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探讨近视初发阶段公立小学学生近视的患病率及危险因素,为青少年近视的防控提供思路。方法:横断面研究。对2017年11月至2018年2月期间杭州市拱墅区1 004名三年级小学生进行近视相关问卷调查以及眼部参数检查。研究对象在睫状肌麻痹验光后,等效球镜度(SE)≤-0.5 D 归入近视组,SE>-0.5 D归入非近视组;组间参数比较采用秩和检验和卡方检验,同时以近视/未近视组为因变量分别与其他协变量进行二元逻辑回归分析。结果:杭州市拱墅区公立三年级小学生近视患病率为32.3%,男生的患病率为29.2%,女生的患病率为35.4%,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 =4.43,P=0.035);第2季度出生的研究对象近视患病率较第1季度出生(χ2 =4.30,P=0.041)以及第 4季度(χ2 =12.06,P<0.001)出生的高。以近视组/非近视组为因变量作二元逻辑回归显示:父亲近视程度(OR=1.509,P<0.001)、母亲近视程度(OR=1.360,P<0.001)、女生(OR=1.329,P=0.049)、放学后视近时间(OR=1.467,P=0.034)、寒暑假视近时间(OR=1.352,P<0.001)、放学后视中距离时间(OR=1.626,P=0.045)和寒暑假视中距离时间(OR=1.860,P<0.001)为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而放学后户外活动时间(OR=0.618,P<0.001)、寒暑假户外活动时间(OR=0.823,P=0.004)为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结论:在杭州市拱墅区近视初发阶段的小学生中,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出生于第 2季度的学生近视患病率比出生于第1季度和第4季度的学生高一些。过多的近、中距离和过少的户外活动是导致近视发病的原因,学习日之外,寒暑假期间也应该减少近、中距离用眼并增加户外活动的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青少年人群屈光不正的患病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酉阳县城镇和乡村各2所中学(初中和高中)的土家族青少年共973例进行眼科检查。通过电脑自动验光及1%环戊通滴眼液扩瞳后检影验光获得青少年的屈光状态,以调查问卷方式了解并分析近视发生的相关因素,包括户外活动时间、父母屈光状态等。采用Pearson卡方检验以及Pearson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对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近视(等效球镜度≤-0.50 D)、远视(等效球镜度≥+0.50 D)以及散光(柱镜度≤-0.50 D)的患病率分别为66.3%(645例),17.5%(170例)和15.1%(147例)。高度近视检出25例,占总检出人数的2.6%。男生近视患病率(59.8%)显著低于女生(72.5%) ( χ 2 =17.53,P < 0.001)。城镇青少年近视患病率(77.9%)显著高于乡村青少年(51.6%) ( χ 2 =74.12,P < 0.001)。随着年龄增长,近视患病率逐渐升高( χ 2 =84.70,P < 0.001),远视患病率逐渐降低( χ 2 =78.30,P < 0.001)。近视的土家族青少年中,父母双方均存在( χ 2 =10.85,P=0.001)或单方存在( χ 2 =56.01,P < 0.001)近视的概率显著高于非近视青少年。青少年户外活动时间与屈光状态呈显著正相关(r 2 =0.781,P < 0.001)。结论:重庆市酉阳县土家族青少年女性近视患病率较高;城镇青少年近视患病率高于乡村;近视发病与父母近视和户外活动时间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学龄期儿童近视患病率与近视的影响因素,为儿童近视的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孝感市一年级小学生675人,对其进行视力检查与屈光状态检查以及一般情况与用眼行为问卷调查,完成每年1次数据收集,共随访3年。采用秩和检验、卡方检验与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年期间小学生近视患病率逐年增高,分别为14.1%、25.6%、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6.25,P<0.001)。3年期间小学生等效球镜度(SE)逐年降低,分别为0.25(-0.25,0.50)D、0.00(-0.50,0.25)D、-0.50 (-1.75,0.0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4.819,P<0.001)。近视每年新发病率为16.0%~22.7%,近视年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233,P<0.001)。早产(P=0.014)、父母近视情况(P=0.029)、每天户外活动时间(P=0.024)、每天放学后近距离学习时间(P=0.006)、家长平时是否督促孩子保护眼睛(P=0.004)、每天使用电子产品时间(P=0.013)等变量与近视发生有相关性。结论:学龄期儿童屈光状态逐年向近视方向发展,近视患病率逐年增加。早产、父母近视、长时间近距离学习以及使用电子产品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户外活动与家长督促孩子保护眼睛是近视发生的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贵州省兴义市农村和城市儿童青少年近视的患病率,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采取分层抽样的方法,于2019年8─11月选取贵州省兴义市的6─19岁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共有8 413名学生参与研究,其中7 272名学生被纳入数据分析。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视力、屈光检查,对学生视力不良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近视的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 析。结果:贵州省兴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为45.0%,通过卡方检验分析近视的患病率在性别 (χ2 =25.093,P<0.001)、年级(χ2 =702.893,P<0.001、地区(χ2 =27.922,P<0.001)和民族(χ2 =450.077, P<0.001)的差异上均有统计学意义。一天的眼保健操次数少于1次(OR=2.033,P=0.021)、家长因为作业而减少学生运动时间(OR=1.375,P=0.009)、家长不限制学生用眼时间(OR=1.263,P=0.033)、 一年内不做视力检查(OR=2.280,P=0.009)均是近视发生的危险因素。农村学生(OR=0.527,P< 0.001)教室的座位每2周调换一次(OR=0.556,P=0.005)、课间的活动场所为户外(OR=0.601,P< 0.001)、入学前未参加课外补习班(OR=0.736,P=0.019)、父母都不近视(OR=0.480,P<0.001)是近 视发生的保护因素。和当地的汉族学生相比,布依族和苗族学生不容易近视(OR=0.168,P<0.001; OR=0.142,P<0.001)。结论:近视的发生受所在的环境、用眼时间、遗传、民族、年级、户外运动时间等多因素影响。贵州省兴义市儿童青少年近视患病率较高,随着年级增高而逐渐增高,城市地区的学生患病率高于农村地区。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  探讨北京市城乡学龄儿童眼球生物学参数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设计  学校为基础的队列研究。研究对象  北京市东城区某小学(城区)、怀柔区某镇中心小学(郊区)一年级学生382名、四年级学生299名。方法  2011年进行基线调查,2012年、2013年每年一次进行随访。每次调查时受试者进行视力、眼球运动、电脑验光、眼前段、Lenstar光学生物测量仪眼球生物测量及非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并进行用眼时间、户外活动及社会经济学因素的问卷调查。对眼轴、轴率比、屈光度变化与其他因素的关系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主要指标 眼球生物参数及屈光度。结果  基线检查时平均等效球镜度(-0.55±1.30)D,平均眼轴为(23.03±0.96)mm,平均轴率比(2.94±0.11)。2012年、2013年受试者等效球镜度分别进展(-0.07±0.88)D、(-0.62±1.03)D,眼轴分别增长(0.26±0.49)mm、(0.32±0.92)mm。屈光度的进展与较短的户外休闲时间(P=0.006)、较短的户外活动时间(P=0.04)、较长的近距离用眼时间(P=0.005)显著相关。眼轴的增长与较短的户外活动时间(P=0.02)、较长的近距离用眼时间(P=0.007)、父母近视(P=0.02)显著相关。轴率比的增长与较短的户外活动时间(P=0.01)、父母近视 (P=0.003) 显著相关。结论  二年的随访观察显示,北京市城乡学龄儿童眼轴的增长、屈光度的进展、轴率比的变化与年龄、地区、父母近视情况、户外活动、近距离用眼相关,该结果为近视危险因素的研究提供了更多的证据。(眼科,2015,24: 19-24)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青海省高海拔藏族地区初中生近视率及影响近视发生的因素,为近视的预防提供依据。 方法: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抽取2209名初中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自制调查问卷收集性别、年龄、民族、年级、用眼行为、体育锻炼以及父母视力情况等,同时检测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 结果:研究对象近视患病率为48.02%,其中轻度近视、中度近视和高度近视分别占40.74%,35.31%和23.96%。角膜曲率、前房深度和眼轴长度在视力正常与不同程度近视研究对象间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不同性别、民族、年级、视近距离、坐姿、眼保健操、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以及父母视力情况研究对象近视患病率间存在统计学差异( P〈0.05)。 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性别、民族、年级、视近距离、坐姿、眼保健操、每周户外活动时间以及父母视力情况是影响近视发生的因素。 结论:坐姿不正确、父母近视、视近距离〈20 cm、眼保健操不正确以及户外活动时间少等引起初中生近视的主要原因,应针对上述因素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 分析双亲是否患有近视眼对大学新生近视眼患病率的影响。设计 横断面调查。研究对象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级新生1795人。方法 对受试学生进行视力、眼球运动、电脑自动验光、眼前段、眼球生物测量及非散瞳眼底照相检查。并进行父母近视情况及学生学习与用眼情况问卷调查。近视的定义为等效球镜(SE)≤-0.5 D,高度近视的定义为SE ≤-6.0 D,超高度近视的定义为SE≤ -8.0 D。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Logistic回归分析父母是否近视对大学新生近视患病率的影响。主要指标 近视患病率、近视程度构成比及OR值。结果  本组学生近视患病率为92.7%,其中≤-6.0 D和≤-8.0 D的近视患病率分别为21.9%和6.3%。双亲均近视、单亲近视、双亲均不近视的学生SE分别为(-5.23±2.93)D、(-4.43±2.50)D、(-3.41±2.30)D(P<0.001),学生的近视患病率分别是91.6%、93.9%和95.3%(P=0.089)。高度近视的学生,父亲近视、母亲近视和双亲均近视与父母均不近视相比,OR值分别为2.162(95%CI 1.617-2.892)、2.289(95%CI 1.717-3.050)和2.490(95%CI 1.714-3.618)。超高度近视的学生,父亲近视、母亲近视和双亲均近视与双亲均不近视相比,OR值分别为4.169(95%CI 2.725-6.380)、4.221(95%CI 2.763-6.450)和7.052(95%CI 4.386-11.338)。结论 在高校新生中,双亲近视者更易患高度近视。双亲均无近视者,其近视程度较低。(眼科,2015,24: 36-39)  相似文献   

8.
目的 调查杭州地区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 横断面研究。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调查杭州市朝晖区5所小学1~6年级学生近视的情况,选取右眼数据,检查数据包括球镜度、散光度、眼轴长度、角膜曲率。收集信息包括父母近视情况,课后及周末写作业时间,课后及周末户外活动时间。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近视组与非近视组的性别、家族史、近距离作业及户外活动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女生近视患病率高于男生(63.7% vs. 67.4%)。父母近视(F=10.559,P<0.05)、周末(F=7.555,P<0.05)及课后(F=2.492,P<0.05)写作业时间过长为近视的危险因素,课后(F=11.351,P<0.05)及周末(F=6.387,P<0.05)户外活动具有保护作用。结论 近视与性别、家族史、近距离工作及户外活动有关。环境与基因因素均与小学生近视密切相关,其中环境因素中近距离阅读对近视的作用具有很强的时间依赖性,户外活动中紫外线的作用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配戴角膜塑形镜6个月后去片裸眼视力低下的影响因素及近视控制效果。方法:回顾性系列病例研究。收集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于北京同仁医院验光配镜中心验配角膜塑形镜并随访至少6个月的青少年儿童,以去片后即刻裸眼视力能否达到0.8为标准将入选儿童分为2组。比较2组间年龄、视力、屈光度、眼压、角膜曲率、e值、角膜直径、瞳孔直径、非对称性指数、规则性指数的异同,以及对近视的控制效果。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去片裸眼视力的影响因素。结果:共50例(96眼)入组,年龄(10.6±2.4)岁,球镜度(-3.62±1.18)D,柱镜度(-0.33±0.43)D,眼轴长度(25.18±0.75)mm。其中裸眼视力≤0.8组52眼,裸眼视力>0.8组44眼,通过单因素分析,较差的裸眼视力与基础较长的眼轴长度(b=-0.09,β=-0.29,P=0.003)、较高的球镜度(b=0.07,β=0.36,P<0.001)、较高的柱镜度(b=0.12,β=0.22,P=0.030)有关。通过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较差的裸眼视力与基础较高的球镜度(b=0.05,β=0.27,P=0.018)有关。6个月后裸眼视力≤0.8组儿童眼轴增长(0.07±0.15)mm,裸眼视力>0.8组儿童眼轴增长(0.11± 0.15)mm,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角膜塑形镜去片裸眼视力的主要因素是屈光度和眼轴长度,屈光度越高、眼轴越长,去片后裸眼视力越差,但其对近视仍有较好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克拉玛依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近视眼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克拉玛依市不同民族中小学生近视眼危险因素。 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设计,对克拉玛依市中小学民汉学校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抽取在册小学一、三、六年级及初中三年级学生。现场调查人员由眼科医师、眼科检查技师、验光师和联络人员组成,正式调查前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预调查。根据研究需求自行设计调查问卷,并按照自愿同意的原则对研究对象进行系统眼部检查,使用统一仪器测量眼压、角膜曲率、屈光度、眼轴、角膜厚度等研究指标。采用Epi-data软件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双录入,全部统计工作均由SPSS 17.0完成。 结果:本次调查研究实际调查1922人,受检率是91.4%,近视眼患病率为39.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示:民族、年龄、性别、父母近视情况、每日课余读写时间和不良读写习惯与近视眼患病密切相关( OR=0.149,95% CI:0.103~0.216,P=0.000;OR=1.372,95% CI:1.296~1.453,P=0.000;OR=1.517,95% CI:1.200~1.918,P=0.000;OR=0.695,95% CI:0.602~0.804,P=0.000;OR=1.310,95% CI:1.086~1.581,P=0.005; OR=0.655,95% CI:0.486~0.882,P=0.005)。 结论:民族、年龄、性别、父母近视情况、每日课余读写时间和不良读写习惯是近视眼患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视近活动、户外活动和饮食习惯对学龄前儿童屈光状态的影响。方法对象为在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共690名,年龄3~6岁。双眼屈光度检查用Suresight自动屈光筛查仪在自然状态下完成,将球镜屈光度≤+0.75D列为近视眼可能者。受检儿童家长填写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包括儿童每日在家参与的主要的视近活动时间(读写画画、看电视、电脑游戏)、每日户外活动时间和儿童饮食习惯(甜食、肉类和奶类、蔬菜和水果)。计算总视近强度(屈光度小时)。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近视眼可能者的危险因素。结果共收回有效问卷501份,其中男271名,女230名。左右眼近视眼可能的百分比分别为14.4%和16.0%,两眼间无统计学差异。女童中近视眼可能者的百分比为20%,而男童为12.5%,单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女童为近视眼可能的危险是男童的1.74倍(P=0.024,OR:1.743,95%CI:1.075~2.826);户外活动可以降低发展为近视眼可能者的危险(P=0.035,OR:0.683,95%CI:0.479~0.973);各种视近活动均与屈光状态无关,总视近强度与屈光状态也无关(P=0.378,OR:0.949,95%CI:0.845~1.066);饮食习惯与屈光状态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显示去除性别、总视近强度和户外活动的交互作用后,女童为近视眼可能者的危险仍高于男童,而户外活动与屈光状态无关。结论在学龄前儿童中,女童为近视眼可能者的危险较男童高,环境因素对此年龄段儿童的屈光状态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厦门地区城市与农村儿童近距离用眼与近视的关系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调查中国厦门城市与农村 8~ 9岁儿童近视的患病情况 ,并以此评估环境因素对近视患病率的影响。方法 :对中国厦门城市 (n =119)和农村 (n =91)的小学二年级学生进行散瞳电脑验光和眼生物参数测量 ,并采用同一标准的调查表进行面对面地问卷调查 ,内容包括社会经济地位、近距离用眼活动情况、读写习惯、近视眼家族史等。结果 :近视的发病率在城市为 19.3% [95 %可信区间confidenceinterval(CI) :12 .3,2 9],在农村是 6 .6 % (95 %CI:2 .4 ,14 .3)。城市在校学生每天课外读写平均时间是 2 .2h ,农村学生的收稿日期 :2 0 0 2 -0 3 -14 ;修回日期 :2 0 0 2 -0 5 -0 8基金项目 :新加坡政府及厦门开元区科委资助项目。作者简介 :张铭志 (195 7-) ,女 ,山东费县人 ,医学硕士 ,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 :白内障、青光眼、近视。通信作者 :张铭志 (E -mail:fu- zhifu @hotmail.com)。时间是 1.6h(P <0 .0 0 1) ,所得结果经近视眼家族史因素校正后 ,总体读写时间比值比为 2 .2 (95 %CL :1.1,4 )。结论 :近视眼发病率 ,城市高于农村。城市儿童的课外读书时间比农村儿童长 ,城市和农村的近视儿童在读书上花费的时间明显高于非近视儿童。近距离用眼的增多可能导致了近视眼的发生 ,这为近距离用眼学说提供了更多依据  相似文献   

13.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与近视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目的 :在人群为基础的眼病调查中评价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POAG)与近视的关系。方法 :调查北京市南部 3个自然村及 4个城区社区 4 0岁以上居民 4 4 5 1例。进行问卷及视力、屈光、倍频视野检查、非接触眼压测量、裂隙灯眼前节数码照相、晶状体后照明数码照相、散瞳眼底照相等检查。采用电脑验光结合插片法确定屈光状态。近视的定义为等效球镜度≤- 1 0D。近视又分为轻度近视及中、高度近视。根据存在典型的青光眼性视神经与视野改变、前房角开放诊断POAG。结果 :近视者与无近视者的POAG患病率分别为 3 31%、1 4 3% (校正性别与年龄的OR =2 16 ,P =0 0 0 1)。轻度近视者与中高度近视者POAG患病率分别为 2 4 6 %、4 4 9% (OR =0 5 0 9,P =0 0 74 )。与无近视者相比 ,轻度近视者POAG患病率校正性别、年龄因素的OR值为 1 5 2 (P =0 188) ;中高度近视者POAG患病率校正OR值为 3 17(P =0 0 0 0 )。 4 0~ 5 9岁组有、无近视者POAG患病率分别为 1 39%、0 5 6 % (OR =2 5 6 ,P =0 0 5 ) ;>6 0岁组有、无近视者POAG患病率分别为 5 72 %、2 77% (OR =2 0 4 ,P =0 0 0 8)。近视者的平均眼压较无近视者高 0 5 3mmHg(P =0 0 0 2 )。结论 :近视是POAG的重要危险因素。近视程度越高 ,年龄越大 ,POAG患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初中定选和高一、高二、高三 4个阶段的屈光进展情况,分析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屈光度的变化趋势、分布情况以及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 横断面调查研究。于2017年11-12月期间整群随机抽取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初三定选合格学生和高一、高二、高三学生共计567例。所有研究对象均按照《空军招收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体格检查标准》进行检查。以等效球镜度(SE)<-0.5 D为近视标准。采用Kruskal-Wallis法、趋势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学生548例。初中定选学生,高一、高二、高三学生的SE分别为(0.31±0.34)D(400眼),(0.20±0.39)D(320眼),(0.06±0.42)D(262眼),(-0.10±0.49)D(114眼)。4个不同阶段学生的屈光度总体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3.12,P<0.001)。从初中定选至高三年级,学员的屈光度呈逐渐下降趋势(F=230.59,P<0.001),高一、高二、高三时近视率分别为0%、7.6%、21.0%,近视率呈逐年升高趋势(P<0.001)。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2.42,95%CI:1.70~3.45,P<0.001)、读写距离<30 cm(OR=2.80, 95%CI:1.03~7.66,P=0.045)与近视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随着学年增加,空军青少年航空学校学生的屈光状态表现为向近视方向发展,并呈不断加深的趋势,近视率逐年增高。年龄和读写距离较小为近视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