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总结分析中医时间医学中独特的节气时令物侯观念及与临床治疗康复的关系。方法:查阅上世纪70年代至今的国内中医多学科、物候学,以及节气时令方面的重要专著,并查阅先秦时期至金元时期的部分相关历史文献,以及维普期刊数据库近10年有关中医物候思想的有关论文,归纳总结了中医药学中时间医学思想与时令物侯观念的特殊关系与发展过程,说明古今节气时令的差异,说明其在医疗康复中的意义。结果:①古代医学家通过实践,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动态的整体,人体受到自然环境的密切影响,所以人体的生理、病理演变规律,也有着与自然四时演变同样的规律。时令-物候-脏腑有密切关系。人体与时间,以及与自然物候因素处于一个动态的生态整体中,在这个整体中,人与植物、动物、水、空气、土壤……以及抽象的时间、温度、湿度、色、味各种因素都组成了一个动态的体系。②从《黄帝内经》始,通过实践总结,古代医家在中医药理论中融进大量时令物候知识,中医时间医学思想中的时间标准往往运用的是与自然相关的节气时令,人与自然协调程度应用的是物候现象标准,这种思想一直指导着临床诊疗、中药药理,以及保健康复中。③古今节气时令的时值有所改变,说明了中医药学中时间医学的物侯观念是来源于古代文化背景及医学实践的总结,反过来掌握这种思想观念又可指导医学实践。结论:中国古代医学讲求“天人合一”,十分注重“天时”与人体生理病理规律的关系,这同现代医学里的时间医学思想是一致的。了解与研究中医时间医学中的节气时令观念,有助于中医药临床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2.
中医的整体观念与现代康复医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整体观念”.以及系统论和现代康复医学的整体功能观的研究,主要从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发,探讨“生物-心理-社会-自然”的中国康复医学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中医药膳在康复护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中医康复护理已经成为时代的需要。中医康复护理的发展不是对中医理论体系的否定与改造,而是对中医理论的补充和完善。这种补充是通过吸收康复护理的思想,在中医学的理论原则指导下,对有关疾病的康复护理内容进行整理提高,这是继承中的发扬,标志着中医康复护理在康复医学领域的完善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论中医康复医疗的特色湖北中医学院养生康复教研室陈俊文*1形神兼调,整体康复整体观念是中医学的基本观点,也是其特色之一,如自然一体观、人与社会一体观及人体自身一统观,形神合一,即其内容之一。所谓“形”,是人体一切有形之质的概括。包括五脏六腑、四肢百骸、...  相似文献   

5.
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中已有有关康复医学的理论观点与方法,认真研究这些理论与方法,将对丰富现代康复医学或创建中医康复医学具有重要意义。现对《内经》的有关理论作一简介。  相似文献   

6.
中医养生理论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中医养生理论在疗养医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从传统医学的"天人合一"、"时令养生"、 "形神合一"诸方面寻找传统医学与疗养医学的结合点.结果 将中医养生理论纳入现代疗养医学中,可增强疗养院自然疗法的医治能力.结论 疗养院要把中医养生理论广泛地应用到现代疗养医学中,并成为疗养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7.
《中国临床康复》2005,9(22):F007-F007
在工作中将中医学“天人相应”的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的学术思想运用于指导临床康复对象的选择、康复适应证的辨证、康复治疗原则的确定及康复方法的运用等多方面,将丰富的中医养生康复医学的理论和方法应用于临床,反复验证,不断总结、整理提高,与现代康复理论和方法相结合形成了西医辨病、中医辨证、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的特色,取得了整体康复、辨证康复、功能康复的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基于健康服务的伦理原则,结合中国社会康复服务环境和伦理道德观念,构建指导中国康复实践的伦理学体系.方法 探源康复医学伦理史学,分析康复医学伦理性设定,总结在国家级康复机构中践行康复医学伦理准则.结果 系统分析了康复医学伦理发展,阐述了康复机构伦理设定的原则与方法 ,并探讨了在国家级康复机构伦理性设定与实践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中医时间医学几个有争议的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郁保生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15):159-161
目的:中医时间医学注重综合节律论治,时间取舍方面要注意区别十二时与十二辰的不同含义;而现代时间医学则注重单个节律研究。综合历代时间医学论述及现代时间医学文献,对中医时间医学中几个争议问题进行探讨。 方法:主要收集了从1998/2004有关时间医学的理论、临床及实验研究等方面的论文有近400篇。综合各家所述,参以历代时间医学有关论述综合归纳分析。 结果:①中医时间医学与现代时间医学问题:中医时间医学应汲取现代时问医学研究成果,并展开对人体单一节律的认识,重新分析评价综合节律的可靠性.应用性。并不断修正之。现代医学则应结合中医综合节律的方法与成果.对所研究的单一节律,求其共性,加以综合归纳。②同一疾病不同的愈甚持起问题:中医之一病含西医之多病,西医之一病含中医之多证.临证时不可不辨。因此中医时空治疗亦应注重辨证施治,治病求本。③时间取舍问题:在研究中医时间医学时切不能简单地将十二时套用24小时,也不可将十二时固定搭配十二辰。因此.为了时空医学研究的需要,有必要对十二时的时阈相对定点。④前律取舍问题:由于同一个疾病。它的阶段性不同,其病理扣律也不相同,则其投药施治的时间亦异,因此。临证时必须辨时求本。⑤“时不可违“与“舍时从证”问题:即医者必须遵循时空规律来诊治疾病,在临证时切不可不顾时空观而任一处之,但是时间因素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故在临床施治时切不可盲目夸大时空因素的作用,因此,业医者既要“时不可违”,有时又要“舍时从证”。 结论:中医时间医学注重综合节律论治;而现代时间医学则注重单个节律研究;两者不可偏废,应予互补。对同一疾病不同的愈甚持起问题和节律取舍问题主张从整体出发,辨证施治,治病求本.在因时施活方面指出了时间因素只是疾病发生发展的一个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强调了临证时既要“时不可违”,有时又要“舍时从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医疗急救水平的不断提高,中风的发病率、存活率及后遗偏瘫率亦不断增加。因此,康复治疗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中医康复学的概念是在80年代后提出的。在中医古籍中虽无康复医学之名称,但有关康复医疗的内容则散见于大量的中医文献中。  相似文献   

11.
浅议高校教材《中医康复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高校教材《中医康复学》于 1990年 2月问世。在随后 10年里 ,康复医学(包括中医康复 )研究取得了许多成就。《中医康复学》应补充新的内容以适应中医康复临床和教学的需要。1康复医学的发展对中医康复学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战《中医康复学》将中国康复医学发展简史分为先秦时期、汉魏六朝时期、隋唐五代时期、宋元时期、明清时期几个阶段 ,缺乏近现代部分。书中介绍的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气功、泉水疗法、泥土疗法、音乐疗法等都属于中国古代疗法 ,书中缺乏现代中医康复手段。现代中医康复学应对康复临床面临的…  相似文献   

12.
候本赤  候中赤 《现代康复》1998,2(8):785-785
中国传统医学在几千年的医学实践中总结出了以阴阳、五行等学说为理论基础,以用药、针灸、推拿按摩、气功导引、饮食、心理等方法为手段的医学体系.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重大贡献。但是由于历史条件的局限,中医学主要是在临床治疗上发挥作用,间或有预防保健及养生康复的思想参与其中.随着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中医学学科分类日趋精细.各学科在相互交融的基础上又各有侧重,如中医治疗学、中医养生学、中医康复学。尤其近年来在高等院校中开设了中医养生康复专业,中医康复学日益显示出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谈中医自然医学在现代疗养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然医学 ,是一个现代理论术语概念 ,它涵盖了祖国传统医学的总特征 ,以别于西方的治疗医学公式。医学处理的主要是健康与疾病关系问题 ,偏重于“治” ;现代疗养学主要研究疗养因子对人体健康的作用 ,防治结合 ,侧重于“防” ;而中医“天人相应”、“顺乎自然”的观点 ,又无时不体现在现代疗养工作的各个环节 ,二者关系密切。在此谈谈突出自然医学观的重要性 ,供同道参考。1 治疗医学的起源、发展和作用及其与自然医学的关系。现代医学的飞速发展 ,无疑对促进人类健康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魏尔肖 (R·Virchow ,1 82 1~1 90 2 …  相似文献   

14.
中医心理致病因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晋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9):1757-1757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在转变,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发生与发展中所起作用,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明。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中医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中,丰富的医学心理学内容已构成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中医心理因素对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对于发掘祖国遗产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探讨"十一五"以来疗养康复医学学科的专业技术特色。方法收集、检索全军各疗养康复医学学科"十一五"以来在专业技术特色上的相关资料,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总结。结果"十一五"以来,我军疗养康复医学实现了自然疗法与现代科技相结合,中医疗法与西医技术相结合,经验医学与循证医学相结合,疗养康复技术融通于古今之间、中西之间、理论与实践之间。结论疗养康复医学的"三个结合"、在新的基础上达到融通重整的专业技术特色,是疗养康复医学专业技术有别于其他医学学科的特点之一,也是"十一五"以来我军疗养康复医学学科新进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6.
依据中医学理论体系中对健康和疾病认识的“整体观念”,以及系统论和现代康复医学的整体功能观的研究,主要从疾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出发,探讨“生物-心理-社会-自然”的中国康复医学模式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浅谈中医护理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1世纪现代医学发展迅猛,医学模式不断更新。中医护理随着中医事业的振兴也得到迅速发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模式。中医护理是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十分丰富,它是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结合预防、保健、康复、医疗活动,对病人及老、弱、幼残加以照料,并施以独特的护理技术。以保护人民健康的一门应用学科,它有其独特而行之有效的护理方法和技术。  相似文献   

18.
<正>1中医传统心脏康复的概述许逊(239~374年,中国晋代道教著名人物,江西南昌人)所著《灵剑子》一书中提到以气功理论为基础的心脏康复保健方法,这也是目前世界上首次记录有关心脏康复及锻炼的方法 -心脏导引法。心脏导引法通过运动、调节呼吸、疏通经络对心脏进行间接的锻炼,保持脏腑器官协调统一,以达到保健的作用。古籍《素问·上古天真论》云:"其于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指出保持人体与自然的平衡才是维持健康的法则,维持人体的健康,需要各方面相协调,阴阳、气血、五脏、人体、自然相和谐统一,才能使人体五脏协调,维持健康。  相似文献   

19.
现代多学科逐步向中医药学渗透、结合,由此中医现代化的进程开始启动。中医现代化进程中借鉴与超越的必要性是由其普遍性决定的,不仅自然科学的创新发展需要借鉴与超越,人文社会思维科学及哲学的创新发展也需要借鉴与超越,中医学也不例外,微观分析对于中医学来讲是需要引进借鉴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巨大鸿沟是需要天堑超越的。借鉴与超越的可能性是由挑战中的机遇决定的,弘扬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借鉴人类现代文明的优秀成果,并在二者基础之上的超越创新,这是发展中医学所必须具有的自然观与方法论。借鉴超越的现实性是以“治病求本”这一中医学理论内核等的发展进行讨论的,从宏观治病求本思想的形成,到宏观治病求本思想的发展,从微观治病求本思想的建立,到微观各病专本假说的产生,是一个不断借鉴超越创新发展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医学模式在转变,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发生与发展中所起作用,已被大量临床实践所证明。在长期的医学实践中,中医十分重视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在大量的古代医学文献中,丰富的医学心理学内容已构成中医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入研究中医心理因素对机体身心健康的影响,对于发掘祖国遗产促进医学事业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