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活血生肌类中药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7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中药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自然愈合组,每组24只。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大鼠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模型,分别于各组损伤局部注射黄芪丹参注射液、生理盐水和不作处理。另6只作为空白对照(未经任何处理)。于损伤后1、4、7和14天取大鼠腓肠肌测定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相比,中药治疗组腓肠肌SOD、GSH-px活性在伤后第4、7天显著升高(P<0.05),而CAT活性无明显变化(P>0.05)。中药治疗组腓肠肌MDA含量在伤后第4、7天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P<0.05)。结论:活血生肌类中药可明显减轻骨骼肌钝挫伤愈合过程中的氧化性损伤,并显著提高骨骼肌SOD和GSH-px的活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在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的作用。方法:108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黄芪注射液组、自然愈合组、正常组。对黄芪注射液组和自然愈合组大鼠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其右侧腓肠肌钝挫伤,分别于伤后第14、21、28、35、42、56天取材,测试大鼠双侧腓肠肌的断裂强度和拉伸率,并将每只大鼠的伤侧数值与健侧数值之比作为参数进行统计学分析,比较各组大鼠的统计结果。结果:(1)断裂强度: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黄芪组明显早于自然愈合组,于第35天即达正常水平。(2)拉伸率:自然愈合组至第56天仍处于较低水平,黄芪组至第56天已达正常水平。结果提示:黄芪注射液可缩短骨骼肌钝挫伤愈合时程,改善骨骼肌收缩性质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3.
黄芪丹参注射液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微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黄芪丹参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微循环的影响。方法:78只雄性SD大鼠,分为中药治疗组、生理盐水组、自然愈合组。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黄芪丹参注射液、等量生理盐水以及不注射药物。于损伤后2h、24h、72h、120h在体观察受损腓肠肌的微循环情况。空白对照组为正常大鼠,未经任何处理,同时进行微循环观察作为对照。结果: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相比,中药治疗组微血管轮廓清晰,周围无渗血;微动脉直径在第24h、72h明显扩张(P<0.05),且毛细血管血流量在24h时明显增加(P<0.05)。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其余各组腓肠肌湿/干重比(W/D)在2h、24h时明显升高(P<0.05),但中药治疗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生理盐水组和自然愈合组(P<0.05)。各组间血流动力学指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骨骼肌钝挫伤后早期给予黄芪丹参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损伤骨骼肌的局部微循环,并减轻组织水肿程度,从而达到促进损伤骨骼肌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外源性IGF -I对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II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MHC)及Ⅰ、Ⅲ型胶原(collagen-Ⅰ和Ⅲ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自制的肌肉损伤打击装置对 84只雄性SD大鼠后下肢肌群造成钝挫伤 ,然后将动物随机分为两组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外源性IGF-I及生理盐水 ,然后在损伤后第 1、3、7、1 0、1 4、2 1和 2 8天分别处死大鼠并取损伤处肌肉 ,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semi-quantitativeRT -PCR)分析IIb型MHC、Ⅰ型及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结果 :(1 )急性钝挫伤修复期 ,两组动物骨骼肌II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高 ,第 7~1 0天达到高峰 ,然后呈下降趋势。 (2 )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 ,外源性IGF-I治疗组大鼠IIb型MHCmRNA表达水平的升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且达到峰值的时程早于生理盐水组 3天。 (3 )在骨骼肌修复过程中 ,外源性IGF -I治疗组大鼠Ⅲ型与Ⅰ型胶原mRNA表达水平的改变明显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但峰值时程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同。结论 :(1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 ,外源性IGF -I能促进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IIb型MHCmRNA表达。 (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 ,外源性IGF -I能抑制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  相似文献   

5.
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2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目的 :研究局部使用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 (Insulin-likeGrowthFactor-2 ,IGF -2 )对骨骼肌钝性打击伤后愈合速度、质量和对内源性IGF -1、IGF -2的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对大鼠右下肢腓肠肌内侧面中段实施钝性打击伤 ,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外源性IGF -2 (实验组 )及生理盐水(对照组) ,观察骨骼肌损伤修复情况。结果 :伤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更早形成基底板层保护膜 ,更早更多地激活成肌细胞、生成肌丝、形成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愈合质量也较好。实验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1、2、3、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1、2、3、4、6、9、1 4天均升高 ;对照组的IGF -1mRNA含量在伤后 2、3、4、6、9、1 4天升高 ,IGF -2的mRNA含量在伤后 3、4、6、9天升高。结论 :局部注射外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2可以使内源性的IGFmRNA表达提早 ;可以刺激成肌细胞增生 ,促进肌管形成 ,加速肌管融合成肌纤维 ,加速骨骼肌创伤后修复过程 ,改善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转人类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Ⅰ(HumanInsulin -likeGrowthFactor-Ⅰ,hIGF -Ⅰ)基因成肌细胞回输小鼠骨骼肌钝挫伤局部后,对小鼠骨骼肌愈合过程中Ⅱb型肌球蛋白重链(MyosinHeavyChain -Ⅱb ,MHC -Ⅱb)及波形蛋白(Vimentin)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将90只7~12周雄性C3H小鼠右下肢腓肠肌中段内侧实施急性钝挫伤后,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和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挫伤后第3天,对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损伤局部分别注射等量单纯成肌细胞和转基因成肌细胞,并于损伤后第1、5、10、2 0、30天取材。检测不同时间点MHC -Ⅱb和VimentinmRNA表达水平,观察比较各组骨骼肌修复情况。结果:(1)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期,3组小鼠骨骼肌MHC -ⅡbmRNA均明显升高,第2 0天达到峰值。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MHC -ⅡbmRNA表达水平最高,其次为单纯成肌细胞注射组。(2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转基因成肌细胞注射组VimentinmRNA的表达水平始终在3组中表达最低。结论: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注射转基因成肌细胞能提高损伤后MHC -IIbmR NA表达水平,促进肌纤维的增生,加速骨骼肌愈合进程。同时,损伤局部注射转hIGF -Ⅰ基因的成肌细胞后,使得损伤局部VimentinmRNA表达低于另两组,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以慢病毒为载体的Smad4 siRNA转染小鼠急性钝挫伤骨骼肌的转染效率以及抑制骨骼肌纤维化、减轻疤痕生成、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的能力。方法:用自制打击装置将54只雌性C57bl小鼠(体重20~25g)右侧腓肠肌中段造成急性钝挫伤模型,随机分为①PBS对照组、②Smad4siRNA注射组、③scrambled siRNA注射组三组,每组18只。小鼠急性钝挫伤伤后10 d,分别在三组损伤部位注射PBS、Smad4 siRNA、scrambled siRNA各0.1 ml。分别于伤后第28 d处死各组小鼠取材,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局部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在损伤部位取材骨骼肌组织行Real Time-PCR和Western blot方法检测Smad4基因和蛋白表达,Masson染色以及Vi-mentin免疫组化检测各组小鼠急性钝挫伤后腓肠肌局部纤维化及疤痕生成情况,生理学方法检测各组小鼠骨骼肌强直收缩和快速颤搐收缩能力,了解小鼠损伤骨骼肌愈合情况。结果:①scrambledsiRNA注射组和Smad4 siRNA注射组小鼠损伤骨骼肌部位均可检测到GFP表达,Smad4 siRNA注射组肝脏组织内并未检测到GFP表达;②Smad4 siRNA注射组损伤部位骨骼肌Smad4基因和蛋白表达明显降低;③Smad4 siRNA注射组骨骼肌疤痕生成以及vimentin表达明显低于scrambled siRNA注射组和PBS对照组;④Smad4 siRNA注射组小鼠腓肠肌强直收缩和快速颤搐收缩明显高于PBS对照组和scrambled siRNA注射组。结论:以慢病毒为载体的Smad4 siRNA可成功转染小鼠急性钝挫伤骨骼肌,并长期发挥抑制Smad4基因及蛋白表达的作用,并抑制骨骼肌损伤后纤维化,减轻疤痕生成,改善骨骼肌损伤后的愈合质量,促进骨骼肌损伤修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骨骼肌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84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6组,包括5个干预组(每组16只)和1个正常对照组(4只)。用打击装置将干预组大鼠双侧腓肠肌中段造成钝挫伤模型,损伤即刻在局部分别注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混合液、黄芪丹参混合液及生理盐水。以后每3天注射1次,直到损伤后第27天。分别于损伤后第4天、7天、14天和28天从双侧腓肠肌损伤部位取材,每组4只。正常对照组于第28天进行双侧腓肠肌取材。经HE染色观察骨骼肌纤维直径(横断面),经Masson染色观察损伤处纤维疤痕组织面积(纵切面)。结果:(1)各组不同时间点骨骼肌纤维直径无统计学差异。(2)各药物干预组纤维疤痕面积均显著小于生理盐水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混合组纤维疤痕面积显著小于黄芪皂甙组和丹参酮ⅡA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混合组与黄芪丹参组结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在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能减少损伤区域纤维疤痕组织形成,对损伤部位骨骼肌纤维直径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小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骨骼肌动态修复过程,探讨伤后Myo D和Myogenin的作用。方法:以雄性C57BL/6小鼠为研究对象,制作腓肠肌钝挫伤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损伤后12 h、1 d、3 d、5 d、7 d、14 d组。经HE染色和Masson三色染色观察骨骼肌钝挫伤后再生和纤维化瘢痕愈合过程;经免疫蛋白印迹法与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Myo D和Myogenin定量与定位表达变化。结果:(1)骨骼肌钝挫伤后3 d首次观察到新生肌细胞核,伤后5 d开始出现胶原纤维。(2)MyoD伤后1 d表达至高峰,随后下降,伤后14 d再次表达至第2高峰;MyoD阳性细胞核由正常肌细胞边缘逐渐迁移至受损骨骼肌周围聚集。(3)Myogenin伤后3 d开始表达至高峰;Myogenin阳性细胞核伤后3 d首次出现在新生成肌细胞核上,伤后5 d在新生肌管中表达,伤后7 d逐渐迁移至新生肌细胞边缘表达。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MyoD和Myogenin表达具有时间规律性,新生肌纤维和纤维化共同完成骨骼肌钝挫伤后的愈合过程。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对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肌肉收缩力与松弛特性恢复的影响。方法:通过免疫化学偶联技术,制备重组bFGF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自然愈合组、生理盐水组、小牛血清白蛋白(BSA)包裹磁性纳米粒组、bFGF包裹磁性纳米粒组和bFGF直接注射组,采用重物下落装置建立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按上述分组方式分别于损伤部位皮下注射药物或不作处理,在外加磁场的牵引下靶向聚焦至损伤部位。在损伤后第2、10、17、24和30天分别取样,测定和计算肌肉收缩力和应力松弛。结果:磁纳米化的bFGF对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第17、24天的收缩力有明显提高作用;在损伤后第2天,磁纳米化的bFGF即能使应力松弛恢复接近正常肌肉水平;与bFGF直接注射组相比,bFGF包裹磁性纳米粒对损伤肌肉收缩力的提高更明显(P<0.05,第17天)。结论:磁纳米化的bFGF比直接注射bFGF能明显改善大鼠急性骨骼肌钝挫伤后肌肉收缩应力和恢复应力衰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活血生肌类中药对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IIb型肌球蛋白重链 (myosinheavychain ;MHC)及Ⅰ、Ⅲ型胶原 (Collagen -Ⅰ和Collagen -Ⅲ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打击装置造成 12 6只大鼠后肢肌群钝挫伤 ,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 (semi -quantitativeRT-PCR)分析mRNA的表达。结果 :(1)急性钝挫伤后 ,各组大鼠骨骼肌IIb型MHC及Ⅰ、Ⅲ型胶原的mRNA表达量均显著增高 (P <0 .0 1)。 (2 )修复过程中 ,注射活血生肌类中药治疗组大鼠IIb型MHCmRNA表达水平的升幅显著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1) ,但低于注射IGF -I治疗组 (P <0 .0 5 )。 (3)修复过程中 ,注射活血生肌类中药治疗组大鼠Ⅰ型与Ⅲ型胶原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低于生理盐水对照组 (P <0 .0 1) ,与注射IGF -Ⅰ治疗组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急性骨骼肌钝挫伤修复过程中 ,注射活血生肌类中药能有效地促进Ⅱb型MHCmRNA表达 ,减少Ⅰ、Ⅲ型胶原mRNA表达 ,并促使Ⅰ型胶原mRNA水平迅速恢复到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2.
骨骼肌损伤修复过程中组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观察Sprague-Dawley(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组织修复过程中局部内源性胰岛素样生长因子mRNA的表达情况.方法雄性SD大鼠腓肠肌钝挫伤后不同时期处死取材,分别进行组织学和超微结构观察,作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分析.结果IGF-ImRNA含量在伤后2、3、4、6、9、14天升高,IGF-Ⅱ3、4、6、9天升高;光镜及电镜发现大鼠腓肠肌局部充血、水肿、变性,部分肌纤维和肌丝紊乱、断裂.伤后1天,肌纤维崩解、碎裂,许多炎症细胞吞噬碎片.4天,出现大量成肌细胞核,有肌管形成.14天,肌管融合成肌纤维,有部分胶原纤维疤痕形成.结论SD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有内源性IGFmRNA的表达,与修复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黄芪皂甙和丹参酮ⅡA注射液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氧化应激的影响.方法:12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黄芪皂甙组、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组、黄芪丹参注射液组、生理盐水对照组,每组24只.采用打击装置造成右侧腓肠肌中段钝挫伤模型,分别于损伤局部注射黄芪皂甙、丹参酮ⅡA注射液、黄芪皂甙...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的股中间肌卫星细胞对大鼠骨骼肌钝挫伤的修复作用,为提高对肌肉损伤的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分别取体外培养SD大鼠股中间肌卫星细胞悬液(实验组)与生理盐水(对照组),注入大鼠骨骼肌钝挫伤模型损伤部位,观察比较两组动物损伤修复进程及差异。结果:移植后实验组比对照组恢复效果好。(1)卫星细胞移植后5、10、15天,实验组肌肉组织内荧光标记的肌卫星细胞逐渐减少,形成肌管并最终融合成肌纤维参与损伤修复;(2)移植后5、10、15天大鼠肌电图的纤颤电位和正尖波均逐渐减少,而实验组大鼠异常自发活动的消失较对照组早,且损伤侧肌肉肌电强度振幅和波宽依次增大,逐渐接近正常侧,而对照组肌电强度振幅与波宽则增加缓慢;(3)随着损伤修复的进程,实验组肌肉湿重恢复率逐渐降低并接近1;(4)随着修复的进程,HE染色灰度值逐渐增加,且实验组灰度值大于对照组。结论:股中间肌卫星细胞移植对骨骼肌钝挫伤有明显修复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跑台运动对大鼠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修复过程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asic fibroblast growth factor,bFGF)表达的影响。方法:雄性Sprague-Dawley大鼠33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组,n=3)、自然愈合组(B组,n=15)和跑台运动组(C组,n=15)。A组于建模前全部处死取材(6肢)。B组与C组用自制重物坠落打击装置造成双侧后肢腓肠肌中段闭合性急性钝挫伤,建立骨骼肌急性钝挫伤模型(60肢)。建模后B组不施加运动干预,自然愈合;C组每天进行定时定量跑台训练。B组和C组分别于伤后第3、6、9、12、21天随机选取3只(6肢)处死,在击打中心部位取材制成病理切片,行免疫组化染色,并使用Imagepro plus 6.0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计算TGF-β1和bFGF的平均光密度,观察其表达水平。结果:A组仅有微量TGF-β1和bFGF表达。B组伤后3天TGF-β1、bFGF平均光密度值开始增高,6天达到峰值,9天开始逐渐下降,两因子表达特点相似。B、C两组伤后各取材时间点两因子的表达均显著高于A组(P<0.01)。C组伤后各取材时间点TGF-β1平均光密度值显著高于B组(P<0.01);伤后3、6、9、12天bFGF平均光密度值均升高(P<0.01或P<0.05),3天时达峰值,21天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骨骼肌急性钝挫伤后,早期施加运动干预促进TGF-β1和bFGF表达,提示骨骼肌愈合过程中可能发生瘢痕过度增生而影响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