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1 毫秒
1.
自1975年以来,我们应用中药汤剂内服治疗习惯性流产11例,疗效满意,小结如下。临床资料 11例中流产胎次均在3次以上。流产3次者8例,4次者2例,5次者1例;年龄在21~25岁4例,26~30岁者4例,31岁以上者3例:偏气虚者2例,偏肾阳虚者7例,偏血热者2例。治疗方法菟丝子15~20g,桑寄生10g,川续断10g,阿胶10g(烊化),黄芪15g,熟地黄10g,山药15g,台党参15g,白术10g,枸杞子12g,砂仁10g,甘草3g。偏气虚者重用黄芪至30g,加茯苓10g,偏肾阳虚者,重用菟丝子至30g;血热者加黄芩10g;改熟地黄为生地黄10~20g;便秘者加肉苁蓉10g;小便频数者加桑螵蛸10g;身背恶寒者加紫苏叶或苏梗10g;呕  相似文献   

2.
补肾益精汤加减治疗男性不育症6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临床资料68例病人中,年龄25岁以下者2例,25~30岁者40例,30岁~35岁者18例,35岁以上者8例.结婚年限3年~5年者50例,5年以上者18例.其中阳痿、早泄30例,精液异常32例,不射精6例.精液常规:精子计数20×10~9/L(0.2亿/ml)以下,活动率低于40%者50例(74%);精液不液化者10例(14%);正常者8例(12%).2 治疗方法基本方:熟地黄、黄芪、仙灵脾、菟丝子各15g,枸杞子12g,山茱萸、巴戟天、云茯苓、覆盆子、当归各10g,五味子、车前子各6g.随证加减:阳痿早泄较甚者酌加阳起石、金樱子各15g,韭菜子、莲须各10g;精子量少者加何首乌、鹿角胶各12g,鱼螵胶、紫河车  相似文献   

3.
笔者使用仲景之方治病每获良效,现将运用大黄牡丹汤治疗盆腔脓肿20例经验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20例患者均为已婚女性;年龄25~35岁者13例,35岁以上者7例;均经B超检查确诊。治疗方法大黄5~10g 丹皮15g 桃仁15g 冬瓜子20~30g 芒硝5~10g,并随症加  相似文献   

4.
1996年以来 ,对闭经以血瘀辨证为主 ,拟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 32例病人 ,疗效满意。临床资料  32例病人中 ,35~ 40岁 18例 ,30~ 35岁 12例 ,30岁以下 2例 ,均已婚 ,病程长者达 1年 ,短者 3个月 ,已服中西药者 2 2例 ,余者未治。治疗方法 血府逐瘀汤方 :桃仁、红花、川芎、桔梗、枳壳各 10 g,当归、生地黄、牛膝、赤芍各 12 g,柴胡 6 g,甘草 3 g。加减 :气血亏虚者去柴胡、枳壳 ,加黄芪 2 0 g、白术 12 g、茯苓15 g;阴虚内热者加麦冬 12 g、知母 10 g、地骨皮 10 g、白芍12 g;痰湿偏盛者加陈皮、半夏、苍术各 10 g。日 1剂 ,水煎分2次服。…  相似文献   

5.
笔者自1981~1984年运用痛泻要方加味治疗慢性肠炎,疗效满意。现小结如下:一般资料本组35例,男25例,女10例;年龄:最大者58岁,最小者14岁,其中35~58岁者20例,占57.4%;病史:1~2年者5例,3~10年者12例,11~15年者8例。治疗方法基本方:炒白芍20~30克炒白术15克陈皮6克防风10克。加味法:久泻者加升麻6克;腹痛甚者重用白芍加木瓜、广木香各6克;肛门堕胀,疲乏无力者加党参10克。  相似文献   

6.
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1995年~1999年以阳和汤加减治疗慢性荨麻疹39例,疗效显著。临床资料 39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男14例,女25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11岁,平均30.5岁;病程最长66个月,最短5.5个月,平均11.5个月。均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瘾疹的诊断标准,无血管性水肿病例。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麻黄5~10g,熟地黄30g,肉桂5~10g,鹿角胶10g,白芥子10~15g,当归10g,苦参10~30g,防风10~30g,荆芥10~20g,蝉蜕10g,黑芝麻20g,甘草10g。加减:偏气虚者加白术10~30g,茯苓10~30g;舌苔白厚或白腻偏湿者,改熟地黄为生地黄,加苍术10~30g,白鲜皮15g;妇女经前出现的…  相似文献   

7.
散偏汤治疗偏头痛25例:附西比灵治疗25例对照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笔者自1996年~1999年,应用散偏汤治疗偏头痛25例,并与用西比灵治疗25例进行对照观察,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5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治疗组25例。其中,男性12例,女性38例;年龄最小者14岁,最大者68岁;病史最短者3个月,最长者25年。全部病例均符合世界神经病学者联合会头痛研究委员会制定的偏头痛诊断标准。2 治疗方法2.1 治疗组用散偏汤:川芎30g,白芷、白芥子各5g,柴胡、香附、生甘草各6g,生白芍、郁李仁各15g。加减:肝阳上亢者加钩藤15g、代赭石30g;痰浊壅甚者加重白芥子量至15g,另加半夏、茯苓、炒白术各15g;气血不足者…  相似文献   

8.
通天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5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自1997年以来,采用通天止痛汤治疗偏头痛35例,效果甚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5例患者,均符合第10版《实用内科学》中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人民卫生出版社,1997年出版)。其中男性15例,女性20例;年龄最小14岁,最大70岁,平均34岁;病程最短0.5a,最长30a。2 治疗方法:通天止痛汤组成:川芎、川牛膝、白芍各30g,当归、延胡索、钩藤、僵蚕各15g,半夏、南星、白附子、全蝎各10g。气虚者加黄芪30g;热盛者加黄芩15g;不寐者加炒枣仁30g;易怒者加柴胡15g;便秘者加大黄6g。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后,分3次口服。10d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3 治疗结…  相似文献   

9.
1 一般资料本组50例均为门诊患者,年龄30~50岁35例,51~70岁15例;病程3~15年;腰椎正侧位X线摄片示:骨质增生者20例,余30例未见异常;血沉>20mm/L12例,抗链“O”>500单位9例.2 治疗方法大蒜100g,洗净阴干,捣烂后加35%白酒500ml,浸泡1周后除渣服用,每次10~20ml,每日3次,连服2个月.偏于瘀血者加桃仁、红花各100g;偏于肾虚者加补骨脂,菟丝子各100g;偏于湿热者加黄柏、苍术各100g;偏于风寒湿者加独活、桂枝各100g.均加入大蒜酊中浸泡1周后服用,用法同前.3 治疗结果  相似文献   

10.
痔疮水肿是肛肠科常见的病症之一。近年来,我们应用中药雾化疗法治疗40例痔疮水肿患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40例中,男28例,女12例;年龄13~54岁;病程2天~14年。其中结缔组织性外痔13例,静脉曲张性外痔11例,内痔脱出7例,环形混合痔6例,血栓性外痔3例。全部病例均以水肿、疼痛为主要症状。治疗方法止痛如神汤:秦艽20g、桃仁25g、角刺15g、苍术20g、防风15g、黄柏25g、当归10g、泽泻10g、大黄5g。肿痛明显者加茜草10g、赤芍10g;便血多者加地榆10g;脱出重者加升麻15g;偏热者加公英20g;偏寒者加艾叶15g。将上药加水2000ml,分2…  相似文献   

11.
胃灵汤治疗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2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灵芝  赵红 《河北中医》1998,20(1):9-10
我们自1990年~1996年采用自拟胃灵汤治疗慢性胃炎有粘膜糜烂、出血者及消化性溃疡210例,收到较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210例患者均经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确诊,其中男142例,女68例;年龄最大者69岁,最小者20岁,其中20~30岁72例,31~40岁69例,41~50岁44例,51岁以上25例,平均年龄37.6岁;病程最短半年,最长15年,平均3.1年;其中慢性胃炎81例,胃溃疡83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46例.2 治疗方法胃灵汤基本方:蒲公英20g,白及15g,紫草15g,煅瓦楞子粉15g,丹参10g,橘皮10g,白芍药15g,炙甘草10g.喜暖畏寒明显,加高良姜、香附各10g;恶心呕吐加半夏、竹茹各10g;呕血便血者将方中白及研粉3g,日3次温开水调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1个月为1疗程.  相似文献   

12.
笔者自1983年4月~1996年4月,应用中药自拟复肝汤治疗肝炎后肝硬化1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120例,男98例,女22例;年龄5~14岁4例,15~30岁33例,31~45岁58例,46~70岁25例;病史最长者12年,最短者4个月;属早期肝硬化者69例,属中晚期者51例;其中有腹水者52例,合并消化道出血者24例,合并肝昏迷者9例。治疗方法复肝汤组成:苍术、白术各50g,丹参20g,赤芍20g,穿山甲10g,鳖甲15g,大腹皮15g,怀牛膝10g,防己15g,广木香10g,柴胡15g,茯苓20g,甘草10g。肝区痛加前胡10g,川楝子15g;有明显黄疸者加茵陈60g,生大黄6g(后下);消化不良者加焦…  相似文献   

13.
我们自拟通脉汤治疗雷诺氏病2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门诊15例,住院5例;女18例,男2例;年龄12~15岁2例,16~25岁10例,26~35岁5例,36岁以上3例;病程<1年者5例,2~5年者12例,6年以上者3例.2 治疗方法2.1 通脉汤基本方 当归15g,桂枝15g,白芍药15g,木通5g,细辛6g,附子12g,大黄(酒制)10g,大枣10g,甘草10g.2.2 应用方法 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500ml,分2次服用.药渣加水适量煮沸后熏洗患处.2.3 加减法 若内有久寒者,加吴茱萸10g,生姜5g;情绪易激动者加生龙骨、生牡蛎各30g;疼痛甚  相似文献   

14.
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3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运用芍药甘草汤加味治疗顽固性膈肌痉挛35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1一般资料本组35例中,住院患者20例,门诊15例;其中男22例,女13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1岁;病程最短者3天,最长者7日,平均5日.20例患者在住院期间突发膈肌痉挛,经西医解痉、健胃以及针刺治疗,效果不满意;15例门诊患者有7例曾服中药未见好转.2治疗方法芍药甘草汤加味:白芍药30g,甘草25g,柿蒂10g,代赭石20g.加减法:寒者加丁香5g,干姜5g;热者加生石膏10g,竹茹10g;脾肾阳虚者加党参15g,制附子6g;胃阴不足者加玉竹20g,石斛15g.水煎服,每日1剂.  相似文献   

15.
拈疣汤治疗扁平疣5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自拟拈疣汤治疗扁平疣5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50例中,男31例,女19例;30岁以上39例,30岁以上11例;病程1~3周18例,4周~2年25例,2年以上7例. 2 治疗方法 拈疣汤:虎杖、首乌、苡仁、生地各30g,当归、赤芍、防风各15g,川芎、丹皮、蝉衣各9g,石膏50g,甘草3g.湿热偏甚者加苍术12g,黄柏15g;痒甚者加地肤子10g,白鲜皮15g;病程长而反复发作者加地龙12g,全虫6g.水煎,1日1剂,早中晚分服.对其中反复发作的39例另用自拟平疣药液(冰片、甘草、五倍子各10g,木贼20g,苡仁、地肤子各30g,紫草18g,水煎取药液),用消毒棉签醮药液均匀涂搽约15~20分钟后,再用醋水液(即温开水50ml加优质食醋适量配制)清洗患处,边洗边轻轻按摩患处10~20分钟,1日2~3次.7天为一疗程,共用3个疗程.  相似文献   

16.
笔者应用平胃散加味治疗浅表性胃炎患者8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0例患者皆为门诊病人,其中男34例,女46例,年龄最小15岁1例,最大72岁1例,20~30岁22例,30~40岁30例,40~50岁11例,50~60岁10例,60~70岁4例,病程最长25年,最短3个月,全部病例均经纤维胃镜诊断为浅表性胃炎,(以《实用内科学》第十版为诊断标准),均有脘腹胀满,苔白腻。 2 治疗方法基本方药: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甘草6g。口苦,舌苔黄者加山栀8~12g,黄连4~8g;食冷后腹胀加重,大便稀溏者加良姜10g,肉桂、吴萸各6g;呕吐加半夏、生姜各6~10g;…  相似文献   

17.
脱发是一种常见的疾病,男女及青年中年都可发生。笔者自1988年以来,自拟“养血生发汤”随症加减治疗脱发32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32例,男15例,女17例;年龄12~53岁,其中12~30岁14例,31~53岁18例;病程最短半个月,最长5年,平均16个月;脱发区面积最小34cm2,最大500cm2,平均180cm2。2 治疗方法养血生发汤药用:当归、熟地、白芍、川芎各10g,墨旱莲、女贞子、何首乌、鸡血藤各15g,黄芪30g。若血虚严重加阿胶、桑椹子各15g;风盛血燥熟地易生地25g,加赤芍、丹皮、防风、荆芥各15g;头皮瘙痒且脱屑加苦参、生苍术、地肤子各15g,…  相似文献   

18.
<正> 治疗方药 天麻、川芎、赤芍、红花各10g,丹参、东山楂各30g,地龙、葛根各20g。痰湿者加半夏、陈皮、制白附子各10g,菖蒲20g;痰热者加黄连、胆星各10g,天竺黄12g,鲜竹沥20ml;气虚者加黄芪30~60g,党参20g;风寒外侵者加秦艽20g,防风15g,白芷6g;肝阳亢者加钩藤、石决明、牡蛎各30g;偏阴虚者加玄参、生地各20g;偏火旺再加龙胆草20g,栀子10g。 治疗结果 治愈(属TLA者发作停止;非TLA者临床症状消失,随访2年以上未复发)54例,好转(TLA在治疗后终止发作;非TLA者临床症状明显缓解,但停药半年以内有轻度复发者)10例,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演变为完全性脑中风者)3例,总有效率为95.5%。一般需连服3~7周。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笔者应用甘露消毒丹治疗慢性咽炎10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 1一般资料 本组共10例,男7例,女3例;年龄25~35岁4例,35~45岁6例;病程最长1年,最短3个月.其中教师3例,其它职业7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咽喉部充血,后壁淋巴滤泡增生,干涩发痒,分泌液增多,有异物感,发硬,吐之不出,吞之不下,灼热,声音嘶哑,发音困难等. 2治疗方法 甘露消毒丹:藿香、木通、连翘各15g,黄芩、射干、浙贝、白蔻各12g,菖蒲10g,茵陈20g.声音嘶哑者加蝉蜕10g,木蝴蝶15g,胖大海12g;充血明显者加银花、板兰根各20g,蒲公英15g;后壁淋巴滤泡增生,有异物感者,合二陈汤加旋覆花10g;胸胁胀满者加郁金12g,厚朴15g.每日1剂,水煎3次,分4次服,疗程1周.  相似文献   

20.
<正> 笔者用自拟“洗疥方”治疗疥疮68例,取得了满意疗效,现简介如下。一、一般资料68例中,男33例,女35例;1~10岁13例,10~+~20岁14例,20~+~50岁35例,50岁以上6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53天。二、方药及用法基本方:藜芦、大枫子、蛇床子、硫磺各20~30克,川椒8~10克。加减:有感染而成脓疱者,去川椒,加鱼腥草、蒲公英各20~30克;有结节者,加皂刺、刺蒺藜各20~30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