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观察了肾移植术后因免疫抑制剂应用所致的肝损害(DILI),本组发生率为18.6%(23/124),其中21例治愈,2例死亡。结果提示术后定期监测肝功能对保证肾移植术后长期存活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分析同期实施的活体供肾移植和尸体供肾移植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开展活体肾移植手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自2006年7月~2009年10月实施的活体肾移植132例及尸肾移植164例的临床资料,通过对两组术后肾功能恢复效果,术后免疫抑制剂用量,1、3、6个月肾功能及24 h尿蛋白定量,术后DGF及1年内AR发生率,术后半年、1年、3年内人/肾存活率等指标的分析,对活体肾移植及尸肾移植临床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同期进行的活体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用量明显低于尸体肾移植术后用量;同期活体肾移植术后6个月内血肌酐情况与尸体肾移植无显著差异,尿蛋白定量指标与尸肾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肾移植术后DGF、AR发生率降低,均与同期进行的尸体肾移植有显著性差异(P〈0.05);活体肾移植术后3年内人/肾存活率与尸体肾移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亲属活体肾移植术后DGF、AR、人/肾存活率均优于同期进行的尸体供肾移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3.
霉酚酸脂在肝功能异常患者肾移植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环孢素A、硫唑嘌呤 (Aza)等在肾移植术后的应用 ,肾移植患者术后存活率明显提高 ,但其肝脏毒性作用特别是对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肝脏毒性也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新一代免疫抑制药霉酚酸脂 (MMF)由于其免疫作用强、副作用小而越来越广泛应用。我们选择 1 6例合并肝功能异常的肾移植术后患者 ,分别应用硫唑嘌呤、环孢素A、强的松及霉酚酸脂、环孢素A、强的松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材料和方法1 1 分组  1 6例合并肝功能异常且首次接受肾移植的患者中 ,男 1 4例 ,女 2例 ;以 1 998年 3月为界 ,分为观察组(MMF组 7例 …  相似文献   

4.
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诊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莹  游志清 《西南军医》2009,11(3):433-434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糖尿病的诊治策略。方法对1例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谱和降糖方案进行分析。结果肾移植术后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不同于一般的1型糖尿病或2型糖尿病。结论肾移植术后免疫抑制剂的使用造成了糖尿病的高发,针对使用的免疫抑制剂不同,应该使用不同的降糖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严重肺感染的CT表现。资料与方法 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大剂量使用了免疫抑制剂,术后3个月左右发生了严重的肺感染。6例均进行了胸部X线和螺旋CT检查,其中巨细胞病毒肺炎5例,肺炎克雷白杆菌肺炎1例。首次CT扫描在X线检查后的第2d进行。结果 6例中,4例首次X线检查阴性。全部病例CT检查均发现异常,最常见的CT表现是:(1)两肺多发片状影;(2)弥漫分布边界不清的小结节影;(3)磨玻璃样高密度影;(4)片状实变;(5)肺间质增厚和胸腔积液。结论 在肾移植术后肺感染患者中,CT能较早地发现肺部异常,尤其是在X线检查阴性时,应尽早进行CT检查。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肝、肾移植术后,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与环孢素A(CsA)药代动力学相关性。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分析法(FPLA)测定CsA全血药物浓度,DPH荧光探针法测定红细胞膜流动性。结果 肾移植术后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动态改变与血中环孢素A药物浓度的变化没有相关性,但满一年的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与体内CsA谷浓度呈负相关。肝移植术后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动态改变与血中CsA药物浓度的变化呈负相关。结论 器官移植术后患者长期服用CsA,导致细胞膜流动性降低,是肝肾损害和术后并发症的病理学基础。建议器官移植术后监测患者红细胞膜流动性的变化,合理使用免疫抑制剂。  相似文献   

7.
60例肾移植术后的108份CsA血样用特异性单克隆(MAFPIA)和非特异性多克隆荧光免疫偏振分析法(PAFPIA)进行测定,结合肝脏功能与术后时间,观察药物浓度的变化,两种检测方法之间有线性关系(r=0.8926),二的测得值有非常显性差异。肝功能异常的患PAFPIA/MAFPIA比值以及回归曲线参数与肝功能正常的患相比有明显差异,表明肝功能异常的患C5A的代谢产物在体内蓄积而使得检测结果偏离,术后时间对药物浓度变化有一定的作用。术后近期(10d内)与术后(3-7周)服用等同剂量的C5A,术后时间对药物浓度变化有一定的作用,术后近期(10d内)与术后(3-7周)服用等同剂量的CsA ,血药浓度有明显差异。说明对于肾移植术后服用CsA的患,应持续,定期地进行药物浓度的监测。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CMV)肺炎的诊断与治疗情况。方法 对110例肾移植患者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0例患者中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的有15例(13.6%),平均发生在术后93.3天,均以发热、咳嗽起病,胸部X线检查均为间质性肺炎改变。15例中CMV-IgM阳性者13例,CMV-DNA阳性9例。病情进展迅速,3例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经更昔洛韦抗病毒治疗后,10例痊愈,5例死亡(其中1例放弃治疗)。结论 肾移植术后并发巨细胞病毒性肺炎病情凶险,应加强CMV监测。联合应用CMVDNA检测有利于早期诊断。早期应用以更昔洛韦抗病毒为主的综合治疗,监测外周血淋巴细胞亚型的变化,调整免疫抑制剂用量可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9.
目前.术后镇痛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特别对手术创伤大、疼痛刺激强、有特殊术后并发症的肾移植患者尤为重要。现将我院采用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与静脉自控镇痛(PCIA)两种方法作为肾移植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肾移植术后环孢素A(CsA)及普乐可复(FK506)等免疫抑制剂的肝毒性以及防治措施。方法分析346例肾移植患者术后90天内静脉血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BILJ)、直接胆红素(BILD)含量,判定患者肝功能状况;以及相应的治疗措施及其效果,综合判定治疗措施的合理性。结果 CsA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26.90%,术后两周ALT、AST和BILD明显升高(P〈0.01),BILT升高(P〈0.05);FK506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为7.14%,ALT、AST、BILT和BILD略升高(P〉0.05);骁悉(肿)和布累迪宁(MRZ)组肝功能异常发生率无明显区别。18例转换FK506 1周后,ALT、AST、BILT和BILD均明显降低(P〈0.01)。结论 CsA肝毒性为肾移植术后常见并发症,FK506肝毒性明显低于CsA;密切检测CsA浓度以及依据CsA浓度下限用药是预防肝毒性的关键;对于严重肝功能障碍患者,转换FK506是有效的治疗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微嵌合体的状态及其与移植肾长期存活的的关系。方法采集以男性为供者的70例女性肾移植患者术后外周血白细胞,用套式PCR扩增单拷贝SRY基因来鉴定患者血中是否存在微嵌合体。结果70例肾移植术后0.5~10年的女性患者微嵌合体阳性率为58.6%(41/70),2年以内(68%)及5年以上(72%)与2~5年(44.4%)的阳性率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肾移植术后不同时间段嵌合细胞的阳性率有明显差别;长期的微嵌合状态与移植肾长期存活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随着肾移植手术成功率的不断提高,其术后监测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而目前用于肾移植术后监测的各种检查存在着诸多不尽人意多处,磁共振成像(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对比,多层面成像能力及无创等特点,在肾移植术后监测方面具有很大的潜能,常规MRI已为大家所熟悉,钇增强MRI可以有效地评价肾脏形态,灌注及功能;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在肾移植病人这一特殊人群中已经开展,初步结果很令人满意;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在肾移植病人应用的早期资料表明尿路显影良好,与普通人群的MRU成像质量无明显差异,其它几种磁共振方法均各有优势,相信随着MRI的发展,也会逐步进入肾移植病人的这一特殊人群,成为肾移植术后MRI监测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3.
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是肾移植术后最严重、预后最差的感染并发症,特别是术后间质性肺炎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尤为凶险。现将胃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肾移植术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期)最有效的方法,一般肾移植术后患者需入住隔离监护室数日实行特别护理(7~10)d。手术对患者的正常心理活动产生强烈直接影响,造成心理和躯体的不适。2005年1月~2007年6月,我科将舒适护理模式与肾移植术后早期护理相结合,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王环宇  吕利  王磊 《武警医学》2012,23(6):497-498,501
目的探讨低血糖指数膳食对肾移植术后早期糖代谢异常患者干预效应。方法分析2009-01至2011-02100例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糖代谢异常发生率,将糖代谢异常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27例,对照组自由膳食,干预组低血糖指数(glycemic index,GI)膳食,营养干预30 d,观察干预前后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PG)和餐后2 h血糖(2 h plasmaglucose,2 h PG)的变化情况。结果肾移植患者术后糖代谢异常发生率为54%,发生时间为术后15~180 d,前3个月发生率为44%。干预30 d后,干预组FPG和2 h PG恢复正常,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低GI膳食可以积极控制肾移植术后早期患者糖代谢异常。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肾移植病人术后感染的临床特点、诊断线索与疗效。方法 对肾移植术后发生各种感染及其并发症的病人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统计。结果 肾移植术后感染的病人在症状特点、临床表现、实验检查等方面较普通病人的感染都具有显著的特殊性。结论 肾移植病人为免疫抑制剂致免疫功能低下的特殊病人 ,感染程度与临床表现不符 ,感染时机体反应无力或反应不能持续 ,规律性强 ,可表现为长期低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MV肺炎的发病特点及临床救治措施。方法:对24例肾移植术后并发CMV肺炎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4例患者中19例(79.2%)CMV肺炎患者救治获得成功,5例死亡。结论:对于肾移植术后的CMV肺炎患者应高度重视和积极救治,及时给予足量的抗病毒药物,坚持足够疗程,调整免疫抑制剂方案,纠正低蛋白血症,适时应用呼吸机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肾移植术后重症肺部感染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肺部感染的病原体分布及救治措施。方法:对53例肾移植术后并发重症肺部感染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病原体分布:细菌42例次(46.2%),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ms,CMV)21例次(23%),真菌11例次(14.3%),结核杆菌6例次(7.8%),支原体5例次(6.5%),卡式肺囊虫3例次(2.6%)。44例(83%)重症肺部感染救治成功,9例(17%)死亡。结论:肾移植术后合并严重肺部感染者病情危重,死亡率较高;可靠的病原学诊断、及时而有效的综合治疗可提高其治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C)同血清肌酐(Scr)相比,在肾移植术后肾功能稳定期以及出现术后感染时,监测肾功能变化时的应用比较。方法50例肾移植患者,记录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内、感染发生时及第2天血清中CysC和Scr的浓度,同时选取20名健康人和20例非肾移植感染者,检测血清中CysC和Scr的浓度作为对照。采用相关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健康人和非肾移植感染患者的CysC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移植后肾功能稳定组术后前3天内CysC和Scr都下降(P〈0.05),随后各监测点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自身比较,术后感染组患者出现肾功能异常时,CysC比Scr早升高;术后感染组CysC和Scr较肾稳定组都升高(P〈0.01);根据ROC曲线,感染组CysC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符合率及曲线下面积均优于Scr(P〈0.05)。结论肾移植后,CysC能早期、灵敏、准确的判断肾功能变化,是优于Scr的一种血清标志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Orem的自理理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肾移植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根据术后患者的自理能力应用Orem的自理理论进行护理。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及术后感染(肺部感染、尿路感染、口腔感染)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感染、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天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理理论应用于肾移植患者术后护理,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减少术后感染率,使下床活动时间提前,缩短平均住院天数,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