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55例大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体会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叶明  唐家龄 《广东医学》2000,21(11):945-946
目的 探讨大子宫阴式切除方法的安全性、可行性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 5 5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无生殖道脱垂者行阴式子宫切除术 (TVH)。子宫增大如孕 10~ 2 0周。既往有腹部手术史 11例 (2 0 % ) ,其中剖宫产 1例 ,绝育术 6例 ,阑尾切除 1例 ,卵巢囊肿附件切除 1例。结果  5 5例全部经阴道切除子宫 ,成功率 10 0 %。无 1例膀胱、直肠损伤。子宫重平均 (374 91± 138 75 )g(2 80~ 10 0 0g)。术中同时采用子宫对半切开、子宫肌瘤剜除术、子宫分碎术中一种或多种特殊方法处理大子宫 35例 (6 4% )。手术时间平均 (73 0± 30 3)min(30~ 180min)。术中同时行轻度粘连松解术 10例 (18% )。同时行附件切除或囊肿剔出术 4例 (7% )。术中出血平均 (134 3± 6 5 4)ml(30~ 6 0 0ml)。平均住院 (6 7± 0 8)d(6~ 8d)。结论 经阴道切除大子宫是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子宫增大超过孕 12周并非TVH的绝对禁忌证。伴有轻度盆腔粘连可行TVH。  相似文献   

2.
编辑同志: 我今年28岁,1个月前被确诊患了子宫内膜癌.医生建议我进行全子宫切除手术。我还没有生育.非常想保留子宫。请问,像我这样的情况还能保留子宫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阴式大子宫切除方法,安全性,可行性,手术要点,及适应症。方法对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06月收治患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合并子宫腺肌瘤无生殖道脱60例,子宫大小如孕期10—16周者行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结果60例患者全部经阴道切除成功率100%,手术时间40—90分钟,术中采用子宫体部倒“V”切开,子宫肌瘤剔除,子宫碎解术等方法处理达82%。子宫体部或子宫直肠窝粘连9例,占15%,同时行附件切除8例,术中出血50—300ml,住院时间6—8天,膀胱损伤一例,修补成功,术后盆腔血肿2例,引流成功。结论经阴道大子宫切除术是安全可行,对子宫增大如孕期12—16周或有粘连非绝对禁忌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方法非脱垂子宫经阴式子宫切除与开腹子宫切除各50例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进食时间、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疼痛程度阴式子宫切除显著优于开腹子宫切除术p〈0.01。结论非脱垂子宫阴式子宫切除术有明显的临床效应。  相似文献   

5.
子宫切除是妇科常见的手术。美国该手术位居所有大手术第二位。每年子宫切除的病例多达50~60万,其中70%~80%为腹式全子宫切除术(TAR)。但对有阴道手术操作经验的妇科医生,80%以上患者均可采用阴式全子宫切除术(TVH)。近年来我院开展了阴式子宫全切除术,从2002年8月~2005年3月共计80例。现将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患者 33岁。即往月经规律 ,足月分娩两胎。末次妊娠为 10年前。因近两月月经不规律 ,伴下腹隐痛 10d ,于 2 0 0 2年 11月 2 0日来我院就诊。妇科检查 :外阴正常 ,宫颈光滑着色 ,子宫前位偏左如孕 6周大小 ,质软 (非常软 ) ,活动欠佳 ,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实验室检查 :尿血清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HCG)阳性 ,血常规WBC 4 5× 10 9/L ,N 0 6 5、L 0 35 ;Hb 12 0 g/L ,RBC 3 5× 10 12 /L。B超检查 :宫内探及 3 0cm×2 8cm大小妊囊 ,可见胎芽及心管搏动 ,提示宫内妊娠 9周。在患者要求下行吸宫术。术中探得宫腔深 8cm ,采用 6号吸头 2 6 …  相似文献   

7.
右肾先天缺失单角子宫残角子宫游离并发子宫内膜异位症一例谷山(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产科,昆明650032)关键词右肾先天缺失,单角子宫,残角子宫,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图分类号R711.1R691子宫发育异常合并泌尿系发育缺陷在女性生殖器官发育异常中较为...  相似文献   

8.
本文报告了13例子宫肥大症的子宫内膜病理学所见,其特点是子宫内膜的厚度虽然厚薄不一,但仍位于正常范围之低值区;腺体的各种形态均可见到且无特殊的改变,但间质的发育缓慢显然落后于腺体;间质纤维虽均有胶元化,但各例之间的程度可有明显差别。并对其产生的机理及与子宫内膜出血的关系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患者76岁.因绝经35年、阴道不规则流血20 d入院.35年前,因子宫内膜异位行放疗(镭疗)后即闭经.绝经后无异常阴道分泌物.患慢性喘息性气管炎10年,胆石症5年,有糖尿病、高血压病史5年.24岁结婚,孕3产3.以往月经规律.入院查体:肥胖体型.两肺呼吸音粗,闻及少许干性罗音.心率92次/分,律齐.肝脾未触及.妇科检查:外阴、阴道萎缩,阴道后穹窿部组织较硬,弹性差;子宫颈表面尚光滑;子宫如孕40+ d,质偏软;两侧附件未见异常.血、尿常规、肝肾功能均正常.X线:骨质疏松并T1~2压缩性骨折.B超:子宫6.8 cm×6.2 cm×5.7 cm,前壁探及2.6 cm×2.4 cm略强回声光团,后壁见2.7 cm×2.4 cm等回声光团,边缘欠规则,双附件增宽.分段诊刮:(子宫腔)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因患者年龄大,合并症多,其子女要求手术.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剖腹探查:子宫如孕40+ d,表面不光滑,质地软,双侧卵巢萎缩呈星条状,遂行次广泛子宫切除加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术后剖视子宫,后壁粘膜层有一菜花状肿物,约3 cm×2 cm×2 cm.腹部切口Ⅱ/甲愈合.病理诊断:子宫内膜低分化腺癌,已侵及深肌层;盆腔淋巴结转移:右闭孔(1/2),左髂内(1/1).子宫颈、双侧附件未见异常.出院后嘱连服甲地孕酮160 mg,每天1次口服.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对子宫肌瘤患者除了肌瘤挖出术以外的另一种能保留子宫、卵巢内分泌功能的术式 ,对近 10年来对子宫肌瘤挖出术不能如愿施行、年轻而无生育要求但希望保留子宫的 2 4例患者施行了高位子宫部分切除小子宫成形术。结果表明 :术后均有少量月经来潮 ,无肌瘤复发 ,骨密度及雌二醇测定在正常范围 ,无卵巢功能衰退症状 ,无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认为高位子宫部分切除小子宫成形术能维持子宫、卵巢的正常内分泌功能 ,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全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阴式全子宫切除术30例(阴式手术组),经腹式全子宫切除术40例(腹式手术组),对比分析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使用止痛剂、术后住院时间、肛门排气时间、住院费用均少于腹式手术组(P<0.05~P<0.001),而术后发热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非脱垂子宫阴式全子宫切除术是一种创伤小、安全、痛苦少、恢复快、费用低的手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孙某,65岁,已婚,农民,因发热伴腹痛10天,以“急性腹膜炎”于1990年3月29日收入外科。3个月前曾有白带多,下腹部不适,1个月前下腹部钝痛伴不规则发热。10天前体温高达39℃,腹痛拒按,近5天来症状加重,疼痛波及全腹,既往身体健康,绝经15年,孕4产4,末次生产17年前。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比较剖腹子宫全切术(AH)、腹腔镜筋膜内子宫切除术(LISH)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03年1月~2005年6月间288例良性子宫病变患者分为AH组(146例)、LISH组(142例),比较术中、术后情况。结果 两组年龄、体重、剖腹手术史、子宫大小、子宫病变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并发症、术后3天体温、肛门排气时间、对镇痛的需求、术后住院天数、术后随访。LISH组明显优于AH组(P〈0.05)。结论 两种术式均可作为临床子宫切除的术式。但LISH在保留器官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面具有较明显的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的优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2月-2013年6月间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55例子宫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治疗组的下床活动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FSH、LH水平和治疗前相比也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保留子宫动脉筋膜内子宫切除术具有术后排气时间短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阴式子宫切除术和腹式子宫切除术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5):588-589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子宫良性病变经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的安全性和优越性。方法:2007年12月~2009年2月对我院82例子宫良性病变开腹行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随访10个月~2年。结果: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82例无一例提早出现更年期症状。结论:保留子宫动脉上行支子宫楔形切除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操作简单,术后无发热,排异时间短,恢复快。  相似文献   

17.
《陕西医学杂志》2017,(1):94-95
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在基层医院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行子宫切除术患者162例,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83例非脱垂子宫,行改良阴式子宫全切术;对照组79例非脱垂子宫,行经腹子宫全切术。并对两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总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总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脱垂子宫改良阴式子宫切除术损伤小,恢复快,安全可行,是一种较好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8.
饶红云 《当代医学》2016,(24):58-59
目的 研究对比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与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脱垂效果.方法 选择子宫脱垂的患者1 1 2例,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治疗组采用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治疗,观察2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复发情况.结果 治疗组患者术后1年复发率(0.00%)、2年复发率(3.57%)与对照组术后1年复发率(1 9.64%)、2年复发率(28.57%)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治疗组与对照组在PFIQ-7评分方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各时间段的PFIQ-7评分[(5.27±3.05)分、(3.22±2.65)分、(3.01±2.88)分、(3.64±3.03)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12.36±5.04)分、(1 1 05±6.01)分、(16.02±4.06)分、(20.41±12.2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年内,治疗组2例补片侵蚀;对照组5例尿潴留,经过治疗均治愈.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子宫脱垂患者采用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治疗能有效的降低复发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且具有较高安全性,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柳  马刚  陈昌益 《广西医学》2008,30(8):1168-1170
目的探讨子宫腺肌症患者的子宫内膜病理特征及子宫内膜病理改变与子宫腺肌症的关系。方法子宫腺肌症行全子宫切除术患者186例,回顾性分析其子宫内膜病理特征。结果18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中合并子宫内膜异位囊肿52例(27.96%),合并子宫肌瘤80例(43.01%);临床症状以痛经为主者85例(45.7%),表现为月经过多者78例(41.94%),无明显症状仅以子宫增大为表现的有23例(12.37%)。146例子宫腺肌症患者发生子宫内膜病变,其中包括子宫内膜增生过长80例(43.01%),子宫内膜息肉63例(33.87%),子宫内膜癌3例(1.61%),其余40例腺肌症患者子宫内膜表现为增殖期或分泌期的正常子宫内膜。结论子宫腺肌症与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有密切关系。子宫腺肌症合并子宫肌瘤或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子宫腺肌症有痛经症状者及月经过多者与子宫内膜病变的发生有关,子宫内膜的病理改变是引起子宫腺肌症患者临床症状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