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6 毫秒
1.
目的分析济南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疟疾流行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治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1989-2013年济南市疟疾监测和疫情报告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1989-2013年济南市疟疾疫情呈低水平流行趋势,共报告179例,其中本地感染14例,占7.82%,输入性病例165例,占92.18%;共18个年度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结论济南市基本消灭疟疾后,疫情以输入病例为主,须加强对疟疾高流行区劳务出国人员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04-2017年镇江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制定合理的疟疾防控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04-2017年镇江市疟疾疫情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疟疾疫情、流行特征、病例类型及发热病人血检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04-2017年镇江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82例,其中间日疟123例(67.58%),恶性疟55例(30.22%);本地感染病例41例(22.53%),国内输入性病例66例(36.26%),境外输入性病例75例(41.21%)。182例疟疾病例主要为男性(133例);年龄集中在20~50岁,占59.89%;职业以农民和工人为主,分别占24.73%(45/182)和24.18%(44/182);发病高峰集中在每年7-9月。2004-2017年镇江市血检发热病人258 879人,本地人口血检阳性率为0.007%,流动人口血检阳性率为0.724%,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镇江市自2011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防控已成为本市疟疾防控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上海市金山区2009-2013年疟疾疫情流行特征,为科学防治疟疾和消除疟疾目标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网络直报系统收集金山区2009-2013年疟疾监测数据、流行病学调查资料数据,运用Microsoft Excel 2003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结果 2009-2013年,金山区共报告疟疾147例,其中死亡1例,未发现本地感染病例.发病月份以6-9月居多,有77例,占全部报告病例的52.38%.5年中报告的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病例,感染来源地以非洲最多,有115例,占78.23%.病人户籍地主要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安徽,有90例,占全部报告数的61.22%.感染虫种分型以恶性疟原虫为主,有79例,占53.74%.年龄分布以20~49岁的青壮年为主,有113例,占76.87%.职业分布以境外务工人员和干部职员为主,有107例,占72.79%. 结论 2009-2013年,金山区未发现本地感染疟疾病例,全部为输入性疟疾,应重点加强对输入性疟疾的监测和防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目的 了解2008-2013年辽宁省疟疾流行趋势和特征, 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2008-2013年辽 宁省疟疾疫情数据, 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2008-2013年辽宁省共报告疟疾病例202例, 均为散 在病例, 无暴发流行等疫情, 年平均发病率为0.08/10万。共报告本地感染病例17例 (均为间日疟), 输入性病例185例 (其 中间日疟33例, 恶性疟113例, 恶性疟和间日疟混合感染13例, 卵形疟3例, 未分型23例)。报告病例的男女比例5.91∶1, 年龄以31~45 岁最多, 占47.52%; 职业主要以赴境外劳务回归人员为主, 占46.04%。输入性病例中有179例的感染地为 非洲、 东南亚等境外疟疾高发地区, 6例为安徽、 云南和香港等国内其他省区; 本省感染病例中有16例的感染地为丹东市边 境地区。结论 结论 辽宁省疟疾年发病率虽然低于1/10万, 但因赴境外劳务回归的输入性疟疾病例呈逐年增多趋势。今后应 加强劳务输出回归人员的疫情监测、 健康教育等管理工作, 持续开展发热病人监测、 处置现患病例和疟原虫基因溯源工 作, 防止继发二代病例、 降低疟疾传播与流行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 目的 了解2010-2014年湖北省疟疾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全省消除疟疾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 方 法 法 收集2010-2014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网络报告中湖北省疟疾病例资料, 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10- 2014年湖北省网络报告疟疾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结果 2010-2014年湖北省共报告疟疾病例 997 例, 其中间日疟 618 例、 恶性疟 352 例、 卵形疟 18 例、 三日疟 9 例; 本地疟疾病例 479 例, 输入性疟疾病例 518 例。自2013年起无本地感 染病例; 输入性疟疾病例数逐年上升, 其中以输入性恶性疟病例数上升更为明显。81.85%的病例分布在襄阳、 武汉、 孝 感、 宜昌、 荆门和随州6个市; 男性病例810例, 女性187例, 男女性别比为4.33 ∶1。本地疟疾发病以40~69岁居多, 占本 地病例总数的78.29% (375/479); 输入性疟疾发病以 20~49岁居多, 占输入性病例总数的 88.22% (457/518)。本地疟疾 病例中, 职业以农民为主 (67.01%); 输入疟疾病例中, 职业以工人、 民工和农民为主 (63.90%)。结论 结论 湖北省本地感染 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 但输入性疟疾病例逐年增多, 是目前全省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实施传染病网络直报以来孝感市疟疾疫情,为我市疟疾消除和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Excel 2003和SPSS17.0软件对孝感市2004—2014年疟疾疫情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孝感市2004—2014累计报告疟疾病例844例,年平均发病率为1.58/10万,2005年发病率3.35/10万最高,2012年发病率0.12/10万最低。其中间日疟742例,疟疾未分型66例,恶性疟36例,本地感染病例802例,输入性病例42例,前几年以本地间日疟为主,近几年以输入性恶性疟为主。本地疟疾病例在5—9月份呈明显发病高峰,孝昌、安陆、孝南、大悟报告病例较多,发病人群20岁以上成年人为主,占报告病例总数的85.31%,农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1.52:1)。输入性疟疾无明显的季节性分布,孝南、安陆、大悟报告病例较多,20岁以上病例占97.62%,90.42%为非洲务工归国人员,青壮年男性居多。结论孝感市本地感染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输入性疟疾疫情呈上升趋势,做好输入性疟疾疫情监测将是今后防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西藏林芝地区1986~2004年疟疾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分析西藏林芝地区1986~2004年疟疾的流行特征,为制定疟疾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根据西藏林芝地区1986~2004年疟疾疫情资料,回顾性分析该地区疟疾流行情况,包括季节性、人群分布等。 结果 1986~2004年林芝地区累计报告病例数为2 459例,年发病率从1986年的2.44/万下降至2004年的1.03/万,下降率为57.8%。疟疾主要在墨脱县呈地方性流行,发病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99.3%,其余各县均以输入病例为主。每年6~10月为该地区发病高峰,15~59岁发病人数占总报告病例数的66.7%,主要以农民为主(占81.0%),90.0%病例属门巴族。 结论 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县为疟疾主要流行区,均为本地感染病例,其余各县均以输入病例为主。  相似文献   

8.
目的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 为制订和调整全省疟疾消除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 方 法 法 收集2005-2014年江苏省疟疾疫情数据资料, 对疟疾发病情况、 感染来源以及病例的时间、 地区和人群分布进行分 析。结果 结果 2005-2014年, 江苏省共报告疟疾病例5 069例, 其中间日疟3 422例 (67.51%)、 恶性疟1 497例 (29.53%)、 未 分型150例 (2.96%); 本地感染疟疾病例2 139例 (42.20%)、 国内输入病例1 131例 (22.31%)、 境外输入病例1 799例 (35.49%); 男性病例3 809例, 女性1 260例, 男女性别比为3.02 ∶1。病例年龄以25~60岁为主, 占67.15%; 职业以农民和 民工为主, 分别占40.26%和23.63%。60.58%的病例分布于徐州、 宿迁、 淮安、 苏州市和南通市。2005-2009年病例以间 日疟为主, 自2010年起以恶性疟为主, 且主要为境外输入性感染, 从2012年起无本地感染病例。结论 结论 江苏省本地感染 疟疾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 初步实现消除疟疾目标。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仍较多, 且感染呈多样性, 是目前的防控重 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2010-2014年启动消除疟疾行动以来萧山区疟疾流行特征,评价消除疟疾工作效果,为制定适合本区实际的疟疾防治措施提供依据。 方法 利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以及疟疾疫情个案调查表,收集2010-2014年萧山区疟疾疫情数据资料,用Excel 2003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2010-2014年萧山区共监测报告疟疾病例25例,年报告发病率在(0.09 ~ 0.38)/10万之间。监测报告病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其中间日疟占48.00%(12例),恶性疟占52.00%(13例),无死亡病例发生。患者以青壮年为主,主要为境外务工或经商人员;国内省外输入性病例8例,境外输入性病例17例,分别占32.00%和68.00%,无本地感染病例报告。 结论 萧山区疟疾发病率继续保持在较低水平,感染来源已从省外感染和境外感染结合为主转向境外感染。今后需加强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的监测和处置。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近年来泰兴市疟疾流行状况和防治效果,为今后制定合理的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05-2013年泰兴市疟疾疫情、发热病人血检报表以及疟疾病人流行病学调查表,分析疟疾发病率、流行特征、输入性疟疾等指标。结果 2005-2013年泰兴市共报告疟疾37例,年发病率为0.007 8/万~0.066 9/万,上升幅度较大。输入性疟疾34例,占总病例的91.89%,其中本地人口本省外市感染2例、外省感染2例、境外感染30例。境外感染的30例中,间日疟1例、卵形疟2例、恶性疟27例。每个月均有发病,无明显季节性。30~49岁青壮年病例占83.78%(31/37)。结论泰兴市疟疾以境外输入性恶性疟为主,呈上升趋势,应加强流动人口和现症病人的监测、管理。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目的 探讨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疟疾疫情流行规律和分布特征, 为消除疟疾后制定适合本地特点的防控策 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 对1951-2014年平果县疟疾疫情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结果 1951- 2014年平果县累计报告疟疾病例71 365例, 疟疾发病率从1960年的429.43/万下降至1993年的0。1993年达到了基本消 除疟疾目标, 2002年起已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 2014年通过了消除疟疾考核评估。结论 结论 广西壮族自治区平果县在不 同阶段实施的疟疾防治策略和综合抗疟措施有效。今后应加强流动人口监测和输入性病例及时处置, 这是巩固疟疾防 治成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的 分析2013—2018年丽水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为疟疾防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和寄生虫病防治信息管理系统,收集、分析2013—2018年丽水市疟疾报告病例的流行病学资料。结果 2013—2018年,丽水市共报告疟疾病例119例,其中恶性疟101例(84.87%)、间日疟6例(5.04%)、卵形疟8例(6.72%)、混合感染4例(3.36%)。1例为因输血感染的本地病例,118例为境外感染的输入性病例。输入性病例感染地以非洲国家为主,占98.32%。报告病例较多的地区为青田县和莲都区,分别占60.50%和22.69%;患者多为20~50岁青壮年(86.55%),职业主要为赴境外务工和经商人员,分别占52.94%和38.65%。结论 丽水市疟疾疫情仍以非洲输入性病例为主,应加强赴境外务工等高风险人群监测以及疟疾防控知识健康教育等工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目的 分析2005-2014年荆门市疟疾疫情, 为制定和调整消除疟疾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方法 搜集2005- 2014年荆门市疟疾疫情数据进行分析。 结果 结果 10年间荆门市累计报告疟疾516例, 年平均发病率为0.17/万, 且逐年下 降。 其中, 本地感染疟疾病例484例 (占93.80%), 具有明显的季节高峰 (6、 7、 8月), 病例相对集中于农民 (占60.08%), 男 女性别比为1.93∶1, 2012-201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 输入性疟疾病例32例 (占6.20%), 近年发病呈上升趋势, 存 在发生二代病例的风险。 结论 结论 2004-2015年荆门市本地感染疟疾发病在较低水平, 发病呈逐年下降趋势, 但输入性疟 疾近年呈上升态势, 应加强疟疾病例监测, 规范输入性疟疾的防控管理。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目的 分析1951-2014年隆林各族自治县疟疾疫情资料, 探讨疟疾分布特征及流行规律, 为制定防控策略提供 依据。方法 方法 收集1951-2014 年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疟疾疫情资料, 采用Excel 2007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结果 1951- 2014年隆林各族自治县共报告疟疾病例93 460例。疟疾发病有两个高峰期, 分别为20世纪50年代和70年代, 年均疟疾 发病率分别为3 237.94/10万和1 572.12/10万; 20世纪80年代后疫情趋于平缓。2000年以前本地病例为主要病例类型, 2008年后再无内源性疟疾病例报告。20世纪50年代病例以恶性疟为主, 占45.01% (2 392/5 314); 间日疟和三日疟次之, 分别占33.72% (1 792/5 314) 和19.55% (1 039/5 314); 20世纪60年代后以间日疟为主, 所占比例呈升高趋势; 三日疟所占 比例呈下降趋势, 20世纪80年代后再无报告。20世纪90年代开始有输入性疟疾病例报告, 该时期共报告51例, 以间日 疟为主, 占98.04% (50/51), 感染来源主要为国内疟疾流行疫区; 2000年以后以恶性疟为主, 占60.00% (21/35), 感染来源 主要为非洲、 东南亚国家和地区。结论 结论 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当地疟疾流行得到有效控制, 但输入性疟疾疫情严峻, 加 强流动人口尤其是国外务工返乡人员的监测是当前及今后疟防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目的 分析腾冲县2013年疟疾监测结果, 为开展疟疾消除工作提供依据。 方法 方法 收集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 情数据和监测资料, 分析该县疟疾流行情况及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 主动病例侦查、 漏报调查、 哨点监测以及传疟蚊媒 的种群和密度等监测指标。 结果 结果 2013年腾冲县共报告疟疾病例138例,其中间日疟118例、 恶性疟20例, 均为输入性 病例, 无本地感染病例。该县不明原因发热病人血检和病例报告及个案调查完成率均达到100%, 开展主动侦查57次, 未发现阳性病例; 开展2次漏报调查, 发现1例漏报病例; 在境内和境外同时开展哨点监测, 检测疟疾疑似病例172例, 共 检出阳性15例; 共筛查归国人员528人, 均为阴性。媒介构成以中华按蚊和凉山按蚊为主, 其次是微小按蚊、 多斑按蚊 等。结论 结论 2013年腾冲县疟疾疫情基本稳定, 各项监测工作顺利完成, 但在疟疾防治及实现疟疾消除过程中仍面临一 些困难, 今后应加强输入性病例监测和流动人口管理, 以及疟疾防治队伍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溧阳市境外输入性疟疾疫情,为制订防治策略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07-2014年溧阳市疟疾疫情报表、疟疾病例个案调查表以及与患者同行回国人员的追踪调查资料并分析。结果 2007-2014年,溧阳市共报告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53例,均为实验室确诊病例,主要来自非洲国家(49例,占92.5%),以恶性疟为主(37例,占69.8%),多有境外疟疾发病史(37例,占69.8%)。病例主要集中于30~49岁年龄段(40例,占75.5%),以男性为主(52例,占98.1%),职业以农民为主(42例,占79.2%)。全市10个镇均有病例分布,发病时间无明显季节变化。从发病到就诊时间的中位数为3 d,从就诊到确诊时间的中位数为0 d。首诊单位相对分散,确诊单位均为县级以上医疗机构,病例规范治疗率为100%。结论溧阳市已连续5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消除疟疾工作成效显著,但境外输入性疟疾病例日益增多,且感染虫种呈多样性,是当前该市疟疾防控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及流行病学特征,为该市消除疟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流行病学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013年温州市共报告疟疾病例34例,年发病率为0.37/10万。34例均为境外输入性病例,其中恶性疟31例、卵形疟1例、间日疟2例,无死亡病例。苍南县、鹿城区、瑞安市3个县(市、区)病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64.71%(22/34)。病例年龄主要集中在20~49岁;男女性别比为4.67∶1;职业以工人、商业服务人员为主,占61.76%;非洲输入性病例占97.06%。结论 2013年温州市疟疾疫情相对稳定,针对输入性病例应加强流动人口管理和宣传,寻求多部门联防联控。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2005-2015年东海县输入性疟疾疫情及流行特征,掌握该县输入性疟疾发病特点及流行规律。方法 收集2005-2015年该县输入性疟疾疫情相关资料,进行描述流行病学分析。结果 2005-2015年东海县共报告输入性疟疾126例,其中恶性疟101例,占80.19%;卵形疟13例,占10.32%;间日疟7例,占5.56%;三日疟4例,占3.17%;混合感染1例,占0.79%。病例分布于14个乡(镇),主要集中在牛山、驼峰、石榴、黄川等4个乡(镇),共占病例总数的63.49%。全年均可发病,4月出现发病高峰,与病例归国时间有关。病例均为男性,年龄20~55岁,其中25~50岁占90.70%。结论 近十年来东海县输入性疟疾疫情呈明显上升趋势,在防治上应以劳务输出、出国经商人员较多的牛山、驼峰、石榴、黄川等4个乡(镇)为重点,做好流动人口管理、疫点处置及蚊媒监测,并加大防治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以及消除疟疾工作进展情况,为调整疟疾防治措施、指导消除疟疾工 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疫情资料及消除疟疾工作资料,采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 析。结果2008-2014年南通市累计报告疟疾305例,平均年发病率为0.57/10万。305例疟疾病例中,本地间日疟病例 26 例(8.52%),输入性病例279 例(91.48%);男性占90.49%(276/305),年龄以青壮年为主,20~59 岁占91.48%(279/ 305);全年均有病例发生,无明显季节性;输入性病例主要集中在海安县、海门市和通州区,分别为80、71例和41例,占全 市输入性病例总数的68.82%(192/279)。自2011年起全市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启东市、如东县、崇川区、开发区和 港闸区已通过江苏省消除疟疾考核。结论2008-2014年南通市疟疾病例以输入性病例为主,本地疟疾病例数大幅下 降,2011-2014年已连续4年无本地感染疟疾病例报告;全市所辖9个县(市、区)中已有5个通过消除疟疾考核。今后应 进一步加强输入性疟疾防治,继续推进全市消除疟疾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