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 毫秒
1.
背景: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以及幽门螺杆菌(Hp)感染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血清PG、G-17与Hp感染关系的研究少见。目的:探讨新疆维吾尔族、汉族胃癌患者血清PG、G-17水平及其与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择198例维吾尔族胃癌和50例汉族胃癌患者,分别以同民族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应用尿素呼气试验和粪便Hp抗原行Hp检测。结果:维吾尔族、汉族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均明显低于相应对照组,血清PGⅡ和G-17明显升高(P0.05);维吾尔族胃癌组血清PGⅠ和PGR明显低于汉族胃癌组,血清G-17明显升高(P0.05)。维吾尔族、汉族胃癌组Hp感染率均明显高于相应对照组(P0.05)。汉族胃癌组Hp阳性者血清PGⅠ和PGR明显低于同组Hp阴性者,血清PGⅡ、G-17明显升高(P0.05);维吾尔族胃癌组Hp阳性者血清PGⅠ、PGⅡ、G-17明显高于Hp阴性者,PGR明显降低(P0.05)。维吾尔族胃窦癌血清PGⅠ、PGⅡ和PGR均明显高于胃体癌和近端胃癌(P0.05)。结论:血清PGⅠ、PGR降低和血清G-17升高可作为新疆地区维吾尔族、汉族胃癌筛查的血清学指标;维吾尔族、汉族胃癌患者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改变与Hp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原因、不同程度的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及胃泌素-17(G-17)的血清浓度变化,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80例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和69例正常对照者PGⅠ、PGⅡ与G-17含量,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血清幽门螺杆菌(H.pylori)抗体滴度≥35 EIU为阳性。结果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PGⅠ、PGⅡ、PGR、G-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肝硬化门脉高压症患者G-17浓度水平在肝功能Child-Pugh B级高于A级(P<0.05)。肝硬化患者中H.pylori感染者PGR低于非H.pylori感染者(P<0.05),病毒性肝硬化患者G-17浓度水平高于酒精性肝硬化(P<0.05)。结论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可能会影响PGⅠ、PGⅡ的血清水平,血清G-17的浓度与肝硬化肝功能分级有关,且肝硬化门脉高压症PGR的改变可能与H.pylori感染有关。同时肝炎病毒可能参与肝硬化门脉高压症的胃黏膜病变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抗体类型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者的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发病率和胃功能指标的表达水平。方法连续性纳入2019年3月至2020年6月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60例CAG患者作为CAG组,同期纳入17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CNAG)患者作为CNAG组。所有患者均采用~(14)C呼气试验诊断Hp感染,采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Hp的毒力因子及抗体类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抗Hp IgG抗体的表达水平。比较CAG组与CNAG组的Hp感染率、不同毒力因子阳性率,以及血清PGⅠ、PGⅡ、G-17、抗Hp IgG抗体水平的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332例患者,其中Hp阳性者214例,Hp阳性率为64.46%。CAG组Hp阳性率为72.50%,高于CNAG组(5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CAG组Hp(Ⅰ型)阳性率为50.62%,高于CNAG组(3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且CAG组细胞毒素相关蛋白A(CagA)、细胞空泡毒素A(VacA)均为阳性的比例显著高于CNA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与CNAG组比较,CAG组患者抗Hp IgG抗体的表达水平较高,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及PGⅠ与PGⅡ的比值(PGR)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分析结果显示,CagA与PGR和G-17均呈负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感染不同抗体类型Hp的CAG患者CagA检出率及血清PGⅠ、PGⅡ、G-17表达水平存在差异。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的表达水平有助于反映Hp毒力因子CagA水平,从而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GⅠ、PGⅡ、PGR、G-17在胃底腺息肉和胃癌患者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意义。[方法]选取胃底腺息肉患者171例、胃癌患者64例,并选取慢性胃炎患者70例作为对照组,ELISA法检测3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并计算PGR(PGR=PGⅠ/PGⅡ)。[结果]胃底腺息肉组、胃癌组与对照组PGⅠ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底腺息肉组及胃癌组PGⅡ、G-17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PG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胃底腺息肉组PGⅡ水平低于胃癌组(P0.01),胃底腺息肉组PGR水平高于胃癌组(P0.01),胃底腺息肉组与胃癌组G-17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PGⅡ、PGR、G-17水平在胃底腺息肉和胃癌患者中存在明显变化,其变化在胃底腺息肉及胃癌的筛查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5.
背景: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能反映胃黏膜功能状态,可作为胃黏膜病变的血清学标记。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可引起胃黏膜病理改变,有文献报道Hp感染可影响血清PG水平。目的:探讨Hp感染对血清PG对胃黏膜病变诊断价值的影响。方法:纳入2014年7月—2015年6月于嘉兴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行胃镜和活检病理检查(包括Giemsa染色)以及血清PG检测的患者1 216例,根据病理诊断和Hp状态分组,分析各组间PG水平的差异。结果:不同胃黏膜病变组间,Hp阳性患者血清PGⅠ、PGⅡ水平、PGⅠ/Ⅱ比值(PGR)以及PG(+)(PGⅠ≤70μg/L且PGR3.0)者占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患者PGⅠ、PGⅡ水平、PGR以及PGⅠ≤70μg/L者、PGR3.0者占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一胃黏膜病变组内,Hp阳性患者PGⅠ水平和PGR低于Hp阴性患者,PGⅡ水平和PG(+)者占比高于Hp阴性患者,部分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p感染可影响血清PG水平,缩小不同胃黏膜病变间PG水平的差异,加大与同种胃黏膜病变Hp阴性患者间PG水平的差异,降低PGR,提高PG(+)率。对于Hp阴性患者,可能需设定新的PG标准以提高其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敏感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测定十二指肠溃疡(DU)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Ⅰ/PGⅡ、血清胃泌素-17(G-17),分析胃肠肽类激素与幽门螺杆菌(Hp)引起的DU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胃镜检查确诊的患者306例,分成Hp阳性、Hp阴性DU组,Hp阳性、Hp阴性浅表性胃炎组,Hp阳性、Hp阴性萎缩性胃炎组,以ELISA检测血清PG和G-17含量。结果 Hp阳性DU组血清PGⅠ较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阳性组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p阴性DU组血清PGⅠ较萎缩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Hp阴性组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DU各组PGⅠ/PGⅡ比值与慢性浅表性胃炎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Hp阳性DU患者血清PGⅠ和G-17升高;血清PGⅠ和G-17含量对分析胃肠肽类激素与Hp引起的DU以及症状程度和疗效评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PG)水平与及幽门螺旋杆菌(Hp)感染及胃黏膜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6-09—2018-09有消化道症状且经胃镜诊断为慢性胃病的31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病情分为浅表性胃炎76例,消化性溃疡9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81例,胃癌61例。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90例为健康组。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5组血清中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及两者比值(PGR),采用~(13)C尿素呼气试验和胶乳免疫法检测5组Hp感染状态;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PGⅠ、PGⅡ、PGR与Hp感染的相关性,分别采用ROC曲线评价PGⅠ、PGⅡ、PGR、Hp对胃黏膜病变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胃黏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随着胃黏膜病变的加重,PGⅠ和PGR水平下降,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p阴性患者的PGⅠ、PGⅡ和PGR显著高于Hp阳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Hp感染与PGⅠ、PGⅡ、PGR呈负相关性,胃黏膜病变与PGⅠ、PGⅡ、PGR呈负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PGⅠ72、PGR3、Hp阳性是影响胃黏膜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GⅠ、PGⅡ、Hp、PGR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45、0.726、0.738、0.806。结论:PGⅠ72、PGR3、Hp阳性有助于胃黏膜病变的病情诊断,Hp阴性胃黏膜病变患者PGⅠ、PGⅡ和PGR显著高于Hp阳性患者。  相似文献   

8.
目的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PGⅠ/PGⅡ比值及胃泌素-17(G-17),探讨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变化及G-17与不同胃黏膜疾病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定量测定414例不同胃黏膜疾病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PGⅠ水平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的PGⅠ水平均显著低于胃溃疡组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P0.05);(2)PGⅡ水平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PGⅡ水平均显著低于胃溃疡组(P0.05);(3)PGⅠ/PGⅡ比值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的PGⅠ/PGⅡ比值均显著高于胃溃疡组(P0.05);而胃癌组显著低于胃溃疡组(P0.05);(4)G-17水平比较:慢性萎缩性胃炎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均显著高于胃溃疡组和胃癌组(P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PGⅠ/PGⅡ比值、G-17水平的变化与胃黏膜病变密切相关,对胃部疾病的诊断及筛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Ⅰ/PGⅡ)比值(PGR)和胃泌素-17(G-17)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关系,确定其在萎缩性胃炎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在我院消化科行胃镜检查符合入选研究标准的300例患者,根据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分为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202例)和慢性萎缩性胃炎组(9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方法定量测定空腹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比值(PGR)。采用14C-或13C-呼气试验和快速尿素酶试验两种方法联合判定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血清PGⅠ分别为128.55±61.42μg/L和150.61±75.33μ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PGR分别为10.09±5.15和10.95±7.18,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G-17分别为9.68±15.51pmol/L和18.93±18.92pmol/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p阳性组PGR(8.96±7.72)与阴性组(11.63±5.56)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p阳性组PGⅠ(125.39±65.90μg/L)与阴性组(154.19±65.13μg/L)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Hp阳性组G-17(10.91±15.50pmol/L)与阴性组(10.68±19.12pmol/L)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联合检测血清PG和G-17水平可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筛查,如有异常,应进一步行胃镜检查以确诊并指导治疗。Hp感染与PG水平的变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21,29(4):204-209
背景我国是胃癌的高发国家,有研究报道血清胃蛋白酶原(pepsinogen, PG)、胃泌素-17 (gastrin-17, G-17)可用于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筛查.目的基于上消化道肿瘤筛查现场探讨血清PG、G-17水平在胃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9-01/2019-12在扬州市农村地区进行内镜筛查人群中经胃镜及病理证实为胃癌前病变的492例受检者(胃癌前病变组),根据病理变化分为萎缩性胃炎组,肠化生组和异型增生组,同时以488例正常或浅表性胃炎的受检者作为对照组,应用ELISA检测所有受检者的血清PG [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和G-17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的比值(PGR),采用ROC曲线分析指标诊断胃癌前病变的诊断效能及最佳临界值.结果胃癌前病变组PGⅠ和PGR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G-17,PGⅡ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与萎缩性胃炎组比较,肠化生组和异型增生组PGⅠ、PGR明显降低(P 0.05),而异型增生组G-17升高(P 0.01);与肠化生组比较,异型增生组G-17明显升高, PGⅠ, PGR明显降低(P0.05); ROC曲线分析, PGR为诊断胃癌前病变的敏感指标,最佳临界值为8.46 (敏感度78.3%,特异度75.4%),血清G-17、PGⅠ及PGR诊断胃癌前病变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01、0.637、0.820,而PGR联合G-17检测,PGⅠ、PGR联合G-17以及四者联合检测的AUC分别为0.826、0.832、0.841.结论血清G-17、PGⅠ及PGR对胃癌前病变诊断有一定价值,可以作为胃癌前病变筛查的参考指标,联合检测能提高早期筛查胃癌前病变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胃得安胶囊联合四联疗法对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疗效及血清学指标的影响。方法:纳入2019年4月-2020年3月收治的300例胃溃疡伴Hp感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四联疗法,观察组采用胃得安胶囊联合四联疗法,比较2组临床疗效、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以及胃蛋白酶原Ⅰ/Ⅱ(PGⅠ/Ⅱ)比值,Hp根除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0%,对照组为8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前PGⅠ、PGⅡ、PGⅠ/Ⅱ及G-17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PGⅠ、PGⅡ、PGⅠ/Ⅱ及G-17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更显著(P<0.05)。观察组Hp根除率为93.3%,对照组为8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对照组为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四联疗法基础上应用胃得安胶囊可明显提高Hp根除率,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溃疡愈合且安全性高。作用机制可能与降低血清PGⅠ、PGⅡ、PGⅠ/Ⅱ及G-17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2.
刘露  姜敏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25):2625-2630
目的:探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Ⅱ及胃泌素-17(G-17)的水平和意义.方法:根据罗马Ⅲ诊断标准,229例FD患者纳入本研究.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血清PG Ⅰ、PGⅡ和G-17含量,计算PG Ⅰ/Ⅱ比值(PGR),血清幽门螺杆菌(H pylon)抗体滴度大于等于35EIU为阳性.结果:以≤40岁、41-50岁、51-60岁和≥61岁进行年龄分组.FD组年龄≥61岁组PGR低于≤40岁组(P=0.049).FD患者PGⅡ、G-17水平要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0.000),PG Ⅰ没有明显变化(P=0.067),而PGR明显低于对照组(P=0.000).根据ROC曲线计算出诊断FD的PGⅡ和G-17的最佳界值分别为13.2μg/L(灵敏度51.5%,特异度96.2%,准确率65.5%),6.84μg/L(灵敏度52.8%,特异度100%,准确度67.5%).FD组男性在PG Ⅰ与PGⅡ水平均显著高于女性(P=0.003,0.004).FD组H pylori抗体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28).结论:FD患者血清PGⅡ与G-17水平增加,胃窦与十二指肠近端黏膜可能存在功能学的改变.FD与Hpylori感染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半夏泻心汤联合含铋剂四联疗法治疗慢性胃炎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患者的疗效并探讨其机理。方法将10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54例,进行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患者53例,在对照组基础上服用半夏泻心汤进行治疗。连续治疗28 d后,检测血清PG、PGR和G-17水平并对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0.56%,对照组为79.62%,两者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中PGⅠ、PGR及G-17水平都有所降低,治疗后观察组血清中PGⅠ、PGR及G-17水平与对照组相比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半夏泻心汤对慢性胃炎具有较好的疗效,能够明显降低患者血清中PGⅠ、PGR及G-17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幽门螺杆菌(H. pylori)阳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吹气定量检测值(DOB)与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21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H. pylori阳性者118例(A组),H. pylori阴性者95例(B组);另回顾同时间段我院接收的92例体检中心健康志愿者的检查资料,记为健康组。对比三组DOB、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差异;对比A组中A型、B型、AB型患者DOB、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A组患者中DOB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的相关性。结果 三组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对比均未见显著差异(P 0. 05),且A组和B组疾病类型对比也未见显著差异(P 0. 05)。三组DOB、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且A组DOB高于B组和健康组(P 0. 05),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均低于B组和健康组(P 0. 05),B组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 0. 05)。A组中不同疾病类型患者DOB、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中DOB水平对比,AB型 B型 A型;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对比,AB型B型A型。A组DOB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均呈负相关(r=-0. 853,P=0. 003; r=-0. 776,P=0. 010; r=-0. 747,P=0. 012)。结论 H. pylori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DOB较高,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偏低,且前者越高,后者越低,呈明显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5.
王永杰  梁东科  范丽娟 《肝脏》2014,(11):868-869
目的:研究观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 I、PG II)及胃泌素-17(G-17)的血清浓度变化。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凌源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10月住院的肝硬化患者空腹血清中PG I、PG II及G-17浓度。结果肝功能Child-Pugh C级患者的肝硬化患者PG I、PG II及G-17浓度高于A级(P<0.05);PG I及G-17浓度在肝功能Child-Pugh B级高于A级(P<0.05)。结论肝硬化患者PG I、PG II及G-17浓度可作为疾病评估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背景:早期胃癌的预后明显优于晚期胃癌,但由于缺乏完善的普查手段,导致早期胃癌检出率较低。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17(G-17)可用于早期胃癌的筛查。目的:探讨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本地区早期胃癌患者的筛查价值。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393例患者,依据病理结果分为对照组、胃溃疡组、异型增生组和早期胃癌组,检测PGⅠ、PGⅡ、G-17浓度、Hp抗体,并计算PGR。采用ROC曲线分析各指标筛查早期胃癌的价值。比较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血清ABC法、新ABC法对早期胃癌的检出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胃溃疡组PGⅠ、PGⅡ升高,PGR降低(P 0. 05);异型增生组和早期胃癌组PGⅡ、G-17升高,PGⅠ、PGR降低(P 0. 05)。与胃溃疡组相比,异型增生组PGⅠ、PGⅡ和PGR均降低(P 0. 05),早期胃癌组PGⅠ、PGR降低,G-17升高(P 0. 05)。PGⅠ、PGⅡ、G-17、PGR筛查早期胃癌的AUC分别为0. 858、0. 744、0. 791、0. 937。PGⅠ、G-17、PGR的临界值分别为≤68. 46μg/L、 12. 80 pmol/L和≤6. 90,三者联合的敏感性为90. 6%,特异性为91. 1%,AUC为0. 965。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早期胃癌高风险人群的检出率显著高于血清ABC法(P 0. 05),而与新ABC法无明显差异(P 0. 05)。结论:血清PGⅠ、PGR明显降低且G-17升高提示可能发生早期胃癌。新型胃癌筛查评分系统对早期胃癌的筛查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背景:我国是胃癌高发地区,有研究指出,血清胃蛋白酶原(PG)和胃泌素-17(G-17)水平可用于胃癌的筛查。目的:探讨血清PG和G-17水平筛查胃癌前病变和胃癌的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6年10月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经胃镜和病理学检查确诊的211例患者,以67名健康者作为对照。应用ELISA法检测血清PGⅠ、PGⅡ、G-17和Hp-IgG抗体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PGⅠ水平、PGR显著降低(P0.01);低级别上皮内瘤变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组和胃癌组PGⅠ水平、PGR均显著降低(P0.01),G-17水平显著升高(P0.01)。根据ROC曲线,PGⅠ、PGR和G-17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最佳界值分别为74.74 ng/mL(敏感性88.3%,特异性78.0%)、6.59(敏感性87.0%,特异性73.8%)、13.02 pmol/L(敏感性54.2%,特异性84.4%)。PGR和G-17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独立预测因素,PGⅠ、PGR和G-17联合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为89.9%,特异性为84.4%。结论:血清PGⅠ、PGR、G-17可作为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筛查的指标。PG联合G-17诊断胃癌及其癌前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单独血清PG或G-17更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内服联合隔姜艾灸治疗Hp阳性慢性萎缩性胃炎(CAG)伴肠化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2例患者采用统计软件(SAS软件)生成的随机表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两组均给予铋剂四联根除方案进行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叶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内服联合隔姜艾灸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PGR(PGⅠ/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治疗结束1个月后复查胃镜和幽门螺杆菌(Hp),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1.30%,Hp转阴率为93.48%,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胃黏膜炎症、腺体萎缩及肠化积分均明显下降,血清PGⅠ、PGR比值和G-17水平均升高,PGⅡ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内服联合隔姜艾灸治疗CAG伴肠化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炎性反应,保护胃黏膜,改善胃黏膜萎缩及肠化,促使Hp转阴,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消化性溃疡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胃泌素(GS)、Ⅰ型胶原氨基端前肽(PINP)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变化及其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的关系。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间在青海仁济医院消化内科经消化内镜确诊的194例消化性溃疡患者,其中胃溃疡患者105例(胃溃疡组)、十二指肠溃疡患者89例(十二指肠溃疡组),检测两组患者的血清PGⅠ、PGⅡ、GS、PINP及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然后按照Hp感染结果进行分层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组的血清PGⅠ、GS表达水平高于胃溃疡组,血清PINP表达水平低于胃溃疡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十二指肠溃疡组的血清PGⅡ、TNF-α水平与胃溃疡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的胃溃疡组的血清PGⅠ、GS、TNF-α表达水平显著高于Hp感染阴性组,血清PINP水平低于Hp感染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Hp感染阳性的胃溃疡组的血清PGⅡ表达水平与阴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感染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组的血清PGⅠ、PGⅡ、GS、TNF-α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血清PINP表达水平低于阴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血清PGⅠ、PGⅡ、PINP、GS、TNF-α水平变化与溃疡的部位及Hp感染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吗丁啉(多潘立酮)联合达吉(复方消化酶)对老年功能性消化不良(FD)患者的胃动力以及血清胃蛋白酶原(PG)、胃泌素-17(G-17)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6年3月接受治疗的84例老年FD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仅给予口服吗丁啉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达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临床疗效和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浆瘦素(LEP)、胃动素(MTL)、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RH)、PGⅠ、PGⅡ及G-17水平。结果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6.67%,试验组为90.48%(P0.05);治疗后对照组各临床症状改善率显著低于试验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餐前LEP、餐后LEP和MTL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升高,CRH水平则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餐前LEP、餐后LEP和MTL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RH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升高,胃蛋白酶原比值(PGR)则明显降低(P0.05),试验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和G-17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GR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吗丁啉联合达吉治疗老年FD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对胃动力的恢复有显著促进作用,还可显著提升患者血清PG和G-17的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