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4 毫秒
1.
《中国药物警戒》2009,6(5):313-316
警惕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严重不良反应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复方制剂,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舒巴坦钠系β-内酰胺酶抑制剂,  相似文献   

2.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液为复方制剂,是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舒巴坦钠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保护头孢哌酮钠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对头孢哌酮钠有增效作用.该药主要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腹腔内感染等[1].随着临床的广泛应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严重不良反应(ADR)报告也日渐增多,主要以全身性损害、呼吸系统损害为主.我县自2007年不良反应开展至今,发生1例乡镇卫生院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过敏性休克死亡病例,希望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3.
符红波  周勇  郑奕辉 《中南药学》2004,2(3):175-176
目的评价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A组)、头孢唑肟钠组(B组)、拉氧头孢钠组(C组)3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评价.结果3种治疗方案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成本最低.结论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4.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获得性肺炎9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92例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确诊病例。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总有效率可达91.3%。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老年社区获得性肺炎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豚鼠的致过敏作用。方法取健康豚鼠24只,按体重随机分为4组,即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规格l组、规格2组、2%卵蛋白阳性对照组度0.9%氧化钠注射液阴性对照组。对各组动物隔日分别腹腔注射给药,0.5mL/只,共3次致敏并激发。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给药组两次激发后,未见明显异常症状,试验结果为阴性。结论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氯化钠注射液对受试动物无致敏作用。  相似文献   

6.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复方制剂,为头孢哌酮钠和舒巴坦钠均匀混合的无菌粉末.头孢哌酮钠系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而起杀菌作用;舒巴坦钠系β-内酰胺酶抑制剂,可保护头孢哌酮钠不受β-内酰胺酶水解,对头孢哌酮钠有增效作用.该药适用于治疗敏感细菌所致的呼吸系统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生殖系统感染、腹腔内感染、皮肤和软组织感染、骨骼和关节感染、败血症、脑膜炎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及临床对策,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10年5月~2012年5月100例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情况及采取的相应对策。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60例,占60.0%,其次为血液系统反应。结论应合理使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严格掌握禁忌证,以预防和制止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3种治疗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成本‐效果。方法:运用药物经济学成本‐效果分析法,对头孢唑肟钠(A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B组)、头孢他啶(C组)3种治疗方案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种治疗方案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疗效最好,成本最低。结论:3种头孢菌素类抗生素中,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是治疗老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体外建立腹膜透析管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模型,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对大肠杆菌生物被膜的影响。方法采用腹膜透析液-腹膜透析管系统建立体外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模型,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阿奇霉素分别单独作用及联合作用于腹透管内大肠杆菌生物被膜,扫描电镜观察腹透管上生物被膜变化并计数存活细菌菌落数。结果用腹透液培养大肠杆菌24h后,腹透管上可形成明显的细菌生物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组作用后,腹透管上细菌生物膜被严重破坏;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阿奇霉素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内存活细菌数无明显变化(P>0.05);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存活细菌数明显减少(P<0.01);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联合阿奇霉素组较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组存活细菌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与阿奇霉素联合作用可严重破坏腹膜透析管内已形成的大肠杆菌生物被膜,较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有更强的抗菌效果。  相似文献   

10.
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是临床上常用的抗菌药物,按发现年代以及抗菌性质可分为一、二、三、四代。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复方制剂,头孢哌酮钠为第三代头孢菌素;舒巴坦对其他细菌无抗菌活性,但可以保护头孢哌酮钠β-内酰胺免受耐药菌β-内酰胺酶的水解破坏,两者合用具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所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因具有广谱抗菌活性而深受广大临床医生的喜爱。  相似文献   

11.
70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曹洋 《中国药业》2010,19(13):55-56
目的了解近年来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99年至2009年间国内中文期刊中公开报道的70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病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着较多的不良反应,以过敏性休克最多(40.00%),其次为血液系统反应(27.14%)。结论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2.
109例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发生的相关因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2年1月~2012年10月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09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累及系统一器官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血液系统、胃肠系统、肝胆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多数不良反应出现在用药后30min内,且以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的症状较重。结论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与其化学结构、患者个体体质、饮食、联合用药等有关。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合理使用及用药监护,可以避免或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184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7年1月至2009年4月淄博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收集的184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不良反应/事件以0~10岁儿童发生率最高,主要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及全身性损害。多数不良反应/事件出现在用药后30分钟内,且以联合用药出现不良反应/事件的症状较重。结论应加强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用药监护,减少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不良反应7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ADR)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1994~2009年国内公开报道的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DR75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的ADR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其中双硫仑样反应45例,占60.00%;过敏性休克11例,占14.67%),其次为血液系统、心血管系统、泌尿系统等不良反应。结论:临床医生应重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ADR,注意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磷霉素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79例下呼吸道感染住(?)患者按入院顺序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磷霉素钠注射剂4.0 g,ivd qd,给药后1h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2.0 g,ivd bid;对照组单独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注射剂2.0 g,ivd bid。两组疗程均为7~14 d,比较两组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分别为92.50%和85.71%,对照组分别为74.35%和62.9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2.50%和2.5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磷霉素钠联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优于单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且安全性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国内2000年1月~2006年12月公开发表的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出现的59例不良反应报道进行整理、归纳和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导致变态反应的案例比较常见。结论临床应加强对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预防和监测。  相似文献   

17.
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菲 《中国当代医药》2011,18(10):130-131
目的:探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的相关情况,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42例应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可累及全身多个系统,临床表现复杂,老年患者发生率较高。结论:临床医师应加强对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用药监护,对其不良反应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以减少此类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72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在我市的发生情况,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科学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淄博市2008年收集的72例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病例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评价。结果本组资料中,男性41例(56.94%),女性31例(43.06%);不良反应以老年人及儿童居多;不良反应一般较轻,严重不良反应12例(16.67%);经采取治疗措施后治愈64例(88.89%),好转8例(11.11%);主要临床表现为皮疹、瘙痒等过敏反应。结论继续加强抗菌药物的不良反应监测,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不良反应文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群 《中国药房》2010,(22):2093-2095
目的:探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一般规律及特点。方法:以"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为关键词,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2000年1月~2010年1月的文献进行检索并查阅原文,共计121篇文献154例,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致ADR在60岁以上人群发生率较高(占36.36%),多发生于用药后10min内(占33.77%)。临床表现累及多个器官或系统,表现复杂,以变态反应为主(占42.21%)。11例死亡病例中,有9例死于过敏或过敏性休克,并且都在10min内发生。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重视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所致ADR,坚持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头孢曲松和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9例下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给予头孢曲松钠治疗,实验组45例给予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实验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95.56%,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15.91%、11.1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孢曲松与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在下呼吸道感染治疗中均发挥重要作用,但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的疗效更明显,更值得在临床医学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