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5 毫秒
1.
目的 探讨金属硫蛋白(MT)对离体心脏心肌间质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16只,分为2组:对照组(C,n=8),腹腔注射蒸馏水0.5ml 24h后取离体心脏行离体灌注(Langendorff模型),测定心功能,然后灌注HTK心脏保护液,4C保存3h后再行Langendorff灌注25min;实验组(E,n=8)腹腔注射3.6%硫酸锌(1.5 ml/kg)24 h后取离体心脏,处理方法同C组。以心肌细胞中MT含量、血流动力学指标、心肌组织羟脯氨酸(HP)含量、内皮素(ET)含量和心肌超微结构等作为观察指标。结果MT含量E组与C组比较明显增高;E组心功能恢复方面优于C组(P<0.05),HP含量优于C组(P<0.01),ET含量低于C组(P<0.01),心肌超微结构损伤较C组明显减轻。结论MT对供心心肌间质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HEPES KH复灌液对未成熟心肌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dorff离体灌注模型 ,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8) ,仅灌注pH 7 4HEPES KH液 90min ;缺血 再灌 (I R ,n =8) ,灌流 2 0min后缺血 6 0min ,用pH 7 4HEPES KH液恢复灌注 30min ;酸性灌注组 (E ,n =8) ,缺血 6 0min后 ,先用pH 6 8HEPES KH液灌注 5min ,然后换成pH 7 1灌注 5min ,最后恢复pH 7 4灌注 2 0min。以左室功能恢复、心肌含水量、血清肌酸激酶 (CK)和乳酸脱氢酶 (LDH)漏出率、心肌组织ATP和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活性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在左室功能恢复、ATP含量、SOD活性方面均优于I R组 (P <0 0 5 ) ,在心肌含水量、MDA含量、CK、LDH漏出率方面均低于I R组 (P <0 0 5 )。结论 :pH反常是I R损伤的重要发病机制 ,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有助于未成熟心肌的保护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是否可诱导心肌热休克蛋白70(HSP70)的合成,并研究其对供心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影响,探讨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心肌保护作用机制。方法:Wistar大鼠18只,分为2组:对照组(C,n=9),腹腔注射0.9%氧化钠注射液0.5 mL,24 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istidine-tryptophan-ketoglutarte,HTK)心脏保护液,4℃保存3 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Krebs-Henseleit,K-H)液2 h;实验组(E,n=9)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于0.9%氯化钠液中)3.1μmol/kg(0.53 mg/kg),腹腔注射24 h后取离体心脏,处理方法同C组。测定心肌HSP70、NO、NOS的含量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并做统计学处理比较。结果:HSP70含量E组较C组明显增高(P<0.01),NO、NOS的含量E组较C组明显增多(P<0.01),生化指标E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能诱导供心心肌组织HSP70、NO、NOS高表达,其对供心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并且其促进心肌NO、NOS的表达,这可能是去甲肾上腺素预处理发挥供心保护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4.
本实验旨在观察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 (NE)诱导大鼠心肌细胞中热休克蛋白 (HSP)的表达及其对缺血再灌注损伤 (I R)心肌的影响。一、材料和方法1 实验对象及分组 :3月龄Sprague Dawley大鼠2 4只 (由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动物中心提供 ) ,雌雄不拘 ,体重 2 5 0~ 32 0g ,随机分为 3组 :对照组、E12h组和E2 4h组 ,每组各 8只。2 实验方法 :( 1)对照组 :腹腔注射 0 4ml生理盐水 2 4h后取大鼠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 ,平衡灌注 2 0min ,夹闭灌注管全心停灌 4 5min ,再灌注 1h ,其中再灌注 15min时取冠状窦流出液 2ml,冷冻储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 (DLIP)对未成熟心肌间质保护作用。方法 采用双下肢缺血预处理动物Langendorff灌注模型。分为 3组 :正常对照组 (NC ,n =8) ,仅灌注K H液 90min ;I/R组 (I/R ,n =8) ,建立灌注模型 ,灌注K H液 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E组 (n =8) ,动物麻醉后反复 3次阻断双下肢血流 5min ,松开 5min ,建立模型 ,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 15min ;然后各组全心停灌 4 5min ,恢复灌注 15min改为工作心 30min。以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心肌羟脯氨酸 (HP)及血清内皮素 (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在心功能恢复、HP含量方面高于I/R组 (P <0 0 5 ) ,ET含量低于I/R组 (P <0 0 5 )。结论 DLIP对未成熟心肌间质具有明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未成熟心肌间质的影响。方法健康新生长耳大白兔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4ml,注射后24h取离体心脏,常规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15min转为工作心15min后停灌45min,恢复灌注15min改为工作心30min;观察组: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24h后取离体心脏,方法同对照组。测定心脏舒张功能指标、心肌细胞中HSP70含量、心肌羟脯氨酸(HP)和血清内皮素(ET)含量。结果HSP70含量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HP含量高于对照组(P<0.05),E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HSP70可明显减轻未成熟心肌间质缺血再灌注损伤。  相似文献   

7.
金属硫蛋白 (metallothionein ,MT)是近年来研究的热门课题之一。本研究在离体大鼠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脏模型上 ,观察Zn2 +诱导MT合成对缺血再灌注损伤心肌的保护作用 ,为临床提供心脏保护的新途径。1 材料与方法 :( 1)分组及方法 :3月龄Sprague Dawley大鼠 32只 ,雌雄不拘 ,体重 2 5 0~ 32 0g,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8只。对照组 :腹腔注射 0 3ml蒸馏水 2 4h后常规建立Langendorff灌注模型 ,平衡灌注 2 0min ,夹闭灌注管全心停灌45min ,再灌注 1h ,其中再灌注 15min时取冠状窦流出液 2ml,冷冻储存。工作末 ,取心肌标本吸干水渍后迅速置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对大鼠供心心肌细胞凋亡相关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Wistar大鼠18只,分为两组:对照组(C,n=9),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5ml,24h后取离体心脏灌注HTK心脏保护液,4℃保存3h后建立Langendorff离体心脏灌注模型,灌注KH液2h;实验组(E,n=9)腹腔注射重酒石酸去甲肾上腺素(溶于生理盐水中)3.1μmol/kg(0.53mg/kg),腹腔注射24h后取离体心脏,处理方法同C组。运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心肌HSP70含量、Bcl-2、Bax蛋白的含量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HSP70含量E组(17.78±1.82)较C组(5.22±1.05)明显增高(P<0.01),Bcl-2的表达E组(41.88±5.09)较C组(31.36±3.27)明显增多(P<0.01),Bax的表达E组(22.61±3.49)较C组(40.52±4.17)明显减少(P<0.01),Bcl-2/Bax比值E组(1.86±0.11)较C组(0.77±0.01)明显增高。生化指标E组明显优于C组。结论心肌HSP70高表达对供心具有明显的保护效应,其促进心肌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减少促凋亡蛋白Bax表达,增加Bcl-2/Bax比率,以此抑制心肌细胞凋亡,从而发挥其对供心心肌细胞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不同pH值HEPES -KH复灌液对未成熟心肌内皮素和羟脯氨酸的影响。方法 采用Langen dorff离体灌注模型 ,分为 3组 ,每组 8只 ,正常对照组 (C) ,仅灌注pH 7 4HEPES -KH液 90min ;缺血 /再灌组 (I/R) ,灌流pH 7 4HEPES -KH液 2 0min后缺血 6 0min ,用pH 7 4HEPES-KH液恢复灌注 30min ;酸性灌注组 (E) ,缺血 6 0min后 ,先用pH 6 8HEPES -KH液灌注 5min ,然后换成pH7 1灌注 5min ,最后恢复pH 7 4灌注 2 0min。以心肌羟脯氨酸 (HP)和血清内皮素 (ET)含量作为观察指标。结果 E组HP含量高于I/R组 (P <0 0 5 ) ,ET含量低于I/R组 (P <0 0 5 )。结论 复灌初期应用梯度酸性复灌液有助于未成熟心肌间质的保护。  相似文献   

10.
褪黑激素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褪黑激素增补于停搏液中对缺血再灌注离体鼠心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 2 4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褪黑激素组 ,对照组。离体鼠心在改良的Langendorff Neely灌注模型上 30min预灌注 ,12 0min停搏 ,30min再灌注。缺血前及再灌注期间测定血流动力学指标 ,心肌酶 (CPK ,LDH)、心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脂质 (LPO)含量。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结果 :再灌注后 ,褪黑激素组心功能、心肌超微结构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 ;CPK ,LDH ,LPO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1) ;SOD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褪黑激素增补于停搏液中可显著减轻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具有良好的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大鼠液压冲击伤后脑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及其与颅脑创伤(TBI)后脑水肿的关系。 方法96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每组24只。假手术对照组(SO组)行颅骨开窗,不进行液压冲击;单纯脑损伤组(BI组)制备大鼠侧位中度液压冲击脑损伤模型;生理盐水对照组(NS组)在液压冲击伤后30 min腹腔注射0.9%氯化钠注射液;二甲双胍治疗组(MT组)大鼠液压冲击伤后30 min腹腔注射100 mg/(kg·d)的二甲双胍。4组大鼠分别于24、48和72 h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并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及AQP4蛋白和mRNA表达。 结果BI组、NS组及MT组大鼠在24、48和72 h的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S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I组大鼠在24、48和72 h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表达均高于SO组、MT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NS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T组和SO组24 h时的脑含水量、AQP4蛋白和AQP4 mRNA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8、72 h时均高于SO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二甲双胍干预可明显降低TBI后脑组织AQP4蛋白和AQP4 mRNA的表达,减轻早期脑水肿,改善大鼠神经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缺血预处理延迟保护作用的非缺血诱导方式,我们在离体大鼠心脏等容收缩灌流模型上观察到:24小时前腹腔注射ZnS4诱导心肌金属硫蛋白(MT)含量增高1.6倍;与单纯缺血再灌注组比较,诱导MT组显著减少了肌红蛋白漏出和MDA增加,减轻了心肌ATP耗竭,增强了左室做功能力,但不影响冠脉流量。因此我们认为,ZnSO4注射诱导MT合成,能代替缺血预处理,模拟出缺血预处理的延迟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快通道不停跳冠脉搭桥(OPCABG)患者吗啡自控镇痛(PCA)与间断肌注镇痛对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 30例OPCABG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脉PCA组(Ⅰ组)和间断肌注镇痛组(Ⅱ组),每组各15例。于术后12、24、36和48 h分别对患者的安静痛和咳嗽痛进行VAS评分;于麻醉前、术中90 min、术后24和48 h测定血糖、血浆胰岛素和皮质醇水平。结果 术后12、24、36和48 h Ⅰ组患者的安静痛、咳嗽痛VAS评分均显著低于Ⅱ组(P<0.01);术后24和48 h两组患者血浆胰岛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中90 min后与麻醉前比较,两组患者血糖及皮质醇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Ⅰ组术后48 h恢复至麻醉前水平,Ⅱ组高水平持续至术后48 h(与麻醉前比较,P<0.05);组间比较术后血糖、皮质醇水平Ⅰ组显著低于Ⅱ组(P<0.05)。结论 OPCABG手术患者术后吗啡PCA较本文采用的间断肌注镇痛能更有效地减轻术后疼痛及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解偶联蛋白-2(uncoupling protein-2,UCP2)对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的保护机制。方法 结扎左冠状动脉复制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模型。预适应组行3次缺血5min,再灌注10min的预处理,分别于预处理0,6,12,24和48h(分别为0,6,12,24和48h亚组)后行30min缺血及120min再灌注:对照组开胸后不结扎左冠状动脉,电镜观察心肌超微结构,据Rainio评分标准进行心肌超微结构损伤程度的半定量分析。采用Western Blot及比色法检测心肌UCP2活性及iNOS活性。结果 预适应各亚组UCP2活性均增高(P〈0.05),0h亚组UCP2表达水平最高(P〈0.01),24小时亚组和48小时亚组心肌iNOS活性显著升高(P〈0.05)。结论 UCP2和iNOS共同参与了大鼠心肌缺血预适应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中1-磷酸鞘胺醇受体(sphingosine 1-phosphate receptor,S1PR)的表达及其作用,观察干预S1PR3(S1P3)对脂多糖诱导的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传代培养小鼠Ana-1巨噬细胞,给予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100 ng/ml)刺激或S1P3特异性抑制剂CAY-10444(10μmol/L)干预,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CAY-10444组、CAY-10444预处理2h+LPS组,Transwell小室观测巨噬细胞迁移,蛋白免疫印迹检测巨噬细胞S1PR的表达,并检测p-Akt/Akt蛋白水平。在体实验,6~8周龄雄性C57/B6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LPS组、CAY-10444组、CAY-10444干预+LPS组,每组12只,LPS(10 mg/kg)腹腔注射,或CAY-10444 1 mg/kg于LPS诱导后30 min腹腔注射干预,24 h后取心脏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巨噬细胞浸润程度以及炎症因子的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心肌损伤标记分子BNP、巨噬细胞表面分子F4/80、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PS诱导巨噬细胞大量迁移S1P3蛋白表达增加(P0.01),p-Akt Ser473/Akt表达上调(P0.01);与LPS组相比,S1P3抑制剂CAY-10444干预后再给予LPS刺激,巨噬细胞迁移被抑制(P0.01),p-Akt Ser473/Akt表达也降低(P0.01);在体实验,LPS诱导小鼠后BNP mRNA水平明显上调(P0.01),同时F4/80以及炎症因子TNF-α、IL-1β、IL-6的mRNA水平上调(P0.01),HE染色可见心肌损伤及炎细胞浸润,免疫组化染色法显示F4/80及炎症因子的大量阳性表达(P0.01);使用S1P3抑制剂后,与LPS组比较,心肌损伤减轻免疫组化中巨噬细胞减少(P0.01),炎症因子表达降低(P0.01),BNP mRNA水平降低(P0.01),F4/80以及TNF-α、IL-1β、IL-6的mRNA水平也明显降低(P0.01)。结论抑制巨噬细胞S1P3表达可抑制巨噬细胞的迁移并提示p-Akt/Akt与了这一过程,此外,S1P3抑制剂的干预可有效减轻LPS诱导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