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中国药学家屠呦呦曾说过:"在青蒿素发现的过程中,古代文献在研究的最关键时刻给予我灵感。"本文为您讲讲屠呦呦获诺贝尔奖的灵感源泉——一个人和一本书的故事。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是中药化学。1969年1月,屠呦呦带组负责对传统中医药文献和配方进行搜寻与整理,寻找能有效对抗疟疾的药物。  相似文献   

2.
屠呦呦,1955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后改名为北京医科大学,现为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系,后被分配在卫生部中医研究院(现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工作.她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1980年被聘为硕士生导师,2001年被聘为博士生导师.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创制了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并因此在2011年9月获得了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2015年10月5日,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12月6日,屠呦呦参加由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组织的新闻发布会.  相似文献   

3.
青蒿一握     
<正>2015年10月5日,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因为在青蒿素的发现中发挥了关键作用而获此殊荣,这是中国科学家因为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也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每年大约有50万人死于疟疾,屠呦呦对青蒿素的发现引起了对抗疟疾新药品的研制和发  相似文献   

4.
近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等三人共同荣获了该奖项。
  据悉,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著名药学家。她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突出贡献是她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等中医文献中有关用青蒿“绞汁”抗疟的记述中获得启示,带领相关科研团队创制出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该研究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时间10月5日17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瑞典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分享该奖项,屠呦呦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人,也是中国生物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世界级最高级大奖。作为我国著名药学家,屠呦呦是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院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多年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0月5日,瑞典卡罗琳医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中国女性药学家、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首席研究员屠呦呦因为发现了抗疟药物青蒿素而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这是中国科学家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而首次获诺贝尔科学奖,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青蒿素能有效降低疟疾患者的死亡率。至此,疟疾再度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相似文献   

7.
<正>我国青蒿素及其衍生物、复方研发的成功并广泛用于全球抗疟,是中医药学惠及全人类的重大贡献之一。2011年9月,当年"523项目"协作组中的屠呦呦获得了美国拉斯克医学奖。我国许多科学家为此项研究奋斗了几十年,至今尚未停息,其间积累了大量经验、教训,对我国今后中医药的现代化、国际化教益良多,值得我们认真汲取。  相似文献   

8.
<正>1971年屠呦呦首次发现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源于20世纪60年代中国为支援越南民族解放斗争而开展的抗疟疾药物研究。1967年5月23日,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和解放军总后勤部在北京召开"抗疟防治药物研究工作协作会议"。1969年1月底,当时39岁的卫生部中医研究院实习研究员屠呦呦接到秘密任务:以课题组长的身份研发抗疟疾中草药。这项研究在当时被称为"523任务"。研究小组从古代中药书籍和民间经  相似文献   

9.
2011年,世界上最有影响的生物医学奖——拉斯克奖的获奖名单揭晓,中国科学家屠呦呦教授领导的团队获得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这一发现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这是至今为止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离诺贝尔奖只有一步之遥。屠呦呦教授在获奖后宣布她的灵感来自于《肘后救卒方》。  相似文献   

10.
正传统中医药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除了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传统中药因药到病除的神奇功效而风靡国外。万金油清凉油,又称为万金油,简单的从"万金油"这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清凉油的本领很大:被蚊虫叮咬抹一  相似文献   

11.
<正>近日,由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组织的"2015年媒体关注的中国公共卫生十大新闻热点"评选结果揭晓,分别是:1.中国防控艾滋病30年,学生感染成为突出问题;2.重度雾霾频繁来袭,北京首次启动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3.全面两孩政策实施,中国公共卫生面临新任务;4.屠呦呦因在青蒿素研发中的突出贡献获得诺贝尔奖,呼吁继续关注疟  相似文献   

12.
<正>10月5日,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中国药学家屠呦呦以及爱尔兰科学家威廉·坎贝尔、日本科学家大村智因在寄生虫病防治领域取得的杰出成就分享该奖项。屠呦呦因发现治疗疟疾的有效药物青蒿素,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科学类奖项的中国学者。喜讯传来,中国医药卫生界热议不断。在振奋与自豪之余,不少业内人士也建议,相关政府部门应以屠呦呦获诺奖为契机,认真梳理总结我国医学科研体制的优势和不足,不断为科  相似文献   

13.
<正>年月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朋友圈爆炸性刷屏,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女士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圆了国人百年梦,无疑为今年的国庆又增添了喜庆气氛。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在屠呦呦之前,  相似文献   

14.
2015年10月6日,一个激动人心的消息在朋友圈爆炸性刷屏,中国药学家屠呦呦女士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荣获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项的本土中国科学家、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华人科学家。诺贝尔奖获得,圆了国人百年梦,无疑为今年的国庆又增添了喜庆气氛。疟疾是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  相似文献   

15.
正说到疟疾,大家会想到2015年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女药学家,她因发现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而获此殊荣。青蒿素药物的发现,解决了人类疟疾的困惑,每年挽救了数百万人的生命。疟疾虽然有较好的治疗药品,但预防疟疾的发生仍是医学界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夏季是疟疾的好发季节,在夏季来临之际,了解疟疾的有关知识可有效预防该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传统中医药承载着祖先的智慧和经验,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除了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的礼物,生活中还有许多的传统中药因药到病除的神奇功效而风靡国外。万金油清凉油,又称为万金油,简单的从"万金油"这名字中就可以看出清凉油的本领很大:被蚊虫叮咬抹一抹、轻度烫伤抹一抹、醒脑提神抹抹。  相似文献   

17.
郗效 《大众健康》2011,(12):66-69
不久前,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中药化学家屠呦呦获得2011年度拉斯克奖——国际上公认仅次于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大奖。屠呦呦获得的是临床医学奖项,获奖理由是“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屠呦呦与另外两位科学家获得了诺贝尔医学或生理学奖,成为了第一位获此殊荣的中国科学家,她的研究成果抗疟疾药物青蒿素也因此而广为人知。虽然我国并非疟疾流行的国家,但青蒿素还有望成为治疗其他疾病的良药。那么,青蒿素究竟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19.
正2016年2月14日,国务院第123次常务会议研究讨论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这是继2009年4月出台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若干意见后,国务院又一次就中医药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关于在《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在编制过程中,中国的医学家屠呦呦获得了诺贝尔奖有什么样重要的作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于文明对此表示,屠呦呦老师是受中医药理论启  相似文献   

20.
中医科学家屠呦呦获奖是近期医学界的一件大事。9月23日,有"美国诺贝尔奖"之称的拉斯克医学奖评审委员会将2011年度临床医学研究奖颁发给了屠呦呦,以表彰她在研发抗击疟疾药物方面作出的贡献。屠呦呦因此被评价为"距离诺贝尔奖最近的中国女人"。"屠呦呦领导的团队,将一种古老的中医治疗方法,转化为今天最强有力的抗疟疾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