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加减对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临床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100例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使用常规治疗,观察组使用参苓白术加减治疗,治疗后,记录两组临床疗效,并观察治疗前后证候积分的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对照组的76.00%(38/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证候积分均呈降低趋势,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症状改善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脾虚型慢性腹泻患者使用参苓白术加减治疗,可有效缓解便多、便稀、乏力、食欲不振等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滋阴利肺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肺阴亏虚型涂阳肺结核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肺阴亏虚型涂阳肺结核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给予滋阴利肺汤辨证加减治疗,共治疗6个月。比较治疗前及治疗6个月后两组免疫功能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治疗6个月时,两组CD4~+、CD4~+/CD8~+水平均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CD4~+、CD4~+/CD8~+水平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6个月时,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滋阴利肺汤辨证加减辅助治疗可增强肺阴亏虚型涂阳肺结核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中医证候。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辅舒酮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对小儿哮喘缓解期肺脾气虚证患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缓解期小儿哮喘脾肺气虚证10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1例)和对照组(51例),两组均维持予辅舒酮基础治疗,治疗组联合中药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1个月后,评价患儿的中医证候积分、哮喘症状控制水平、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以及肺通气功能。结果:①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后两组患儿中医证候积分均较前降低(P<0.01),其中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②哮喘症状控制水平: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3%,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72.5%(P<0.05);③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治疗后两组患儿C-ACT评分均较前增加(P<0.01),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肺功能:治疗后,两组患儿肺功能PEF、FVC、FEV1、FEV1/FVC均较前改善(P<0.05或P<0.01),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辅舒酮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可明显改善哮喘缓解期患儿的临床症状及肺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4.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20):3531-3533
目的探究加味八珍汤联合XELOX方案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疗效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68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予XEL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加味八珍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724和CEA)和中医症候积分(便秘、排便困难和肛门下坠感)及两组免疫功能(CD4+、CD8+和CD4+/CD8+)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血清肿瘤标记物(CA199、CA724和CEA)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EA、CA199较治疗前均降低,两组CA724较治疗前均上升,且观察组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CD4+、CD8+、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4+和CD4+/CD8+均升高,而CD8+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改变幅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晚期结直肠癌行XELOX方案治疗基础上联合加味八珍汤,可显著改善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水平,使患者中医症候积分降低,且联合治疗方案可显著降低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肝郁脾虚型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6年12月~2018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肝郁脾虚型腹泻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予以蒙脱石散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痛泻药方加味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明显(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排便功能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味联合蒙脱石散治疗结直肠癌肝郁脾虚型腹泻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症状,提升患者排便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采用奥沙利铂和卡培他滨化疗联合胸腺肽α1的近期反应。方法将64例就诊的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奥沙利铂+卡培他滨(Xelox)方案联合胸腺肽α1;对照组:采用单纯奥沙利铂+卡培他滨方案化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指标,血常规及生活质量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各项免疫指标(CD3除外)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免疫指标CD3、CD4、CD8、CD4/CD8化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变化,但自然杀伤细胞(NK)百分比较化疗前明显降低,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白细胞计数较对照组高,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治疗后KP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食欲、睡眠、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胸腺肽α1对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改善化疗所引起的骨髓抑制和提高生活质量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扶正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脾虚湿阻型大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1月我院收治的60例脾虚湿阻型大肠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化疗治疗,观察组给予扶正胶囊联合化疗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肿瘤标志物、免疫功能指标、中医证候积分、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血清CEA、CA199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结直肠癌生活质量专用量表(QLQ-CR38)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功能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扶正胶囊联合化疗治疗脾虚湿阻型大肠癌,可有效抑制肿瘤标志物表达,改善机体免疫功能,减轻临床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化疗不良反应发生,提升患...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用化疗联合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河南省安阳市内黄县中医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化疗治疗,观察组采用化疗联合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肾损伤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肝损伤、恶心呕吐、白细胞减少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化疗联合补中益气汤合沙参麦冬汤加减法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利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较好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七味白术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小儿脾虚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32例小儿脾虚泄泻患儿,利用随机数表法分为2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七味白术散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捏脊疗法治疗,连续治疗5d后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及止泻时间。结果:对照组治疗有效率较观察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前,2组中医证候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止泻时间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小儿脾虚泄泻患儿采用七味白术散配合捏脊疗法治疗可有效提升临床疗效,改善患儿中医证候,缩短止泻时间。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岩黄连注射液辅助FOLFOXIRI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20年3月本院收治的102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予以岩黄连注射液辅助FOLFOXIRI化疗)和对照组(予以FOLFOXIRI化疗),每组各51例。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生存质量改善情况,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血管新生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α)、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4+/CD8+)、肿瘤标志物[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199(CA199)、糖类抗原125(CA125)]。【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54.9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35.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生存质量改善率为66.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1.1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TGF-β1、HIF-1α、VEGF、CEA、CA199、CA125水平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清CD3+、CD4+、CD4+/CD8+水平与治疗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上述指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岩黄连注射液辅助FOLFOXIRI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可抑制血管新生,降低肿瘤标志物表达,减轻免疫功能损伤,改善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益胃消癌汤联合SOX方案治疗中晚期胃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8年4月~2020年4月收治的80例中晚期胃癌患者,依据掷硬币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SOX方案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胃消癌汤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4个周期后中医证候积分与免疫功能。结果:治疗4个周期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降低(P<0.05)。结论:中晚期胃癌患者采用益胃消癌汤联合SOX方案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改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联合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DC-CIK)免疫治疗联合常规化疗对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免疫功能及B7-H4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1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55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化疗,观察组患者接受DC-CIK联合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免疫功能及B7-H4蛋白表达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其外周血中CD4~+、CD8~+和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而观察组患者接受治疗后外周血中CD4~+和CD4~+/CD8~+显著升高,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肿瘤促进分子CD168、CD133、CD151的含量与对照组患者相比明显降低,肿瘤抑制分子CD9和CD63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而干扰素γ(IFN-γ)显著升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此外,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可溶性B7-H4蛋白表达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相比,DC-CIK联合化疗治疗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B7-H4蛋白表达,抑制肿瘤生长,在临床治疗晚期结直肠癌的过程中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化痰消瘀加减方和西药常规方案治疗胃癌前期病变(PLGC)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异型增生(Dys)和肠上皮化生(IM)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41例.治疗组给予化痰消瘀加减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口服治疗,疗程为6个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以及胃镜病理积分情况.结果 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2.68%,高于对照组的7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胃痛、纳差、暖气、反酸、痞满、嘈杂)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各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病理积分(萎缩、IM、Dys)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以上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痰消瘀加减方治疗PLGC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萎缩、IM及Dys病理评分,甚至逆转PLGC病情.与常规口服西药治疗方案比较,化痰消瘀加减方具有明显治疗优势,且临床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4.
张勇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11):1917-1918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230例进行研究,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15例。对照组行开腹根治术治疗,观察组行腹腔镜根治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术前1d,两组细胞免疫指标、体液免疫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比较,两组患者IgM、CRP等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比较,两组CD3~+、CD4~+、CD4~+/CD8~+等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更小,具有免疫保护优势,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6方案化疗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效果及对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4例晚期胃癌患者,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58例和对照组46例。观察组予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6方案化疗,对照组仅予FOLFOX6方案化疗。比较两组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的近期疗效,治疗前及3个化疗周期结束后两组CD3+、CD4+、CD8+、CD4+/CD8+水平和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hort form 36 health survey questionnaire, SF-36)评分,以及两组治疗期间化疗毒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虽略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3,P=0.291)。治疗后,两组SF-36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SF-36各维度评分升高程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降低,CD8+较治疗前升高,观察组CD3+、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CD8+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CD3+、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白细胞降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胎盘多肽注射液联合FOLFOX6方案化疗可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并减少化疗毒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收治的气虚血瘀性头痛患者78例,随机抽签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给予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比较患者中医证候积分水平和临床治疗效果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减对症治疗气虚血瘀型头痛患者,能明显缓解症状,提升疗效,降低不良反应,具有积极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应用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该院收治的78例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匹维溴铵治疗,观察组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比较两组总有效率、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胆囊收缩素(CCK)水平,以及中医证候总积分、生活质量、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CGRP、VIP、5-HT、CCK水平,中医证候总积分,IBS生活质量量表(IBS-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87%)高于对照组(79.92%),CGRP、VIP、5-HT、CCK水平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IBS-QOL评分高于观察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匹维溴铵治疗基础上联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IBS-D脾虚湿盛证患者效果确切,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汤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GP方案(吉西他滨+顺铂)治疗复发晚期鼻咽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该院符合标准的60名复发鼻咽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特瑞普利单抗联合GP方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气养阴汤内服,2组均连续治疗12周。比较2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不良反应、外周血T淋巴细胞水平。结果:观察组客观缓解率为76.7%与对照组7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下降(P<0.05),对照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均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厌食症、皮疹、肝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D4+、CD4+/CD8+较治疗前升高(P<0.05),CD8+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CD4+、CD4+/CD8+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养阴汤联合特瑞普利单抗和GP方案化疗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复发晚期鼻咽癌...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盆腔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对中医证候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5月~2019年4月收治的88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纳入研究,随机编号1~88号,将奇数号患者纳入对照组44例,偶数号患者纳入观察组44例。对照组口服氟罗沙星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盆腔炎汤保留灌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个疗程时中医证候积分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治疗2个疗程,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个疗程,两组IL-6、TNF-α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IL-10较治疗前均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IL-6、TNF-α低于对照组,IL-1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盆腔炎汤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可有效降低患者机体内炎症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行腹腔低渗热灌注(HIPEC)联合FOLFOX6静脉化疗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及自然杀伤细胞(NK)的影响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将98例行结肠癌根治术患者分为观察组(HIPEC联合FOLFOX6静脉化疗)和对照组(FOLFOX6静脉化疗)各49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化疗效果及对患者免疫功能差异。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KPS评分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治疗前的CD3~+、CD4~+、CD8~+、CD4~+/CD8~+及NK细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及NK细胞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化疗过程中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骨髓抑制、便秘、肝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年的复发率(14.29%)显著的低于对照组的(34.69%)(P0.05);两组患者2年随访的死亡率、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根治术后早期行HIPEC联合FOLFOX6静脉化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复发率、提高生存质量,但是对患者的远期生存率的影响尚需进一步延长观察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