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患者 ,女 ,40岁 ,以“右侧胸痛、胸闷三天”,为主诉入院体查 :T38℃ ,P10 2次 / m in,R2 8次 / min,BP14次 / 10 kpa。神志清 ,精神差 ,右侧叩诊呈浊音 ,语颤 ,触觉消失 ,呼吸音消失 ,心音有力 ,各辨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 ,腹软 ,肝脾肋下未及 ,血沉 88m m/ h,结核抗体 ( ) ,胸片示 :右侧胸腔积液 ,B超示右侧胸腔积液 ,入院后按“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予抽胸水 ,利福平 0 .45 g.qd.po,雷米封 0 .3g.qd.po,乙胺丁醇 0 .75 g.qid.po,吡嗪酰胺 0 .5 g.tid.po,治疗一周后 ,体温降到正常 ,半月后胸水消失 ,但再次出现发热 ,血象正常…  相似文献   

2.
胸腔内注射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制剂治疗癌性胸腔积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胸腔内注入红色诺卡菌细胞壁骨架制剂 (N CWS)治疗癌性胸腔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 :5 6例晚期癌症并发胸腔积液病人尽量排净胸水后 ,N CWS 6 0 0 μg溶于 2 0mL氯化钠注射液中胸腔内注入 ,qw ,共 1~ 3次。观察胸水控制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N CWS控制胸水治疗总有效率为89 % ,主要不良反应为低热 11% (6 / 5 6 )、胸痛14 % (8/ 5 6 )。结论 :胸腔排液后局部腔内注射N CWS具有良好的控制胸水作用 ,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夏静  闫雪波  刘荣玉 《安徽医药》2013,17(2):222-224
目的探讨联合检测血清癌胚抗原(CEA)、血清及胸水乳酸脱氢酶(LDH)、胸水腺苷脱氨酶(ADA)及血沉对胸腔积液性质判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1年12月至2012年6月89例住院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5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4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22例炎性胸腔积液患者;采用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清CEA,酶法(L法)测定血清LDH,速率法测定胸水LDH及ADA,魏氏法测定血沉。结果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EA含量明显高于结核性及炎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及血清LDH含量在结核性、恶性、炎性胸腔积液患者中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三者胸水LDH含量均明显高于正常范围,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与血清LDH比值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ADA含量明显高于恶性及炎性胸腔积液患者;炎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沉明显高于结核性及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沉明显高于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结论联合检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CEA、胸水及血清LDH,胸水ADA及血沉对辅助判断胸腔积液的性质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胸腔积液C反应蛋白(CRP)、乳酸脱氢酶(LDH)测定及胸水/血CRP、胸水/血LDH在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腔积液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用日立717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同时测定47例结核性和25例恶性胸腔积液病人的胸水及血的CRP浓度和LDH水平.结果:结核性胸液CRP水平明显高于恶性胸液CRP值(分别为(14.24±7.53)mg/L与(7.70±1.46)mg/L,P<0.05),结核性及恶性胸液胸水/血CRP浓度比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核性胸液及恶性胸液LDH及胸水/血LDH比值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CRP浓度测定是临床上常用的快速、实用、简易的检测方法,对鉴别结核性和恶性胸积液具有较大的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5.
例1,男,15岁。因右侧胸部隐痛不适伴潮热、盗汗2个月于1997年9月22日入院。入院检查:T37.5℃,右侧胸腔积液征( )。胸片示:气管左移,右肺中下野大片均匀致密,达第二前肋水平,呈外高内低弧形影。B超探查示:右侧胸腔大量积液。PPD:强阳性。血沉:46mm/h。胸水检查示:草黄色渗出液。经皮胸膜活检病理学报告:结核性胸膜炎。诊断: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予2HRZ/4HR方案化疗。强的松20mg口服,1次/d。同时胸穿抽液1~2次/周,800~1000ml/次,2周后症状明显改善,胸片示少量右侧胸腔积液。第3周,病人突感腹痛、腹胀,伴畏寒、发热。体检:T39℃,腹稍隆,全腹轻压痛,移动性浊音( )。B超示:大量腹水。腹穿抽液检查示;草黄色渗  相似文献   

6.
本例临床特点;(1)女性,19岁。(2)高热、咳嗽、右侧胸痛,急性起病。(3)抗炎治疗10天后热渐退,但咳嗽、胸痛依然,胸腔积液不断增多,多种抗生素及抗阿米巴、抗结核等治疗无效。(4)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胸穿液细胞数一直少于500,浆膜蛋白阳性。反复胸穿后,胸水颜色多变,稠厚多渣。血沉快,胸水作其它多种实验室检查无明显阳性发现。(5)  相似文献   

7.
肺癌乳腺转移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芳  权蓉 《现代医药卫生》2007,23(8):1176-1176
病例介绍:患者,女,49岁,因咳嗽、心累、气促,右乳疼痛入院。查体:右侧胸廓饱满,右乳房明显增大(约16cm×16cm),表面皮肤发红,呈桔皮样改变,扪之整个乳房发硬,无明显局限性肿块,皮温稍增高,触痛明显,右胸叩浊,语颤消失,呼吸音消失,心率135次/分,律齐。入院后行胸部CT示右肺中央型肺癌伴纵隔及胸膜转移,右侧大量胸腔积液,反复多次抽出大量血性胸水,胸水中找到腺癌细胞。抽胸水后向胸膜腔内注入斯奇康、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30岁。因“腹膜透析30余天,咳嗽伴气急半月”入院。患者有尿毒症病史3年,30余天前入住我院,经胸片等检查未见异常后予以1.5%腹膜透析治疗(q4h)。半月来患者出现咳嗽、气急,伴有透析液超滤量减少。腹膜透析时取卧位时气急明显。病程中,患者无低热盗汗,无胸痛咯血。查体:右肺叩诊呈浊音,右肺底呼吸音消失,左肺呼吸音粗,左肺未闻及明显啰音。辅助检查:全胸片示右侧胸腔积液。血常规:WBC:5.99×109/L,N:2.59×109/L,Hb:103 g/L,PLT:184×109/L。入院后予以胸腔闭式引流,胸水常规,颜色,淡黄色;李凡他试验,阴性;有核细胞计数,90×106/L;多个核细胞85%;外观,透明。胸水生化:葡萄糖8.25 mmol/L;乳酸脱氢酶,38 U/L。胸水涂片未找见肿瘤细胞和抗酸杆菌.血乳酸脱氢酶,246 U/L,血 CEA,2.8 ng/ml;血 Ca125,263.6 U/ml。胸水 CEA <0.5 ng/ml;胸水 Ca125648.3 U/ml。胸水引流完毕后查胸部 CT:右下肺小结节,左侧胸膜增厚。住院期间在患者腹腔内注入美蓝,数小时后从胸腔中引流出淡蓝色液体。综合以上检查结果考虑患者合并膈肌瘘,让患者改为血液透析,4 d 后复查 B 超胸腔积液消失。现在该患者已经进行血液秀析2年余,未再有胸腔积液出现。  相似文献   

9.
徐春华  于力克 《中国基层医药》2012,19(15):2270-2272
目的 通过检测血清及胸水中可溶性Apo-1/Fas(sApo-1/Fas)的水平,探讨其对鉴别良恶性疾病的意义.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5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和48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水中sApo-1/Fas的含量.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水中sApo-1/Fas的含量分别为(16.3±2.5)μg/L、(38.6±13.5) μg/L,均明显高于结核性胸腔积液组(均P<0.05).两组胸水/血清sApo-1/Fas比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sApo-1/Fas+胸水sApo-1/Fas对恶性胸腔积液诊断的敏感度为66.0%、特异度为93.8%、准确度为79.6%.结论 血清和胸水中sApo-1/Fas的测定有利于良恶性胸水的鉴别.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快速、有效及防止早期包裹粘连.方法 对129例中等量以上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患者,按不同的胸腔穿刺抽液术分成治疗组(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引流胸水)、对照组(常规方法抽液)2组,比较不同组别的退热时间、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退热时间平均(4.85±2.1)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8.62±2.27)d;发生胸膜肥厚3例;对照组退热时间平均(8.74±1.97)d,胸腔积液消失时间平均(13.57±3.1)d,发生胸膜肥厚15例(29.4%).治疗组退热、胸腔积液消失平均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结论 采用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引流胸水治疗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与常规抽液法相比,能使退热、胸腔积液消失时间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减少,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简介 例1,男,46岁。因胸闷,气促一周入院。既往身体健康。查体:T 36.9℃,R 22次/分,BP 110/75mmHg。气管偏左,右侧胸廓饱满,右中下肺野叩诊实音,呼吸音消失,心脏听诊正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腹水征(—),双下肢无水肿。X线胸片示:右侧胸腔中等量积液。B超探查右胸腔90 mm液性暗区并定点。血常规正常,血沉25 mm/h。诊为右侧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给予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三药联合治疗并抽胸水,胸水常规检查:李凡他试验阳性,白细胞数0.05×10~9/L,中性0.6,淋巴0.4。胸水增长较快,每2~3天抽800~1000ml,加用泼尼松口服治疗近3周胸水仍不能控制,患者出现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B超查肝体积缩小,脾厚42 mm,肋下未及,门静脉宽16mm;腹腔有少量液性暗区。肝功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均正常,乙肝五项示“小三阳”,血浆蛋白:白蛋白32g/L,球蛋白38g/L。至此考虑为肝硬化失代偿期、肝性胸水。停用抗痨药物,给予保肝、输注白蛋白、利尿等治疗,1个月后胸水消失。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41岁.因咳嗽、咳痰伴胸痛1个月,于2011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1个月前不明原因出现咳嗽,咳少许白痰,无脓痰,伴有双侧胸痛,上腹部不适,乏力,易疲倦,无发热、盗汗,无咯血、心悸、气喘,无嗳气、反酸、恶心、呕吐、厌油腻.既往无肺结核、肝病史,无药物和食物过敏史,3个月前有生食蝲蛄及石蟹史.查体:体温36.0℃,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6 mm Hg(1 mm Hg=0.133 kPa).神志清楚,精神尚可,口唇稍发绀,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左下肺呼吸音减弱,叩诊呈浊音,右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率80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右下腹部可触及多个皮下结节,大小约1 cm×1 cm,质韧,无压痛,肝脾未扪及肿大,左侧肾区轻叩痛,双下肢不肿.血常规示:白细胞13.34×109/L,红细胞5.18×1012/L,血红蛋白148 g/L,血小板316×109/L,嗜酸细胞计数3.91×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293,血沉12 mm/1 h,C-反应蛋白37.26 mg/L.尿常规示:蛋白+++,红细胞++/HP,白细胞++/HP.肝功能示球蛋白39.97g/L,血脂、血生化、血糖、血淀粉酶正常.双肾B超示:双肾实质回声略增强.肺部CT示:双侧胸腔积液,左下肺膨胀不全,右下肺感染;双肺多发增殖灶,纵隔淋巴结增多,见图1.胸水B超定位下行胸腔闭式引流术,引流出黄色、浑浊、有絮状凝块液体(极似血浆),胸水常规示蛋白定性试验(+),有核细胞计数2670×106/L,中性粒细胞0.32,淋巴细胞0.1,嗜酸性细胞0.58;胸水总蛋白86.85g/L,乳酸脱氢酶903 IU/L,腺苷脱氨酶17 U/L,胸水癌胚抗原正常范围.胸水培养及幼虫虫卵均为阴性.肺吸虫成虫抗原免疫皮试(+).入院诊断:肺吸虫病、肾小球肾炎型、皮下结节型并胸膜炎型.予吡喹酮片25 mg/kg,口服,3次/d,连续3d,服药过程中出现纳差等不适,未予特殊处理,停药后自行好转.1周后复查胸部CT示右下肺感染较前片吸收好转,双侧胸腔积液大部吸收.半个月后复查尿常规及肝功能均正常,血常规示白细胞8.87×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例0.242,皮下结节较前减少和缩小.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癌性胸水和结核性胸水患者血清及胸水中Si So细胞表达的受体结合肿瘤抗原(RCAS1)和CD105的表达水平和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理类型将76例胸腔积液患者分为恶性胸腔积液(癌性组)40例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组)36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分别对两组血清及胸水中的RCAS1和CD105的水平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血清和胸水中RCAS1和CD105表达水平的差异以及两者与临床之间的关系。结果 40例恶性胸腔积液(癌性组)血清及胸水中RCAS1和CD105表达水平均高于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结核组),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RCAS1水平分别为(36.1988±5.6195)U/m L和(13.6022±3.2608)U/m L,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血清中CD105的水平分别为(6.2090±0.2608)μg/L和(5.1536±0.1872)μg/L,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RCAS1水平分别为(50.3008±5.3298)U/m L和(21.1433±3.1365)U/m L,癌性胸腔积液患者和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中CD105的水平分别为(4.1133±0.1695)μg/L和(3.2492±0.1305)μg/L,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监测胸腔积液患者血清和胸水中RCAS1和CD105的表达水平对恶性胸腔积液和结核性胸腔积液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肺癌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我院2000~2008年收治的64例肺癌并胸腔积液的临床特点,分析胸腔闭式引流、常规抽胸水后胸腔灌注化疗的疗效。结果胸腔闭式引流待胸水消失或基本消失后灌注顺铂及氟尿嘧啶与常规行胸腔穿刺抽胸水后灌注及氟尿嘧啶相比,胸腔闭式引流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行胸腔穿刺抽胸水。结论胸腔灌注化疗治疗肺癌并胸腔积液,能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术在结核性大量胸腔积液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51例患者,行中心静脉导管置管,持续胸腔引流,并与50例行常规胸腔穿刺患者比较二者的胸水消失时间和并发症。结果观察组胸水未能在4周内消退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1周内胸水消失者多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胸水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心静脉导管胸腔置入对大量结核性胸腔积液患者能较快达到使胸水消失的目的 ,避免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和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性,12岁。因气促、咳嗽1月入院。1月前因“感冒”后参加长跑,约1周后出现气促、心悸伴轻微干咳,无畏寒、发热、胸痛、咯血、潮热、盗汗。胸片示“右胸腔积液”。1月内共抽胸水四次约8800ml,均呈乳白色。多次查肿瘤细胞、抗酸杆菌均阴性;微丝蚴皮试阴性,肺吸虫皮试阴性,酶联免疫吸附试验阴性。以“右胸腔积液、乳糜胸”收入院。T36.7℃、P100次/分钟、R20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联合检测胸水D-二聚体(D-dimer,D-D)和癌胚抗原(CEA)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结核性胸腔积液和32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水D-二聚体和癌胚抗原的检测资料.结果 恶性胸腔积液患者胸水的D-二聚体和癌胚抗原的含量均显著高于良性胸腔积液组[(57.43±2.41)mg/L比(1...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胸腔内注射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对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中等量结核性胸腔积液 (B超示胸液包裹及胸膜肥厚 >2mm)患者 5 2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 2 7例和对照组 2 5例 ,两组均按 2HRZS 4HR化疗 ,抽液后治疗组注入透明质酸钠凝胶 2 .5ml,对照组注入生理盐水2 .5ml,分别于注药前后 72h检测胸水常规和蛋白定量。胸腔积液吸收后 2wk及 3mon作肺功能测定。结果 :治疗组较对照组胸穿次数减少 ,胸腔积液完全吸收时间显著变短 (P <0 .0 5 ) ;肺功能指标FEV1%和FVC %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胸膜厚度注药前 0 .92± 0 .11cm与注药后 0 .5 7± 0 .13cm的变化显著 ,与对照组比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P<0 .0 5 )。注药后 72h胸水蛋白定量和胸水白细胞数明显低于注药前 (P <0 .0 5 )。治疗中未见不良反应。结论 :胸腔内注射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有防治结核性胸腔积液胸膜肥厚的作用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60岁。因左侧胸腹部被马踢伤,自觉气短,呼吸困难,X线片示左侧膈肌轻度升高,左第7后肋骨骨折伴胸腔少量积液,于2004年9月12日住院,9月15日突感左侧胸腹部剧烈疼痛。查体:T39℃,BP80/60mmHg,呼吸急促,左下肺呼吸音和语颤音明显减弱,左胸部闻及肠鸣音,心率112次/分,心音钝,律齐,左上腹及左下胸部压痛明显。X线片示,左侧膈肌面消失,肠型凸向左胸,X线诊断:外伤性左膈疝,见图1。实验室检查:白细胞16×109/L,余未见异常。图1入院第3日胸片手术所见:左膈肌有一4cm×8cm之裂孔疝,胃、部分小肠疝入左胸腔,胃壁、肠壁、肺无裂伤坏死,左肺下…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性,56岁。农民,右侧胸痛、胸闷咳嗽伴发热20天,胸透及B超检查示右侧胸腔积液,拟诊:渗出性胸膜炎住院。检查:一般情况差,体温39.5℃,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不肿大,全身皮肤粘膜无出血点、右胸有实变体征,心(一),肝脾肋下末及。全胸片:右侧胸腔积液。血红蛋白64g/L,白细胞6.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