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粪石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标准的305例粪石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保守治疗组(75例)、手术治疗组(75例)与结肠途径治疗机组(155例)。三组均采用禁食、禁水、持续胃肠道减压、纠正水和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失衡等对症治疗,手术治疗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外科手术治疗,结肠途径治疗机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三组均治疗6d(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治愈率保守治疗组为53.33%,手术治疗组为100.00%,结肠途径治疗机组为96.77%。手术治疗组和结肠途径治疗机组的治愈率高于保守治疗组(P0.05)。手术治疗组与结肠途径治疗机组相比治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保守治疗组为3.23%,手术治疗组为29.33%,结肠途径治疗机组为6.45%。手术治疗组高于结肠途径治疗机组和保守治疗组(P0.05),结肠途径治疗机组与保守治疗组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途径治疗机治疗粪石肠梗阻疗效与外科手术治疗的疗效相当,但结肠途径治疗机组治疗后副作用低,住院时间短。  相似文献   

2.
化痰活血益气汤治疗脑梗死91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化痰活血益气汤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方法将187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1例,在西医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化痰活血益气汤治疗,对照组96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连续治疗2个月观察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7%,对照组总有效率93.8%;治疗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P<0.05)。结论化痰活血益气汤结合西医常规治疗对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间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13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有患者65例。观察组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治疗,对照组给予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及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后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第8周的疗效,观察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8.46%,对照组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4.62%,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性牙周炎患者应用牙周基础治疗联合替硝唑胶囊进行治疗,患者治疗后不良反应较少,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3年12月DN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和胰激肽原酶肠溶片治疗,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和中药解毒通络导邪汤口服治疗,治疗4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73.3%,对照组总有效率56.6%,两组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解毒通络导邪法治疗DN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治疗内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最长观察期为6个月。结果对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07%,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对患者血糖、血脂控制、体质提升等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究饮食治疗在糖尿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根据该院2012年6月—2014年6月所收治的58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资料,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全部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比组,对比组采用常规护理和治疗内容,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着重加强对患者的饮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结果,最长观察期为6个月。结果对比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2.07%,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9.6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比组,对比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治疗的重要性不亚于药物治疗,饮食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改善饮食习惯,对患者血糖、血脂控制、体质提升等均具有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7.
心律失常治疗方法有多种,但应用药物还是基本的治疗。什么样的心律失常要治疗,选用什么方法治疗,选用什么药物,如何加强治疗的安全性等等,都是治疗中的关键问题,笔者希望给读者一个简要的现在共识,以供治疗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认知行为疗法联合药物治疗老年睡眠障碍(失眠),观察其对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的影响,并评价其临床疗效。方法选择在我院门诊治疗的81例老年失眠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组27例,分别采用认知行为治疗(认知行为治疗组);口服奥沙西泮治疗(药物治疗组);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联合治疗组)。均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白介素-1(IL-1)、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皮质醇水平,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估表(PSQI)进行睡眠质量评定,并根据患者入睡时间及总睡眠时间进行疗效评定。结果联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9%,认知行为治疗组为62.96%,药物治疗组为70.37%,联合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其他2组(P0.01),认知行为治疗组与药物治疗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后PSQI总分及7个因子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3组患者治疗前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水平均较高,治疗后均有所下降,且联合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老年失眠患者内分泌及免疫功能发生改变,其血清细胞因子及皮质醇均显著升高,认知行为联合药物治疗可明显降低其血清水平,提高睡眠质量,疗效优于单一的认知行为治疗组及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9.
恶性肿瘤的治疗模式正在经历从传统的单项专科治疗向联合治疗,再向多学科综合治疗的转变。笔者提出了以整体医学观为基础的肿瘤多学科整体治疗(MDHT)模式以指导肿瘤综合治疗方案的设计与实施。MDHT模式涉及治疗目标、治疗方法和治疗疗程三个方面。以原发性肝癌为例,可以将整体治疗的靶向目标分为肿瘤局部病灶、区域病灶、系统病灶、器官基础病、全身内环境以及康复等六项基本目标。针对MDHT模式中各项治疗目标,可分别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的序贯疗法、同步治疗和交替疗法。整体治疗方案的实施是由不同治疗方法的多个治疗疗程来实现的。在肿瘤MDHT模式中,多学科治疗是治疗方式的体现,整体治疗是治疗目标的追求。MDHT的理念有助于指导多学科团队设计和实施肿瘤综合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0.
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政策和策略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把握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政策和策略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为调整完善艾滋病抗病毒治疗机制提供建议。方法采用文献回顾、数据资料收集和现场调查的方法。结果中国制定落实了艾滋病病人免费抗病毒治疗的政策和策略,建立了医疗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服务相结合的治疗模式,探索建立了免费抗病毒治疗的药品供应、经费保障机制,将抗病毒治疗药品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推动了抗病毒治疗工作的迅速开展,明显降低了病人的病死率。当前抗病毒治疗工作面临治疗服务规模和能力有限、治疗药品供应和管理机制不能适合治疗发展需要、治疗与现行基本医疗保障体系脱节、流动人口异地治疗办法尚不完善等问题。结论需要进一步健全以定点医疗机构为依托的抗病毒治疗服务体系,结合医改重建满足治疗需求的免费抗病毒治疗药品供应保障机制,将抗病毒治疗纳入现行的医疗保障范围,加快探索异地抗病毒治疗的办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法,观察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患儿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纳洛酮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2.86%;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2.21%。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患儿治疗有效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神经节苷脂联合纳洛酮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可以提高治疗疗效,改善预后,建议临床广泛运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自拟通络复原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0例,给予通络复原汤及西医常规治疗,共治疗2周~8周。对照组40例,予西医常规治疗,共治疗2周~8周。治疗前后检测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80%,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组治疗后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通络复原汤配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死疗效好,应用简便易行,患者易于接受,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48例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分对照组(药物治疗)24例和治疗组(药物治疗联合超短波治疗)24例。对两组治疗前、治疗后1周及治疗后2周的临床症状及体征的改善,治愈率,血常规、ESR、CRP等感染指标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1周及2周后治疗组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组2周后有效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血常规、ESR、h-CRP感染指标在治疗后1周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超短波联合抗生素治疗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可减轻症状,缩短病程,减少治疗费用,治疗效果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灸应用于临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3年1月—2014年8月间收治的60例患有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上述所有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对照组30例患者均进行常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30例患者除进行常规临床治疗外,应用针灸方法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7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10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高达90.00;相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经临床治疗显效患者12例,经临床治疗有效患者8例,其临床治疗有效率为66.67%。即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结论观察组患者均应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合并针灸疗法对于周围神经病变患者进行治疗,其临床治疗效果相比较对照组患者应用临床常规治疗方法的临床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具有临床广泛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中医辨证治疗糖尿病临床疗效。方法选该院糖尿病患者6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糖尿病治疗—服用西药治疗。实验组对于糖尿病患者采取中医治疗手段—中医辨证治疗。结果通过治疗前、治疗后两组的实验数据对比来看,实验组和对照组糖尿病患者治疗前后症状均有好转,但两组之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差异很大(P0.05)。治疗后,两组糖尿病患者中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明显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中医辨证治疗对于常规的西医治疗方案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有着极大的提升,能够让糖尿病患者身体各项指标更好的恢复到正常水平,从而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适合各大医院在糖尿病的治疗方面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分析中西分型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于2012年5月—2013年11月收治的200例糖尿病患者的病理资料,随机的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治疗组的患者均实施中医分型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盐酸二甲双胍片治疗,并观察两组间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60例(60%)患者治疗显著,治疗总有效数为92例,占92%;对照组有40例(40%)患者治疗显著,治疗总有效数为70例,占70%。治疗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存在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分型治疗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十分显著,对糖尿病患者实施中医分型治疗,有一定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0例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给予中西医结合方式进行治疗,比较治疗30d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治疗组治疗前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0%,优于对照组的81.7%(P<0.05);治疗组治疗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较治疗前(50.0%)明显改善(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颅脑损伤康复期患者可以提高康复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俞蓉 《临床肺科杂志》2013,18(6):1039-1040
目的探讨小剂量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儿科和呼吸科接受治疗的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婴幼儿患者72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6例,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法;治疗组36例,在常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小剂量多巴胺和酚妥拉明持续泵入进行治疗,对比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所有婴幼儿均得到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78%,治疗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多巴胺联合酚妥拉明治疗婴幼儿重症肺炎并发心力衰竭具有良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西地那非治疗新生儿持续性肺动脉高压(PPHN)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3年1月新乡市中心医院诊断的PPHN患儿45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各15例。3组患儿均给予维持内环境和对症处理,在此基础上治疗Ⅰ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治疗,治疗Ⅱ组给予枸橼酸西地那非片联合猪肺磷脂注射液治疗。治疗3 d后观察患儿临床疗效;观察治疗前和治疗3 d后PaO2和肺动脉收缩压(SPAP)变化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6.7%,治疗Ⅰ组为80.0%,治疗Ⅱ组为80.0%,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PaO2高于对照组,SPA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PaO2和SPA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3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地那非治疗PPHN能有效降低SPAP、提高PaO2且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中成药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合并抑郁状态的临床疗效,探讨活血化瘀法对双心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选取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及心理疏导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抗心肌缺血治疗及心理疏导,连续3周后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3周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较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红注射液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合并抑郁状态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