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食管囊肿临床上较少见,在食管良性肿瘤中占第三位。最常见于食管下半部,后纵隔食管周围,进一步可分为包涵性囊肿,也称复制性囊肿(即囊肿,其结构类同于食管壁结构)和潴留性囊肿,多发性潴留性囊肿又称为囊肿性食管炎。现将我院开展CT工作以来发现的两例食管囊肿病例报告如下,并对其CT表现及诊断方法加以探讨。例1女性,43岁。临床无明显症状,X线胸部透视考虑右纵隔肿瘤。CT示,后下纵隔中线偏右侧,心脏下方右后缘与食管夹角处一约3.2cm×2.4cm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外缘光滑,内缘与食管右侧壁及心脏右后缘局部分…  相似文献   

2.
食管Behcet病的X线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Behcet病的X线表现。方法:9 例食管Behcet病病人,男性7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44岁。口腔溃疡9例,生殖器溃疡6例,眼部疾患2例。主诉胸骨后疼痛6例,吞咽困难4 例。9例均进行食管双对比造影,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结果:病变位于食管中下段(8例),单发(4例)或多发(5例),龛影类圆形或椭圆形(6例),周边有环状透亮晕(6 例),4例伴有食管狭窄,1例伴有食管穿孔。龛影大小为0.3~5 cm ,其中8 例有1cm 以上龛影。结论:食管较大的类圆形或椭圆形龛影,周边有环状透亮晕,无管壁破坏,或伴有无明确界限的食管狭窄,这些可能是食管Behcet病的X线征象。  相似文献   

3.
纵隔神经性肠囊肿一例李华东患者,男,37岁。体检胸部透视时偶然发现右侧纵隔肿块。正侧位胸片示右后下纵隔约8cm×4cm×4cm椭圆形肿块,密度均匀,轮廓光整,无分叶。相应部位胸椎及肋骨骨结构正常(附图)。X线诊断:右后下纵隔良性肿瘤。手术所见:肿物紧...  相似文献   

4.
先天性肺囊肿合并胃肠囊肿一例孙国强曾津津患儿男,42天。生后呼吸困难、青紫、低热,近20天加重而入院。体检:急性病容,喘憋。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低。图1,2右侧纵隔见一4cm×5cm×8cm软组织包块,外缘呈弧形,侧位包块位于中、后纵隔。食管胸段轻...  相似文献   

5.
心包憩室一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包憩室一例乔卫东李国业患者女,33岁。因慢性胃炎入院。偶感运动后气促、头晕。X线平片:右下肺内带见片状阴影,密度中等、均匀,外缘光滑,右心膈角闭锁(图1)。X线诊断:纵隔肿物。MRI:右心膈角区囊性病灶,大小约2.8cm×3.0cm×5.0cm,边...  相似文献   

6.
患者 男,46岁。右上胸痛伴咳嗽15天。体检:右上肺实音。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平片示:右肺上叶尖后段9.5cm×9.5cm大小的肿块影,边缘清楚,有分叶,可见与侧胸壁粘连,肿块内侧缘与纵隔间隙清(图1、2)。X线平片诊断:右肺上叶尖后段周围型肺癌,累及侧胸壁。CT平扫示右肺上叶巨大软组织肿块,大小约7.5cm×9.4cm×9.0cm,肿块边缘光滑略呈分叶,后缘贴近后胸壁,内缘与纵隔无粘连,密度欠均匀,CT值17.0~35.4HU,其内侧区域可见含气支气管影,肋骨骨质结构未见破坏(图3)。增强后…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65岁。饭后呃逆2个月,吞咽困难1个月。X线表现:食管中段管腔内见巨大不规则的充盈缺损,表面见颗粒样、结节状隆起及不规则龛影。最大肿块为18-0cm×5-0cm,局部管壁僵硬(图1)。CT纵隔窗见食管中段管腔明显狭窄,食管壁增厚,最大横径约作者单位:264400山东省威海市文登中心医院放射科5-0cm,周围正常脂肪结构消失,隆突处支气管受压向前(图2,3)。手术及病理:食管中段腔内见2个巨大息肉样肿物,大小分别为6-5cm×4-6cm×4-0cm和6-0cm×4-5cm×2-5cm。大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大空洞型肺癌X线特征。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病理证实的11例巨大空洞型肺癌的X线表现,全部病例均摄胸部正侧位 X线片其中 7例行体层检查, 1例行 CT检查。结果 11例病人均发现巨大癌块,最小为 5. 5cm最大21cm,其内均有空洞,空洞最小者直径为5cm最大者19cm,厚壁且凹凸不平者8例,薄壁空洞仅2例,有壁结节者8例,仅2例洞内有小液平。11例均经病理证实,鳞癌8例,未分化癌3例、结论空洞型肺癌易发生于鳞癌,空洞偏心、洞壁凹凸不平、有壁结节小液平为空洞肺癌的X线特征。  相似文献   

9.
肺泡癌的X线表现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肺泡癌的X线表现多种多样,易误诊,为提高认识,探讨其X线特点。方法:收集两家医院1973-10~1996-02经病理证实的肺泡癌74例,均有两次以上胸片,此外,CT41例,分层27例。结果:首次胸片误诊38例(51.4%),四周内复查或作CT后纠正诊断9例(12%),根据影像表现分为五型:1.粟粒型;2.多发结节型;3.≤3cm单发结节型,4.3~5.7cm块状型;5.肺炎型。上述各型误诊由高到低依次为肺炎型、单发结节型、粟粒型、多发结节型。结论:各型X线表现有其特点,全面分析,及时复查,可望提高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10.
乳腺表皮样囊肿二例李槐,石木兰我院由X线摄片及B超发现乳腺表皮样囊肿2例,报告如下。例1女,23岁。4年前于碰撞后发现左乳腺肿物,黄豆大小,伴轻微疼痛,不发热,肿物逐渐长大。体检:左乳腺内上象限3cmx3.5cm肿物,质中,边界欠清楚,与皮肤粘连。乳...  相似文献   

11.
笔者报告了32例X线误,漏诊肺癌病例,其中误诊为肺炎及肺结核20例,占全部误,漏诊病例的62.5%,误诊为其它疾病占24.9%,可见肺癌的误诊主要在常见疾病之间,漏诊4例,占全部误,漏诊病例的12.5%,肺癌的漏诊多因与周围正常结构重叠所致。回顾分析,由于经验不足,检查方法不全而误,漏诊占37.5%,由于缺乏定性诊断的X线表现,诊断比较困难者占59.4%,作者认为积累X线诊断经验,进行全面系统的X  相似文献   

12.
食管Paget′s病1例报告①温廷国殷其潭食管Paget′s病罕见,我们遇到1例,现报告如下:男性,58岁。胸骨后疼痛伴梗噎感5a。X线检查:食管中段左侧壁长约1.5cm显示粗糙及不规则,管壁稍僵硬,(图1)。图1食管中段左侧壁约1.5cm管壁粗糙及...  相似文献   

13.
下腹壁淋巴管肉瘤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腹壁淋巴管肉瘤一例陈伯超饶中和淋巴管肉瘤极为罕见。我们近期发现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52岁。发现下腹部包块4个月入院。实验室检查无异常。X线平片见耻骨联合前方软组织内包块。彩色多普勒超声见耻骨联合上距皮下0.5cm处一实质性团块回声,内部回声均匀...  相似文献   

14.
肺内原发性横纹肌肉瘤一例夏康适,张骏患者男,63岁。主诉血痰3个月,低热月余。2个月前他院胸部X线片示右上肺尖4cm×4.5cm圆形致密肿块影,外缘光整,肺门纵隔淋巴结不肿大。支气管镜检阴性。遂入本院诊治。图1~3胸片及CT片示右上肺尖圆形、边缘光整...  相似文献   

15.
原发性骨横纹肌肉瘤(附8例报告及29例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原发性骨横纹肌肉瘤的临床与X线特点,材料与方法;对本组8例及文献中29例共37例临床和X线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37例中男28例,女9例,年龄9~61岁,平均37.4岁,病程2~14个月,平均7.5个月,病变位于胫骨13例,占35.1%,股骨10例,占27%,肱骨5例,占13.5%;胸椎2例,占5.4%,骶骨2例,占5.4%,颅骨2例,占5.4%,腓骨1例,占2.7%,腰椎1例,占2.7  相似文献   

16.
心包囊肿一例徐山淡患者男,17岁。因反复发热5年余,经抗炎及抗痨治疗疗效不佳,转来我院诊治。体检未发现异常。胸部后前位片显示右中纵隔有一卵圆形块影,边界光滑锐利,密度均匀,约为4.5cm×5.0cm(图1);侧位片显示块影位于前纵隔,紧贴附在升主动脉...  相似文献   

17.
纵隔囊性病变的CT与MRI诊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纵隔囊性病变的CT、MRI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回顾性总结30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纵隔囊性病变的CT及MRI表现,包括胸腺囊肿7例,囊性畸胎瘤8例,气管、支气管囊肿9例,食管囊肿4例,囊性淋巴管瘤2例。结果:不同纵隔囊性病变均有其较特定的发病部位。7例胸腺囊肿中6例位于前上纵隔的胸腺区,1例位于前纵隔中下部;8例囊性畸胎瘤主要位于前纵隔中部、大血管起始处;9例气管、支气管囊肿位于中上纵隔,气管、支气管右旁区;4例食管囊肿,其中3例位于后纵隔,1例位于中纵隔;2例囊性淋巴管瘤,其中1例为颈纵隔型,1例为颈一腋纵隔型。结论:纵隔囊性病变虽无明显特征性影像学表现,仔细观察CT与MRI征象特点,结合发病部位,对提高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胸部疾病CT诊断的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261例X线与CT诊断比较,评价胸部CT在胸部疾病诊断中的价值。结果是(1)弥漫病变CT诊断正确率为87.5%,X线为58.9%;(2)纵隔肿块CT诊断正确率为60.1%,X线为48.0%;(3)胸膜肿块CT诊断正确率为75.0%,X线为66.6%;(4)肺段肺叶阴影CT诊断正确率为71.0%,X线为68.4%;(5)球块阴影CT诊断正确率为73.0%,X线为71.0%;(6)斑片阴影CT诊断正确率为66.0%,X线为72.0%。分析材料表明在X线检查基础上根据胸部疾病基本影像,在普遍胸部CT检查上附加高分辨、薄层及增强扫描可提高一些CT征象发现率,同时可以使胸部疾病CT诊断水平超过本文报道的水平。  相似文献   

19.
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CT诊断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提高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CT诊断水平。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51例经临床、手术及病理确诊纵隔低密度肿块变的CT表现。结果:(1)不同纵隔低密度肿块病变均有其较特定的发病部位;(2)含脂肪密度肿块病变包括囊性畸胎瘤,脂肪瘤 低密度肿块为包括囊性淋巴管瘤,胸腺囊肿,支气管囊肿,心包囊肿,神经纤维瘤囊性变,囊性畸胎瘤,椎旁脓肿;(4)含气及水样密度肿块包括食管癌术后胸腔内胃,食管憩室;(5)2例胸腺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86例新生儿肺炎的临床和X线表现,探讨二者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本组病例包括支气管肺炎58例(67.4%),大病灶肺炎18例(20%),大叶或节段性肺炎2例(2.3%)。间质性肺炎5例(5.8%)。临床表现典型而X线表现阳性3例(3.5%)。通过肺部体征和X线表现的对照分析,提出提高本病诊断率的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