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挑刺龈交穴为主综合治疗痔疮脱垂治验1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痔疮,西医认为是直肠末端粘膜下或肛管粘膜下静脉丛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静脉压升高,血液回流受阻而发生扩张屈曲所形成的柔软静脉团。痔,中医又称“肠风”。《证治要诀》说:“血清而色鲜者为肠风。”痔疮的发病率很高,且随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加重。根据发病的部位可分为内痔、外痔、混合痔,其中混合痔常伴有内痔脱垂,患者十分痛苦,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笔者于2009年8月,辨证后施以挑刺龈交穴配合中西医综合治疗痔疮脱垂1例而愈,现介绍如下。1基本资料许某,男,32岁,公务员,2009年8月22日就诊。肛门疼痛2天,行走不能,肛门有3处大小如枣核肿物脱出。大便干结、肛门灼热、排出困难,痔血鲜红,不与大便相混,无粘液。小便短赤,口渴喜饮,舌红苔黄腻,脉数。病程3年,反复发作便后滴血,内痔脱出但能自行回纳。2009年8月20日因长期坐位、饮食不节、便秘,出现便后滴血,混合痔发作,脱出的内痔呈暗紫色,患者因疼痛,无法工作,发作时于外地就诊经肛肠外科辅助回纳无效前来就诊。检查:胸膝位,3点、5点、8点黏膜明显隆起,有3处大小如红枣核状痔核脱出,颜色青紫暗红,肛周肿胀,内痔脱出嵌顿,局部充血、破溃,触之剧痛、出血。西医诊断:混合痔3期。中医诊断:痔...  相似文献   

2.
笔者近几年在临床实践中,用豨莶草治疗肠风下血,痈疽肿毒患者,疗效颇佳,现介绍如下。肠风下血:王某,男,35岁,1993年4月5日就诊患痔疮已8年。现大便时,先血后便,血色鲜红,滴注而出,有时呈喷射状。诊见舌质淡、苦中稍厚,脉弦数。此为肠风下血,属风热中于肠胃,宜祛风、清热、燥湿益脾。独取一味豨莶草500g,在锅内用白酒1000ml在带箅锅内蒸20分钟取出晾干研成末,炼蜜为丸,每丸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7岁,住院号06-114.于2006年6月23日因肛门部包块便时脱出不纳,便时出血3年加重半月,由门诊以"混合痔"收治入院.症见大便时肛门部包块脱出肛外,不能自行回纳,用手还复也不能完全还纳肛内,便时出血,肛门部疼痛,坠胀不适,大便每日1次,质地较干,舌质淡红苔薄黄,脉弦.  相似文献   

4.
“肠风下血”之证,中医医家称谓“近血”。表现为:先血后便(或无便),去肛门近,其血凝聚於大肠(约在乙状结肠直肠部位)。“近血”有两种证治,一为“脏毒下血”,一为“肠风下血”。脏毒下血与痔漏相似,用中西医结合外治疗法获得满意疗效,而  相似文献   

5.
便血的中医治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便血是下消化道出血的特殊症状,指大便带血,或全血便,如出血时间较长(超过8小时),也可呈黑便。中医的。肠风”、“脏毒”、“结肠”三者均指便血。或先血后便,或先便后血,或单纯下血。《金匮》有远血、近血之分。《景岳全书》进一步阐明远血者,或在小肠,或在胃;近血者,或在大肠,或在肛门。《证治要诀》以血色清而鲜者为肠风,浊而黯者为脏毒。《圣济总录》谓阴气内结者为结阴,痔疾亦包括在内。大凡便血,致病原因有二:一是脾虚不能统血,二是湿热下注伤损大肠阻络。  相似文献   

6.
脱垂性痔主要表现是以便时肛门肿物脱出,便后肿物可自行回纳或需手助回纳,或多或少给日常生活和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治疗往往以手术为主,痔病是肛肠科最为常见的疾病,临床上多见肛门肿物脱出和大便出血症状,往往需要手术治疗。虽然脱垂性痔的手术治疗方案多种多样,但其目的均为在能解除脱出和出血症状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采用微创治疗手段,从而最大限度地保护肛门功能。肛缘创面越小、切除的痔组织越少,术后恢复就越快,术后疼痛和便血等并发症也就越少,进而可以扭转大众"谈痔手术色变"的观念,以及提高术后中医药康复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1.问大便。便扒为大便噪结.排出困难,便次减产,甚则多 日不便。泄泻为大便稀软不成形,或呈水样.便次增多。 2.完谷不化多见于脾虚泄泻或肾虚泄泻。 3.大便澹结不调:见于肝郁乘脾。若大便先干后澹.多属 脾虚。下利脓血是痢疾;便黑如柏油是远血(如胃出 血);便血鲜红是近血(如痔疮出血)。 4.肛门灼热属大肠湿热(著泻)。排便不爽多属肝郁乘 脾.肠道气滞;便澹如黄糜,泻下不爽是湿热蕴结大肠, 肠道气机不畅所致。里急后重是湿热内阻.肠道气滞所 致。 5.滑泻失禁属脾肾阳虚,肛门失约 6.肛门气坠属脾虚中气下陷。 编辑李国法中中医诊法(四十三…  相似文献   

8.
治痔四法     
笔者近几年来应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痔 ,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现介绍如下。清热祛风 凉血止血用于治疗症见大便出血、滴血或射血 ,血色鲜红 ,时多时少 ,时作时止 ,伴有口渴喜饮 ,大便秘结 ,小便短赤 ,舌红苔黄 ,脉洪数的患者。用凉血地黄汤加减 ,药用生地、当归、赤芍、地榆、槐角、黄连、黄芩、升麻、天花粉、荆芥、枳壳、生草 ;热盛者 (大便干结 ,咽干口臭 ,身热汗出 )加生大黄、黄柏、栀子 ;风盛者 (肛门瘙痒、恶寒自汗 )加防风、秦艽、苍术 ;出血明显者加三七粉、白及。按 :本法适用于内痔早期 ,及时治疗效果较好 ,症状以出血为主 ,病性…  相似文献   

9.
痔疮为肛门疾患,或出血或肿痛,多属湿热蕴结大肠,用赤小豆当归散(《金匮》)合槐花散(《集简方》)随证加减,疗效令人满意。兹举例如下: 例一、冯某某,女,49岁,工人,住院号8805200。1988年10月31日入院。自述痔疮出血20余年,1983年做过痔疮手术。近20天来大便下血较多,色鲜红,肛门肿痛,有异物感。头晕目眩,肢软,纳食无味,  相似文献   

10.
<正> 1 痔疮出血 李某,男,58岁,干部。1981年5月20日初诊。患痔疮20余年,大便时有痔核脱出肛外,便后需坐浴,用手揉还纳,大便时滴鲜红色血液,努挣则射血,劳则更甚,肛门检查:截石位3、5、7、9、11点见内痔核如指头大,暗红色,11点痔核见出血点。肛门指诊,肛内未触及硬结,硬性肿物。面色苍白,头晕短气,腰膝酸软,肛门坠胀,舌淡、苔薄白,脉细无力,证属气血亏损,中气下陷,拟补中益气汤加减:药用:黄芪30g,党参、白  相似文献   

11.
内痔是肛门齿线以上、粘膜下的痔上静脉丛发生扩大和曲张所形成柔软的静脉团称为内痔。其主要临床症状是无痛性便血,并伴有不同程度的肛门胀和内痔脱出,从肛检来看:齿线上粘膜隆起,表面色暗红或表面多有纤维化,甚时内痔脱出、坏死伴肛门水肿等表现、长期便血可导致不同程度的贫血.本人就多年临床经验分类谈谈它的病因病理辨证论治。1实证1.1肠风热郁证:起病比较急。便血,色鲜红,量多滴血,或和/喷射状出血,肛门服或伴有内痔脱出,大便软或便秘,溲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治法;清热祛风、凉悦止血。代表方:凉血地黄汤或我院自制…  相似文献   

12.
<正>患者,男,43岁,因"直肠肿物脱出30余年、加重3年"由门诊以"直肠脱垂"收住院。入院症见:便时肛门肿物脱出,咳嗽、行走、劳累等腹压增加时亦可脱出,需手托还纳,无便血,偶感下腹部坠胀不适,纳寐正常,大便2~3日1次,质软,小便调。既往无糖尿病、高血压。  相似文献   

13.
<正>1病例资料蔡某,男,36岁。4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便时肛门肿物脱出肛外,初可自行回纳,偶有便时滴血、量少、色鲜红,后反复发作,肿物脱出需用手还纳。自服槐角丸、外用马应龙痔疮栓及肛泰等,症状缓解不明显。门诊以"肛乳头状纤维瘤、混合痔"收入院。症见肛门肿物脱出肛外,需用手回纳,伴有便血,无疼痛,二便调,体重近期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4.
<正>直肠黏膜脱出于肛门外即为脱肛,又称直肠脱垂。轻度脱肛仅在大便时感觉肛门坠胀,且有物脱出,但便后能自行回复。重度者开始大便时直肠即脱出,必须用手托起直肠,以助其回复。脱肛除了与大肠有关外,还与肺、胃、脾、肾脏腑有关。中医认为,肺与大肠相表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肾开窍于二阴,主一身之元气。以上脏腑有病变都有可能影响大肠,发生脱肛。脱肛病机不外虚实两端。  相似文献   

15.
防风秦艽汤出自陈实功《外科正宗》。我用本方略事增减,内服外洗,治疗痔疮病人近百例,疗效尚属满意,现举病案二例介绍于后。案一钟××,男,56岁,教师,79年9月10日初诊。主诉:两天前大便时滴鲜血,肛门突出肿物,便后不收,肛门坠胀灼热,疼痛剧烈,自购四环素、阿度那片内服无效。检查:肛门3、7、11点处内痔脱出,约  相似文献   

16.
我是一个医生,也是一个痔疮患者。1976年,我患了痔疮,经常出现便后出血,痔核脱出肛门外,局部疼痛等症状,其苦难言。曾用中西药物治疗,疗效不佳,两次行手术治疗,第一次术后七天复发,第二次术后一年复发,且病情越来越重。后来,由于痔核经常于便后脱出肛门外,我就便后用温水坐浴,用手指将脱出肛门外的痔核推拿复位。这样一来,各种症状减轻,病情有好转。于是,我就坚持每天行直肠肛管指压按摩痔核一次。一月后,病情明显好转,便后出血、痔核脱出及疼痛等症状消失。此后我坚持每隔数天或十余天按摩一次,十余年来,痔疮未再复发。我认为,直肠水管指压按摩是痔疮患者自我保健的极佳方法,可减  相似文献   

17.
笔者于1973年4月曾治一4岁男孩,脱肛半年余,数易医,皆用补气升陷方药,非但不效,痛苦反剧。家长述:大便时溏时干,须努责方解,肛门随之脱出寸余,色鲜红,便后须揉按方可回纳,患儿形体壮实,唇舌鲜红,苔微黄,辨为湿热积滞大肠。投以葛根10克、黄连4克、黄芩6克、大黄1.5克、甘草4克、厚朴6克、枳壳5克、白芍5克,水煎服,一剂即效。同年8月再以此方二剂治一3岁脱肛男孩,亦效,至今未发。可见小儿  相似文献   

18.
齐教授信箱     
《新中医》1982,(7)
脱肛的治疗问题近有青岛张××等读者函询脱肛的治疗问题,现简介如下。脱肛是指肛管、直肠,甚至乙状结肠下端,向外翻出而脱垂于肛门外的证候。多见于小儿和老人,体虚的成年人也可发生。起初,排便时自觉有肿物自肛门脱出,便后自行复位。尔后脱出的肿物逐渐增大,须用手向上托之方能复位,便后有下坠感和排不尽感,排便次数增多。甚者在咳嗽、走路、久站或稍一用力即便脱出。脱出后局部有发胀感,亦可感到腰骶部胀痛。脱出的粘膜有粘液分泌,若粘膜面糜  相似文献   

19.
<正>1病例介绍患者黄某,男,45岁,因肛门肿物脱出2+年入院,加重伴大便失禁2+月。2+年前,患者于一次痔手术后出现便后肛门脱出2cm左右圆柱状肿物,以肛门后侧为甚,质软,色淡红,无疼痛及不适感,便后可自行回纳,患者未予特殊治疗。后上述症状逐渐加重,于站立或行走时即出现肛门肿物脱出约3cm,坐位时方可回纳,伴有大便失禁,有较多黏液及稀便自肛门流出。专科查体:截石位,肛门居中,肛门松弛呈开放状,可纳4指,肛缘6点位见一长  相似文献   

20.
医药养生     
便血指大便中带血,大便色黑,或带有鲜血,日常伴有大便不畅,干结难解。现代医学中的肠道疾病、痔疮或癌肿等常可见便血。中医学认为,便血有肠风、脏毒之分。大便色黄或状如柏油者为脏毒,出血部位多在胃、十二指肠;而白色鲜红者为肠风,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