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护理配合方法,以提高手术成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2年2月显微镜下夹闭颅内动脉瘤手术30例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本组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30例手术过程均顺利,恢复良好出院29例,自动出院1例.结论: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风险较大,严格按照手术规范和术中医护配合对手术成功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颅内动脉瘤显微镜手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目前主要采用显微镜直视手术夹闭和血管内栓塞2种方法治疗,此二法都是对动脉瘤最有效的治疗手段[1].显微镜下手术夹闭动脉瘤的良好效果以及相对血管内栓塞治疗的经济性,使其在农村和城市医院常作为治疗颅内动脉瘤的首选方法[2].本院2009年1~12月在显微镜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共28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颅内动脉瘤是脑动脉上的异常膨出部分,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SAH)的最常见原因,是潜在的致死性疾病。目前颅内动脉瘤治疗的首选方法是开颅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即在显微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瘤颈夹闭,使动脉瘤排除于血循环之外,以防发生再次破裂,并保持载瘤动脉通畅,保证灌注区供血。本院自2005年1月~2007年12月共施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16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内窥镜与手术显微镜结合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对5例颅内动脉瘤病人应用内窥镜辅助手术显微镜进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结果:术后3例恢复良好,2例后循环动脉瘤出现暂时性动眼神经麻痹。结论:应用内镜辅助下的颅内动脉瘤显微手术,可明显增加动脉瘤及其周围结构的可视范围,可大大提高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方法 总结我院近4年来完成的6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结果 6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均顺利完成,术后取得满意效果.结论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风险性高、难度大,手术室护士应认真做好术前准备,熟悉掌握特殊器械的使用及手术步骤,术中积极主动的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患者的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住院并行显微镜下行颅内动脉瘤血管夹闭术的35例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经治疗及护理,本组35例患者中,Hunt-HessⅠ~Ⅱ级动脉瘤28例、Ⅲ级5例、Ⅳ级2例,其中有1例患者死亡。结论做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对挽救生命和提高患者生存的质量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许立君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3):2176-2177
我院2005年5月~2009年7月对2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了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术中通过加强对高血压、颅内压增高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本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对2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了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2], 术中加强对高血压,颅内压增高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院2000年1月~2007年8月对29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施行了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1-2],术中加强对高血压,颅内压增高的观察与护理,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患者在显微镜下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方法:对1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过程进行系统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均顺利完成,未发生配合失误,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充分的术前准备,熟练的手术配合,严格的无菌操作,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世纪60年代成功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以来,颅内动脉瘤的显微外科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临床医师在显微解剖理论指导下,尝试不同手术入路,采用多种手术显微镜及显微手术器械,获得了大量实践经验,使夹闭术成为较为成熟的治疗方法[1-2]。科学完善的围术期护理是保证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成功及术后快速康复的重要条件,本研究总结了58例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围术期护理策略,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  相似文献   

12.
倪梁燕  张世明 《护士进修杂志》2011,26(22):2085-2086
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起源于颈内动脉,位于眼动脉和后交通动脉之间,好发年龄50~60岁,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1:4,占颅内动脉瘤的0.47%~9.26%,以大型和巨大型较多。动脉瘤破裂后可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继发脑血管痉挛,脑缺血,脑水肿等一系列病理改变,病死率和致残率高。显微镜下动脉瘤夹闭术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现总结我院2006年1月~2010年12月20例颈内动脉眼动脉段动脉瘤手术配合经验。  相似文献   

13.
颅内多发动脉瘤(Multiple Intraeranial Aneurysrns,MIA)指患者颅内同时存在2个或2个以上的动脉瘤,绝大多数何于颈内动脉系统,少数位于椎一基底动脉系统。2005—03至今,我院共收治颅内多发动脉瘤14例,均在显微镜下一次手术商接夹闭,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保守治疗和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7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患者141例,将患者随机分为显微镜下手术治疗组(简称手术治疗组)(n=67)和保守治疗组(n=74),手术治疗组给予动脉瘤夹闭术,保守治疗组给予保守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手术治疗组预后良好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64.18%vs 33.78%,P0.05);手术治疗组住院时间明显长于保守治疗组,;手术治疗组治疗后视觉模拟评分(VAS)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5.41±1.10)分vs(2.27±0.91)分,P0.05];两组治疗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疗效较好,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5.
李彩莲 《全科护理》2013,(24):2239-2240
总结28例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手术的配合要点,充分做好术前准备,熟练掌握手术步骤、手术器械、显微镜的使用。周密默契的术中配合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巨大颅内动脉瘤显微镜下夹闭术的手术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颅内动脉瘤是神经外科的常见病,是由于局部血管异常改变而产生的脑血管瘤样突起[1]。国内开展较多的是在显微镜下用特制的动脉瘤夹将动脉瘤颈夹闭,使动脉瘤隔绝于血循环之外,防止和减少出血机会。  相似文献   

17.
蒋红 《全科护理》2013,(33):3079-3080
[目的]探讨显微镜下实施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及护理配合过程.[结果]20例病人手术顺利,术后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手术护士术前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和物品准备,术中熟练掌握手术器械的使用方法和手术步骤以及术中积极主动地配合是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护理重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手术治疗总结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我科2006年7月至2009年7月经早期手术治疗28例颅内破裂动脉瘤的临床资料,均在24h内行动脉瘤夹闭术.全部病例均采用Yasargil入路,手术分离和夹闭动脉均在显微镜下进行,同时采用临时阻断载瘤动脉的方法预防和处理术中发生的动脉瘤破裂。结果所有动脉瘤均给予夹闭,其中瘤颈未闭23例,瘤颈夹闭t包裹3例,单纯包裹2例,按GOS评分评价预后,恢复良好26例(92.9%),中残2例,无重残及死亡病例.结论颅内破裂动脉瘤早期经显微手术治疗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术中配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显微镜下颅内动脉瘤夹闭术的手术配合要点。方法对本科室2006年1月-2007年7月收治的24例行颅内动脉瘤夹闭术患者的手术护理配合要点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平均手术时间3 h,术中平均出血量400 mL。22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出院,1例患者术后突发昏迷,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例术后因高血压、脑水肿转入神经内科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充分做好术前准备,密切观察和控制术中血压及娴熟、正确地进行术中配合是保证动脉瘤夹闭手术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127-128
选择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2月接受脑CT检查并确诊为颅内动脉瘤的46例患者,接受临床治疗7d后,再行3D-SDTA与DSA检查,观察记录颅内动脉瘤的分布情况以及检出率。结果 46例患者颅内动脉瘤总数共计49个,分别为18个前交通动脉瘤,21个颈内-后交通动脉瘤,10个大脑中动脉瘤,经后期复查和手术验证,颅内动脉瘤个数与3D-SDTA检出个数相同,略高于DSA检出动脉瘤的个数,检出率为100%。采用3D-SDTA技术诊断患者脑内动脉瘤,可以清晰地显示颅内血管状态,准确直观的观察到颅内静脉瘤的生长大小、形态、位置,准确检出动脉瘤,是一项可靠、准确的动脉瘤诊断技术,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