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7 毫秒
1.
目的 研究广东省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以及自我护理能力与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的相关性,为提高老年人的自我护理能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便抽样的方法,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中文版老年人自我护理能力量表(SASE-CHI)、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广东省17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调查并分析相关性。结果 年龄、男性、喝酒对影响老年冠心病住院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的高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护理能力的总分与自我效能感、主观支持显著相关(P<0.05),环境维度与自我效能感、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显著相关(P<0.05),目标维度与自我效能感显著相关(P<0.01)。结论 年龄越大、男性、有饮酒史是老年冠心病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的危险因素;自我效能感影响自我护理能力,自我效能感越强,主观支持感越强,应对环境的能力越高;目标感越强,自我护理能力越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高中生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自我效能感和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方法 采用未来时间洞察力量表、学业自我效能感量表、自我调节学习量表对随机抽取的555名高中生进行调查。结果 ⑴未来时间洞察力总分与学业自我效能感总分呈正相关(r=0.741,P<0.01),与自我调节学习呈正相关(r=0.402,P<0.01);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学习存在正相关(r=0.462,P<0.01);⑵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未来时间洞察力与自我调节学习的关系中存在显著部分中介效应。结论 高中生的未来时间洞察力、学业自我效能感与自我调节学习关系密切,学业自我效能感在未来时间洞察力和自我调节学习之间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本科生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的关系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其中的调节作用,为做好本科生就业指导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近乎完美主义量表(APS-R)、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DMSES)和就业焦虑量表(EAS)对通过方便抽样法抽取的324名本科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资料进行t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及分层回归分析。 324名研究对象完美主义得分为(98.31±16.46)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为(132.21±21.91)分、就业焦虑得分为(28.28±9.75)分。完美主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得分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就业焦虑在生源地、本科学制、是否为应届毕业生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完美主义总体呈正相关(r=0.220,P<0.01),就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呈负相关(r=-0.203,P<0.01);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与就业焦虑之间起到调节作用(β=0.132,P<0.01)。 本科生追求完美主义的倾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与就业焦虑的关系密切,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在完美主义倾向与就业焦虑之间有调节作用。提高本科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能够缓解因完美主义而带来的就业焦虑,有利于本科生更好的就业。  相似文献   

4.
薛丹丹  黄苗  牟绍玉  杨冰  杜鑫  唐晶 《中国校医》2021,35(7):497-500
目的 了解重庆某高校护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知识及心理状况现状,为后期开展宣传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方便抽取重庆某高校在校护生1250人,通过问卷星平台,使用COVID-19知识问卷、一般心理问卷及焦虑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结果 护生知识得分为(7.26±1.33)分,处于中等偏上水平;焦虑得分为(39.40±7.10)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级、独生子女情况、知识水平、朋友或同学等有无(疑似)感染者、所在社区有无(疑似)感染者是护生焦虑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护生COVID-19知识掌握较好,但知识全面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部分护生存在焦虑情绪,提示高校应加强COVID-19相关知识宣传,同时注重护生的心理疏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在《基础护理学技能》课程中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影响作用。方法 选取90名护理专升本学生,按照上课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加入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进行授课,对照组采用常规模式进行授课,使用批判性思维能力量表和综合技能考核进行评价。结果 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中寻找真理、开放思想、分析能力、系统化能力、求知欲、批判性思维能力总分有效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3.695,-2.462,-2.940,-2.453,-2.468,-4.075,P值均<0.05)。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对护生综合技能中团队协作能力、操作实施过程、临场应变能力、护患沟通和人文关怀能力、技能总分的有较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Z值=-5.69,2.70,-4.21,5.91,4.79,P值均<0.05)。结论 医护一体化训练模式有助于护生临床思维能力和技能的提高,可以应用于《基础护理学技能》的教学中。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大学生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虚荣特性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间的调节作用。方法 利用社会自我效能感量表,虚荣特性量表和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问卷对山东省某高校20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男生得分(36.40±9.72)分,女生得分(39.94±10.37)分,在性别上存在差异(t=-2.514,P<0.05);社会自我效能感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呈负相关(r=-0.5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之间存在正相关(r=0.474,P<0.001),虚荣特性中的身体外表观感维度与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中的失控支出维度正相关(r=0.212,P<0.001);社会自我效能感与虚荣特性中身体外表关怀的交互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764,P<0.001)。结论 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独生子女比非独生子女更虚荣;社会自我效能感越高,越不容易产生网络强迫性购买行为;社会自我效能感在身体外表关怀与花费倾向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7.
杜晓培  王婷婷 《中国校医》2020,34(10):761-763
目的 探究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心脏搭桥术患者负性情绪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8年1月—2019年3月于某医院接受治疗的心脏搭桥术患者84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护理。对比2组抑郁自评量表(SD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评分。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SDS评分(35.62±5.51)分、SAS评分(36.51±5.78)分均低于对照组[(42.13±4.76)分、(44.33±4.43)分],(P值均<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效能评分(29.84±4.72)分高于对照组(24.64±4.58)分,(t=5.124,P<0.05)。结论 认知行为干预护理较常规护理,有助于心脏搭桥术患者缓解负性情绪,提高自我效能,改善生活质量,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8.
曹晓欣  廖旻媛  杨玲 《中国校医》2018,32(7):493-494
目的 探讨以家庭为中心健康教育对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 以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本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高血压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用高血压常规护理联合以家庭为中心的健康教育护理模式;对比2组患者护理前后家庭功能及自我效能水平。结果 护理后3个月,2组在问题解决、沟通、角色及行为控制评分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6个月2组家庭功能各个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自我效能评分均明显提升,且实验组提升效果更明显(P<0.05)。结论 以家庭为中心健康教育能够通过提高高血压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患者家庭功能水平及自我效能。  相似文献   

9.
耿俊颖  贾裕智  谷丰  单莹 《中国校医》2019,33(12):917-920
目的 分析计划、实施、检查、处理循环(Plan -Do-Check-Action,PDCA)管理模式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自我健康管理和生活质量的效果,总结管理经验。方法 以本院2014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152例乳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与管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PDCA管理。比较2组患者管理前后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满意率、自我管理效能感变化,并运用生活质量量表(QLQ-C30)评价其生活质量变化。结果 随访期间观察组失访1例,对照组失访3例,获得有效随访患者平均随访时间为(14.26±1.17)个月。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合格率(96.00%)、依从性良好率(85.33%)及管理满意度良好率(98.67%)均高于对照组(60.81%,64.86%,72.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管理1年后自我管理效能感评分为(85.17±7.25)分,高于对照组的(48.71±6.4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功能量表各条目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除经济困难外,观察组症状量表各条目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改善乳腺癌的自我健康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护理专业学生学业复原力及自我控制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相关性,为解决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和行为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以提高护理学生的学业复原力与自制力水平。 方法 采用学业复原力量表和自我控制量表通过网络调查和现场派发形式对广州市4所高校的286名护理专业本科学生进行调查。 结果 护理专业学生学业复原力得分为(47.65±8.45)分,自我控制总分为(58.33±9.68)分,两者呈正相关,工作或学习表现及抵制诱惑是学业复原力的影响因素(F=40.735,R2=0.224)。 结论 护理专业学生的学业复原力和自我控制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应针对具体因素提高学业复原力和自我控制水平,改善护生的心理健康状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自主导向学习法与传统教学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7年1-12月40名胸部内科实习护生为参照组,选取2018年1-12月40名胸部内科实习护生为观察组,参照组实施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接受自主导向学习模式。比较两组实习护生出科考试成绩、自主导向学习及核心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实际操作成绩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学习行为、学习意识、学习策略、沟通能力、自我评价等自主导向学习评定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观察组评判思维能力、临床护理能力、人际关系、领导能力、专业发展能力等核心能力评定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结论自主导向学习法用于临床护理带教中效果显著,可提升实习护生出科考试成绩、自主导向学习能力及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调查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共情量表、支持性沟通量表为研究工具,以某医科大学大二的262名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得分为(108.12±14.69)分;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得分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所在学院、支持性沟通是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共情处于中低水平,教育者应重视对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共情的培养,针对不同学院,不同性别的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培养他们支持性沟通能力,从而提升护理本科二年级学生的共情水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体验式教学在失能老人护理员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若干个照顾失能老人的模拟情景,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对老年照护学习班27名学员进行培训,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学业自我效能量表分别于培训前后进行测评,采用技能评定表在培训结束后对学员进行考核,并用于学习过程的自评和互评。结果培训后学员的一般自我效能、学业自我效能感均显著高于培训前(P〈0.05),且学员的一般自我效能和学业自我效能感与其考试成绩呈中高度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体验式教学法适合于失能老人护理员的培训,可提高学员的自我效果感和照护技能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对大专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方法 用整群抽样方法抽取176名护理大专生,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88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试验组采用基于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学前后分别用中文版评判性思维倾向量表(CTDI-CV)测评两组护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结果 教学前,两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后,试验组护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评分高于教学前,且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实训的基础护理学教学模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以高考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录取的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的差异,为探索制定差异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提供参考。方法应用学习投入问卷对中国医科大学以第一批次本科分数线录取的142名护理本科生和以第三批次本科生分数线录取的196名护理本科生进行调查。结果第一批次和第三批次的护理本科护生的学习投入问卷的评分分别为(57.86±15.27)分和(49.11±1.0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程度可归为四类,其中1类学生在学习投入程度最高,2类和3类居中,4类最低,第一批次护理本科生1~4类的比例分别为26.06%、32.39%、34.51%、6.34%,第三批次护理本科生学习投入1~4类的比例分别为10.20%、32.65%、40.82%、16.33%,护理本科生各学习投入类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不同批次护理本科生的学习投入程度存在差异,教育工作者应结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展开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护理本科生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查房中,分析其所存在的问题,并给予对应的改革对策。方法选择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查房中的护理本科生(例数选择40名,时间2017年1月-2018年1月),对护理本科生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查房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依据不同的时间阶段进行分组:2017年1-6月设定为对照组,不进行改革对策实施;2017年6月-2018年1月设定为研究组,进行改革对策实施。对组间的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能力、查房成绩进行评分对比。结果护理本科生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查房中所存在的问题:教学方法偏重理论教学和知识灌输、欠缺培养学生的评判性思维与应急处理能力、床护理教学师资力量薄弱等;研究组的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能力、查房成绩均比对照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护理本科生在呼吸内科临床教学查房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如:强化护生的理论知识掌握能力,完善护理教学内容等,以此达到提高其专科理论成绩、专科操作能力和获得更为丰富的查房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实习护生临床用药情况,为护理药理学教学内容改革提供参考。方法 2016年12月—2017年12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广州市某3所医院135名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实习护生药品法律知识及格率仅为25.0%。用药护理操作执行均分3分以下,处于中等以下水平;对各种药物过敏情况应急处理了解均分3分左右,处于中等水平。实习护生用药操作执行得分在不同年龄、实习时间、法律知识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习护生药物过敏时应急处理了解程度得分在不同性别、实习时间、法律知识得分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生药品法律知识匮乏,用药护理操作规范性不足,对出现药物过敏时应急处理的能力有所欠缺,建议加强临床药品法律相关知识及药物不良反应应对策略的培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