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近年来,不少报告提示自律神经活动可能与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有密切关系。作者对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日内心绞痛发作前后自律神经活动的变化和做为副交感神经活动指标的心电图R—R间期变化系数(CV)的测定意义进行了探讨。这次探讨用CV做为交感神经活动的指标。CV不受心得安(10mg静注)的影响,同硫酸阿托品(0.5mg/kg静注)后,CV从6.5±0.6%下降到1.0±0.2%。用去甲肾上腺素使血压升高时,CV明显增加,在其增加前用阿托品处理可使之明显消失,而CV与心率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苹果酸麦角新硷诱发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比较了发作时心电图的u 波倒置和冠状动脉造影所见,以探讨u 波倒置的临床意义。一、对象及方法1.对象:对127例疑及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进行冠状动脉造影及麦角新硷负荷试验。符合麦角新硷负荷试验阳性标准的有27例(男性24例,女性3例,29~67岁),不符合标准的有100例(男性48例,女性52例,25~72岁)。进行负荷试验前24小时停用硝酸盐及钙拮抗剂等抗心绞痛药。2.心电图记录及判定u 波变化的方法采用6导联热笔式自动记录心电图机,同步记录  相似文献   

3.
从末梢血管直接检测到有关血管伸展性、弹性的资料,对了解有动脉硬化的各种循环系统疾病的病态,是很有用的。我们试制了末梢血管弹性的光电检测装置,把这种检测法应用于健康人和冠状动脉疾病患者,研究了末梢血管弹性的指标及其临床意义。对象与方法对象:健康者70例(男性,平均年龄45±20岁)和临床上怀疑有心绞痛而进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的82例(男性,平均年龄56±7岁)。冠状动脉造影采用Amplatz 导管,利用电影胶片法从多方位摄影。  相似文献   

4.
近来,冠状动脉痉挛对冠状动脉硬化的发生及发展的影响受到重视。本文采用多变量分析的方法研究冠状动脉痉挛及其他危险因素对冠状动脉硬化的影响。研究包括作过二次以上冠状动脉造影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47例(男42例,女5例),年龄35~65岁。其中劳力性心绞痛11例,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10例,不稳定性心绞痛1例,陈阳性心肌梗塞25例。所有冠状动脉痉挛性心绞痛患者均经麦角新碱负荷试验确认为冠状动脉痉挛。采用积分方法区分冠状动脉硬化的程度,狭窄25%以下为1,26~50%为2,51~75%为3,76~90%为4,91~99%为5,完全闭塞为6。以这一积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糖尿病易致动脉硬化与胰岛素不足有关。但近年则提出,胰岛素能促发动脉硬化,但尚未最后证明。为此,本文对糖尿病患者从年龄、性别、肥胖程度、血压、动脉硬化指标及胰岛素水平诸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对象系胰岛素非依赖性糖尿病114例(男76例,女38例),年龄40~70岁(平均55±6岁),病程平均10.7±7.8年,肥胖程度平均108.9±14.7%。114例患者中饮食治疗40例,口服降糖药治疗67例,胰岛素治疗7例。动脉硬化指标:①眼底检查是Keith-W-agener 变化(K—W);②Scheie 动脉硬化(S—S);③放射线检查胸主动脉及腹主动脉钙化;④心电图显示冠状动脉硬化表现。胰岛素水平指标:空腹胰岛素水平(FIRI),100克葡萄糖耐量后2小时血胰岛素水平总和(∑IRI),∑IRI 与葡萄糖耐量试验血糖总和(∑BG)之比(∑IRI/∑BG)及葡萄糖耐量后30分钟血胰岛素增  相似文献   

6.
患者为—78岁男性,心率38次/分,律不整。心电图提示异常(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P波与QRS波几乎各自出现,P—P间期840ms,R—R间期1,600ms,一部分P波传导到QRS波,是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另外QRS间期80ms是正常的。但是,认为是P波传下来的QPS波和从低位起搏点起搏的QRS波形不太一样,另外,否定缺血性变化。希氏束心电图在房室传导阻滞出现时,A波后有H波,V波前有H波。另外,传导时间A—H间期100ms,B-H间期30ms。H—V间期60ms,B—H和H—  相似文献   

7.
本文探讨食管静脉曲张硬化疗法后胃粘膜血流量的变化对胃粘膜病变的影响。对象和方法:对2个月内施行硬化疗法的肝硬变患者11例(男性9例,女性2例,年龄54~61岁),观察硬化疗法前后静脉曲张消失或转为轻度(F_1)时的内镜所见和胃粘膜血流量。血流量用氢廓清法测定,硬化剂用1%乙氧硬化醇(Aethoxylsclerol),每次最大量15ml,每周1次。结果:硬化疗法前,胃体上部血流量为42.5±4.8ml/min/100g(以下同),胃窦部40.0±5.5。硬化疗法后,胃体上部28.5±7.3,胃窦部28.0±8.5。可见硬化疗法后胃体上部和胃窦部的血流量都显著减少。以  相似文献   

8.
以前,对运动负荷后心电图之ST,R,P波变化有很多报告,但对QT间期变化的研究很少报告。QT延长与相对不应期延长相互联系,并与室性心律失常及猝死有密切关系。作者研究了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在安静及Master运动负荷时之QT间期变化,取得一些成绩,报告如下。1979年8月到1981年4月间在该院做冠状动脉造影及运动负荷心电图检查的有300例,以其中107例做为研究对象。其中心梗34例,心绞痛3O例,正常冠脉43  相似文献   

9.
运动疗法是治疗高血压病的方法之一。本文以就诊于鸟取县立西部健康增进中心的临界高血压和高血压病(按 WHO 诊断标准)患者中的13例志愿者为观察对象(男4例,年龄55.8±2.6岁;女9例,年龄51.4±5.6岁)。以最大摄氧量的50%作为运动强度,每日坚持运动,共4周,观察运动疗法前后血压、血脂及载脂蛋白的变化,结果如下:1.血压收缩压运动疗法前(19.1±1.8kPa)与运动疗法后(18.7±1.4kPa)相比无显著性差异;舒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糖尿病是冠心病的危险因子之一,且合并冠心病的发生率高。关于糖尿病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有何不同,尚有争论。为此作者研究了冠心病患糖尿病和非糖尿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分布和冠脉痉挛发生率的异同。对象与方法对象为冠心病病人,行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100例,其中患糖尿病者50例,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63±7岁;非糖尿病者50例,男37例,女13例,平均年龄60±8岁。糖尿病组治疗,饮食疗法31例,口服降糖药17例,胰岛素治疗2例。全组采用udkins法行冠脉造影,然后左、右冠脉内注入0.25mg  相似文献   

11.
研究对象为临床诊断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40例,其中男性33例,女性7例;年龄18~61岁,平均44岁。给予重组干扰素α2a(r-IFNα2a)6×10~6IU/日,连续用药3周后,改为3×10~6IU/日,每周3次,间歇用药6个月,对 IFN 无效病例,可接着按上述时间间歇用药,并从 HCV 相关标记、肝功能及副作用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在 HCV 相关抗体中 C100-3抗体阳性者82.5%;在核心抗体中,CP9抗体阳性者82.5%,而CP10抗体阳性者95.0%;有任一种抗体阳性者38例(95.0%)。应用 IFN 治疗后 C100-3抗体阳性为7例(21.2%),核心抗体1例(3%)转阴,全部病例的  相似文献   

12.
血栓调理素(TM)是由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与凝血酶结合后,抑制凝血活性,通过C蛋白介导具有抗凝作用的一种糖蛋白,正常健康者血中亦存在TM。作为一种血管内皮细胞损伤标志物的TM正引起学者们注意。但对糖尿病TM研究至今尚未见有报道,为此作者进行研究,观察TM与糖尿病合并症的相关性。共收集40例糖尿病患者,男17例,女23例。平均年龄分别为59.5±2.5岁和52.9±3.3岁。另8例健康男性,平均年龄35.3±1.8岁为对照组。空腹采血,按石井氏一步夹心EIA法测定血浆TM。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冠状动脉造影法(CAG)的进展,不仅证明了冠状动脉痉挛(CAS)是诱发变异型心绞痛的原因,也有资料提示CAS与稳定型心绞痛、劳累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AMI)的早期、梗塞后心绞痛等发病有关。最近,倾向把变异型心绞痛包括其他的临床谱与CAS  相似文献   

14.
一、对象和方法1978年9月至1988年6月间在小田原市立医院行现代囊外摘出术(ECCE)伴后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的糖尿病患者共27例42眼。平均年龄66.9±11.4岁。对照组为同期手术的非糖尿病患者62例96眼,平均年龄62±11.5岁。糖尿病仅饮食疗法者13例(平均治疗时间8.7±5.7年),口服药物治疗者11例(6.8±5.8年),胰岛素治疗者3例(17年)。观察时间为术后1年至1年半。手术全部采用现代  相似文献   

15.
其狭窄改善程度过去主要依目测法评价,结果与尸检测量冠脉狭窄程度误差较大。作者用密度计量法(de-nsitometry,D 法)和边缘测量法(edgedetection,E 法)行定量评价并与目测法进行比较。对象与方法:患者为1985~1986住院行 PTCA 术经 E 法和 D 法测量,冠脉造影清晰的29例34处病变。男28例、女1例,年龄46~70岁,右冠状动脉9例、左冠状动脉前降支22例、回旋支3例。目测法依 AHA 标准从最狭窄处摄影判断内径狭窄度。PTCA前、后均行目测法及 D、E 法测量。①D 法:对冠脉造影像在其狭窄部设轴测定辉度水平(GS),并测对照组辉度水平(GC),两者校正后,从两者比率算出面积狭窄度[面积狭窄%=(1-GS/GC)×100];②E 法:对冠脉血管造影像设血管中心线,根据两侧辉度水平勾划轮廓获得1次及2次微分波形,确定血管边缘。D 法仅能算出面积狭窄,若血管横截面积为圆形时还可推算内径狭窄度.E 法不仅能算出内径狭窄度,同样可换算面积狭窄度。结果:34处病变 PTCA 前狭窄度:目测为85.3±9.5%,D 法面积狭窄度89.2±4.9%,E 法换算面积狭窄度84.1±4.7%,三者无差异。D 法换算内径狭窄度  相似文献   

16.
作者将7例正常人骨髓和8例未经治疗的CML患者的骨髓及从末梢血分离出单核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将天然型IFN-α人淋巴母细胞干扰素(HLBI)稀释为10,10~2,10~3,10~4u/ml置于培养基中,观察粒系统干细胞(cFU-C)形成克隆的数目,以对照组为100%,其结果4种浓度分别为:100±5.9,83.3±14.5,53.5±24.5,10±6.8%,可见随HLBI浓度的升高,对cFU-C克隆形成的抑制也增强,当HLBI浓度大于10~8u/ml时,克隆的直径亦变小。不同病例的敏感性不同,而同一病例末梢血的敏感性高于骨髓。选Ph~1染色体阳性慢性期5例和急性变3例进行治疗。HLBI每天600万单位肌注。当血像正常后,逐渐延长用药间隔。慢性期患者之例1用药36天后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及LDH、VitB_(12)恢复正常,延长用药间隔后白细胞计数出现波动。在定期测定其骨髓和末  相似文献   

17.
作者对24例肺癌和14例肺内感染病人的凝血酶、抗凝血酶Ⅲ复合体(TAT)及纤维蛋白溶解酶、α_2纤维蛋白溶解酶抑制物复合体(PIC)进行对照研究,探讨肺癌病期及治疗过程中TAT、PIC的变化特点。研究对象根据厚生省诊断标准选择除外DIC的病人;肺癌中男18例,女6例;年龄65.45±11.8岁;腺癌18例,Ⅰ期1例,Ⅱ期1例,Ⅲ期(ⅢA和ⅢB)5例,Ⅳ期11例;鳞癌3例,Ⅰ期2例,Ⅲ期1例;小细胞癌3例,Ⅲ期2例,Ⅳ期1例。肺感染中男11例,女3例,年龄65.3±12.4岁;细菌性肺炎5例,肺结核9例。研究  相似文献   

18.
已知 ,长时间旅行容易发生下肢静脉血栓症和肺栓塞症。尤其长时间乘机旅行 ,由于座位比较狭小 ,容易发生肺栓塞症 ,欧美称之为客机座位综合征。作者医院邻近国际机场 ,1994年至今 5年内共收治该病 14例。1.患者背景 (表 1) 男 2例 ( 14% ) ,女 12例( 86% ) ,年龄平均 59.6± 10 .1岁 ,中老年者多见。身高平均 156.7± 7.2 cm,低于 160 cm以下者 10例 ( 71% )。体重平均 58.7± 8.4 kg,肥胖度 ( BMI)平均 2 3.8± 2 .2 ,BMI超过 2 5.0的肥胖者仅 2例 ( 14% )。飞行时间全部在 8小时以上和较长时间。 12例 ( 86% )可见有危险因素 ,其中既…  相似文献   

19.
1.心肌缺血发作时体表心电图可以完全正常心绞痛病人稳定(不发作)时,心电图大多完全正常,其诊断必须作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或心绞痛发作时作心电图检查。然而,即使明确有心肌缺血,有时心电图也完全没有ST-T变化。这时作冠状动脉造影可发现此心绞痛多由左回旋支狭窄所致。如经皮冠状动脉插管(PTCA)作冠状动脉内心电图研究心表面心电图和体表心电图,就可得到以下有趣结果,把PTCA导线插到冠状动脉狭窄部末梢,其尖端作为心电图的相关电极,可在冠状动脉内记录心外侧电位。PTCA时用气球使冠状动脉狭窄部隆起,引起末梢部心肌明显缺血,冠状动脉内心电图可有显著的ST段抬高,但体表心电图上ST-T可几乎没有变化,偶而有极轻度改变。尤其左回旋支多见。而气球充气时负性  相似文献   

20.
硝酸酯制剂用于治疗心绞痛已有100多年历史,至今仍是最常用的抗心绞痛药物。近年来,由于一些长效剂及贴敷剂等新剂型的开发,已普遍用于心绞痛的预防。临床以心绞痛是否缓解作为药效评价的指标。Schang等观察了20例心绞痛患者的动态心电图变化,发生缺血性ST段变化中75%为无症状性心绞痛,与有症状者相比,轻微日常活动中发生的较多。其中5例每小时舌下含硝酸甘油,与对照组相比较,缺血性ST段变化的次数明显减少。静脉点滴硝酸异山梨醇酯(ISDN)及硝酸甘油(NTG)贴敷剂也同样能减少SMI发作。SMI可引起左室收缩力下降,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