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影响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的主要因素,为改善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的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共纳入129例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其中男72例,女57例。采用Harris评分评价术后恢复情况,采用肌肉力量测试诊断肌少症,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肌少症及其他指标对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的影响。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Harris评分≥80分组骨骼肌质量指数(SMI)、骨骼肌、无机盐、维生素D水平及肌少症与Harris评分<80分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髋关节骨折病人术后恢复与肌少症、维生素D和无机盐含量有关。结论 老年髋关节骨折术后应针对肌少症和相关因素进行干预,以缩短髋关节术后的恢复时间、提高恢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术前营养不良的老年病人全麻下髋关节置换术后谵妄(POD)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且在气管插管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的老年病人149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是否发生POD分为POD组和非POD组,观察并比较2组相关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营养不良老年病人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OD的危险因素。结果149例病人中60例发生了POD,POD发生率为40.27%。2组在年龄、BMI、低氧血症、电解质紊乱、营养状况、认知功能评分、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使用镇痛泵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提示:年龄≥75岁、BMI<20、微型营养评定法简表评分<7分、MMSE评分<27分及血清白蛋白<30 g/L是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的老年病人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发生POD的危险因素(P<0.05),而术后镇痛是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术前存在营养不良或营养不良风险老年病人在全麻下行髋关节置换术后POD发生率较高,其与病人的年龄、BMI、营养状况、认知功能、血清白蛋白水平及术后镇痛情况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析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引导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效果。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间本院收治确诊为老年股骨颈骨折拟用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患者80例,筛选后以随机分组原则,将收治患者分为对照组(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围术期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制定临床护理路径),每组40例。对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下床活动、尿管拔除、住院)、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术后并发症事件(关节脱位、肺部感染、深静脉血栓)作为护理效果判断因子。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恢复各项评价因子所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当天两组患者自理能力分数评价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第3天、术后1周观察组患者自理能力评价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1个月、术后6个月观察组评分分数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应用基于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临床护理路径干预模式,有利于术后康复,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能力,安全性高,更受到患者青睐。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行PFNA治疗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3例临床完整资料,根据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评估疗效,81例评估结果为优良的患者纳入疗效佳组,32例评估结果为一般和差的患者纳入疗效不佳组。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查阅患者病历资料,详细记录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粗隆间骨折Evans分型、并发症等)、体重指数、骨密度T值、术前美国麻醉师协会(ASA)分级、术后负重时间、是否伴有小粗隆骨折、术后并发症等相关数据,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找出可能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相关因素。结果经非条件多项Logistic回归分析证实,超重、骨质疏松、术前ASA分级高、小粗隆骨折均可能是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后短时间负重是疗效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超重、骨密度严重、术前ASA分级高、粗隆骨折可能影响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术后髋关节功能,而术后尽快负重锻炼可提高疗效,故临床中应积极防治上述风险因素,以加快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PFNA术后的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5.
目的 调查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病人1年死亡率,并构建其预测模型。方法 选择2019年2月至2020年5月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208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收集可能影响病人1年内死亡的相关临床资料。根据病人1年内生存情况将其分为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2组病人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影响因素,以多因素分析结果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结果 生存组和死亡组年龄、入院前合并症、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美国卒中协会(ASA)分级、骨折类型、WBC、Hb、白蛋白、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入院前合并症≥2种、ASA分级Ⅲ~Ⅳ级、囊内骨折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死亡的危险因素,Hb和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为保护因素(P<0.05)。以各因素β值构建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术后1年内死亡预测模型:Prob=1/(1+e-Y),Y=0.389×入院前合并症-0.385×骨折前Harris髋关节评分+0.371×ASA分级+0.415×骨折类型...  相似文献   

6.
张寿  孔长庚 《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19):4157-4159
目的比较双极人工股骨头置换(BHR)与同期锁定钢板(LCP)治疗老年女性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BHR、LCP治疗的46例老年女性不稳定粗隆间骨折病人,随访12~36个月,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Harris评分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负重时间、并发症、Harris髋关节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HR能使患者早期负重、并发症少、有术后较高的Harris评分,是治疗老年女性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较好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主观认知下降(subjective cognitive decline, SCD)对术后谵妄的预测价值。方法 纳入择期非心脏手术老年病人156例,术前1 d采用主观认知下降问卷(SCD-Q9)评估病人是否发生SCD,麻醉前采集外周静脉血测定血清相关标志物,术后1~3 d采用中文版意识模糊评估量表评估病人是否发生术后谵妄(postoperative delirium, POD),根据是否发生POD将病人分为POD组与非POD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OD发生的影响因素,绘制ROC曲线,并计算AUC分析SCD预测POD的价值。结果 POD组病人SCD发生率、血清IL-6和神经丝轻链水平显著高于非POD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POD的危险因素为SCD(OR=1.952,95%CI:1.183~3.532,P<0.05)、高血清IL-6(OR=1.103,95%CI:1.052~1.154,P<0.05)。SCD与IL-6预测POD的AUC分别为0.768(95%CI:0.692~0.845,P<0.01)和0.8...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InterTan与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proximal femoral anatomical locking plate,PFLP)内固定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02~2016-02在该院骨科采用InterTan与PFLP内固定治疗的65例股骨转子下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InterTan组30例,PFLP组35例。比较两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术后1、3、6、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65例患者均获得16~26(21.80±2.51)个月随访。InterTan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少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患肢完全负重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Tan组术后1个月、3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高于PFL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术后6个月、12个月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terTan和PFLP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转子下骨折效果良好,但InterTan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利于患者早期康复锻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分别采用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股骨近端联合交锁髓内钉(InterTAN)内固定治疗效果的对比。方法 选取2018年3月至2022年3月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分为PFNA组(n=60,PFNA内固定治疗)和InterTAN组(n=40,InterTAN内固定治疗);对比两组围术期相关指标;对所有患者随访至少6个月,对比两组术后完全负重时间、视觉模拟评分(VAS)、髋伸屈活动度(ROM)、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Harris评分)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VAS均明显小于InterTAN组(P<0.05);两组术后1、3、6个月Harri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Harris评分比较:术后6个月>术后3个月>术后1个月(均P<0.05)。InterTAN组内固定和髋关节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PFNA组,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两种内固定方法均可治疗老年不稳定性股骨转子间骨折,PFN...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的影响因素,为治疗该病症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3月—2016年10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63680部队医院骨科收治的83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临床资料。骨折AO分型:稳定型骨折(AI.1型至A2.1型)48例,不稳定性骨折(A2.2型至A3.3型)35例。统计患者内固定失败的发生率、末次随访时髋关节Harris评分,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内固定失败的危险因素。结果83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随访,在83例患者中,有9例出现内固定失败,发生率为10.84%。末次随访时Harris评分为65~95分,平均(84.36±2.38)分;优18例,良50例,可10例,差5例,优良率为81.92%。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是否有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骨折AO分型、是否合并内科病、TAD(尖顶距)、骨折复位质量等因素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骨质疏松、骨密度T值<-2.5cm^3、尖顶距>25 mm、不稳定性骨折、合并内科疾病、骨折功能复位为内固定失败的独立危险因素(OR=8.356、3.838、3.880、7.583、8.198、4.816,P<0.05)。结论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术后内固定失败受多种因素共同影响,临床上应根据这些危险因素制定出合理有效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空心螺钉联合不同定位植钉策略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对螺钉植入精准性、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52例。2组均行经皮空心螺钉内固定术,B组采取徒手定位植钉,A组采取新型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定位植钉。比较2组围术期指标、影像学指标、应激激素、Harris评分、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A组螺钉植入精准性优于B组,导针穿刺次数少于B组(P<0.05);术后即刻,A组螺钉间平行度、螺钉与颈轴向偏离度、螺钉覆盖面积低于B组,螺钉间距大于B组(P<0.01);术后1 d, A组血清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B组(P<0.05);2组Harris、VA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型三维蜂窝导向器辅助定位植钉、徒手植钉在老年股骨颈骨折治疗中效果相当,前者有助于提高螺钉植入精准性,改善影像学指标,且对应激反应影响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中枢神经特异性蛋白β(S100β)及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水平对急性脑梗死(ACI)介入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5月于本院行介入术治疗的ACI病人186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86名作为对照组,均检测受试者血清NSE、S100β和PPARγ水平并进行比较。另根据研究组病人介入术后3个月预后情况,将其分为预后良好组和预后不良组,比较两组病人血清NSE、S100β和PPARγ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ACI介入术后病人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NSE、S100β、PPARγ及三者联合对ACI介入术后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NSE、S100β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PPARγ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NSE、S100β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PPARγ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年龄≥60岁、后循环梗死占比以及术前美国国立卫生研...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Prospero相关同源异形盒蛋白1(PROX1)对早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微创切除术后复发的预测意义。 方法选择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4例拟接受微创切除术的NSCLC患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患者NSCLC癌组织和对应癌旁组织中PROX1表达情况。统计NSCLC复发情况,比较复发者与未复发者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术后复发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NSCLC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术后复发。 结果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比癌旁组织高(P<0.05),癌组织中PROX1高表达例数比癌旁组织高(P<0.05);13例患者复发(24.07%)。复发患者淋巴结转移、PROX1高表达、TNM分期为Ⅱ期例数比未复发患者高(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PROX1高表达、淋巴结转移、TNM分期为Ⅱ期是NSCLC术后复发危险因素(P<0.05);ROC分析显示,癌组织中PROX1表达水平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最佳截点为8.36,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89.13%。 结论NSCLC癌组织PROX1高表达,PROX1蛋白表达是NSCLC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为预测NSCLC术后复发的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慢性冠状动脉综合征(CCS)病人血清肝细胞生长因子(HGF)的变化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3~10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临床诊断或者怀疑CCS并拟行冠脉造影的病人89例,根据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为CCS组(56例)和非CHD组(33例)。收集所有病人的一般资料,检测并比较2组血脂、血糖、肾功能、BNP、LVEF、HGF水平。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控制混杂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CCS的影响因素,使用ROC曲线评估HGF对CCS的诊断效能。结果 CCS组HGF血清水平显著高于非CHD组(P<0.05)。PSM前后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F (OR=1.004,95%CI:1.001~1.007,P<0.05)是CCS的危险因素。ROC曲线分析提示:HGF预测CCS的AUC为0.677(95%CI:0.567~0.788,P<0.05),敏感度为48.2%,特异度为87.9%。结论 CCS病人血清的HGF水平显著高于非CHD者,其对CCS诊断有一定的价值,有助于早期识别CCS病人。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椎管内麻醉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0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于椎管内麻醉下进行手术,采用意识模糊评估量表(CAM)对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发生情况进行评估,分为发生组与未发生组。采集患者基线资料及实验室指标,经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找出椎管内麻醉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100例患者中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发生39例(39.00%);两组麻醉方式、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中采取保温措施、术中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术中补液方法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术中未采用右美托咪定辅助镇静、术中未采取保温措施为椎管内麻醉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高是椎管内麻醉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发生的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 椎管内麻醉下老年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术后麻醉恢复室谵妄发生率较高,术中未...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比后外侧微创入路与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效果。方法将2016年1月1日-2019年10月31日于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姜堰医院骨伤科就诊的107例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53例)及常规组(54例)。微创组采用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常规组则采用后外侧常规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对比2组患者围术期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15 d柄假体颈干角及髋臼外展角角度)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髋关节(Harris)评分和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微创组手术中出血量少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住院时间长于微创组(P<0.05);手术后微创组VAS评分低于常规组,Harris评分高于常规组(P<0.05);治疗后常规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6.67%)高于微创组(5.66%)(P<0.05)。结论后外侧微创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能有效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缓解患者的疼痛感,改善其髋关节功能,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应用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预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HBV-ACLF)患者近期预后的价值。方法 2019年9月~2021年9月我院诊治的HBV-ACLF患者72例,给予综合内科治疗,观察28 d生存率。常规检测血常规,计算NLR,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IL-6水平,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近期预后的因素,应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联合血清IL-6水平预测近期预后的效能。结果 72例HBV-ACLF患者28 d生存53例,死亡19例(26.4%);死亡患者NLR为(7.2±2.2),血清IL-6水平为(13.6±3.5)pg/ml,显著高于生存患者【分别为(3.7±1.0)和(8.7±1.5)pg/ml,P<0.05】,死亡组年龄、肝性脑病发生率和MELD评分显著高于生存组,而PLT计数显著低于生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肝性脑病、MELD评分、NLR和血清IL-6水平均为影响近期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经ROC分析显示,分别以NLR>4...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在老年单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中改良半髋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老年单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的病历资料,其中32例实施改良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为改良组;28例实施常规半髋关节置换术治疗为常规组。对比两组手术指标,包括手术耗时、出血量、引流量、切口长度,不同时刻髋关节功能评分,术后1年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术后1年内两组并发症情况。结果改良组手术耗时、出血量、引流量与常规组均相近(P>0.05),改良组切口长度明显短于常规组(P<0.05);Harris评分时间、组间、交互作用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同时刻Harris评分均明显高于术前(P<0.05),术后每2个时刻Harris评分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各时刻改良组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年改良组与常规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前者优良率明显高于后者(P<0.05);改良组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与常规组相近(P>0.05)。结论对老年单侧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采用改良半髋关节置换术相较于常规半髋关节置换术能够减小手术切口,改善髋关节功能及其恢复情况,安全性与常规半髋关节置换术相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病人早期营养支持联合康复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合并吞咽困难病人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并联合康复治疗。对照组采用以牛奶为主要成分的匀浆膳进行早期肠内营养,也进行康复训练。治疗3周后进行营养状况、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神经功能恢复等评估。结果 3周后治疗组病人的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恢复优于对照组(P<0.05);其吸入性肺炎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并发肺部感染组其入院时血清白蛋白(ALB)低于无并发肺部感染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康复治疗可减缓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伴吞咽困难病人营养状况恶化,降低肺部感染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可以促进病人神经功能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能力。入院时低ALB水平是早期并发肺部感染的重要预测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评价骨折联络服务(fracture liaison service, 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血糖管理在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并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6月宁德市中医院收治的70例骨质疏松性股骨转子间骨折并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按简单随机抽样法均分两组,对照组(n=35)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n=35)实施FLS模式的康复护理联合血糖管理,比较两组血糖水平、并发症发生率、髋关节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干预前,两组FBG、2 hPG、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感染、低血糖、压力性损伤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总发生率为5.72%,较对照组的22.87%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Harri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出院后3个月,观察组Harris评分较同期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为94.28%,较对照组的74.29%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