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范本本 《中国校医》2021,35(2):111-113
目的 探讨正念减压疗法对乳腺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乳腺癌患者180例,将其按照随机对照原则分为两组,每组9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接受6周的正念减压疗法干预,观察干预前、干预3个月后疲乏水平及睡眠质量。结果 干预前两组的感觉、情绪、认知、行为、总疲乏维度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对照组干预3个月后感觉维度、情绪维度、认知维度、行为维度、总疲乏维度分别为(4.89±1.56)、(5.66±1.64)、(5.23±2.25)、(4.56±1.65)、(5.38±2.36),观察组各项维度评分分别为(1.34±0.17)、(2.76±1.24)、(3.26±1.45)、(2.24±1.08)、(5.07±1.62),观察组各项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及睡眠总分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各项评分分别为(0.77±0.51)、(0.16±0.07)、(0.50±0.22)、(0.13±0.04)、(6.12±1.83),观察组各项数据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值均<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能有效缓解乳腺癌患者化疗癌因性疲乏,提高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心理健康教育新模式,了解基于健康信念模式的医学生情绪管理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医学生情绪管理及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本校学生1050名,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和医学生情绪管理能力调查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城市学生在“知觉到益处” “知觉到严重性”“自我效能”“外部回报”4个维度上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乡村学生(P均<0.05);独生子女学生在“知觉到益处”“知觉到严重性”2个维度上的得分及总分均低于非独生子女学生(P均<0.05);单亲家庭和非单亲家庭学生情绪管理能力各维度得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在“知觉到障碍”“自我效能”及总分上,直系亲属未患过心理疾病的学生得分均低于其他学生(P均<0.05);母亲文化程度为大学及以上的学生在“知觉到益处”“知觉到严重性”“自我效能”3个维度及总分均低于母亲文化程度较低的学生(P均<0.05)。结论 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在健康信念模式的某些维度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结核患者自我效能感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有针对性地对结核患者及其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干预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采用Lorig编制的自我效能表、肖水源研发社会支持量表和一般资料问卷对215名结核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对二者进行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 结果 结核患者自我效能平均得分为(36.37±12.84)分,处于中等水平,除自我效能的保健维度和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维度外(r=0.205,P=0.088),结核患者自我效能和社会支持的总分及其各维度均成正相关(r=0.205~0.553,均P<0.05),社会支持是自我效能提高的积极因素。婚姻、收入与社会支持显著相关(均P<0.05),其他资料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主观支持对自我效能的相关性大于客观支持。 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强化患者社会支持,尤其是主观支持加强对非婚者和女性的关注并对其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干预,以提高结核患者的自我效能水平,加速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4.
张萌 《中国校医》2022,36(9):691-693
目的 探讨Orem自理理论在宫颈癌化疗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9年10月—2020年9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化疗的7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比较2组干预前后癌因性疲乏、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结果 干预前,2组Piper癌因性疲乏自评修正量表(RPFS)、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癌症患者生活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257、0.169、0.220,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RPFS评分为(13.44±2.85)分,低于对照组的(18.35±3.46)分,ESCA评分为(152.95±18.63)分,高于对照组的(126.63±16.3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663、6.459,P值均<0.001);观察组EORTC QLQ-C30评分为(70.28±9.67)分,高于对照组的(61.23±8.5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7,P<0.001)。结论 Orem自理理论能够减轻宫颈癌化疗患者癌因性疲乏,并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安采华  杨琴  李莉 《现代预防医学》2016,(13):2398-2401
目的 了解胃癌术后患者癌因性疲乏与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并探讨二者关系。方法 采用癌因性疲乏量表和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对343位胃癌术后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胃癌术后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疲乏状态,中度疲乏占71.7%;胃癌术后患者一般自我效能感平均得分为(2.24±0.96)分,且得分低于普通成年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胃癌术后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与癌因性疲乏总得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存在相关(P<0.001)。结论 胃癌术后患者普遍存在癌因性疲乏症状,增强患者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有助于降低患者的癌因性疲乏症状。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微信随访管理在食管癌放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2019年6月期间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食管癌放疗患者临床资料,根据随访管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58例)和观察组(62例)。观察组实施微信随访专科化管理,对照组实施常规随访管理。随访6个月,采用自我管理能力测定量表(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 ESCA)、Piper 癌因性疲乏自评修正量表(the revised-Piper Fatigue Scale,RPFS)、Spitzer 生活质量指数(Spitzer Quality of Life Index,SQLI)评估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 结果 干预前两组自我管理能力、癌因性疲乏、生活质量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后,观察组食管癌化疗患者自我概念、健康知识水平、自护责任感、自我护理技能、ESCA总分均高于对照组[(35.63±5.29 vs. 30.02±6.13)、(36.42±5.21 vs. 30.98±4.12)、(40.42±4.36 vs. 36.71±6.46)、(50.42±4.46 vs. 45.98±5.75)、(152.09±20.76 vs. 127.09±19.11)](t=5.377, 6.316, 4.798, 4.744, 6.850, P<0.05);认知疲乏、行为疲乏、躯体疲乏、情感疲乏、RPF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3.22±2.21 vs. 4.08±2.12)、(3.12±1.04 vs. 4.11±1.06)、(3.42±2.43 vs. 4.98±2.45)、(3.26±0.98 vs. 4.21±0.97)、(13.28±4.28 vs. 17.45±4.27)](t=2.173, 5.163, 3.500, 5.333, 5.340, P<0.05);活动能力、健康感受、日常生活、家庭支持、生活感受、SQL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1.63±0.29 vs. 1.32±0.23)、(1.52±0.21 vs. 1.43±0.22)、(1.82±0.16 vs. 1.41±0.17)、(1.72±0.16 vs. 1.38±0.15)、(1.87±0.22 vs. 1.45±0.23)、(8.77±1.22 vs. 6.71±1.21)](t=6.459、2.293、13.610、11.989、10.224、9.280, P<0.05)。 结论 微信随访管理有助于促进食管癌放疗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养成,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订乳腺癌病人支持性照护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2021年1—6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160例乳腺癌化疗患者,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支持性照护需求量表和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影响因素采用分层回归分析。结果 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为(192.96±54.95)分,其中卫生系统服务与信息需求维度得分最高,为(55.21±16.75)分。98例患者(61.25%)表示卫生系统服务与信息需求未满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患者自我管理效能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支持性照护需求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负相关(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居住地、化疗次数和自我管理效能感是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的主要影响因素(P<0.01)。结论 乳腺癌化疗患者支持性照护需求程度较高;医护人员应注重患者的自我管理效能感的评估和干预,从而降低患者的支持性照护需求水平。  相似文献   

8.
杜晓培  王婷婷 《中国校医》2020,34(10):761-763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62±5.51)分、SAS评分(36.5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42.13±4.76)分、(44.33±4.43)分],(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29.84±4.72)分高于对照组(24.64±4.58)分,(t=5.124,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助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蔡丽莉  陆钰勤 《中国校医》2021,35(11):858-860
目的 探讨园艺疗法在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5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各25例。两组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院内活动干预,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园艺疗法干预,比较两组社会适应能力[住院精神病人康复疗效判定量表(IPROS)]及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12周后,观察组IPRO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67,P<0.001);干预12周后,观察组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29,P=0.009)。结论 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园艺疗法,可有效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在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8-12~2019-12收治的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100例的临床资料,依随干预手段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50例)与观察组(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50例),比较两组自我效能及癌因性疲乏。结果:观察组干预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高于对照组,癌因疲乏量表(GFS)各维度(认知疲乏、情感疲乏、躯体疲乏)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3、13.212、11.052、16.142,P均=0.000)。结论:实施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措施,可提高肝癌经皮股动脉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减轻癌因性疲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通过微信平台的远程护理对恶性肿瘤患儿生活质量和家属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将某医院2015年1月—2018年12月收治入院的80例恶性肿瘤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随访法进行指导教育,实验组在常规随访的基础上,通过微信平台实施远程延续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患儿在干预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情况及和家属满意度情况。结果 干预前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生存质量普适性核心量表评分(PedsQLTM4.0)、生存质量癌症模块量表评分(PedsQLTM3.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干预前后PedsQLTM4.0与PedsQLTM3.0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edsQLTM4.0评分情况,实验组为(83.77±3.14),较对照组的评分(73.18±3.85)有所升高(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edsQLTM3.0评分情况均有所升高,实验组较对照组升高 [(71.14±12.30) vs (82.32±8.57)](P值均<0.05);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97.50%)高于对照组(82.50%),(χ2=5.000,P<0.05)。结论 微信延续性护理可提高恶性肿瘤患儿的生活质量和患儿家属满意度,简易便行,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患者的自我效能、心理状况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10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6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早期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自我效能(GSES评分)、心理状况(SAS、SDS评分)以及动静脉内瘘并发症.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GSES评分均显著升高,SAS、SDS...  相似文献   

13.
薛宁 《中国校医》2022,36(4):277-279
目的 探讨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对艾滋病患者服药依从性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7年8月—2020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68例艾滋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比较两组服药依从性及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ospitalAnxietyand Depresseo Scale,HAD)评分。结果 观察组服药总依从率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0.59%,(χ2=8.785,P=0.003);观察组干预2周后焦虑评分为(14.35±1.67)分、抑郁评分为(13.98±1.38)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5.63±1.59)分、(15.08±1.27)分,(t=3.237、3.420,P=0.002、0.001)。结论 渐进性肌肉放松训练配合心理干预应用于艾滋病患者,能够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住院肺癌化疗患者进行正念减压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 收集2017年2月-2019年2月之间在南阳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的肺癌化疗患者共107例,按照入院先后分为对照组(53例)和研究组(54例).对照组实施肺癌化疗期间常规护理措施,研究组患者实施正念减压疗法.分别采用采用中文版的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SUPPH)、癌因性疲乏量表(RPFS)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价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癌因性疲乏和睡眠质量状况.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UPPH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干预后的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RPFS量表中行为疲乏维度、躯体感知疲乏维度、情感疲乏维度及认知疲乏维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与对照组的PSQI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入睡时间、睡眠障碍、睡眠效率、催眠药物及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均明显低于干预前,研究组下降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正念减压疗法可有效提高肺癌化疗患者的自我效能感及睡眠质量,减轻癌因性疲乏程度.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医情志干预结合个性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伴焦虑患者介入术后并发症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2018年7月—2019年12月在本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手术治疗并伴有焦虑的患者共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干预,观察组在常规干预的基础上采用中医情志干预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及患者对治疗的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对患者的焦虑状况程度进行考察。结果 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5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5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9);护理前2组患者生活质量评价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患者心绞痛发作频率、心绞痛稳定程度、躯体活动受限程度、治疗满意度、疾病主观感受等方面评分均上升(P<0.05),同时观察组各项评分分别比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评分为(16.8±6.1)分,低于护理前的(26.1±6.5)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的(23.7±5.1)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15,P=0.005)。结论 冠心病伴随焦虑患者采用中医情志护理联合个性化健康教育进行干预,可以帮助患者保持良好心态,对患者的疾病状况具有缓解作用,且对治疗效果具有提升作用,患者生活质量提高,临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李果 《中国校医》2022,36(10):770
目的 探究肝癌切除术的术中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7月于本院行肝癌切除术的68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对比2组干预前后心境状态及干预后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结果 干预前,2组心境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紧张[(11.45±3.20)]、抑郁[(10.53±4.02)]、慌乱[(9.65±3.78)]、愤怒[(10.14±2.98)]、疲劳[(9.16±1.49)]评分均低于对照组,精力[(9.16±1.49)]、自尊感[(9.16±1.49)]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94、3.343、3.967、7.076、9.450、6.415、5.426,P<0.001);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7.06%,高于对照组的73.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03,P=0.006);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5.88%,低于对照组的23.5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766,P=0.097)。结论 加强肝癌切除术的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心境状态,并提高其护理满意度,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在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带管出院白血病化疗患儿中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11月—2020年11月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收治的白血病患儿8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和干预30 d患儿家属负性情绪[焦虑分量表(HAD-A)和抑郁分量表(HAD-D)]评分和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评分,置管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患儿家属HAD-A(7.02±1.34)分、HAD-D(5.21±1.29)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9.89±1.52)分、(7.24±1.38)分,有统计学差异(t=9.395、7.128,P<0.000)。干预后观察组ESCA(110.87±13.51)分,高于对照组的(98.76±13.24)分,有统计学差异(t=4.246,P<0.000)。观察组置管并发症总发生率4.55%,低于对照组的18.18%,有统计学差异(χ2=4.062,P=0.044)。结论 延续性护理能够缓解PICC带管出院白血病化疗患儿家属消极情绪,提升家属自我护理能力,减少置管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