前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Ⅰ期、Ⅱ期术中组织细菌培养及病理检验;记录Ⅰ期骨感染控制手术次数;Ⅱ期术后观察患肢有无皮肤红肿、疼痛、窦道形成,骨缺损区域植骨成骨情况;观察ROI对应ISO与既定ISO范围的符合率,冠状位下评估ROI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与实际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差异性。结果患者Ⅱ期术后获随访6~36个月[11(9,29)个月]。21例患者Ⅰ期平均手术次数为1.04次。1例患者Ⅱ期术中冰冻切片提示中性粒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重复清创后,Ⅱ期完成骨缺损植骨修复。Ⅰ期、Ⅱ期术前炎性指标对比:WBC由(5.9±1.6)×109/L降至(5.4±1.5)×109/L(P>0.05),ESR由9(5,26)mm/h降至4(2,10)mm/h(P<0.05),CRP由2.8(2.3,7.7)mg/L降至2.3(1.4,3.0)mg/L(P>0.05)。Ⅰ期组织细菌培养12例呈阳性,9例阴性,病理检验提示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Ⅱ期组织细菌培养均呈阴性,术中冰冻切片及病理检验提示少量淋巴细胞及浆细胞浸润,中性粒细胞<5个/高倍镜视野。Ⅱ期术后患肢皮肤无红肿、疼痛、窦道形成,植骨成骨情况良好。ROI对应ISO与既定ISO范围的符合率为90.5%。冠状位下ROI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86.8±31.1)mm]与Ⅰ期实际骨清创范围纵向长度[(86.0±31.3)m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下肢慢性血源性骨髓炎,99mTc-MDP SPECT/CT融合像可以作为感染骨组织术前清创范围界定的有效手段,不仅能避免过度清创,还可以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1月至2015年1月,沈阳军区总医院利用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患者31例。其中,17例初始损伤为开放粉碎性骨折合并感染,13例为慢性骨髓炎,1例为大段骨囊肿。Ⅰ期彻底清创后骨缺损长度为6.7~12.1 cm,平均(7.5±1.2)cm,在骨缺损处填塞抗生素骨水泥诱导生成生物膜,并修复缺损的皮瓣。Ⅱ期在膜内植自体髂骨,修复骨缺损,观察膜诱导技术治疗成人长骨大段骨缺损临床疗效。术后末次随访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评定手术疗效。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1~34个月,平均(28.5±3.0)个月。其中,28例患者在5~7个月获得Ⅰ期骨愈合,平均(5.3±1.7)个月;2例Ⅱ期术后发生感染,再次行膜诱导技术治疗,达到临床骨愈合;1例出现踝关节僵直;其余未出现术后并发症。末次随访SF-36量表各项评分均较术前改善(P<0.05)。结论膜诱导技术治疗胫骨大段骨缺损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早期规范化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开放性跟骨骨折的早期规范化治疗,以期降低骨髓炎、下肢截肢的发生率.方法 2005年10月-2006年10月收治开放性跟骨骨折16例17处,其男12例13处,女4例4处;平均年龄31岁.应用规范化治疗:伤后急诊手术清创,大量等渗盐水、过氧化氢、碘伏冲洗.根据全身情况及骨折类型分别进行Ⅰ期手法整复石膏托外固定和Ⅰ期多克氏针经皮固定.待软组织消肿后,经外侧切口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平均随访6个月,采用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后足功能评分评估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本组患者未截肢;伤口浅表感染、深部感染及骨髓炎各1例;伤口延迟愈合及足底皮肤坏死各1例.结论 早期规范化治疗能够显著降低伤口感染率,从而预防骨髓炎的发生,并为Ⅱ期手术处理骨折提供良好的软组织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应用多种腓肠肌肌皮瓣转移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伴骨与软组织缺损的临床选择及效果。方法 2005年6月—2008年6月,对16例胫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骨外露的患者,采用病灶清除,骨质缺损较多行Ⅰ期或Ⅱ期植骨,外固定支架固定,分别应用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外侧头肌皮瓣、腓肠肌内外侧头联合肌皮瓣、腓肠肌内或外侧头肌瓣加植皮,术后常规滴注引流进行治疗。男14例,女2例,年龄17~59岁。皮瓣面积6 cm×4 cm~18 cm×9 cm。结果随访6~24月,全部转移皮瓣一期存活。Ⅰ期植骨2例,Ⅱ期植骨4例1,例慢性骨髓炎复发,植骨失败,经3次清创后感染治愈;其余病例感染均未复发,植骨愈合好,植骨愈合时间3.4~6.7月,平均4.6个月。结论腓肠肌肌皮瓣具有血供丰富、操作简单、成活率高以及不牺牲重要血管等特点。治疗胫骨创伤性慢性骨髓炎并骨与软组织缺损,既可以改善病灶局部血液循环、又可以进行创面覆盖,同时还可以进行滴注引流,提高疗效,缩短病程,减少费用,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远端蒂腓骨短肌肌瓣加逆行隐神经皮瓣治疗小腿远端、足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住院治疗的小腿远端、足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创伤后急性骨髓炎7例,慢性骨髓炎14例。所有患者均应用腓骨短肌肌瓣填充骨髓炎清创后死腔,应用逆行隐神经皮瓣修复软组织缺损。结果彻底清创后,平均软组织缺损为2 cm×2 cm~8 cm×6 cm(长×宽),胫骨缺损范围为3 cm×2 cm×2 cm~6 cm×3 cm×6 cm(长×宽×深)。采用腓骨短肌肌瓣+逆行隐神经皮瓣治疗骨髓炎伴软组织缺损。逆行隐神经皮瓣全部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未见皮瓣下腓骨短肌肌瓣坏死、液化现象。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及外形良好,患者骨髓炎未见复发。结论应用远端蒂的腓骨短肌肌皮瓣加逆行隐神经皮瓣移植,可消除小腿远端及足部骨髓炎清创术后死腔,控制骨感染,同时可修复此区域范围更大的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简单、易行、安全可靠,能Ⅰ期治疗骨髓炎并修复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