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68个林县酸菜样品的薄层层析结果表明,酸菜中含有一种亚硝基化合物,阳性率达65%。经质谱分析和化学合成证实此化合物为Roussin红甲酯。酸菜中硝酸盐,亚硝酸盐.二级胺的含量分别为111.22毫克/升,0.150毫克/升,4.223毫克/升。pH值的范围为3.0—5.0。本文讨论了亚硝基化合物—Roussin红甲酯形成机理和它形成过程中与亚硝胺,前体物以及其它一些天然产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迄今已研究过的300多种亚硝基化合物中,>90%对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具有明显的亲器官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很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从其理化性质、食物中的来源、致癌作用和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N-亚硝基化合物分为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两大类,后者化学性质较活泼.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鱼、肉制品、乳制品、蔬菜水果和发酵食品,人体也能合成一定量的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没有直接致癌作用,主要是其化学性质活泼易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和氨氮化合物而呈现致癌活性.其致癌机制研究显示,亚硝胺可引起食管上皮细胞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大大促进癌变.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N-亚硝基化合物含氮杂环化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之间的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目前尚缺少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直接致癌的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与人类紧密相关的肿瘤主要是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预防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减少亚硝胺及其前体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摄入和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迄今已研究过的300多种亚硝基化舍物中,〉90%对动物有不同程度的致癌性和具有明显的亲器官性,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和很多学者的深入研究。从其理化性质、食物中的来源、致癌作用和预防措施4个方面进行了总结论述。N-亚硝基化合物分为N-亚硝胺和N-亚硝酰胺两大类,后者化学性质较活泼。食物中N-亚硝基化合物主要来源于鱼、肉制品、乳制品、蔬菜水果和发酵食品,人体也能合成一定量的N-亚硝基化合物。N-亚硝基化合物没有直接致癌作用,主要是其化学性质活泼易生成烷基偶氮羟基化合物和氨氮化合物而呈现致癌活性。其致癌机制研究显示,亚硝胺可引起食管上皮细胞相关癌基因抑癌基因发生改变,大大促进癌变。DNA碱稀释过滤法证明,N-亚硝基化舍物含氮杂环化借诱发DNA互补碱对之间的交联而启动细胞的癌变。目前尚缺少N-亚硝基化合物对人类直接致癌的资料。流行病学调查资料表明,与人类紧密相关的肿瘤主要是食管癌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预防N-亚硝基化舍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主要是:减少亚硝胺及其前体物硝酸盐及亚硝酸盐的摄入和阻断亚硝胺在体内的合成。  相似文献   

4.
《癌症》1986,(1)
跟研究亚硝胺致癌活性问题相反,对亚硝酰胺可能是致癌物这种复杂性直至最近几年仍然兴趣不大,而对脲、脲烷和胍的N-亚硝基衍生物已作了长时间的研究,只是最近几年才指出N-亚硝基-N-甲基乙酰胺和N-亚硝基-N-甲基苯酰胺大部分是在动物的胃肠道引起肿瘤。相对于需要酶的代谢活化的亚硝胺致癌物,亚硝酰胺是近致癌物。对亚硝酰胺致癌性研究容易忽略,可归因于如下一些原因。研究者推测:亚硝酰胺稍受热(<100℃)而引起的化学不稳定性和光解,使得在一般环境条件下处理它们变得非常困难(但不是不可能),因而不引起人们的注意。我们可以指出:在另一方面,亚硝胺是异常稳定的,例如,N-亚硝基二烷基胺能从20%氢氧化钠或浓硫酸溶液中回收而不变化。亚硝胺的生物学活性是因为α-羟基化  相似文献   

5.
刘桂亭  刘天舟 《中国肿瘤》2000,9(5):220-221
河南省自1959年开始进行食管癌病因学研究,40年来取得了可喜的成果,现参考相关文献综述如下。1食管瘤的亚硝基化合物病因研究 动物诱癌实验1971年,河南省肿瘤防治研究队开始用甲基苄基亚硝胺诱发大鼠食管癌,诱癌率达100%。之后,并证明该种亚硝胺不能通过胎盘诱发子代大鼠的食管肿瘤。 饮水监测   用居民饮用的旱井水加入亚硝胺前体物甲基苄胺或肌氨酸乙酯诱发了大鼠前胃癌和食管瘤。实验又证明,低于规定的饮用水中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含量标准的饮水,只要加入二级胺,在低营养条件下,亦能诱发大鼠食管肿瘤。 饮用水…  相似文献   

6.
我们过去的工作表明,真菌和亚硝胺的形成有关。本文进一步论述真菌在亚硝胺及其前体物合成上所起的作用,证明林县某些常见真菌能还原硝酸盐为亚硝酸盐,并首次报道真菌能利用一级胺或无机胺合成二级胺,还能利用一级胺和NaNO_2合成亚硝胺。特别是一些不对称的亚硝胺和环状亚硝胺,如:甲基异戊基亚硝胺,甲基苄基亚硝胺,亚硝基哌啶和两种新亚硝胺(N—3—甲基丁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和N—2—甲基丙基—N—1—甲基丙酮基亚硝胺)均可由真菌利用相应的一级胺和Na—NO_2来合成。对真菌利用一级胺合成亚硝胺的可能途径也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吕晓雯  张汝黻 《肿瘤》1991,11(5):213-214
N-亚硝基化合物与人类多种器官的肿瘤尤其是消化道肿瘤有密切关系。它的合成可通过两条途径:1.酸性条件下的化学合成;2.在近中性条件下由微生物酶催化的生物合成,其中细菌可能起重要作用。近年来发现幽门螺旋菌(Helicobacterpylori,HP)与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有密切关系,但HP是否参与胃内N-亚硝基化合物合成并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有关, 未见报道。本文对HP在近中性条件下是否催化亚硝胺的合成进行初步研究,旨在对HP在胃癌病因中的作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亚硝胺类致癌物诱发大鼠鼻咽及鼻腔癌,文献已有报导其中用较大剂量的二亚硝基哌吡嗪(15mg/kg)可引起鼻咽、鼻腔及食道的肿瘤,其发生率均较高;累积发癌概率分别达100%、85.5%和85.7%。鼻咽癌为鳞癌,而食管亦为鳞癌。肌氨酸乙酯亚硝胺,小剂量及中等剂量诱发大鼠的食管癌,而大剂量能引起大鼠食管癌外,并见前胃癌的发生。从亚  相似文献   

9.
N-亚硝基化合物是多种动物的强致癌物质。许多研究已证明。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的前体物质—亚硝酸盐和仲胺广泛存在于粮食、食品、调味品、蔬菜和饮水中.而且亚硝酸盐和仲胺在体内可以合成N-亚硝基化合物。因此,能消除NO_2或阻断N-亚硝基化合物在体内合成的物质,也是防止N-亚硝基化合物致癌的有效物质。有关山楂消除亚硝酸根的研究已有报道。为了找到更多的能消除亚硝酸根的天然物质,我们对信阳毛尖、乌龙茶、山楂等7种提取液消除亚硝酸根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N-甲基苄基亚硝胺是一种引起动物食管癌的致癌物,国内外许多工作者常拿它做诱癌试验,分析工作者也常需要它作为分析样品的标准对照物。过去,常用的合成方法是盐酸、亚硝酸钠法,但合成N-甲基苄基亚硝胺的产率很低,反应后析不出油状物,且须用冰冷却,诸多不便。  相似文献   

11.
 过去研究动物胃内自行合成亚硝胺诱发肿瘤,通常把前体物二级胺与NaNO2在体外混合,通过饲管灌喂动物。本文按照体外配制前体物的方式,把肌氨酸、甲基苄胺等五种二级胺分别与NaNO2在试管中混合,混合后的结果表明,试管中立刻有相应的亚硝胺形成。这也表明,研究体内合成亚硝胺诱发肿瘤,所给动物灌喂的前体物混合物中,已有亚硝胺形成。本文还发现,盐酸和醋酸能分解NaNO2释放NO2气体,因此,研究动物体内自行合成亚硝胺诱发肿瘤,应用过量的NaNO2和避免体外临时亚硝胺混合前体物。  相似文献   

12.
氮-亚硝基化合物按其致癌作用可分两类,亚硝胺类为间接作用,需代谢激活;亚硝酰胺类为直接作用,勿需代谢激活。亚硝胺类对实验动物尚不能诱发结肠癌;但某些亚硝酰胺类在一定条件下直接作用于结肠上皮可诱发结肠癌。氮-亚硝基化合物是广谱致癌质,其中包括一些强力致癌质。多数为周身性致癌质,某些为局部性致癌质,对实验动物  相似文献   

13.
作者介绍了亚硝胺对各种不同种类的动物,包括灵长类动物在内,有广泛的致癌作用。因为这些化合物存在于环境中,有时浓度很高,并且在体内可由亚硝酸盐和胺形成,所以近年来对它们的致癌性及其代谢引起了广泛的兴趣。环状亚硝胺-NPYR存在于熟腌肉,加工肉,香料前混合物以及烟草的烟雾中。一种有关的化合物2(3-吡啶基)亚硝基吡咯烷(即N′-亚硝基去甲基尼古丁)是重要的烟草特异性致癌物。NPYR能诱发大鼠的肝细胞癌。当加肝微粒体时,这种坏状亚硝胺对大肠杆菌、鼠伤寒沙门氏菌也有致突  相似文献   

14.
在广州市出售的海产鱼虾及其加工食品中,用GC—TEA检测到两种不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亚硝基脯氨酸(NPRO)和亚硝基肌氨酸(NSAR)。在37份样品中,有12份含0.8—738.2PPb(平均74.4)水平的NPRO,2份样品含3及8.1PPb的NSAR。本文报道咸鱼、干鱼等食品中不挥发性亚硝基化合物的提取、净化及甲酯衍生化(甲醇和三氟化硼为酯化剂),并对方法学上的某些改进作了简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5.
食管癌高发地区环境病因的研究表明亚硝胺化合物可能是人类食管癌发病因素之一。为了探讨食管癌病因预防的措施,除了降低饮用水等亚硝胺类的含量和致癌活性作用外,阻断进入体内的或体内合成的亚硝胺类对细胞的毒性也是一个重要环节。 阻断亚硝胺类的毒性研究,以往以整体动物实验肿瘤为主要对象,而近年来,研究正迅速地转向细胞水平。建立维生素C阻断或亚阻断亚硝基胍(N-Metyl-N' -ntro-N-nitrosoguanidine,MNNG)毒性的实验细胞学研究模型,目的在于筛选阻断致癌物毒性的非细胞毒性药物,并为食管癌高发区的病  相似文献   

16.
前已报道,用食管癌高发区的“旱井水”分别加入甲基苄胺或肌氨酸乙酯诱发了大鼠前胃和食管的乳头状瘤和早期癌。在低营养条件下,有利于甲基苄基亚硝胺对大鼠食管癌的诱发。本实验进一步研究低营养条件下,饮水中低含量的硝酸盐和亚硝酸盐加入有关二级胺有无致癌作用。  相似文献   

17.
食管癌亚硝胺病因的预防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抗亚硝胺致癌作用的化学预防药物,通过亚硝基肌氨酸乙酯诱发小鼠前胃鳞癌的药物阻断试验结果发现,九种维生素的抑制率为21.06%,维酶素为26.68%,两种营养阻断剂均未见明显的阻断癌变的预防作用(P>0.05)。而加有亚硝胺阻断剂的强化维酶素和具有抗致突作用的中药R均有明显的阻断癌变的预防作用,其抑制率分别为55.58%(P<0.01)和63.64%(P<0.01)。并可明显地提高NK细胞和SOD活性,具有增强细胞免疫和解毒功能。为食管癌的病因学预防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有效的苗头预防药物。  相似文献   

18.
人O^6-甲基鸟嘌呤-DNA甲基转移酶(MGMT),能特异地修复N-亚硝基化合物引起的烷基化损伤。现将其在食管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一、亚硝胺的致癌作用及其特点 亚硝胺类化合物是当今公认环境中最重要的致癌物质之一,亚硝酸盐与胺合成亚硝胺(Nitrosa-mine),与酰胺合成亚硝酰胺(Nitrosamide)。亚硝胺类物质的致癌作用有以下几个重要特征:(1)致癌性强;(2)对多种动物的多种器官均能致癌;(3)不同结构的亚硝胺有其特殊的器官亲和性;(4)许多亚硝  相似文献   

20.
胃癌高发区食品:鱼露的Salmonella突变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大君  张汝黻 《肿瘤》1989,9(6):251-253
福建长乐县的漳港乡男性胃癌标化死亡率高达113.20/10~5,当地居民具有较高的NO_3~-和N0_2~-暴露水平。胃液中NO_2~-浓度升高可为N-亚硝基化合物在胃内合成提供有利条件。这类化合物,特别是N-亚硝酰胺,可能是人类胃癌的主要病因之一。有报道胃癌高发的日本居民常吃的海鱼亚硝化后,具有明显的致突变作用并可诱发大鼠胃腺癌。鱼露是长乐县居民的传统调味品,人均日食量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