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免疫缺陷病毒(HIV)、乙型肝炎病毒(HBV)及丙型肝炎病毒(HCV)具有相同的传播途径,临床常见HIV/HBV以及HIV/HCV合并感染。合并感染者的临床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方案和治疗时机与非合并感染者有一定差异,或患者在接受ART前需筛查HBV和HCV。本文简要综述HIV/HBV以及HIV/HCV合并感染病例的治疗时机、治疗方案选择、停药问题和不良反应处理等。  相似文献   

2.
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是导致慢性活动性肝炎、肝硬化和肝细胞癌的主要原因。近年来研究发现程序性死亡受体(programmed death-1 PD-1)负性调节病毒特异反应性T细胞的功能,被认为是HBV和HCV肝炎病毒持续感染的决定性因素,在慢性病毒性(HBV和HCV)性肝炎发病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本文就程序性死亡受体(PD-1)在慢性病毒性肝炎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临床上引起慢性肝炎的病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和丁型肝炎病毒(HDV),其中HBV感染的流行最为猖獗。世界上估计有2亿人患有慢性HBV感染,其中25%最后死于HBV感染有关的疾病。HBV和HDV感染可通过注射疫苗进行预防,HCV的疫苗至今还没有研制成功。消除病毒对控制慢性病毒性肝炎极为  相似文献   

4.
陈素良 《河北医药》1991,13(5):286-287
迄今,已知有5种病毒引起肝炎,它们是甲型肝炎病毒(HA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丁型肝炎病毒(HDV)和戊型肝炎病毒(HEV)。除HAV和HEV为经口传播外,其它3种均为“血传性”病毒。HBV和HCV引起的乙型和丙型肝炎,对人类健康危害甚大。丙型  相似文献   

5.
病毒可认为是寄生性基因成分,需要通过感染细胞来复制。而病毒则通过各种机制来获得引起感染细胞增殖的能力。本文分析了人乳头状瘤病毒(HPV)、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等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发生的关联。根据较保守的估计,全世界新诊断为癌症的患者中,15%有感染史。基于此背景,针对引起肿瘤感染病毒的免疫疫苗有可能减少癌症的发病率。迄今已开发出抗HBV和HPV的预防性疫苗。  相似文献   

6.
抗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病毒药物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临床应用和抗乙型肝炎病毒(HBV)药物和丙型肝炎病毒(HCV)药物及其进展进行了综述,其中包括干扰素、核苷类逆转录酶抑制剂拉米夫定及利巴韦林,干扰素最早用于治疗HBV,疗效在30%左右。经临床分析,有急性肝炎史,血清ALT水平高、慢性活动肝炎,血HBV DNA水平低、HIV阴性的HBV患者远期治疗效果佳。干扰素单独治疗HCV疗效在20%-30%,与利巴韦林联用治疗HCV可增加疗效。治疗48周,持续反应率达41%,血清ALT水平高,血HCV RNA水平低,HCV基因型非1型,无肝纤维化,低肝内铁离子,年龄较轻等患者治疗反应较佳。拉米夫定抑制HBV活性强,可显著降低病毒载量,但易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7.
重组乙型肝炎疫苗在血清HCV阳性者中的免疫原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有证据表明,丙型肝炎病毒(HCV)可抑制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或复制。HCV血症常见于抗-HCV阳性者中,沮HCV感染或病毒血症对重组HBV疫苗免疫原性的影响,尚不清楚。  相似文献   

8.
临床实验室检验人员长期接触生物危害的标本,其中接触最多的是血液。血液是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梅毒螺旋体等病原体的传播载体。近年来HBV、HCV、HIV、梅毒等疾病发病率的上升给接  相似文献   

9.
丙型肝炎病毒亚基因组RNA复制抑制剂丙型肝炎病毒(HCV)是许多非甲、乙型肝炎的病原体。HCV感染是一个全球化的健康问题,据估计至少有1.7亿人携带此病毒。HCV可引发肝硬化等威胁生命的疾病,是引起需肝移植治疗肝病的最大因素。因此迫切需要寻找治疗HCV的新方法,但是研究一度在细  相似文献   

10.
DNA疫苗     
慢性乙型和丙型肝炎病毒 (HBV,HCV)感染常常导致慢性肝病及肝细胞癌。实验小鼠接种编码 HCV和 HBV结构蛋白或非结构蛋白的 DNA疫苗后 ,产生了宿主清除病毒所需的广泛的 CD4 及 CD8 细胞免疫应答。 DNA免疫是开发抗 HBV和 HCV治疗和预防性疫苗的有希望的抗病毒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和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与白细胞介素(IL)-4-589基因多态性(SNP)的关系,探讨其免疫遗传机制.方法 对438名研究对象检测HBV、HCV感染标志物,筛选出健康对照者74例和感染者203例,其中HBV合并HCV感染组79例,单纯HBV感染组69例,HCV感染组55例.用Beckman LX-20全自动生化仪检测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逆转录套式聚合酶链技术(RT-n-PCR)检测HCV-RNA表达,并分析IL-4-589 SNP,观察SNP与慢性HBV或HCV感染、HCV病毒复制和ALT的关系.结果 IL-4-58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与感染类型和HCV-RNA复制均无关系(P>0.05);IL-4-589位点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ALT≥80 U/L组与<80 U/L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携带CT和CC基因型肝脏损伤的OR值是TT基因型的3.43和8.25倍;携带C等位基因的肝脏损伤的风险是T等位基因的2.31倍.结论 IL-4-589位点CT、CC基因型和C等位基因能增加HBV和(或)HCV感染者的肝脏炎性损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病人甲型肝炎病毒( HAV)、乙型肝炎病毒( HBV)、丙型肝炎病毒( HCV)感染发生率,并 logistic回归分析感染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新乡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2014年 1月至 2019年 8月 2 250例住院精神病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取清晨空腹静脉血检测抗 HAV、HBV、HCV表面抗原,统计 HAV、HBV、HCV感染发生率、感染病人相关指标阳性表达情况,并收集其临床资料,对比不同临床特征病人 HAV、HBV、HCV感染发生率, 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性肝炎感染影响因素。结  相似文献   

13.
检测血清中的乙型肝炎病毒(HBV) DNA可以监测HBV复制情况,评价抗病毒治疗的效果。HBV DNA定量检测可推测病毒复制水平,并可用作肝病的预后指标以及抗病毒药物疗效的指标。本研究比较了3种HBV DNA检测和定量方法在常规条件下的检测结果与病毒复制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直接抗病毒药物(DAA)的研究是慢性丙型病毒性肝炎(CHC)治疗药物的重要研究方向,丙型肝炎病毒(HCV)NS3/4A丝氨酸蛋白酶(NS3/4A SP)对病毒蛋白前体加工成熟和病毒复制过程十分重要,是抗HCV治疗的理想靶点。本文重点综述N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特拉泼维(telaprevir)和博赛泼维(boceprevir)治疗HCV感染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Telaprevir是美国Vertex制药公司开发的一种丙型肝炎病毒(HCV)NS3/4A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能抑制HCV的病毒复制。在欧洲和美国开展的国际多中心、双盲、对照III期临床试验结果显示,本品具有提高HCV感染患者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al response,SVR)的作用,确定了其治疗HCV感染的有效性及耐受性。2011年5月23日,美国FDA批准本品与聚乙二醇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联用,用于治疗成人慢性丙型肝炎,商品名"Incivek"。  相似文献   

16.
<正>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极易慢性化,病情呈隐匿性进展,是导致肝硬化、肝细胞癌及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之一[1]。阻止HCV引起的肝病进展,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是抗病毒治疗,通过抗病毒可获得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自然病程下超过10%慢性感染者最终死于失代偿期肝硬化、肝癌、肝功能衰竭等终末期肝病。持续有效的抑制病毒复制,  相似文献   

17.
袁立新 《淮海医药》2005,23(2):133-133
丙型肝炎病毒(HCV)是引起输血后肝炎的病原体之一,近年来各地相继对HCV感染病例及病毒重叠感染进行了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率明显高于HCV,慢性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HCV感染在肝炎的慢性化和肝硬化的发病过程中起重要作用。HBV与HCV重叠感染对肝癌的发生似有相加作用。为了解本地区各类肝病中HCV的感染情况及甲、乙、丙三型肝炎的重叠感染,本对545例肝病患的血清学检测作一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干扰素治疗病毒性肝炎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干扰素(Interferon,IFN)为目前抗肝炎病毒有效药物,但对HBV的完全应答率为30%-40%,对HCV约为HBV的半数。随着分子生物学和单克隆技术的发展,干扰素的种类日趋增多,疗效有所提高,不良反应发生减少。根据疾病与病情选择不同种类干扰素与治疗方案将有抑制病毒复制、减轻肝脏炎症,进而阻止慢性肝病向终末期肝硬化的隐匿性进展。本文兹就目前干扰素种类  相似文献   

19.
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C virus,HCV)是一种高度变异的正链RNA黄病毒,具有慢性转化率高、病变率高等特征。有研究表明,NS3/NS4A多功能蛋白酶是HCV复制所必须的,因而NS3/NS4A蛋白酶抑制剂在HCV治疗中的意义备受关注。替拉瑞韦(Telaprevir)是一种可逆的HCVNS3/NS4A蛋白酶抑制剂,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都表明它可以有效地直接攻击HCV并阻断其复制,对HCV的抑制作用持久,将成为丙型肝炎病毒的新型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20.
丙型肝炎病毒(HCV)在我国与乙型肝炎病毒(HBV)同样为病毒性肝炎的主要病原。由于HCV检测方法的建立,极大地推动了丙型肝炎诊断、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的研究。现已证实输血是主要传播途径,但对母婴HCV感染的程度还不十分清楚。为了解本地区母婴HCV感染情况,对在沈阳市妇婴医院分娩的84例产妇血清标本及所生婴儿脐血血清标本进行HCV的调查与随访。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