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刘晓娟 《西部中医药》2008,21(11):57-57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取督脉穴为主,配合阳明经穴,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以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7.94%。结论:本法治疗中风偏瘫不但临床治愈率高,且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针剌督脉穴为主治疗中风偏瘫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方法:将13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对照组68例。治疗组取督脉穴为主,配合阳明经穴,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刺治疗;对照组以阳明经穴为主,辅以太阳、少阳经穴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12%,对照组77.94%。结论:本法治疗中风偏瘫不但临床治愈率高,且能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3.
风池,风府穴在中风后遗症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张平  倪兰枝 《中国针灸》1998,18(12):743-744
风池为足少阳胆经经穴,风府为督脉经穴,两穴均位于颈部。近年来我们在临床中认识到,选择风池、风府为主穴,是提高针灸治疗中风后遗症疗效的关键。现将我们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自1993年8月~1996年8月,我们选择了60例脑血管疾病经抢救治疗病情稳定患者接受针灸治疗。其中男35例,女25例;年龄40~49岁6例,50~59岁19例,60~69岁28例,70~79岁7例。CT诊断为脑出血患者38例,脑血栓形成患者22例。症状表现为左侧瘫痪者37例,右侧瘫痪者23例;伴语言障碍者28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24例进行治疗观察,其中观察组36例中…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穴为主治疗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68例,针刺督脉选取大椎、命门、至阳等穴,对照组42例,常规选取肩俞、曲池、手三里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9%(P<0.05)。提示:针刺督脉可重新建立脑—督脉—脏腑经脉气血功能活动,从而恢复脑对人体生命功能的调控。  相似文献   

5.
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病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督脉经穴为主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临床疗效,以探讨督脉经穴治疗中风病恢复期的作用和针刺的有效方法,为临床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照组48例患者针刺患肢体穴位,治疗组50例患者针刺督脉经穴,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7.5%。结论针刺督脉经穴能调节全身五脏六腑的功能,疏通阻滞经脉之气血,是针刺治疗中风病恢复期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脑梗塞上肢瘫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比观察针刺督脉穴与上肢穴对早期脑梗塞上肢瘫的疗效。方法 :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即督脉穴组 (治疗组 )与上肢穴组 (对照组 ) ,两组在接受相同药物治疗同时 ,应用督脉穴和上肢穴针对性的治疗上肢瘫。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经统计学处理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相似文献   

7.
针刺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截瘫2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反复发作或症状较重的患者,需进行手术治疗,由于术中损伤脊髓和神经根,致使部分患者双下肢瘫痪,严重者引起四肢瘫痪,并发神经原性疾患。于1989~1993年共收治20例患者,现报道如下。一般资料20例均系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术后弛缓性瘫痪者。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在32~65岁之间;病程最短8个月,最长6年,其中3年以内15例;大小便失禁8例。治疗方法尻上五行穴即中行为督脉经穴,旁4行为太阳膀胱经穴,共5行,每行5穴,共25穴,包括督脉的腰俞、腰阳关、命门、悬枢、脊中,膀胱经第一侧线的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第二侧线…  相似文献   

8.
田雁 《西部中医药》2000,13(5):53-54
笔者跟随马坤范主任医师采用长针透穴法治疗 56例外伤性截瘫患者 ,取得较好疗效 ,现小结如下。1 一般资料56例患者均为住院病人。其中男 45人 ,女 1 1人 ;年龄最小者 1 5岁 ,最大者 66岁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3年。2 治疗方法以督脉及相应夹脊穴为主 ,配以手、足太阳 ,少阳经穴 ;或以任脉穴为主 ,配以手、足阳明及三阴经穴。方法 :选用 2 8号 5寸不锈钢长针 ,两组穴方交替使用。主穴采用长针透穴法 ,即在损伤平面之上 1~ 2椎骨开始取督脉或任脉穴。常规消毒后 ,用 5寸不锈钢长针斜向下方进针 ,1针可透 2~ 3穴 ,使患者脊柱周围有酸麻胀…  相似文献   

9.
<正> 笔者自从1977年以来,应用针挑法治疗慢性腰腿痛174例,效果满意。一、一般资料:男94例,女80例。年龄18~45岁133例,46~67岁41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35年,大多数超过6年。二、治疗方法:在患区局部选穴,必要时加远端有关经络穴。脊柱疾患首选督脉穴(棘突下),其次为华陀夹脊穴或阿是穴;也可选其它有关穴位。  相似文献   

10.
华陀夹脊穴与督脉,足太阳膀胱经平行,距督脉0.5寸,笔者近年来采用刮该穴治疗婴幼儿腹泻284例,效果良好,报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284例患者中男198例,女86例年龄在6个月以下者69例,6个月~1岁者92例,1~2岁者72例,2~3岁者51例;轻度脱水261例,其余为中度脱水;主要症状为患儿每日大便4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腰痛1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1994年~1997年采用针灸治疗腰痛15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中男性87例,女性63例;年龄20~62岁;病程2天~25年。根据辨证分为风寒湿型、肾虚型、挫闪扭伤型。治疗方法及效果风寒湿型取穴足太阳、督脉经穴胃俞、腰阳关、委中为主,辅以阴陵泉、阳陵泉、...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传统针刺组、平衡推拿组、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组.传统针刺组取风池、天柱和C3~C7夹脊穴;平衡推拿组以(攘)揉、拿捏、点穴等手法治疗;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法组取C3~C7夹脊穴、电针大椎、风府等穴,针刺后予推拿手法治疗.连续治疗2周后观察各组疗效.结果 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均高于传统针刺组和平衡推拿组.结论 督脉电针加平衡推拿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安全有效,临床治愈率和有效率优于传统针刺法和平衡推拿法.  相似文献   

13.
本组102例;男性66例,女性36例;年龄最小17岁,最大56岁;病程最短者半天,最长者半个月。治疗方法:选主穴:“印堂”穴。该穴属经外奇穴,但位于督脉循行路线上,而且有经穴的特殊治疗作用。横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2~3次为一疗程,行捻转手法,待得气后留针20分钟,不超过半个小时。急性者,一般针刺1~2次即愈。针刺后,医者应协助患者做起蹲、弯腰、前后左右转侧腰部等多种姿势活动以使患部出汗为度。腰脊中痛者:以疏通督脉经气为主,针刺“印堂”穴,如腰痛在一侧或双侧者以疏通  相似文献   

14.
指压鱼腰穴治疗呃逆135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明  解平 《中国针灸》2000,20(1):35
笔者自1988年以来采用指压鱼腰穴治疗呃逆,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用指压鱼腰穴治疗呃逆共135例,除6例住院外,其余均为门诊患者,并设胃复安、心痛定对照组82例。其中治疗组男78例,女57例;年龄15~68岁;病程6小时~13天。对照组男49例,女33例;年龄16~64岁;...  相似文献   

15.
针刺督脉三穴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疗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督脉百会、强间、脑户三穴组合应用[1]的穴位效应和治疗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临床诊断为脑动脉硬化性痴呆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治疗组选取督脉穴位百会、强间、脑户三穴组合应用为主,对照组选取督脉穴位百会为主,分别施以针刺治疗,1疗程后根据长谷川痴呆量表(HDS)评定,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症状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01).结论:针刺疗法具有穴位的特异性;此疗法起效快、安全可靠、可操作性强,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笔者自1987 年以来采用远道取穴配合主动运动肢体法,取得较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100例中,男性72例,女性28例,年龄最小16岁,最大63岁,以40~50岁男性发病率最高,病程最长7天,最短1小时。治疗方法腰部中间疼痛,属督脉经病,取人中穴,单侧腰痛属足太阳经病,取养老穴;腰脊及两侧均痛属足太阳和督脉经病,取人中、养老二穴;若腰痛牵连至臀,并向腿部放射,属足太阳、足少阳经合病,取腰痛点(手背2~3,3~4指总伸肌腱中间,背横纹下1寸半处)。快速进针,得气后令患者活动腰部,留针20分钟,行针2~3次。疗效经1~2次治疗痊愈(腰部症状消失,  相似文献   

17.
万鹏 《四川中医》2007,25(2):109-109
目的: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恢复期。方法:针刺普通输穴,取督脉阳明经穴。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痊愈率有显著差异(P<0.001)。结论:督脉阳明经穴针刺治疗格林巴利综合征痊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正> 百会穴乃督脉之俞穴。笔者1984年~1986年在科威特中国医疗队应用百会等穴治疗疾病收到较好疗效,例举二则报告如下: 例一:脱肛麦哈麦德,男,15岁。1984年11月3日来诊,患者自诉大便后直肠脱出3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们运用督脉经穴对31例癫痫患者进行探索性治疗,收到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本组31例中,男19例,女12例。年龄1~10岁11例,11~20岁7例,21~30岁6例,31~40岁7例。发病原因脑炎后遗症9例,脑外伤5例,高烧6例,受惊5例,恼怒6例。病程最短1年,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以辨证针灸配合自身运动,治疗单纯性腰痛(继发性腰痛除外),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65例患者,男性41例,女性24例;年龄最小者17岁,最大者69岁;病程最短者3个小时,最长者15年。将患者随机分为辨证针灸配合运动组(下称辨证组)和不辨证、运动组(下称对照组),前组46例,后组19例。辨证组辨为寒湿、淤血、肾虚三个证型。治疗方法一、取穴 1.辨证组: ①寒湿腰痛主穴:督脉腰痛(腰脊正中疼痛)取人中穴,足太阳经腰痛(腰椎两侧疼痛)取后溪穴(患侧取穴),两经合痛者二穴并用。配穴:脾俞、足三里,均取双侧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