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芒针提胃针法临床应用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针疗法是运用长针刺激穴位而达到治疗作用的方法。因其针具细长如麦芒而得名,系由《内经》“九针”中的长针发展而来。芒针疗法针法独特,可疏导脏腑经络气血,并通过经络感传使气至病所,达到普通毫针治疗难以企及的效果。芒针提胃针法为芒针应用于临床的一种特殊刺法,传于一杭州老中医,初始用于治疗胃下垂,经我们长期临床应用实践,发现此针法对胃下垂:神经性呕吐、胃肠功能紊乱、顽固性呃逆等多种临床顽症,都有较好的疗效。现介绍如下,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2.
芒针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芒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将78例胃下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采用芒针治疗的40例为治疗组,常规针刺治疗38例为对照组,进行针刺疗效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针剌治疗胃下垂有效,芒针治疗能显著提高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芒针治疗胃下垂468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胃下垂系指胃膈韧带与肝胃韧带无力或腹壁松弛的一种内脏下垂的病证。祖国医学称之为胃缓。我们采用芒针疗法对胃下垂进行辨证施治,疗效明显,现将我们临床治疗的468例的结果报道如下:一般资料:468例病人。男性56例,女性412例。年龄小于25岁者32例,25~35岁者124例,36~45岁者180例,45岁以上者132例。其中病程在一年以内的82例,五年之内的196例,十年之内的148例,十年以上者42例诊断依据:1、有典型的临床症状:腹部隐痛,胀坠感,食后加重的嗳气、纳呆、倦怠乏力等。2、X线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吕美珍 《四川中医》2009,(9):111-112
目的:观察芒针配合中药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随机选取60例患者做为治疗组,30例做为对照组。治疗组取胃愈穴、胃乐穴、提胃穴、足三里(双)、百会穴针刺,配合中药补中益气汤加枳壳、荷叶等辨证加减。对照蛆取中脘、天枢、气海、足三里(双)、百会穴常规针刺配合口服补中益气九。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7%,治愈率为20.0%。结论: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肯定了芒针配合中药治疗胃下垂的疗效,为胃下垂的治疗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药结合治疗胃下垂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下弯切迹低于髂嵴连线以下,胃膈韧带与肝胃韧带无力或腹壁肌肉松弛的一种内脏下垂的病证,属中医学“腹胀”、“嗳气”等范畴。多见于体形瘦长、体质虚弱者,为中气不足,脾胃虚寒所致,我们采用针药结合治疗胃下垂,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临床表现为...  相似文献   

6.
芒针和毫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许永迅 《中国针灸》1994,14(4):33-34
芒针和毫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对照观察许永迅(山东省郓城县中美合作友谊医院,274700)主题词胃疾病/针灸疗法,刺法,内脏下垂/针灸疗法ComparativeObservationonTherapeuticEffectsonGastroptosisTr...  相似文献   

7.
杨兆钢教授擅用芒针,临床选用气海穴芒针深刺治疗顽疾。认为气海穴芒针深刺对胃下垂、前列腺炎以及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其芒针治疗选穴精而少,且强调气至病所。  相似文献   

8.
目的:报道芒针治疗胃下垂的疗效和体会。方法:采用5—7寸的长针,运用搓提手法在所选穴位不容和以不容穴为起点沿肋弓下缘1—1、5cm的弧度线上,隔3cm许的又一进针点上透刺,并根据辨证配穴,用平补平泻法治疗胃下垂。结果:痊愈,钡透胃位置恢复正常者,计34例。有效,钡透胃下极回升2cm左右以上者,计12例,无效,钡透胃下极回升1cm以下者,几计2例,总有效率为95、8%。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提升胃的位置,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9.
于静 《中国针灸》1996,16(11):33-33
电针治疗胃下垂12例于静(新疆乌鲁木齐市温泉疗养院,830017)胃下垂是指胃膈韧带与肝胃韧带无力或腹壁肌肉松弛的一种内脏下垂病症。中医学认为本病一般由胃阴不足、脾弱肌弛、肝郁不达所致。1一般资料12例胃下垂患者,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8例,女4例。2...  相似文献   

10.
梁冰 《亚太传统医药》2013,9(3):157-158
目的:观察采用中药加芒针疗法治疗胃下垂的疗效。方法:运用经典方剂升陷汤加减配合芒针的方法进行治疗。结果:经过治疗,痊愈26例(占61.9%),好转12例(占28.6%),无效4例(占9.5%),总有效38例(占90.5%)。结论:运用升陷汤加减配合芒针治疗胃下垂,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毛林焕 《中医研究》2009,22(1):61-62
芒针疗法是临床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故了解芒针疗法治疗疾病的病种分类、疾病构成特征和适应范围.对指导临床实践有重要意义。采用回顾性期刊文章系列研究,收集1979-01-2008-04全国期刊芒针相关文章共97篇,统计芒针治疗疾病中的病种和相关文章数。芒针治疗疾病病种排在前5位的是:前列腺增生及肥大(23.71%)、腰椎间盘突出症(13.40%)、胃下垂(6.19%)、中风(5.15%)、肩周炎(4.12%)。结论:芒针治疗疾病以深刺为主要特点,故凡是病位较深的疾病或神经、肌肉、筋膜疾病皆可视为芒针疗法的适应范围。  相似文献   

12.
"胃下垂"属于中医学的"胃疼"、"腹胀"、"呕吐"范畴。中医有关"胃下垂"的论述,最早见于《灵枢·本脏》。称为"胃下",经曰"脾应肉,肉月困坚大者,胃厚;肉月困者,胃薄。肉月困小而大者,胃不坚;肉月困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胃下"即指"胃下垂"而言。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主要是由于胃膈韧带与胃肝韧带松弛所致。系指胃钡餐X线检查在膈肌连线以下超过3cm者。  相似文献   

13.
通过检索“芒针”临床研究文献,分析总结其临床应用特点。芒针的临床主要适应症是前列腺疾病、腰椎间盘突出症、中风及其后遗症、胃下垂、肩周炎、三叉神经痛。芒针在以上各疾病中的常用穴各异,不同穴位有不同针刺深度,各疾病治疗频次以每日1次常见,不同疾病的疗程各不相同。使用芒针前需严格消毒,进针时要掌握针尖方向和针身刺入深度,行针勿用力过猛,出针应顺势缓慢,在胸背部、小腹部使用芒针时要防止刺伤脏器。  相似文献   

14.
胃下垂药膳方 胃下垂是一种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是由于胃的固定韧带松驰,形状改变以及张力降低而导致胃的位置下移,由此引起中下腹胀痛等症状。下面介绍一些食疗方,供选用:  相似文献   

15.
芒针治疗胃下垂54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葛书翰  葛继魁 《中国针灸》1998,18(10):589-590
采用芒针透穴并用升提手法治疗胃下垂 ,收效明显。本组 5 40例 ,有效率为 90 7% ,其中治愈率为 40 7%。针刺疗效与胃下垂的程度关系密切 ,Ⅰ度胃下垂治愈率为 77 6 % ,Ⅲ度胃下垂治愈率为 1 1 8% ,不同程度胃下垂的针刺疗效有非常显著的差异 (P <0 0 0 1 )。同时对针刺治疗胃下垂的机理做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针灸治疗胃下垂的取穴颇多,仍以任脉、膀胱经和胃经为主,补气通阳的气海、关元、足三里、中脘、百会为众多医家治疗此病的首选,经外奇穴也用的相当地广泛,胃相关特定穴的配伍是各医家的专属。单独使用针刺治疗占少数,多采用芒针、电针、温针灸、针药结合、针推结合等多种疗法以激发胃经之经气、调整阴阳、健脾养胃。  相似文献   

17.
迟伟  王涛  黄友娟 《光明中医》2013,28(4):665-666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位置下降,胃小弯切迹在髂嵴水平连线以下,多见于瘦长体型、久病体弱者、经产妇、多次腹部手术者。现代医学认为胃下垂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降低,肝胃、膈胃韧带松弛,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等原因引起。X线钡餐透视检查可以明确诊断,并将胃下垂分为轻、中、重度,以胃  相似文献   

18.
胃下垂是指胃下降到不正常的位置,多由胃膈韧带、肝胃韧带及腹肌松驰无力,不能使胃固托于原来位置上,而引起的一种内脏下垂疾患。其临床主要表现有食欲不振,胃脘隐痛,伴嗳气嘈杂、呕吐等,根据临床表现,加之X线钡餐造影,诊断并非困难。针灸治疗胃下垂,尤其是单纯性轻中度患者有较好的疗效,兹将近几年来针灸治疗该病近况作一概述及机理探讨。一、临床报道针灸治疗胃下垂,主要有单纯针刺,以透穴为主,电针、穴位注射,都有较好疗  相似文献   

19.
沈久玲 《天津中医》1998,15(4):172-172
中医一般认为胃下垂是由于多种因素所致,但脏器本身肌张力不足和其有关韧带松弛,则为胃下垂所必有的重要因素,中医称此类中气下陷或脾气不足所致,现代医学采取症营养,胃托等方法治疗都未见明显疗效,本文报告以自拟消垂饮为主治疗63例胃下垂有明显的疗效,总有效率90.47%。  相似文献   

20.
胃下垂是指站立时胃的下缘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至髂嵴连线以下的病症.现代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多是由于膈肌悬吊力不足,肝胃、膈胃韧带功能减退而松弛,腹内压下降及腹肌松弛等因素,或因体形或体质原因,使胃肌张力极度低下,所见胃呈鱼构状的无张力型胃,形成胃下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