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 探讨创面床准备理论联合局部推进皮瓣在难治性创面中的疗效.方法 采用创面床准备理论联合局部推进皮瓣修复难治性创面30例.创面面积3 cm×3 cm~7 cm×8 cm,全部有感染,病程2个月至2年.结果 26例一期愈合,术后3例皮缘部分坏死与1例部分裂开,均予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至1年,原创面处无复发,皮瓣质地柔软,外形满意.结论 创面床准备缩短了术前创面准备的时间,局部推进皮瓣血供充足,便于转移,简捷、快速并有效地促进了难治性创面的愈合,尤其适用于老年患者,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创面床准备理论在难治性创面换药中的应用.方法 2007年2月至2009年2月,对60例难治性创面换药时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将创面床准备理论应用于实践,在创面的不同时期给予不同的局部处理方法.创面面积2 cm×3 cm~5 cm×6 cm,病程3~30个月.结果 在接受治疗的60例患者中,55例患者创面获得愈合,另外5例通过手术修复而愈合.创面愈合时间:应用介入药物治疗恶性肿瘤致腹股沟部慢性溃疡患者为(13.1±5.4)d,足部慢性溃疡患者为(18.3±3.6)d,手术后切口皮肤坏死患者为(10.1±3.2)d,褥疮患者为(24.1±7.2)d.结论 创面床准备比常规换药增加了主动促进创面愈合的治疗,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跟腱外露创面的处理.方法 2002年2月至2007年6月收治17例跟腱修复或延长术后因局部软组织坏死致跟腱外露患者.跟腱开放性损伤术后9例,跟腱闭合性损伤术后5例,跟腱延长术后3例.伴跟腱缺损4例.跟腱外露3周以内12例,3-12周4例,13个月1例.采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13例,隐神经营养血管皮瓣移位修复3例,游离皮瓣移植修复1例;皮瓣大小:3 cm×4 cm-8 cm×11 cm.结果 术后2例皮瓣边缘出现少许黄色分泌物,经换药2周后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一期愈合,供区切口也一期愈合.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皮瓣无破溃,色泽、弹性好,两点辨别觉为10-20mm.结论 跟腱外露创面应尽早应用皮瓣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应用改良局部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改良局部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15例15指,指端缺损面积为1.5 cm×0.8 cm~1.5 cm×1.4 cm,术中切取皮瓣面积为3.0 cm×2.0cm~3.5 cm×2.5 cm.结果 术后15例15指皮瓣全部成活,供受区创面均一期愈合.术后随访3~16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观满意,皮肤弹性好,伤指无疼痛,两点辨别觉5~8 mm,平均6 mm.按照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10指,良3指,中2指.结论 利用患指改良局部推进皮瓣修复拇指指端缺损,术后皮肤质量接近正常,有可靠的指脂垫、指端感觉接近正常,是修复拇指指端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杨抒  陈祥军  雷雨  杨亚南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7):4592-4594,4596
目的 研究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各种四肢创面的临床效果及优点.方法 采用以深筋膜及其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修复四肢创面共40例,其中软组织毁损性伤32例,肿瘤切除后创面5例(皮肤鳞癌3例、烧伤后瘢痕恶变的鳞癌2例),高压电击伤创面3例,皮瓣面积2 cm×4 cm.~4 cm×12 cm,通过随诊观察外形及功能恢复情况,评价疗效.结果 40例筋膜皮瓣中33例完全存活良好,6例出现部分坏死,经换药延期愈合.l例皮瓣皮肤层完全坏死,但皮下组织尚存活,经换药、植皮二期愈合.术后对25例进行随访2月~1年,术后创面覆盖满意,远期皮瓣色泽、弹性均好,外形及功能恢复满意.结论 以筋膜皮下组织为蒂的筋膜皮瓣切取方便,供区创伤小,转移灵活,血供丰富,抗感染能力强,适合修复四肢中小面积的创面.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臀部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共13例.皮瓣面积为7 cm×8 cm~10cm×18 cm,覆盖创面大小为5 cm×6 cm~6 cm×14 cm.结果 皮瓣全部成活,随访6个月至1年,皮瓣质地良好,臀部外形不臃肿,对称性好,下肢伸髋功能无影响.供区愈合良好.结论 臀上或臀下穿支皮瓣血运可靠,设计灵活,手术切取简便安全,保留臀大肌,供区无须植皮,是修复骶尾部深度创面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修复难愈性骨缺损、骨髓炎创面的治疗方法以减少伤残的发生,提高生存质量.方法 2005年3月至2006年4月,采用带肌肉腓动脉穿支皮瓣修复小腿骨缺损钢板外露创面8例.患者病程2~6个月.部位:小腿中远端胫前区.钢板内固定后外露伴有骨缺损、死腔形成(容量35~65 ml).创面面积:2.5 cm×4.5 cm~4.0 cm×6.5 cm.以小腿后正中线中点与外踝和跟腱中点之连线为轴心线,蒂部旋转点在外踝上3~5 cm处,蒂部宽1~2 cm,在小腿中上部设计皮瓣.所携带肌瓣3 cm×4 cm~5 cm×7 cm.填塞死腔,放置灌洗、引流管,滴入地塞米松、碱性成纤维生长因子、山莨菪碱.结果 术后8例皮瓣均成活.随访6~24个月皮瓣外观恢复满意.骨髓腔贯通骨密度较均匀,无死骨,无死腔,骨髓炎均已痊愈.结论 带肌肉腓动脉穿支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手术一次完成.不仅可以修复创面还可以利用其填充去除死骨后的骨残腔而提高局部抗感染能力.  相似文献   

8.
苗卫华 《现代保健》2013,(23):26-28
目的:对小腿外侧皮瓣的切取进行改进并总结其在足踝部创面修复中的经验和技巧。方法:2004年7月-2012年7月,应用小腿外侧皮瓣逆行转移修复足踝部创面19例,游离移植修复足踝部创面6例。其中8例将皮瓣内感觉神经与创面内感觉神经进行吻合。皮瓣面积最大27cm×12cm,最小9cm×5cm。结果: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其中1例出现动脉危象,经拆除蒂部缝线,局部注射利多卡因后危象解除。1例出现静脉回流障碍,经拆除蒂部缝线、抗凝、换药处理后成活良好。本组病例随访时间6个月~2年,皮瓣外形满意,质地耐磨,足踝部功能恢复好。吻合神经的皮瓣恢复部分保护性感觉。结论:小腿外侧皮瓣血管解剖恒定,厚薄适中,供区隐蔽,是修复足踝部创面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四肢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应用局部筋膜皮瓣修复创面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8年3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102例四肢功能部位深度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给予局部筋膜皮瓣修复,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102例患者共使用局部筋膜皮瓣134个,皮瓣面积为1.4cm×0.9cm~18cm×4.2cm,个人移植皮瓣数量为1~4个,平均1.8个。手术均获成功,皮瓣全部成活,其中逆行移植皮瓣98个,顺行移植皮瓣36个。对所有患者进行为期6~18个月的随访观察,所有患者修复部位均恢复良好,四肢功能较满意。结论四肢功能部位深度烧伤应用局部筋膜皮瓣修复创面效果理想,可显著改善患者四肢功能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的疗效.方法 15例15指指端缺损患者,缺损面积0.8 cm×0.6cm~1.8cm×1.2cm,采用1.0 cm×0.8 cm~2.0 cm×1.5 cm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观察其疗效.结果 15例中14例皮瓣全部存活;1例术后出现少部分坏死,予以切除坏死组织,缩短部分骨质,创面愈合;1例术后第1天出现静脉危象,拆除部分缝线后好转.所有患者均在术后2周拆线,当时见皮瓣及植皮区皮肤组织均存活,随访3~9个月,皮瓣质地较健指稍差,无明显臃肿,无关节活动受限,供区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指动脉终末背侧支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能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临床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2004年1月。2008年4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跟腱外露创面共23例,其中逆行岛状皮瓣20例,顺行皮瓣3例,皮瓣面积3cm×4cm~12cm×13cm。结果所有皮辫均存活,跟腱外露创面得以覆盖,经3—36个月随访,效果满意。结论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切取容易,血供丰富,成活率高,临床应用效果确切,是修复跟腱外露创面的理想皮瓣。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小腿中下段、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之外露创面,采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后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8月~2007年12月收治小腿中下段、踝部、后跟部、足底、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22例,均行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男15例,女7例,病程1h至10个月。小腿中下段软组织缺损7例,踝部2倒,后跟部8倒,足底3例,足背2例。其中伴胫骨或跟骨慢性髓炎3例.创面感染8例,骨外露5例。所取皮瓣范围6cm×3cm-16cm×12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中厚皮片加压包扎。结果术后22例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全部成活.2例发生远端部分坏死,1例创缘感染,经换药处理后创面愈合。患者均获随访3-12个月。皮瓣质地及外观均较满意,小腿及足踝部血运,功能活动恢复正常。结论应用逆行腓肠神经营养皮瓣修复小腿中下段及足踝部骨关节、肌腱及内固定物外露创面,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成活率高等优点,适于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一期修复手部刨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7年4月至2008年8月收治18例手部皮肤缺损患者,采用髂腹股沟皮瓣一期修复,术后3~4周断蒂.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创面一期愈合.均获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血运好,6例皮瓣略臃肿(4例手背皮瓣3个月后行整形手术).手部皮瓣均恢复保护性感觉,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手功能恢复优良率达88.89%(16/18).结论 带蒂髂腹股沟皮瓣修复手部创面具有供皮量大、不吻合血管、手术风险小、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是修复手部创面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应用逆行腓肠神经伴血管营养筋膜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的办法。方法  2 0 0 0年 3月~ 2 0 0 4年 5月 ,对足底部外伤缺损 38例应用逆行腓肠神经伴血管营养筋膜皮瓣修复 ,其全部是外伤所致 ,切取皮瓣范围 (3cm× 6cm)~ (10cm× 2 0cm)。结果 术后 38例全部成活 ,其中 3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 ,经游离植皮后创面愈合。所有跟腱、跟骨外露均覆盖。术后 38例皮瓣经 6个月~ 3年随访 ,平均 2年 ,皮瓣质地弹性好 ,行走正常 ,耐磨无疼痛。结论 逆行腓肠神经伴血管营养筋膜皮瓣修复足底软组织缺损操作简单、便于成活 ,不牺牲主要血管 ,不吻合血管 ,且成活率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踝部深度烧伤创面的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的踝部深度烧伤患者8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应用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患者创面愈合及皮瓣成活情况,并随访9~12个月观察患者预后。结果术后1例皮瓣远端1 cm左右缺血坏死,经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其它7例皮瓣全部成活,供区创面愈合良好。患者术后随访9~12个月发现皮瓣外形满意,无臃肿,无明显挛缩,耐磨擦,无溃疡发生。结论远端蒂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具有穿支血管位置恒定,血液供应可靠,手术操作简便,皮瓣厚度适中,耐磨擦,对供区影响小等优点,是修复踝部深度烧伤创面的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扩大的足底内侧带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应用扩大的足底内侧带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设计皮瓣面积8cm×6cm~12cm×9cm.结果 8例皮瓣全部成活,1例皮瓣大部分成活,部分坏死经换药创面愈合,术后随访3~24个月,平均18.6个月,皮瓣外形满意,感觉良好,弹性好且耐磨,均未出现皮瓣坏死.结论 应用扩大的足底内侧带神经血管蒂岛状皮瓣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具有外形美观、功能良好和感觉良好等优点,是修复足跟部大面积皮肤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膝上外侧动脉骨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的l晦床效果。方法以大腿外侧正中为轴心线,股骨外上髁上约4cm处为中心,在髌骨外侧缘向近端延长线、股二头肌后缘、髌骨上缘区域内,根据受区需要设计和切取膝上外侧动脉为蒂的骨皮瓣。选择与受区动脉顺行或逆行端侧或端端吻合。修复前臂、手、小腿、足部外伤后骨缺损、局限性骨髓炎并软组织缺损15例,骨瓣面积7.2cm×4cm~3cm×1cm;皮瓣面积12cm×6cm~3cm×3cm。结果15例游离移植骨皮瓣均成活,创面未再发感染,3—4个月骨瓣与受区骨骼愈合。修复后伤肢外观满意。结论膝上外侧动脉骨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肢体复合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总结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效果.方法 2000年1月至2008年10月,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患者.创面外露时间5~14 d,均伴有骨、肌腱、神经、血管或钢板外露.切取皮瓣范围6 cm×5 cm~20 cm×15 cm.结果 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获随访3个月至1年,皮瓣色泽、弹性均正常.供区愈合良好,足功能恢复良好,行走正常,踝关节功能正常.结论 腓肠神经营养血管逆行皮瓣血运良好,手术操作简便、安全,可有效修复小腿下段、足踝部皮肤软组织缺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吻合静脉的邻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2-5指中远节指腹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年2月至2009年1月,收治6例2-5指中远节指腹缺损的患者,示指3例,中指3例,环指1例.5例为单指中远节指腹缺损,1例为中指中远节指腹缺损同时伴有环指指端缺损;缺损面积2.5 cm×1.5 em~5.0 cm×2.5 cm,缺损区均伴有肌腱和骨质外露.行吻合指背静脉的邻指固有动脉的岛状皮瓣,术中将岛状皮瓣的指侧方静脉与患指的指背静脉吻合以改善皮瓣的静脉回流.皮瓣切取的面积2.5m×1.5 cm~5.5cm×2.5 cm,血管蒂长2.5~3.0 cm.结果 6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未出现静脉回流受限及张力性水疱,创面一期愈合.术后6例患者随访3~18个月,皮瓣质地优良,两点辨别觉6-10 mm,供受区手指功能和外形满意.结论 吻合静脉的邻指同有动脉岛状皮瓣能有效地增进皮瓣的静脉回流,提高和改善皮瓣存活的质量和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筋膜蒂皮瓣修复肢体创面的设计与应用方法.方法 2000年2月~2006年5月,采用筋膜蒂皮瓣修复肢体创面41例.结果 皮瓣完全成活35例,4例远端皮瓣边缘有少许坏死,经换药处理愈合,2例皮瓣表皮剥脱,15例皮瓣稍臃肿,经后期修薄后外形良好.经3~24个月随访,所有皮瓣质软耐磨,效果满意.结论 采用筋膜蒂皮瓣修复肢体创面在临床上是一种理想方法,具有手术操作容易、皮瓣成活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