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 毫秒
1.
正肱骨外科颈骨折多发生于老年人,约占该年龄段骨折的1/3,多伴有大结节骨折、肩袖损伤,且肩关节挛缩、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常见。本文回顾性分析骨水泥强化空心钉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徐晓东 《山东医药》2009,49(14):63-63
目的 探讨用锁定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对12例骨质疏松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行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用Neer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12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为3~18个月,其中优6例,良5例,不满意1例。结论肱骨近端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术治疗伴骨质疏松的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创伤小,固定坚强,可早期进行功能锻炼,肩关节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3.
<正>肱骨外科颈骨折占全身骨折的4%~5%,占肱骨近端骨折的90%,尤其老年人更多见〔1〕。对于合并骨质疏松老年人,在肩部外伤时,尤易发生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肩肿胀疼痛,活动受限,患侧上臂可较健侧缩短,可伴有外展或内收畸形。本研究观察应用氯膦酸二钠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012年7~12月我科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50例,其中男16例,女34例,平均年龄65.2岁。均为新鲜骨折。  相似文献   

4.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包括肱骨外科颈及其以上部位的骨折。外力作用是肱骨近端骨折的主要因素。高龄患者肱骨近端骨折表现较复杂,且靠近关节面,多数患者骨质疏松较为严重。一直以来对此类骨折的治疗方法有争议。随着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植入材料的不断研发,人工肱骨头置换与锁定加压板  相似文献   

5.
正肱骨外科颈骨折是指位于肱骨解剖颈2~3 cm处的骨折,该部位为松质骨向皮质骨过渡的移行部位,为力学薄弱区,此类骨折多由直接暴力引起,常发生于老年人群~([1])。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的发生与骨质疏松有明显的相关性,其特点有骨松质稀疏、骨皮质较薄,低能量的创伤即可造成骨折,骨折类型常为粉碎性,骨折断端常发生骨质丢失,易伴有患侧肩关节不稳定,复位及固定困难,常损伤肱骨头的血液供应,影响骨折愈合,导致骨折不愈合,治疗难度大~([2-3])。PHLOS锁定钢板固定技术遵循了目前通用的弹性生物学内固定的原则,适用于骨质疏松性骨折,目前已在老年肱骨近端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采用闭合穿针对于糖尿病合并肱骨外科颈不稳定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糖尿病合并肱骨外科不稳定型骨折患者90例,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经皮穿针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闭合穿刺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5.56%(43/45),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优良率的80.00%(36/4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闭合穿针治疗糖尿病合并肱骨外科颈不稳定型骨折可有效提高治疗优良率,且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3例肱骨近端复杂骨折患者采用可调节式非限制性骨水泥型人工肱骨头假体行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术后采用美国肩肘外科医师评分(ASES)评估肩关节功能。复查X线观察假体位置、大小结节愈合情况。结果 13例术后随访18~36个月。术后18个月ASES为83~89分,所有患者患侧肌力和肩关节功能基本恢复至伤前状态。结论人工肱骨头置换术治疗肱骨近端复杂骨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治疗老年人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收集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住院患者98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肱骨近端锁定钢板结合同种异体骨移植治疗,对照组只予肱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随访进行Neer肩关节功能评定,比较分析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组98例患者均进行了至少6个月的随访,随访时间6~17个月,平均(10.2±5.2)个月。观察组治疗效果满意率97.9%(47/49),对照组75.5%(37/49),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235,P=0.001)。结论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锁定加压钢板联合同种异体骨植入治疗临床效果较确定,符合生物力学固定原则,值得借鉴和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辉 《中国临床新医学》2018,11(10):1060-1063
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是肱骨外髁骨折后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后可引起肘部骨发育异常、肘关节对应关系丧失、肢体外观畸形及肘关节功能障碍,给患儿的身心健康带来严重的负担。深入了解其发病原因、解剖结构及治疗方式有助于规范肱骨外髁骨折的临床治疗及并发症的预防。该文针对儿童肱骨外髁骨不连的病因、解剖及手术治疗等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2001年2月到2003年10月,我院收治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28例,分别进行肱骨后前位CR或普通X线摄影后,根据病情再进行肱骨外科颈穿胸位检查。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老年人因为激素水平的改变等因素,常伴有内科疾病及比较严重的骨质疏松,在发生骨折时,骨量丢失较大,尤其是股骨粗隆间、股骨颈、胫骨平台、肱骨外科颈等以松质骨为主要组成骨的部位骨折时,骨的压缩、丢失等发生明显,需要的骨愈合时间相对较长.早期手术、植骨,获得稳定的内固定是骨折治疗的关键,且手术后便于患者护理和减少长期卧床产生的一系列并发症.我科采用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骨折,取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对比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合并内侧皮质骨缺损,已获得内侧柱支撑重建时植骨与非植骨的疗效。方法收集2010-06~2016-02采用锁定钢板治疗的肱骨近端骨折46例,均完整随访。其中男28例,女18例;年龄61~92(72. 1±3. 68)岁。骨折根据Neer分型三部分骨折31例,四部分骨折15例。46例均为肱骨近端内侧粉碎性骨折且复位过程中合并该处骨缺损,将46例分为植骨组20例,非植骨组26例,两组均通过内侧支撑螺钉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对比末次随访时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肩关节功能Constant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肱骨头内翻角度、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 46例患者获得术后14~41(19. 8±2. 48)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植骨组、非植骨组Constant评分分别为(76. 0±7. 9)分、(75. 5±6. 5)分,VAS评分分别为(2. 7±0. 8)分、(3. 1±1. 1)分,肱骨头内翻角平均分别为(0. 7±1. 2)°、(1. 2±1. 0)°,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5. 00%(3/20)、19. 23%(5/26),以上各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两组间骨折愈合时间分别为(14. 6±2. 4)周、(16. 2±2. 9)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当肱骨近端内侧粉碎性骨折、骨缺损或内侧骨皮质难以复位时,通过内侧支撑螺钉重建肱骨近端内侧柱支撑,无需植骨即可获得稳固的固定,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正肱骨外科颈为肱骨大结节、小结节延展为肱骨干的相交部位,其解剖位置特点决定其易发生骨折~([1])。而肱骨近端骨折是继髋骨和桡骨远端骨折后65岁以上患者的第二常见骨折类型,也是第三常见骨折类型~([2])。在过去,估计有20%的肱骨近端骨折需要手术治疗,而现在手术适应证也在逐渐地扩大,追其原因,包括医生更好地理解多种骨折模式,患者有更高的心理期望及内固定技术的改进,微创,半关节置换术及选择性使用现代反向假体设计等等~([3])。骨折治疗方式的选择取决于骨折类型、骨质量、医生的经验和病人的可靠性等,现将其治疗进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肱骨近端骨折是指肱骨外科颈以远1~2 cm至肱骨头关节面之间的骨折,包括肱骨头、大结节、小结节和肱骨干近端等结构的骨折,老年患者由于多伴有骨质疏松,肱骨近端一旦发生骨折,极易粉碎,并造成复杂骨折,而且多伴有肩关节脱位,治疗相当棘手.临床上对该类骨折的治疗方法较多,绝大多数患者经过保守治疗就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约20%的复杂骨折需要住院手术治疗[1].我科在2005年1月至2008年1月期间,应用锁定钢板(LP)和三叶草钢板(Cloverleaf Plate,CP)治疗肱骨近端骨折92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对两种方法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5.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代谢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COPD是一种以气流持续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其患病率、致残率、病死率高.骨质疏松是以骨量减少、骨结构退化和骨折风险增加的骨代谢性疾病,是COPD的重要合并症之一,但在临床中常被忽视.当COPD合并骨折时,可引起患者肺功能下降、急性加重频率及病死率增加,因此及早诊治COPD合并的骨质疏松能有效预防骨折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治骨质疏松,预防骨质疏松相关的骨折对于COPD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32例治疗体会威海市立医院(264200)刘方近年来,我们收治老年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32例,其中男10例,女22例;年龄54~72岁,平均64岁。新鲜骨折30例,陈旧骨折2例。致伤原因为车祸伤12例,坠跌伤18例,运动伤2例。骨折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中医综合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8月~2015年9月在我院接受肱骨外科颈骨折治疗的患者88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采用锁定钢板为主要治疗方法,研究组采用中医疗法为主要治疗方法,对两组患者伤口愈合时间进行对比。结果把患者伤口愈合时间作为评价指标来看,对照组患者平均伤口愈合时间为(50.21±4.86)天,远远高于研究组的(40.32±2.35)天(P0.05)。结论在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中医治疗具有的优势性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正>肱骨近端骨折占所有骨折的5%左右~(〔1〕)。60岁以上女性为甚,其发生率与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有明显关系~(〔2〕)。随着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肱骨近端骨折越来越常见,也称为骨质疏松性骨折。肱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以60岁以上的老年人多见,且老年患者数量在不断增加~(〔3〕)。由于骨折类型复杂以及患者本身相关因素差别很大,此类骨折一直都是创伤骨科的治疗难点。1肱骨近端骨折的损伤机制与诊断分型肱骨近端骨折常见骨质疏松的老年人,肱骨近端骨折临床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小切口经皮锁定加压钢板(LCP)内固定术(MIPPO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指导。方法对14例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M/PPO术,5例同时进行植骨。结果手术及术后恢复顺利,未出现相关并发症;平均随访10.3个月。按Neer评分结果,疗效为优6例,良7例,可1例;总优良率为92.9%。结论MIPPO术治疗肱骨近端骨折具有软组织损伤小、骨折愈合率高、副损伤小及并发症发生率低等优点,尤适用于不稳定型、干骺端粉碎型及骨质疏松明显的肱骨近端骨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在肱骨外科颈骨折分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45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进行普通x线、螺旋CT轴位及三维重建成像检查,据此进行Neer分型。结果以术中分型结果为准,普通X线片、CT轴位片及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分型的正确率分别为62.2%、55.6%、97.8%,三者比较,P均〈0.05。结论螺旋CT三维重建成像可对肱骨外科颈骨折进行准确分型,有助于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