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6.
子宫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子宫腺肌病(腺肌病)患者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分布与腺肌病发病以及痛经的关系.方法 选择经手术切除子宫的患者74例,其中腺肌病组32例(包括有痛经22例,无痛经10例),子宫肌瘤(肌瘤)组42例(包括有痛经15例,无痛经27例).应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子宫内膜神经纤维的分布,分别用抗神经微丝蛋白(NF)抗体与抗蛋白基因产物9.5(PGP9.5)抗体检测有髓与无髓神经纤维.结果 腺肌病和肌瘤组有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分别为64%(14/22)和67%(10/15),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0.6(0~9.4)和0.6(0~6.0)条/mm2;两组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均无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和肌瘤组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功能层均无神经纤维检出.腺肌病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64%(14/22)和1.1(0~12.0)条/mm2、50%(5/10)和0.6(0~3.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23%(5/22)和0(0~0.6)条/mm2、20%(2/10)和0(0~1.0)条/mm2.肌瘤组痛经者与无痛经者的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80%(12/15)和1.6(0~10.0)条/mm2、44%(12/27)和0(0~5.0)条/mm2;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检出率和神经纤维密度分别为40%(6/15)和0(0~0.4)条/mm2、15%(4/27)和0(0~1.0)条/mm2;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和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在腺肌病和肌瘤组痛经者间以及在无痛经者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但两组痛经者子宫内膜基底层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密度均显著高于同组无痛经者(P均<0.05).结论 子宫内膜PGP9.5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参与痛经的发生;NF免疫反应阳性神经纤维可能与痛经的发生无关;子宫内膜神经纤维增生可能与疾病本身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