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睑板腺物理治疗在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相关性干眼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80例MGD相关性干眼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睑板腺物理治疗和人工泪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穴位按摩,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河高度(TMH)、角膜荧光素染色(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SDI、TBUT、TMH、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睑板腺缺失程度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OSDI、TBUT、TMH、CFS评分、睑板腺排出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OSDI、TBUT、TMH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将穴位按摩...  相似文献   

2.
雷利 《基层医学论坛》2013,(15):1913-1915
目的探讨压榨法治疗睑板腺功能不良的效果及护理。方法所有患者结膜囊表面麻醉,左手翻转眼睑,无菌棉签位于睑皮肤面加压睑板,右手持4号半无菌针头沿着睑板腺各开口平行挤压剥离,疏通睑板腺开口,挤压出睑板腺分泌物。结果 412例患者治疗后视物模糊减轻、异物感症状缓解,疗效显著。结论压榨法是治疗睑板腺功能不良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干眼熏洗方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112眼)MGD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60眼)和对照组26例(52眼)。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眼部清洁、热敷、睑板腺按摩,以及典必殊眼膏外涂,0.1%玻璃酸钠滴眼液滴眼;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干眼熏洗方熏洗治疗。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眼表面疾病指数(OSDI)评分、角膜荧光染色(CFS)评分及睑板腺分泌能力和分泌物质量评分,检测两组患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IT)。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主要临床症状积分、OSDI评分、CFS评分及睑板腺分泌能力和分泌物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两组患者的BUT和SIT检查结果均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患者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干眼熏洗方能明显缓解MGD引起的眼部不适症状,改善睑板腺分泌功能,是一种可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改良睑板腺按摩用于睑板腺功能异常患者的效果及健康教育和护理方法。方法对就诊于我科门诊的睑板腺功能异常伴眼表面不适的108例患者按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其中68例患者行改良睑板腺按摩(改良组),40例患者给予传统睑板腺按摩(传统组),所有患者进行相关健康教育及指导,对按摩时间、过程和结果进行比较。结果传统的睑板腺按摩时间为(15.0±3.5)min,改良睑板腺按摩时间缩短为(2.2±2.5)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按摩时出现眼部不适的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按摩时出现的眼部不适感均在按摩结束后5 min内消失。两组患者中58例按摩后即感觉眼皮沉重感减轻。经过治疗,所有患者眼红、异物感、畏光等眼部不适症状明显缓解。传统组2例按摩后出现球结膜下出血,1例次日出现急性结膜炎。结论改良睑板腺按摩方法治疗睑板腺功能异常能极大地缩短治疗时间、明显降低患者不适感,且简单易学、效果好,是值得推广和应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MGD)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MGD病人66例(132眼),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66眼)。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抗炎滴眼液治疗为主,对于疑似感染或三级以上MGD病人另外加服阿奇霉素;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施以中药熏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记录并比较2组病人眼表疾病指数(OSDI)、泪膜破裂时间(TBUT)、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素染色(CFS)以及睑板腺功能的变化。结果观察组OSDI分值、睑板腺功能异常评分、CFS积分均低于对照组,TBUT和SIT值均高于对照组(P < 0.01)。2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结论中药熏蒸联合局部按摩可提高MGD治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不同频率强脉冲光(IPL)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GD)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影响。  方法  选取2021年3月至2021年12月玉溪市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70例140眼MG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将患者分为A组和B组,每组35例。A组在0周、第1周、第3周、第7周各进行1次IPL治疗(共治疗4次),B组在0周、第1周各进行1次IPL治疗(共治疗2次)。荧光素钠眼科检测试纸检测泪膜破裂时间。眼表综合分析仪测量平均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 NIBUTav)、首次非侵入性泪膜破裂时间(NIBUTf)、泪河高度和角膜荧光素染色。比较不同频率IPL治疗前后患者泪膜破裂时间、眼表疾病指数(OSDI)量表评分、NIBUTav、NIBUTf、泪河高度、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以及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  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A组和B组泪膜破裂时间和OSDI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A组泪膜破裂时间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而A组和B组之间OS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A组和B组患者NIBUTav、NIBUTf和泪河高度均明显升高,且A组NIBUTav、NIBUTf高于B组,而泪河高度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A组和B组睑板腺分泌物状态评分、分泌能力评分均有所下降,且A组评分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A组和B组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有所下降,且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结论  采用在0周、第1周、第3周、第7周对MGD患者各进行1次IPL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干眼症状和体征,治疗期间可以很好地平衡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睑板腺形态与功能的改变及其对眼表的影响。方法:收集自2016年9月-2017年9月就诊于我院门诊已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8例作为试验组,于同一时间段在我院就诊的白内障患者130例作为对照组,分别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间的眼表症状评分、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分级、睑板腺开口堵塞程度评分及睑板腺分泌物性状评分。结果:试验组患者OSDI评分为(25.12±12.24),明显高于对照组(11.12±8.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018,P<0.001);试验组NI-BUT(3.86±2.60 s)明显短于对照组(8.96±4.74 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7.632,P<0.001);试验组中59.37%的患者存在睑板腺缺失,明显多于对照组38.46%;试验组患者睑板腺缺失面积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3.865,P<0.001);睑板腺开口堵塞评分试验组(1.89±0.87)明显高于对照组(0.84±0.72),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Z=-8.413,P<0.001)。试验组睑板腺分泌物评分为(1.46±0.68),明显高于对照组(0.82±0.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8.761,P<0.0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眼表功能改变及眼部不适症状的概率远远高于非糖尿病人群,且与非糖尿病患者相比,糖尿病患者中干眼的症状程度较重,睑板腺形态及功能出现异常的比例以及异常的程度也较非糖尿病患者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3):137-141
目的 分析雷火灸联合睑板腺按摩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及对泪液白介素-6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30)采用眼部雷火灸联合睑板腺按摩,先行眼部雷火灸,再行睑板腺按摩,每周2次,连续3个月。对照组(n=30)采用睑板腺按摩联合0.1%氟米龙滴眼液点眼,睑板腺按摩每周2次,滴眼液每日4次点眼,连续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泪膜破裂时间(BUT)、眼表疾病指数量表(OSDI)、泪液白介素-6水平、眼压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试验组泪膜破裂时间[6.63(5.00,8.00),s]和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5.60(4.00,7.00),s]较治疗前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3.63(3.00,5.00),分]和对照组眼表疾病指数评分[4.00(3.00,4.25),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790,P=0.0000.05;Z=4.786,P=0.0000.05);治疗后试验组泪液IL-6水平(38.03±12.59)ng/L和对照组(39.02±12.98)ng/L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见眼压升高。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雷火灸联合睑板腺按摩能够延长泪膜破裂时间,降低眼表疾病指数评分,降低泪液白介素-6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睑板腺按摩应用于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我科收治的72例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睑板腺按摩,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眼表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44%,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眼表指标均优于常规组患者(P <0.05)。结论:予以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患者常规护理和睑板腺按摩可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并改善其眼部症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无眼表临床症状的正常人睑板腺形态及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方法:无眼表临床症状正常人79例137只眼,分为5个年龄组。采用裂隙灯显微镜观察睑缘及睑板腺分泌物情况,并行泪液分泌试验;使用眼表综合分析仪Keratograph 5M测定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对睑板腺图像行缺失分析。分析睑板腺缺失及功能与年龄的相关性,睑板腺缺失及功能与泪液功能的相关性。结果:年龄与睑板腺缺失比例(r=0.359,P<0.001)、与睑板腺分泌能力评分(r=0.443,P<0.001)呈正相关。不同年龄组睑板腺缺失比例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18~29岁)与B(30~39岁)、C(40~49岁)、D(50~59岁)、E(≥60岁)组,B组与E组,D组与E组比较,睑板腺缺失比例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年龄增长,睑板腺分泌能力下降,睑板腺缺失比增大,年龄增长为正常人睑板腺缺失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1.
吴庆利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152-153
目的探讨睑板腺功能障碍引起干眼症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2010年我院收治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患者103例(206眼)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1例,女72例,阻塞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80例,脂溢性睑板腺功能障碍所致干眼症23例。通过睑缘部的清洗,睑板腺的按摩,眼睑的热敷及局部用药等进行综合治疗。结果80%干眼症病例痊愈,20%病例缓解,无效者为零。总有效率100%。结论睑板腺功能障碍是引起干眼症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从病因着手进行眼部的综合性治疗,使睑板腺分泌恢复正常、睑板腺导管通畅,有利于泪膜脂质层的稳定性和均匀性,从而恢复泪膜的完整性,使干眼症消除。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估区域超声热疗对睑板腺功能障碍(Meibomain Gland Dysfunction, MGD)在一定治疗量及治疗时段内的有效性;方法:本次研究招募了60例MGD患者(共120眼)随机分为两组:30例行区域超声热疗作为治疗组,其余30例行热敷治疗作为对照组。在治疗前及治疗后三个月中对患者的主观症状,客观体征进行评估,包括眼表疾病指数评估(Ocular Surface Disease Index, OSDI)、泪膜脂质层厚度(Tear-film Lipid Layer Thickness, LL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 TBUT)及泪液分泌试验Ⅰ(Schirmer I test , SIt)。分析以上检查结果与治疗疗效及治疗时段的相关性。结果:两组治疗后三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较,治疗组TBUT、SIT较对照组显著提高,OSDI问卷调查分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虽然泪膜脂质厚度(LLT)在两组比较中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其对睑板腺脂质层分泌还是具有改善作用,并且治疗组在治疗后第三月的LLT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区域超声热疗对MGD治疗是有效的,并且治疗时间需要每周进行一次,每次15分钟、治疗时段应大于三个月,这样可以对睑板腺功能具有改善作用,患者眼表症状也有所缓解。  相似文献   

13.
聂冬丽  黄立 《实用全科医学》2013,(12):1983-1983,1990
目的研究正确的眼科护理干预措施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性研究,选择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近2年来已确诊并能按时随访的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联合聚乙二醇滴眼液治疗,实验组除采用与对照组相同药物治疗的同时,对患者日常眼科护理进行干预和指导。教会患者或家属正确的按摩、热敷等护理方法,且每周随访一次,随访时给予一次睑板腺按摩,并及时纠正不正确的护理方法。正规治疗1个月后对两组患者的症状评分、睑缘评分及泪膜破裂时间(BUT)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的症状评分、睑缘评分及BU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的眼科护理对睑板腺功能障碍的治疗大有帮助,且简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睑板腺分泌异常与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异常睑板腺分泌物和干眼症的关系。方法:在门诊连续观察52例共104眼。常规检查裸眼视力、矫正视力,并行眼球前段及眼底检查。进行泪膜破裂时间(BUT)、Schirmer Ⅰ试验,观察记录睑板腺分泌物的性质。按病情轻重将干眼症分为轻度和重度。结果:透明蛋清样分泌物20眼,奶黄样分泌物20眼,颗粒状分泌物22眼,牙膏状分泌物42眼。本组共有46眼(44%)符合干眼症诊断标准,各组患干眼症的构成比依次升高,透明样(2/20)10%、奶黄样(4/20)20%、颗粒状(6/22)27%、牙膏状(34/42)81%。牙膏状分泌物组的BUT和荧光素钠积分明显高于其他3组(两两比较,P均〈0.01)。各组SchirmerⅠ积分均在1分以下,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明样和奶黄样分泌物组无重度干眼症患者,6眼颗粒状分泌物中重度干眼症占2眼,而34眼牙膏状分泌物中16眼发生重度干眼症。牙膏状分泌物发生重度干眼症高于非牙膏状类型分泌物(P〈0.05)。结论:异常睑板腺分泌物影响眼表面的稳定性,其中牙膏状分泌物患者干眼症程度较其它分泌物组重。  相似文献   

15.
卢亚梅 《河北医学》2013,19(1):69-71
目的:探讨典必殊与新泪然联合应用治疗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并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n=47)给予常规处理后使用托百士进行治疗;观察组(n=53)给予常规处理后使用典必殊联合新泪然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UT、ST进行比较,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BUT时间延长,ST分泌量增加,且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6.23%,明显高于对照组89.36%的比例。上述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实施典必殊联合新泪然进行治疗是一种简便而有效的治疗方式,可以在临床中作为常规方式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30):63-66
目的分析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前睑板腺按摩对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术后眼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接受治疗的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的白内障患者155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术前1周每天行眼睑部热敷及睑板腺按摩)和对照组(不采取措施),两组患者均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比较两组患者的睑缘形态评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眼部舒适度评分。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睑缘形态评分(9.24±2.19)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2.42±0.21)分、BUT(7.62±1.85)s、眼部舒适度评分(8.31±1.37)分,对照组睑缘形态评分(12.96±3.27)分、睑板腺分泌物评分(2.09±0.33)分、眼部舒适度评分(12.82±1.46)分、BUT(6.51±1.41)s,研究组患者各项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会使合并睑板腺功能障碍患者的睑板腺功能障碍加重,破坏眼表状态,术前对患者行睑板腺按摩能明显改善患者术后眼表状态。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人工泪液辅助改善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的效果。方法整群选取该院眼科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105例(210眼)睑板腺功能障碍性干眼症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53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人工泪液,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Shirmer(18.62±6.44)mm/5 min、BUT(23.29±4.10)s,显著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9%, Shirmer(13.27±7.01)mm/5 min、BUT(16.67±3.11)s(P<0.05)。结论人工泪液辅助常规治疗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