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分析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髂筋膜阻滞对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认知功能及疼痛(V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2017年1月至2018年7月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24例为研究对象,依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观察组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髂筋膜阻滞。对比术前及术后1 d两组VAS评分及简易精神状态评估量表(MMSE)评分。结果:术后1 d观察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1 d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复合髂筋膜阻滞应用于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可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与腰硬联合麻醉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19年3月在河源市中医院接受骨折手术治疗的9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麻醉方案的不同,将上述入选者分为对照组(腰硬联合麻醉,49例)与观察组(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49例),比较两组麻醉效果以及麻醉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患者感觉、运动神经阻滞起效、运动恢复以及麻醉维持时间均长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麻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4.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经右美托咪定腰丛–坐骨神经阻滞麻醉,可有效延长麻醉维持时间,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国产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28例,手术在全麻或腰持麻醉下进行,骨科牵引床上先闭合复位,C臂透视复位满意后,再行闭合穿针,完成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固定。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22例获得随访6~24个月,平均11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无螺钉断裂、股骨头切割、内固定松动。2例高龄髋内翻,2例短缩畸形。根据Sander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17例,良3例,可1例,差1例。结论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简便、固定牢固、创伤小、下床活动早、骨折愈合快、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首选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DHS)及髓内钉(Gamma)内固定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手术适应症选择。方法:分别应用DHS及Gamma钉内固定治疗7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并比较两组疗效,分析各自的特点与适应症。结果:所有病例经过6~18月随访,骨折全部愈合,优良率分别达82.9%、90.7%。结论:DHS及Gamma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具有较好的疗效,应用时应注意手术方式的选择,对于内侧皮质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Gamma钉较DHS系统固定坚强,对于肥胖患者及外侧皮质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DHS较Gamma钉系统固定牢固。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行DHS内固定术,术后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结果随访8~28个月(平均13个月),优良率为94%。结论术前进行认真、充分的评估和准备,积极治疗原有疾病,选择适合不同患者的治疗方式,提高手术技巧,完善麻醉监护,术后加强护理,防治并发症,尽量早期行功能锻炼,是DH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正>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由于骨质疏松,粉碎及不稳定型骨折的发生率较高,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发生率占全身骨折的3%~4%~([1]),而老年患者合并原发性骨质疏松症、基础疾病多及器官功能退化对手术耐受性差,且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及肢体残疾和残障,严重影晌其预期寿命及生活质量~([2])。我院对48例Ⅰ、Ⅱ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采用中医非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7.
何莉  曾仙梅  曾琳 《内蒙古中医药》2011,30(20):108-109
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康复护理要点。方法:将2009年10月~2011年2月收治的1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PFNA手术内固定术治疗资料进行分析。对术前进行健康指导预防并发症、术后分阶段进行功能锻炼康复指导以促进功能恢复。结果: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围手术期通过积极的康复护理,可以巩固手术治疗效果,能最大限度的恢复其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使患者早日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8.
股骨颈骨折及股骨粗隆间骨折是老年人最常见的骨折。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院对92例60岁以上的髋部手术患者实施了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CSEA),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围手术期管理。方法: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术前准备充分,术中密切监测,术后预防压疮、肺部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肌肉萎缩等并发症,早期正确地进行患肢及全身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早期离床活动。结果:7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康复出院。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风险较大,有效的围手术期管理及干预指导可提高疗效、预防并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别选择DHS以及PFNA内固定方法治疗后获得的临床疗效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6月—2018年7月收治的120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作为实验对象;采用抽签法分组后进行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治疗方式的研究;对照组(60例):选择DHS(动力髋螺钉系统)展开疾病治疗;观察组(60例):选择PFNA(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展开疾病治疗;最终就两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以及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展开对比。结果同对照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手术情况对比,观察组获得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对照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并发症情况(21.67%)对比,观察组总发生率(3.33%)获得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师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选择PFNA内固定方式进行治疗,同DHS治疗效果比较,在改善手术情况、并发症情况方面获得明显效果,从而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综合治疗水平的提升做出充分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微创内固定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采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56例,术前均行髋关节正侧位X线、CT平扫及三维重建检查,测定BMD并计算相关T值。结果:本组手术时间47~90min,平均58min;术中出血40~110mL,平均78.5mL,11例术后给予输血治疗。术后随访3~15个月,平均11.8个月,X线片复查临床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5.2周。随访无骨折不愈合、内固定失败或松动、髓内钉切割股骨颈等并发症,及严重神经、血管等损伤。无围手术期死亡,3例术后7个月死于脑出血。参照Harris功能评分优21例,良24例,可8例,差3例,优良率80.4%.患者的主观满意率为89.2%.结论:采用PFNA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便、创伤小、内固定可靠等优点,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有效固定方式。  相似文献   

12.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老年患者,随着社会老龄化,此类骨折发生率越来越高。我院自2001年1月~2004年12月采用动力髋部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64例均为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男36例,女28例;年龄20~86岁,平均60岁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效果,评价其临床疗效及手术操作注意事项.方法:对24例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LCP内固定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骨折愈合良好,髋关节功能良好,患者满意度良好.结论:LCP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骨折固定稳定等特点,对老年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良好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手术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治疗效果 ,并分析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特点及诊治注意事项。方法 对 176例 6 0岁以上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 随访时间 7~ 36个月 ,术后 16 0例 (91% )恢复行走功能。结论 老年人长期卧床具有致命的危险 ,若无禁忌证应争取早期手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MAP、HR及OAA/S评分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2017年5月在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手术部麻醉科行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50例患者随机分为25例对照组(静脉全身麻醉)与25例观察组(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比较患者不同时间点循环参数和警觉/镇静(OAA/S)评分。结果观察组T_2的MAP、HR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T_3的OAA/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丙泊酚复合腰丛联合坐骨神经阻滞对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患者的影响较小且麻醉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方法对22例老年人粗隆间骨折患者应用局麻下闭合穿钉,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固定治疗。结果应用单臂式外固定支架局部麻醉下闭合穿钉固定技术治疗老年人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疗效确切,手术简单,创伤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尤其适用于有严重内科疾病之老年病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08年7月-2011年6月应用外侧入路DHS内固定手术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例64例进行临床疗效观察。结果:64例随访3个月至1年,64例中,优23例,良29例,可9例,差3例,优良率为81.2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应用外侧入路DHS内固定手术治疗,具有卧床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有利于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恢复。  相似文献   

18.
保守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7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人口日趋老年化,导致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越来越多。为了降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致残率、死亡率及防治并发症的产生,临床上一般给予手术治疗如DHS、Gamma钉、Richard钉、折断钉及角钢板等[1]。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7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方法治疗。结果47例随访3个月~1.5 a,2例死亡,其余患者骨折全部愈合;1例产生切割,2例发生髋内翻。结论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内固定牢固、失血少、应力分散、防旋功能等优点,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两种不同内固定法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分析我院收治的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经统计学分析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治疗,应在处理伴发疾病的同时,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及股骨粗隆间骨折类型,采取相应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