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比较干预前后两组糖代谢及骨代谢指标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代谢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腰椎和股骨骨密度T值,I型前胶原氨基端延长肽(P1NP)、I型胶原羟基端肽降解产物(CTX)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糖尿病骨质疏松患者的糖代谢和骨代谢可发挥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干预的作用。方法选取72例经确诊的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6例,对照组36例;观察组予以为期6个月的健康教育干预并定期门诊复查,干预内容主要包括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疾病认知及防治保健知识,对照组实施普通护理。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生活方式的变化并收集治疗前后两组的骨密度值。结果观察组健康教育干预后建立合理饮食习惯、合理运动的人数多于对照组(P0.05);两组养成正确用药习惯的人数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骨密度值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对比,观察组治疗后骨密度值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健康教育干预能全方位地干预和管理围绝经期骨质疏松患者,提高患者认知行为,使患者积极配合、参与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的防治过程,增加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联合早期干预对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认知行为的影响.方法:将286例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143例.干预组通过采用制订的个体化早期护理及早期预防措施,给予饮食、药物、心理、运动、健康教育等,将个性化护理、旱期预防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健康教育和干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生活方式改变情况、血糖控制效果等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个体化护理联合早期干预能有效提高社区老年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变不良生活行为方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能有效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构化健康教育在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62例住院治疗的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83例和对照组7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教育干预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措施的基础上进行结构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生化指标变化情况、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及出院时两组对胰岛素认知情况。结果:观察组对胰岛素治疗认知各项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构化健康教育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佳患者对胰岛素治疗的认知水平,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利于患者血糖控制,提高患者及家属对护理过程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78例已出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9例,对照组在出院时由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护理人员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医生给出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给予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等具体的指导,将个性化护理、综合干预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干预和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生活、运动方式改变情况、血糖控制效果等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126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调查患者生活方式及测定糖化血红蛋白,入院时对两组患者均进行护理评估,护理组患者住院期间根据护理评估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健康指导等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不进行相关护理干预.6个月后再次调查患者生活方式并测定糖化血红蛋白.结果 两组患者6个月后患者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均显著改善,超重率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显著低于6月前;护理组患者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的比例及糖化血红蛋白值显著低于对照组,而两组超重的比例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糖尿病患者生活方式及维持血糖稳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将160例门诊糖尿病前期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均未用药治疗,干预组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不进行干预,比较两组患者转归情况.结果:干预组糖尿病前期相关知识认知、健康生活方式、体重控制及血糖控制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糖尿病前期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较好地控制其血糖水平,降低糖尿病发病危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李舜 《新医学》2005,36(10):576-577
目的:探讨绝经期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密度变化,骨质疏松的发生率.方法:采用双能量X线吸收仪测量56例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观察组)及60名同龄绝经期妇女(对照组)的全身(总体)、腰椎(L1~L4)、股骨上段(股骨颈、大转子、Ward三角区)的骨密度,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各部位的骨密度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腰椎骨密度与病程呈负相关.结论:绝经期2型糖尿病妇女的骨密度比同龄妇女明显降低,骨质疏松发生率高,故应定期测定骨密度,以便及时对骨质疏松采取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减少中青年颈椎病针刀术患者复发次数,改变其不良生活习惯,达到防止中青年颈椎病的发生,促进其尽快康复,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方法将130例接受小针刀术治疗的中青年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5例,两组均施行常规针刀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疾病知识宣教、手术前后心理健康教育)和行为干预。制定调查表,了解干预1年后两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复诊情况并进行χ2检验。结果综合护理干预1年后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复诊率明显高于干预组。结论综合护理干预能够减少中青年颈椎病针刀术患者复诊率;改善因颈椎病所致慢性疼痛、不适感;改善病情反复发作所致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精神状态、生活质量明显提高;同时也提高了护理质量,加强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对围绝经期及绝经后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患者骨质疏松知识、自我效能及骨密度的影响。方法:将156名围绝经期及绝经后OP患者按照计算机产生的随机数字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的健康教育,观察组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教育方案,收集并比较两组在干预前及干预6个月后的骨质疏松知识(osteoporosis knowledge tests,OKT)、骨质疏松自我效能(osteoporosis self-efficac y scale,OSES)及骨密度的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两组在骨质疏松知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骨质疏松自我效能总分及各维度得分、L1~L4及左股骨的骨密度均较干预前明显提升,且观察组在上述各项目的数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系统化健康教育可明显提升围绝经期及绝经后OP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水平、应对疾病的自我效能以及骨密度水平,对于预防骨折及改善生命质量具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结合阶梯式健康宣教对2型糖尿病(T2MD)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水平的影响。方法:将128例T2MD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64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性护理及健康宣教,观察组接受PDCA循环管理结合阶梯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水平情况。结果:两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及疾病认知水平评分均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自护能力及疾病认知水平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DCA循环结合阶梯式健康宣教能有效提高T2MD患者自护能力及疾病知识水平,有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糖尿病患者院外治疗依从性的临床效果。方法:将378例已出院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89例,对照组在出院时由医生给出治疗方案,护理人员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医生给出治疗方案的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给予心理、饮食、药物、运动等具体的指导,将个性化护理、综合干预结合起来,进行全面系统的干预和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行为、生活、运动方式改变情况、血糖控制效果等并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各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提高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水平,改变其不良生活方式,使血糖控制在理想范围内,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中西结合健康教育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快恢复和维持健康的目的 .方法 将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施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制定调查表,了解干预1年后2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原发病改善情况、复诊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 健康教育1年后干预组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原发病变化率、复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临床和社区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中西结合健康教育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效果,达到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促进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尽快恢复和维持健康的目的。方法将80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40例,2组均施行常规治疗,干预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施健康教育干预。制定调查表,了解干预1年后2组患者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原发病改善情况、复诊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χ^2检验。结果健康教育1年后干预组不良生活习惯的改变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原发病变化率、复诊率、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干预组。结论中西医结合健康教育使心血管疾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都得到了提高,在临床和社区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社区健康教育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防治效果。方法将232例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16例。干预组进行系统化糖尿病健康教育。对照组进行传统的糖尿病健康教育。教育前及教育后6个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并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比较两组健康教育前后各项指标控制情况、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及不良行为改变情况。结果健康教育后干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情况均比教育前显著改善(P〈O.05),对照组无明显改善。干预组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知晓率为60.4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7.93%(P〈O.05);干预组在膳食结构改变、坚持体育锻炼、控制体重、戒烟戒酒等明显改善,优于对照组(P〈o.05)。结论社区健康教育可以显著控制血糖,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变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有效控制疾病发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 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以及与骨钙素和胰岛功能的关系。方法 :使用定量超声骨量 (QUS)分析系统测定 71例 2型糖尿病踝中部骨超声指数 (OSI) ,根据其测定结果将 2型糖尿病患者分为骨量正常组、骨量减低组和骨质疏松组 ,并与同年龄的正常对照组相比较。同时测定 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清骨钙素 (BGP)、C肽、血糖、血钙、血磷及血浆硷性磷酸酶等进行组间比较。结果 :2型糖尿病患者OSI低于对照组 ,差异显著 (P <0 .0 1)。 2型糖尿病BGP和C肽值三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比例高于正常人。骨密度降低者BGP和C肽呈同步降低 ,说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骨质疏松可能与胰岛功能降低有关。血浆骨钙素测定可以作为骨质疏松的监测指标之一。早期诊断糖尿病并及时予以有效的治疗 ,必要时早期使用胰岛素将可能会防止糖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三因施护"联合"行为认知疗法"持续性干预对农村地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习惯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月湖口县某二甲医院住院部内科COPD患者22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进行干预;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行为认知教育,并运用"三因施护"的原理,因人、因时、因地为患者制定切实可行的健康生活模式,并通过中医特色健康教育及回访的方式对患者进行持续性干预6个月,直至患者建立健康的生活习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干预后SF-36评分,不良生活习惯改变情况、复发情况、病死情况、氧疗使用情况、SAS评分、SDS评分。结果:试验组的SF-36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不良生活习惯改变率和氧疗使用情况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的复发情况和病死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行为认知疗法"对患者的错误认知进行矫正,促进其形成健康的生活行为习惯,并结合"三因施护"对其进行持续性干预,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自我管理能力,显著降低了其病死情况和复发情况,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干预对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06年3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240例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30例和对照组11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仪(DXA,DMS)测定2组患者L2-4、股骨颈和全髋部骨密度.随访前及3年后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Fugl- Meyer运动量表(FMA)和Barthel指数(BI)分别评定患者的认知功能、神经功能、抑郁症状、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采用生存质量测定简式量表(WHOQOL-BREF)评估患者的生存质量.结果 随访3年后比较,健康教育干预组NIHSS和HAMD评分均较对照组水平低,MMSE、FMA和BI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健康教育干预组生理、心理、社会和环境评分均较对照组高.结论骨质疏松骨折患者采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有利于患者康复及生存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细节化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114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7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基础上给予细节化护理干预,随访6个月后记录两组血糖测定频率、血糖控制情况及服药依从性。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测定频率、血糖控制率、服药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化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对糖尿病的认知,提高服药依从性,提高患者对血糖监测的重视,进一步提高了患者血糖控制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8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门诊常规性糖尿病防治知识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连续进行为期1年的追踪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及体重指数。结果:两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重指数优于干预前(P<0.05,P<0.01),干预组干预后空腹血糖、三酰甘油、总胆固醇、体重指数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护理干预可提高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能力,降低糖尿病危险因素,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