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急性期的疗效方法: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结果:基本痊愈32例,显著进步58例,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血脂血小板治疗前后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中风急性期疗效确切,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因此在中风急性期应以平肝熄风化痰通络为主要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高血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治疗组加用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舒张压和收缩压水平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温胆汤合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降压药治疗高血压病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痰湿中阻型眩晕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2017年1月至2018年5月本院收治的130例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分到观察组(n=64例)和对照组(n=66例),对照组患者施以倍他司汀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3%(58/64),其中无效6例,有效12例,临床治愈46例;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8.79%(52/66),其中无效14例,有效14例,临床治愈38例;两组比较,P <0.05。结论在痰湿中阻型眩晕患者中施以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进行观察。方法随机各选取52例眩晕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给予半夏白术天麻汤,对照组给予倍他司汀及维生素B1、B12片治疗15d观察临床症状,并做统计学处理。结果半夏白术天麻汤可明显改善眩晕症状,疗程短、无毒副作用。对改善眩晕及恶心呕吐症状有疗效。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眩晕疗效肯定,副反应小。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以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温针灸为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CSA)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颈性眩晕综合征患者随机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33例患者,观察组给予中药加温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中药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疗效。结果:观察组33例中,治愈22例,好转10例,无效1例,治愈率为66.67%,总有效率为96.97%;对照组33例中,治愈14例,好转13例,无效6例,治愈率为42.42%,总有效率为81.82%;两组治愈率与总有效率比较分别为X2=3.9111、X2=3.995,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配合温针灸可以改善患者的大脑供血,改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推拿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对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以 72例颈性眩晕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 36例,对照组患者采用推拿手法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推拿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的治疗方案进行治疗,治疗周期均为 2周.结果 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 77.78%,两组临床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0.05).结论 推拿结合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颈性眩晕,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研究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并配合正骨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的疗效。方法:170例颈性眩晕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20例,服用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对照组50例,服用桂利嗪片(脑溢嗪片)等西药治疗。两组均15d为1个疗程,3个月~1年后观察疗效。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96%和6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并配合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性眩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8.
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美尼尔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美尼尔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8例美尼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54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在服用西药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观察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0.37%,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美尼尔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疏血通治疗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104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52例)和观察组(n=52例),对照组单用疏血通治疗,观察组采取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疏血通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无效7例,有效15例,显效16例,基本痊愈14例,总有效率为86.54%;观察组无效2例,有效16例,显效18例,基本痊愈16例,总有效率为96.15%;经χ~2检验,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提升,P<0.05。结论与单用疏血通治疗相比,采用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疏血通治疗TIA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治疗偏头痛的疗效及TCD改变。方法选取24例偏头痛患者,应用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在治疗前后观察发作频度、强度以及发作持续时间,同时做经颅彩色多普勒(TCD)。结果治疗前后上述指标有显著改善,<0.05。P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可作为有效的治疗偏头痛的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痰浊上蒙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眩晕痰浊上蒙证患者60例,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盐酸氟桂利嗪胶囊口服联合川芎嗪静滴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服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血液流变学检查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视物旋转、头重如裹和胸闷作恶的症状积分要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呕吐痰涎上,两组治疗后,积分无显著差异(P=0.12)。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和纤维蛋白原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76.7%,2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3,P<0.05)。结论:半夏白术天麻汤合泽泻汤治疗眩晕痰浊上蒙证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质谱(UPLC-Q-Orbitrap-HRMS)技术分析半夏白术天麻汤(Banxia Baizhu Tianma Decoction,BBTD)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阐明其可能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色谱柱为Waters ACQUITY UPLC HSS T3 C18(2.1mm×100mm,1.8μm),流动相为0.1%甲酸乙腈(A)-0.1%甲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0.2mL·min-1。采用电喷雾离子源ESI,正、负离子模式扫描。根据准分子离子与二级碎片离子,结合对照品及文献数据鉴定BBTD化学成分、入血成分。结果:BBTD表征出133个成分,含药大鼠血浆样品分析出48个化合物,包括39个原型成分和9个代谢产物。结论:通过UPLC-Q-Orbitrap-HRMS技术对BBTD化学成分及入血成分进行表征,为其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和质量控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系统评价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筛选出半夏白术天麻汤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限从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应用Cochrane Handbook 5.1评价文献质量,RevMan 5.3评价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22项RCTs,包括患者1 763例患者,试验组(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化学药治疗或常规治疗) 887例、对照组(单用化学药或常规治疗) 87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提高总有效率方面[OR=4.10,95% CI(2.95,5.70),P<0.000 01],在改善全血高切黏度方面[SMD=-0.88,95% CI(-1.30,-0.46),P<0.000 1]、改善全血低切黏度方面[SMD=-1.55,95% CI(-1.84,-1.25),P<0.000 01],在增加基底动脉平均血流流速方面[SMD=1.32,95% CI (0.85,1.78),P<0.000 01],在增加左/右椎动脉平均血流流速方面[SMD=2.08,95% CI (1.15,3.00),P<0.000 1]/[SMD=2.04,95% CI (1.10,2.98),P<0.000 1];在改善恶心呕吐症状评分方面[SMD= - 4.18,95% CI(-6.14,-2.21),P<0.000 1]、头晕目眩症状评分方面[SMD=-1.13,95% CI(-1.87,-0.40),P=0.002],试验组均优于对照组。研究中明确为不良反应者10例,症状为皮疹或胃肠道不适。结论 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化学药治疗或常规治疗,可以明显提高后循环缺血性眩晕的总有效率、改善血流指标、改善恶心呕吐及头晕目眩症状评分,并且不良反应少且轻微,具有安全性及有效性。但由于此次纳入的文献中样本量偏小,需采用更多大样本、设计严谨的临床试验方案提高证据质量级别。  相似文献   

14.
陈健 《安徽医药》2016,20(9):1753-1755
目的:观察自拟天麻川穹汤联合西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7月至2015年7月在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就诊68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按照治疗不同随机分为西药组和联合治疗组,西药治疗组给予非洛地平缓释片、厄贝沙坦氢氯噻嗪,联合治疗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天麻川穹汤,每组各34例。统计分析两组患者血压及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结果:经西药治疗的34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组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11例,有疗效的患者12例,血压控制率为67.64%;经联合治疗的34例患者,有显著疗效的有23例,有疗效的有7例,血压控制率为88.24%,两组血压控制率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经联合治疗组患者,头晕、头痛、心悸、失眠等临床症状有效率显著高于西药组(P均<0.05)。结论:天麻川穹汤联合非洛地平及厄贝沙坦氢氯噻嗪治疗能有效控制老年难治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耳穴贴压配合低盐饮食护理辅助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病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50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的同时加用耳穴贴压及低盐饮食护理,对照组单纯以药物治疗,疗程4周。观察两组降压效果、临床症状等的改善情况。结果:两组降压效果、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耳穴贴压配合低盐饮食对高血压病疗效确切,体现了中医护理的优势,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沈红萍 《中国药房》2010,(48):4560-4561
目的:观察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中药湿疹汤煎剂治疗慢性湿疹的疗效。方法:将132例慢性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9例,对照组63例。治疗组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tid,同时合用湿疹汤煎剂;对照组仅口服复方甘草酸苷片,每次2片,tid。2组均加外用滋润皮肤的药膏,疗程均为1个月。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痊愈率分别为69.57%、50.79%,总有效率分别为89.86%、71.43%,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结论:复方甘草酸苷片联合中药湿疹汤煎剂治疗慢性湿疹效果较单用复方甘草酸苷片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华佗磁疗贴压耳穴对改善脑瘫儿童体质,提高康复的疗效。方法:收集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在湘雅博爱康复医院儿童康复中心治疗的体质虚弱、易惊的脑瘫儿童200例,用华佗磁疗贴压耳穴连续治疗3月,采用自身对照方法,比较治疗前后的效果及康复疗效。结果:显效125例,有效55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90.0%。对出汗过多、易感冒者显效170例,有效25例,总有效率97.5%;而易惊、睡眠差者显效125例,有效45例,总有效率8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且无不良反应。结论:华佗磁疗贴压耳穴治疗脑瘫儿童体质虚弱、易惊的效果值得肯定,适宜应用于改善脑瘫儿童体质,提高康复疗效。  相似文献   

18.
徐海帆  谭风波  陈华兵 《中国药房》2012,(23):2185-2187
目的:观察自拟方剂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的疗效。方法:156例中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78例,2组均采用常规三野照射,接受6mV-X射线直线加速器照射,每次200cGy,每周5次,3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治疗组在接受放射治疗的同时加服自拟方剂,每天1剂,3周为1个疗程,连续2个疗程。统计总有效率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对照组患者完全缓解6例,部分缓解53例,无缓解19例,总有效率75.64%;治疗组患者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61例,无缓解10例,总有效率87.18%;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45例,放射性食管炎22例,放射性气管炎26例,胃肠道反应15例;治疗组患者放疗后出现骨髓抑制21例,放射性食管炎15例,放射性气管炎19例,胃肠道反应8例;2组毒副作用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采用自拟方剂配合放疗治疗中晚期食管癌患者可显著提高疗效,降低放射治疗引起的毒副作用,改善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和全身状况。  相似文献   

19.
目的:寻求较有效的小儿遗尿的治疗方案.方法:将64例所选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以传统针刺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头针、体针取穴治疗.15 d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中痊愈28例(87.5%),总有效率为100.0%;对照组中痊愈17例(53.1%),总有效率为93.7%.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头针配合体针取穴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确切,且痊愈率高于传统针刺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