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异位到子宫腔以外而引起的慢性盆腔痛、性交痛、痛经及不孕。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典型症状,解除这一症状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过程中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痛灵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在非月经期症状改善的分析。方法:将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的66例患者纳入研究,治疗3个月后评估痛经、非月经期症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总疗效相当;治疗痛经疗效无统计学意义(P=0.13);改善非月经期症状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舒痛灵汤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效果良好,且在改善非月经期症状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3.
张雪莉 《光明中医》2014,(8):1667-1668
目的观察经痛宁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运用经痛宁汤治疗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36例,观察治疗3个月前后症状、体征的变化,生活质量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36例患者总有效率93.8%。结论经痛宁汤可有效缓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痛经的症状、提高其生活质量,是治疗该病安全有效的药物。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产科常见慢性疾病,严重影响女性健康,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典型的临床表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近年来,随着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认识不断深入,中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取得了较大进展。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机及治疗方法进行阐述,以期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研究及治疗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70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观察组行腹针治疗,对照组予达那唑胶囊口服。结果:痛经与全身伴随症状观察组较对照组有明显改善,总有效率观察组91.4%,对照组80.0%,两组疗效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腹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具有较好疗效,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本院采用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病100例,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100例分析,统计学处理。结果:单用米非司酮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组,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35缓解率35%。加服中药观察组,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痛经者89缓解率89%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米非司酮配合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疗效好,痛经缓解率增高,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平冲降逆、化瘀通络法治疗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诊断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有痛经症状的30例患者均采用口服内异症基本方。结果:临床痊愈13例,显效8例,有效5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67%。对痛经疼痛程度评分的影响:治疗前平均评分(7.23±1.52)分,治疗后(2.28±2.49)分;结论:平冲降逆、化瘀通络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症状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8.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多发病,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而引起痛经、月经不调、不孕、盆腔包块等一系列症状的疾病。尤其是内膜异位症痛经,呈渐进性加剧,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笔者从2003年8月~2007年8月,运用中医辨证,采用中药治疗,少腹逐瘀汤加味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异位消痛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引发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有活力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在子宫腔以外部位的一种病症。本病一般为良性,但具有恶性肿瘤样增生、浸润和转移的特点。痛经是本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具有周期性发作、渐进性加重的特点。自2000年1月~2003年11月,笔者采用异位消痛合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发的痛经  相似文献   

10.
甄海平 《河北中医》2012,34(3):379-380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病,据统计约5%~15%的妇女患子宫内膜异位症[1],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中约80%有痛经,直接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2008 -05-2010 -05,笔者应用加减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30例,并与孕三烯酮口服治疗30例对照,观察加减温经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痛经效果及作用机理。方法:选取因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性手术后仍痛经的病例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68例和对照组32例,分别口服中药制剂及孕三烯酮胶囊3个月。结果:中药制剂治疗痛经症状有效率98.5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13%,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药制剂能够缓解及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痛经症状且效果比西药佳。  相似文献   

12.
加味四逆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的痛经临床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加味四逆散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诊断标准和中医辨证的66例患者纳入研究,治疗组35例,予口服四逆散加减方,对照组31例,予皮下注射抑那通。在治疗3个月后,观察四逆散加减方的总疗效、以及用药前后痛经的改善。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总疗效的比较,总有效率分别为85.71%和90.32%,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总疗效相当;在缓解痛经症状,经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13),说明治疗组和对照组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的临床疗效相当;再分别对两组进行自身前后配对t检验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表明两组在治疗痛经上有一定的疗效。结论:加味四逆散方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引起痛经效果良好,副作用发生率明显低。  相似文献   

13.
毛利云 《四川中医》2012,(10):14-15
女子以肝为先天,肝主疏泄,主藏血,肝与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时,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分别加疏肝、温肝、清肝、养肝等调肝药物,探讨了从肝论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机理,对提高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治疗疗效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4.
回顾国内近10年来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现状,从临床观察与研究对针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做出概述,从而有利于找出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治疗规律,用于指导临床。  相似文献   

15.
内异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邬素珍 《中药材》2000,23(6):368-369
目的:观察内异丸治疗子宫内膜内异症患者痛经症状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诊断为了宫内膜异位症并有痛经症状的患者,采用我院自制中成药内民丸进行治疗,连续治疗三个月经周期,于治疗前及治疗一个月经周期后、二个月经周期及三个月经周期后按中药新药治疗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分,观察治疗前后痛经时间、痛经评分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内异丸治疗内异症患者的痛经症状一个月经周期的有效率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疏肝逐瘀汤对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中医证候及痛经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共有91例,以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n=45)予以西药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n=46)予以疏肝逐瘀汤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中医证候积分、痛经程度评分、子宫体积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中医证候小腹胀痛、腰骶酸痛、胸胁胀痛积分、痛经程度评分及子宫体积均低于对照组,研究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疏肝逐瘀汤可减轻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患者的痛经程度及相关症状,缩小子宫体积,无明显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内异痛经颗粒治疗家兔子宫内膜异位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内异痛经颗粒对家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影响。方法:采用移植家兔自身子宫内膜的方法造成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观察内异痛经颗粒对家兔子宫内膜异位症模型全血粘度及异位内膜病理改变的影响。结果:内异痛经颗粒可以降低家兔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全血粘度,减轻异位内膜病理改变。结论:提示内异痛经颗粒对子宫内膜异位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8.
祛瘀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雒挺托  赵娟 《陕西中医》2011,32(7):774-775
目的:观察祛瘀解毒类中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方法:32例患者内服祛瘀解毒汤(桃仁、红花、川芎等)治疗,治疗1个月经周期以上者统计疗效,3个月为1个疗程,共观察2~3个疗程。结果:在改善痛经症状及消除盆腔病灶方面治疗前后有显著差异。结论:祛瘀解毒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在改善痛经症状及消除盆腔病灶方面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内外合治综合疗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疗效。方法:治疗组35例,采用异位痛经汤口服、中药灌肠液灌肠、周林频谱仪照射理疗等方法综合治疗,3个月为1疗程;对照组23例,采用内美通治疗,疗程同治疗组。主要观察两组1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和痛经积分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3%,对照组总有效率78.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痛经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痛经积分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内外合治综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能够消除或显著减轻痛经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20.
顽固性、渐进性痛经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最常见的、最痛苦的症状之一。我们于2008年11月~2009年11月,运用陈颖异主任中医师经验方香鹿消痛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痛经(肾虚血瘀型)39例进行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