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研究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见习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将2018年来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见习的七年制学生48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将采取传统教学法的设为对照组(n=24),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的设为实验组(n=24)。对比两组学生的理论考核成绩、基本检查操作成绩、教学满意度。结果实验组学员理论考核成绩为(93.00±3.13)分,基本检查操作成绩为( 90.25±2.97)分,高于对照组学生的( 87.70±3.57)分、( 85.92±4.68)分,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1);实验组学生的教学质量满意度( 95.80%) 高于对照组学生( 70.8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eminar联合病案导入式教学法比传统教学法更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力和操作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兴趣,扩展临床思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系统的掌握,教学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费曼学习法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实践,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本科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某院2016级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52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6名学生,全体学生首先接受教师的传统理论教学授课,随后实验组学生根据费曼学习法对对照组学生进行模拟教学。理论教学结束后均有一次课堂测验,其中实验组学生模拟教学前后的测验分数分别记为A1、A2组,对照组分数记为B组。通过A1、A2和B组分数和问卷调查评估研究结果。结果 A2组测验成绩(80.92±2.76)分高于A1组(76.23±3.29)分、B组(76.38±3.38)分,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A1组与B组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教学整体满意度优于对照组,问卷调查条目2、3、4、6、7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费曼学习法应用于耳鼻咽喉科学理论教学中可提高教学质量与效果,教学模式得到学生的认可。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在耳鼻咽喉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简称住培)中应用。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在耳鼻咽喉科参加住培的医师20例作为对照组,2020年在耳鼻咽喉科参加住培的医师20例作为观察组。观察组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对照组给予传统的线下教学。住培结束后进行理论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比较两组对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掌握程度,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学生的满意度。结果 理论考核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别为(50.5±5.4)分和(41.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技能考核中,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成绩分别是(93.5±5.4)分和(71.6±3.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课程满意度、激发学生兴趣、理论知识的掌握与应用、提高临床技能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互联网+背景下混合式教学显著提高了住培医师对耳鼻咽喉科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提高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基于微信平台视频微课教学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4级临床医学专业的临床实习生180名作为研究对象,把每组轮转实习生随机分配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两个病区作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90人,实验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视频微课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法,配备每组相同资质的带教老师,比较两组学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出科理论考试、专科检查操作成绩及临床演练效果并结合Mini-CEX量表进行评估反馈。结果两组出科理论考试成绩无明显统计学差异,视频微课教学组在专科技能操作成绩及临床演练Mini-CEX评估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基于微信平台的视频微课法不但可以规范实习医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专科检查及操作,而且在结合传统教学法的基础上可以提高实习生将医学理论知识应用于临床实践的能力从而达到理想的实践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经中华医学会核准,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联合承办,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  相似文献   

6.
书讯     
由孔维佳教授主编的全国高等医药院校八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配套教材,已于近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该配套教材主要内容包括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材精要、临床诊疗指南、临床教学改革方案、PBL教程、临床经典案例等。本书配套光盘中还有全国知名专家大课教学录像及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并评价以问题为基础学习(PBL)的教学方法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见习中的效果。 方法 以103名见习学生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PBL组和非PBL组。通过调查问卷、操作考核及理论考核进行教学评价。 结果 PBL组学生在参与小组讨论、收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均较非PBL组学生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BL组学生在临床操作、理论知识的掌握亦优于非PBL组学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PBL教学方法对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提高学习积极性有积极作用。精心准备临床病例、提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优化PBL评估方案是PBL教学中需要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经中华医学会核准,由《中华医学杂志》社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华医学会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世界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英文)联合承办,中南大学湘雅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  相似文献   

9.
导读     
儿童变应性鼻炎——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46(1)张罗,韩德民.重视儿童变应性鼻炎研究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编辑委员会鼻科组,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鼻科学组、小儿学组,中华儿科杂志编辑委员会.儿童变应性鼻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0,重庆)  相似文献   

10.
耳鼻咽喉科临床实习是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过程的重要阶段。针对耳鼻咽喉科难教难学的特点,我科引进PBL教学法,即基于问题的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结合PBL教学模式在耳鼻咽喉科临床实习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在临床实习教学中,采用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以临床典型病案为基础提出问题,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分组讨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培养实习医师临床技能及思维能力。结果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可以明显提高耳鼻咽喉科实习医师的临床技能水平及思维能力。结论多媒体结合PBL教学模式有助于耳鼻咽喉科实习医师临床思维和技能的培养,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分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诊疗特点以及医疗纠纷现状,提出针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纠纷的防御对策及干预措施.方法 对医务人员和患者医疗纠纷的认识等情况以及既往医疗纠纷病例进行调查分析,提出减少或避免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医疗纠纷的防御对策,并运用于临床.以2016年全年医疗纠纷数量及患者对医疗满意度等指标为对照组,2017...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标准化内镜检查技术培训在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近期在我院耳鼻喉科内镜室实习的50名实习生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将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期间我院尚未实施标准化内镜检查技术培训时进行实习的25名实习生作为对照组;另选取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期间我院实施标准化内镜检查技术培训后进行实习的25名实习生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实习生的教学满意度以及考试成绩。结果经比较可知,观察组的考试成绩相较于对照组明显更优,组间指标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标准化内镜检查技术培训应用于耳鼻喉科临床带教中,能够有效提高实习生的考试成绩,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临床需求, 提高教学质量, 改进了以往单纯的LBL、CBL或PBL教学模式。方法 在近1年的耳鼻喉科本科生临床实习中, 应用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进行临床教学及考核, 并对已毕业的学生采用电话回访的方式, 未毕业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 了解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模式的评价及接受情况。结果 97.2%的学生对出科考核方式感到满意, 91.7%的学生认为能够全面学习临床知识, 91.7%的学生认为能够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已就业的学生均认为有助于毕业后迅速适应临床工作。结论 阶梯式多模式融合教学法由浅入深的让学生认识临床, 系统全面地学习临床知识, 快速建立临床思维方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对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牙菌斑控制对其牙周病防治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期间于本院就诊的100例2型糖尿病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50例)与参照组(n=50例)。观察组应用早期牙菌斑控制,不予以参照组行该项干预。比较组间牙列平均牙龈指数、牙周袋深度情况以及患者的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牙龈指数为(1.86±0.71),低于参照组的(3.19±1.08),牙周袋深度为(1.20±0.71)mm,小于参照组的(2.74±1.15)mm,说明观察组牙周病控制效果良好,组间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满意率为94.00%,高于参照组的70.00%,P<0.05。结论早期牙菌斑控制用于2型糖尿病患者,可改善其牙龈指数,并减小牙周袋深度,对牙周病的防治效果明显,且患者的满意度较高,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不同手术方式对儿童鼾症(obstructive sleep apnea-hypopnea syndrome,OSHAS)相关指标与通气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08年4月~2018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08例OSHAS患儿,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被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腺样体刮除术以及扁桃体剥离术,观察组接受鼻内窥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对比和评估两组患儿手术情况、疼痛程度及通气功能。结果手术治疗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手术时间(25.11±5.28vs48.43±4.78)min,术中出血量(12.55±2.27vs34.12±3.10)ml,术后疼痛时间(2.40±0.29vs4.60±0.50)d,症状缓解时间(6.90±0.83vs9.80±0.70)d。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时间、症状缓解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与对照组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9.38±1.03vs15.78±2.89)h、最长呼吸暂停时间(LAT)(17.65±3.11vs26.21±4.12)s和最低夜间血氧饱和度(LSaO2)(86.43±9.00vs78.47±8.79)s。两组患儿术前各通气功能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HI和LAT等通气功能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5),而观察组LSaO2通气指标水平比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此外,术后观察组患儿鼻腔干燥、鼻腔出血、萎缩性鼻炎及鼻涕倒流等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结论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可有效改善手术情况,缓解患儿术后疼痛程度,降低患儿术后反应,提高患儿通气功能,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解决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教学传统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和临床思维能力的缺点,转变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教学模式。方法 近3年对第四军医大学医学本科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鼻科学部分教学中应用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采用调查问卷的形式对2010级学生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对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93.8%的学生对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方法表示满意,90.6%的学生认为有助于临床思维建立。结论 CBL结合引导式教学模式有利于促进以学生为中心的临床课教学模式的建立,促进医学生早日建立临床思维和临床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并讨论真菌性鼻—鼻窦炎运用内镜手术联合低温等离子刀进行辅助治疗,通过进行检验工作,对血液学指标掌握,来指导康复价值。方法纳入104例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均为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从接受我院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依据治疗方案的差异划分为行内镜手术治疗的对照组(n=52)、与行内镜手术+低温等离子刀治疗的观察组(n=52),运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等检测血液学指标不平,并观察临床其它预后。结果观察组的血液学指标同比治疗前及对照组均明显大幅下降(P<0.05);行内镜手术+低温等离子刀联合治疗的观察组拥有同比治疗前及对照组更高的免疫指标(P<0.05);观察组5.77%(3/52)的并发症发生率,其数据远低于对照组(P<0.05);同比对照组,观察组96.15%(50/52)的临床疗效优势更为显著,以上所有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单纯的内镜手术,在真菌性鼻—鼻窦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内镜+低温等离子刀的联合治疗方案,在确保更加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炎性反应得以有效控制,身体免疫功能大幅提升,加速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值得临床借鉴并积极采纳。同时也表明,积极开展检验工作,对血液学指标情况掌握,利于为康复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手术预案汇报制度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2016—2020年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进行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15名住院医师为研究对象,分为实验组(8名)和对照组(7名)。对照组按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纲进行培训,实验组要求住院医师在完成培训大纲的基础上,制作并汇报手术预案,通过比较两组的出科考核成绩和年度考核成绩,分析手术预案汇报在教学中的效果。结果 实验组住院医师出科考核成绩为(92.44±2.41)分,而对照组为(88.79±2.67)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2.78,dF=13,P<0.05)。实验组住院医师年度考核成绩为(85.87±3.64)分,对照组为(80.29±2.9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2,dF=13,P<0.05)。实验组8名住院医师共汇报预案397例,平均(49.62±17.20)例。结论 在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住院医师通过制作和汇报手术预案,巩固了基础理论知识、提高了临床思维能力,指导教师对预案中暴露出的问题进行针对性指导,提高了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