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舒适度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5年10月间徐州市第六人民医院收治的53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按就诊时间顺序分为观察组(27例)和对照组(26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用舒适护理方法,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和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手术后疼痛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舒适度得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生活质量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可有效降低肺癌患者根治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间在四川省达州市中心医院化疗的164例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84例)和对照组(80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质量及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显著改善,且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均明显提升,且观察组提升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中晚期肺癌化疗患者采取循证护理可有效缓解患者不良心理状态,改善患者化疗生活质量,并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12月间收治行放化疗的1 623例中晚期肺癌患者,按照随机分层分组法分为观察组(n=913)和对照组(n=710),两组患者均接受放化疗治疗。观察组患者治疗期间采用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治疗期间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肿瘤标志物、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采用欧洲癌症治疗与研究组织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量表评分结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及护理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能明显降低肺癌患者放化疗后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化疗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癌因性疲乏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7年1月间南充市中心医院嘉陵院区收治的行化疗治疗的96例NSCLC患者,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患者均予以临床对症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临床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评分提高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癌因性疲乏评分降低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较对照组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为95.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模式可明显减轻NSCLC化疗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情绪疏导及心理干预对晚期肺癌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200例晚期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肺癌开胸手术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情绪疏导及心理干预。对所有患者进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及血压监测。结果术前1d、术后5d观察组患者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1d及术后5d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患者的收缩压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情绪疏导及心理干预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化护理改善老年肺癌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间收治的34例肺癌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医护一体化护理;选择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4例肺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医护一体化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为82.4%,高于对照组的7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总体健康评分为(40.14±7.55)分,高于护理前的(28.05±7.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的总体健康评分及各子项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分别为(26.08±2.69)分和(27.69±2.68)分,低于对照组的(42.31±4.57)分和(46.36±4.5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5.52±0.004)分,高于对照组的(82.71±0.4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满意度评分为(4.33±0.05)分,高于对照组的(3.21±0.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护一体化护理有助于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升护士和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癌化疗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间湖北省宜城市人民医院中医院收治的90例肺癌化疗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不良反应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各维度和总分较对照组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降低化疗期间不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经护理干预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10月至2015年10月间宝鸡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56例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以投掷硬币法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8例。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血糖浓度、护理满意度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空腹血糖与餐后2 h血糖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4%,对照组为6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癌伴2型糖尿病患者可以提高治疗效果与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建议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围术期舒适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2月至2010年9月间行手术治疗的122例老年食管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1例。观察组患者行围术期舒适护理,对照组患者行围术期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恢复、心理状态、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降低。观察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进食时间和术后排便时间均明显早于对照组,引流管留置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围术期舒适护理可显著降低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系统性护理干预在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中的作用。方法将肺癌术后化疗出现癌因性疲乏的64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较护理前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癌因性疲乏程度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系统性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肺癌术后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程度,同时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舒适无缝隙优质护理对子宫肌瘤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8年5月间四川省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8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无缝隙优质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尿管拔除时间、下床活动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 05),且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 9%,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3.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患者术后有8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16. 3%,对照组患者有17例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34. 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间采用舒适无缝隙优质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临床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围术期舒适护理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间诊治的98例老年食管癌手术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围术期舒适护理),每组49例,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恢复、并发症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进食时间、引流管插管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结论围术期舒适护理能够明显减少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术后的快速康复,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干预在妇科肿瘤患者手术和化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间接受腹腔镜手术和化疗的妇科肿瘤患者1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术后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术后睡眠情况以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低于对照组,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和排尿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睡眠时间较对照组延长。观察组患者经过护理后的总体健康状况和功能子量表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而症状子量表(疲劳、疼痛、恶心呕吐)和特异性项目(食欲、便秘、腹泻项目)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主观舒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妇科肿瘤腹腔镜手术患者实施舒适护理模式,可以明显减少术后疼痛,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术后生活质量,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对乳腺癌患者心理状态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间收治的女性乳腺癌患者68例,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舒适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5%(P<0.05)。结论围手术期舒适护理可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的心理状态,降低疼痛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对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手术应激及术后心身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6月间雅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根据护理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观察组患者采用舒适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对照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负性情绪、舒适度相关指标情况和T1(术前1d)、T2(气腹后10min)、T3(手术结束后)时刻的呼吸(R)、心率(HR)、血压(BP)及血氧饱和度(Sp O2)等指标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环境、术后疼痛、体位、排泄及心理等舒适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术前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患者SAS和SD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患者均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T1时刻R、HR、BP和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T1、T2和T3时刻R、HR和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T2和T3时刻R、HR、BP与T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任意时刻Sp 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观察组患者各方面更为稳定,应激能力更强。结论在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中采用舒适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前焦虑,提高心身舒适度,降低手术应激反应,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18.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 with amifostine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The efficacy and toxicity of amifostine (300 mg/m(2) three times a week for three consecutive weeks for a maximum of six courses) was evaluated in 12 patients with primary 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 Dose escalation up to 400 mg/m(2) was allowed to patients who failed to respond. Hemoglobin concentration was increased > or = 1.5 g/dl in two (18%) of the 11 anemic patients. These two patients obtained transfusion independence for 20 weeks. Reticulocyte counts and ANC increased > or = 50% of baseline in four (44%) of the nine patients with reticulocytopenia and in three (25%) of the 12 neutropenic patients. Platelet count increased in three (50%) of the six patients with thrombocytopenia. Progenitor growth of CFU-GMs and BFU-Es improved in 8/12 patients. No major side effects were observed. In conclusion amifostine is well tolerated and can promote the growth of primitive hematopoietic progenitors and ameliorate the cytopenias in MDS patients.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的疗效和毒副反应.方法:68例晚期食管癌患者均接受化疗,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4例患者:吉西他滨1000mg/m2,d1,8,静脉滴注30min;多西他赛75mg/m2,d1,奥沙利铂85mg/m2,d1.每3周为1个周期,2个周期后评价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两组没有观察到完全缓解病例.吉西他滨组:PR 19例,SD 9例,PD 6例,总有效率为55.9%,临床获益率 82.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6.1个月;多西他赛组:PR 16例,SD 11例,PD 7例,总有效率为 47.1%,临床获益率 79.4%,中位疾病进展时间 5.1个月.两组有效率(55.9%vs 47.1%,P=0.47)、临床获益率(82.4%vs 79.4%,P=0.38)及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6.1月 vs 5.1月,P=0.524 )均无明显差异.主要毒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和消化道反应,两组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分别为14.7%和38.2%(P=0.028),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分别为11.8%和47.1%(P=0.001),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分别为32.4%和8.8%(P=0.016),肌肉酸痛发生率分别为8.8%和32.4%(P=0.016),末梢神经麻木分别为11.8%和 35.3%(P=0.022).结论:吉西他滨联合奥沙利铂及多西他赛联合奥沙利铂治疗晚期食管癌近期疗效相近,毒副反应均可耐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