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马红雨  董磊  全首祯  魏利召  朱美财 《武警医学》2012,23(3):201-202,206
目的调查空军飞行员尿酸(UA)水平及变化趋势,为飞行员心血管系统健康水平的评价及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01至2010-01来我院体检飞行员的尿酸水平,计算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及尿酸水平与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关系。结果 3年间高尿酸血症发生率分别为8.2%、14.2%、14.6%。与正常尿酸组比较,高尿酸血症飞行员胆固醇(CHO)、三酰甘油(TG)显著偏高(P〈0.01);舒张压(DBP)、收缩压(SBP)、血糖(BG)均高于正常尿酸组(P〈0.05)。结论本组飞行员高尿酸血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而且与心血管疾病其他危险因素有关。应采取措施加强高尿酸血症的控制,预防心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西宁地区中老年男性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中老年男性血尿酸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住院男性病例290例,检测血脂、血糖、血压、血尿酸等.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两组:正常尿酸组与高尿酸血症组,再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高血压分为4个亚组,比较各组间冠脉病变支数、病变总积分及心血管危险因素聚集性.结果:高尿酸血症组较正常尿酸组在肥胖、嗜酒、吸烟、高血压、高血糖、高甘油三酯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的发生率上明显偏高(P<0.05),高尿酸血症组2支血管病变、3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及Gensini积分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P<0.05);同样高尿酸血症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等时冠脉单支病变、2支病变、3支病变的发生率及Gensini积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尿酸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组(P<0.05).结论:高尿酸血症患者合并更多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冠脉病变更严重且弥漫,并与糖尿病、高血压等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3.
2型糖尿病患者高尿酸血症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高尿酸血症与体质量指数、血压、血脂紊乱及肾功能的关系。方法对475例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尿酸及其他临床资料,根据血尿酸水平分为高尿酸水平组和正常尿酸水平组,进行比较。结果高尿酸血症的患病率16.4%,高尿酸血症男性患者更多。高尿酸组BMI更高;TG、CHOL、BUN、Cr、Log10(Alb)均高于尿酸正常组;而HDL-C低于尿酸正常组。血尿酸水平与BMI、BUN、TG、HDL-C、FPG密切相关。结论性别、年龄、BMI、踝肱指数(ABI)、HDL-C、BUN、FPG可能为高尿酸血症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老年男性患者动脉僵硬度的患病率及其心血管危险因素。方法:对我科住院的老年男性患者301例采集病史及进行血压、身高、体重指数、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甘油三酯、血尿酸、血糖、同性半胱氨酸等的测定;应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VP-1000测定肱动脉-踝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探讨影响动脉僵硬度发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结果:301例老年男性患者其中动脉僵硬度(baPWV升高)224例(74%),老年男性baPWV正常组和增高组除年龄(P〈0.05)、收缩压(P〈0.001)、舒张压(P〈0.001)、HCY(P〈0.001)、UA(P〈0.001)有显著性差异外,其他指标均无显著性差异。与低baPWV组相比,高baPWV组高血压(P〈0.05)、糖尿病(P〈0.01)、COPD(P〈0.05)发生率高。两组间冠心病、脑卒中、高脂血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高baPWV在老年男性患者中占相当的比例。baPWV与高尿酸血症、HHCY及高血压、糖尿病、COPD等心血管危险因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老年人群中高尿酸血症与肥胖、血压、血脂、血糖的相关关系.方法 选择512名60岁以上老年人,男278例,女234例,根据血尿酸检测结果将其分成高尿酸血症组和正常血尿酸组,比较他们的临床资料和生化指标,对影响血尿酸水平的诸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血症组的年龄、体重指数(BMI)、腰臀比、甘油三酯等指标明显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则明显降低;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BMI超标、甘油三酯升高、高龄是影响高尿酸血症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 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患高尿酸血症的风险逐渐增加,而BMI、甘油三酯的增高可能增大这种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血尿酸(UA)在中老年高血压前期(120—139/80~89mmHg)不同性别人群中的变化,探讨血UA与相关因素的关系。方法利用成都地区慢性病防治项目的现况调查资料,分析≥40岁中老年人群的资料,其中高血压前期人群1880例,正常血压者1395例为对照组,分别比较两组人群及不同性别的血UA水平,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高血压前期人群血U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及腰臀比的相关性。结果在女性,高血压前期人群血UA水平和高尿酸血症患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在男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UA水平与收缩压、舒张压、体重指数及腰臀比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中老年高血压前期女性血UA及高尿酸的患病率升高显著,而男性不明显,高血压前期组血UA水平及高尿酸血症患病率升高是由于女性组的差异引起。血压、体重指数,尤其是腰臀比与中老年高血压前期的血UA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孟令翀  王京  刘建春 《武警医学》2015,26(5):458-459
 目的 探讨高尿酸血症对Ⅱ型心肾综合征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120例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根据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高尿酸组和正常尿酸组,检测并比较两组年龄、血压、胆固醇、血糖、血肌酐、尿蛋白、血浆NTproBNP、左室舒张末径。结果 120例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中发生高尿酸血症88例(73.3%)。高尿酸组与正常尿酸组的肾功能、血压、血糖、血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高尿酸组NTproBNP为(2483.7±296.5) pg/ml、左室舒张末径(53.2±6.9)mm,正常尿酸组NTproBNP(2203.5±176.7)pg/ml、左室舒张末径(52.9±4.8)mm,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尿酸血症在Ⅱ型心肾综合征患者中发生率高,但对心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应用定量CT(QCT)测量腰椎骨密度(BMD),研究不同性别、年龄人群腰椎BMD和血尿酸(SUA)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8年7月-8月在本院健康体检中心的体检人群1622例,其中男923例,女699例,年龄40~93岁,平均(55.28±10.17)岁。询问研究对象既往史,测量其身高、体重,并计算体重指数(BMI)。空腹采集静脉血检测血尿酸,并将不同性别的研究对象根据血尿酸水平分别分成尿酸正常组和高尿酸组。采用QCT软件测量腰椎BMD,根据QCT骨质疏松诊断标准将研究对象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少组及骨质疏松组,分析不同性别中老年人腰椎BMD与血尿酸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男性人群中高尿酸组的腰椎BMD水平稍高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97,P>0.05),女性人群中高尿酸组的腰椎BMD水平低于尿酸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830,P<0.01)。男性人群中,三组随骨量的减少,血尿酸水平呈下降趋势,其中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5)。女性人群中,三组随骨量的减少,血尿酸水平呈上升趋势,其中骨质疏松组>骨量减少组>骨量正常组(P<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男性腰椎BMD与年龄呈负相关(r=-0.487,P<0.01),与血尿酸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041,P>0.05)。女性腰椎BMD与年龄、血尿酸均呈负相关(r=-0.750,-0.263,均P<0.01)。结论:本研究发现女性人群的高尿酸血症会导致腰椎BMD下降。血尿酸水平与中老年女性腰椎BMD呈负相关,未发现血尿酸与中老年男性腰椎BMD存在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
慢性心力衰竭与高尿酸血症关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患者心功能和血尿酸(uric acid,UA)水平及左室重构程度的关系。方法 236例CHF患者,按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Ⅱ、Ⅲ、Ⅳ级,分为3组,分别为78、86、72例;按UA水平分为正常血尿酸组(132例)和高尿酸血症组(104例)。所有入选者入院后急诊或常规检查尿酸、肝肾功能、电解质等项目;超声心动图测定心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diameter,LVPWd),计算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结果心力衰竭患者血尿酸明显升高,发生率为44.1%,随着心功能损害的加重,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增加(χ2=8.46,P〈0.05),尿酸水平增高(F=11.68,P〈0.05);血尿酸增高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增大,左室射血分数显著降低,(P〈0.05),相关分析显示LVEDd与血尿酸水平正相关(r=0.386,P〈0.01),LVEF与血尿酸水平负相关(r=-0.324,P〈0.05)。(F=11.68,P〈0.05)。结论随着心力衰竭程度的加重,尿酸水平逐步升高。  相似文献   

10.
代谢综合征周围动脉硬化特征及对其综合干预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综合干预对代谢综合征(MS)患者周围动脉硬化症的影响。方法收集2002-2005年就诊的患者352例,MS组252例、高血压病(EH组)49例和2型糖尿病(T2DM组)51例,将接受综合干预的199例患者作为干预组,尚未综合干预的153例患者作为对照组,测量腹围(WC)、体重指数(BMI)、血压(BP)、血糖、血脂等指标,比较两组踝肱指数(ABPI)的变化情况。结果周围动脉狭窄的患者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WC、SBP较正常组显著增高,周围动脉钙化的患者FPG、TG、BMI、WC和DBP水平较正常组显著增高;综合干预组的患者BMI、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DBP和FPG水平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增高;干预组周围动脉硬化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周围动脉硬化患者中吸烟率明显高于未发生周围动脉硬化者,而规律运动者的比例明显低于未发生周围动脉硬化者(P〈0.05)。结论生活方式改善和药物的综合干预,能有效控制MS的部分组分,降低周围动脉硬化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切口内使用氨甲环酸(TXA)对早期手术治疗伴神经损伤的胸腰椎爆裂骨折(TBF)患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前瞻性纳入2015年6月—2019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伴神经损伤TBF患者59例,男性34例,女性25例;年龄35~63岁,平均46.9岁。患者均接受后路减压骨折复位内固定术,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TXA组(30例)和生理盐水组(29例)。在切皮暴露后30例患者切口处浸泡100mL TXA溶液(1g)5min(TXA组);29例患者浸泡相同体积生理盐水5min(生理盐水组)。收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总失血量、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术中失血量及引流量;同时检测患者术前,术后第1、3天红细胞浓度(Hgb)及红细胞压积(Hct),并记录每组输血例数、下地时间、住院时间及药物相关并发症。结果TXA组手术时间较生理盐水组显著减少(110.67±12.95)min vs.(135.14±15.68)min,P<0.05。失血量分析发现TXA组术后总失血量(942.11±49.03)mL vs.(1192.20±51.94)mL、显性失血量(514.92±68.54)mL vs.(754.57±59.43)mL、术中失血量(250.45±60.35)mL vs.(364.73±52.17)mL及术后引流量(170.46±25.04)mL vs.(312.36±46.53)mL均较生理盐水组显著降低(P<0.05),但两组患者隐性失血量(428.19±35.44)mL vs.(437.63±39.28)m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3天TXA组Hgb(123.51±10.36)g/L、(120.39±12.35)g/L显著高于生理盐水组(109.43±11.69)g/L、(107.59±9.38)g/L,因此输血例数TXA组显著减少(1/30 vs.5/29)(P<0.05),但两组患者Hc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6.04±5.39)%vs.(36.18±5.57)%、(35.86±4.43)%vs.(35.91±4.69)%,P>0.05。同时,TXA组下地时间、住院时间(2.31±0.79)d、(5.43±1.48)d较生理盐水组(4.45±1.24)d、(8.15±2.05)d显著缩短(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现药物相关不良反应。结论本研究初步证实切口内使用TXA对于伴神经损伤TBF早期手术患者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与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飞行员高尿酸血症的发病情况,研究高尿酸血症与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2005-2010年在空军总医院例行体检的2563名飞行员为研究对象,分为高尿酸(>420tmol/L)组(n=294)和正常尿酸组(n=2269),比较其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发生率,并以飞行员血尿酸(UA)为因变量,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B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吸烟情况、体重等指标为自变量进行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确定UA水平与这些指标的关系.结果 与正常尿酸组相比,高尿酸组高血压、高CHO、高TG、低HDL、高LDL发生率明显增高(P<0.01).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显示,高UA水平与TG(OR=1.637,P<0.01)、DBP(OR=1.025,P<0.01)、体重水平(OR=1.046,P<0.01)关系密切.结论 飞行员血清UA水平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调查驻呼和浩特市青年男性新兵高尿酸血症的患病情况,分析高尿酸血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调查的方法,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选取1002名来自山东、吉林、内蒙古、甘肃、宁夏五省(自治区)新入伍的男性士兵为研究对象,利用新兵体检时机,采集外周静脉血2 ml,EDTA抗凝,4 ℃保存,检测血尿酸水平。设计高尿酸血症危险因素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应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并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1)新兵高尿酸血症患病率为38.9%,高尿酸血症组血尿酸平均(474.18±87.40) μmol/L,正常血尿酸组血尿酸平均(355.85±49.07) μmol/L。痛风患病率为0。(2)高尿酸血症组体重指数、胆固醇、三酰甘油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血尿酸组(t分别为-6.254、-3.977、-4.02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与高尿酸血症有关的危险因素包括BMI≥25、饮用白酒和啤酒、饮酒量≥500 ml/周。结论 在保障士兵饮食营养的同时,要减少脂肪、糖类及富含嘌呤等食物摄入,可降低高尿酸血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估武警某部在职干部健康状况并筛查现役干部心血管病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2018年7月对武警某部269名在职干部进行健康体检,并对相关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女干部平均年龄大于男干部,但血尿酸(uric acid,UA)、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 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水平均低于男干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关干部年龄大于基层干部[(39.01±6.99)岁vs(35.73±4.94)岁],但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e 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水平高于基层干部[(1.52±0.40)mmol/L vs(1.24±0.23)mmol/L],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女干部在心血管病危险因素控制方面优于男干部,机关干部优于基层干部,提示掌握更多医学保健知识可能有助于控制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