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通过比较钙卫蛋白(FC)免疫荧光法与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两种测定方法,探索免疫荧光法测定钙卫蛋白在炎症性肠病(IBD)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3例患者粪便样本(IBD患者77例,有消化道症状但肠镜检查正常者26例),以ELISA法为对照,计算免疫荧光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相关系数等指标。收集122例接受结肠镜检查的IBD患者的粪便样本,其中克罗恩病(CD)85例,溃疡性结肠炎(UC)37例,根据CDAI或UCAI评分评估CD或UC的临床活动情况;根据CDEIS、Rutgeert′s评分或Mayo内镜评分评估CD或UC的内镜活动情况。比较缓解期与活动期IBD患者的FC浓度差异,并评价FC对IBD疾病活动情况的预测价值。结果与ELISA法对比,免疫荧光法的敏感度是92.30%,特异度是64.00%,相关系数是0.815(95%CI:0.737~0.871,P0.05)。使用免疫荧光法时,内镜活动期IBD患者的FC浓度是925.61(408.56~1 634.00)μg/g,高于内镜非活动期的387.78(30.28~679.99)μg/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FC的截断值定为300.37μg/g时,其预测IBD内镜活动性病变的敏感性是76.60%,特异性是60.71%。在18例CD术后患者中,72.22%(13/18)出现内镜复发,其免疫荧光法测定的FC浓度值显著高于未复发者,预测CD术后复发的受试者工作曲线下面积是0.923,截断值是407.36μg/g,敏感性为76.92%,特异性为100%。结论免疫荧光法与ELISA法有较好的相关性,敏感性高;FC能有效反映IBD患者的疾病活动情况,对及早发现CD术后复发具有较大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价CD8+CD28+/CD8+CD28-T细胞平衡在预测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并发消化道出血(GH)的作用与价值.方法 收集IBD患者49例,其中溃疡性结肠炎(UC)30例,克罗恩病(CD) 19例,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8+CD28+及 CD8+CD28T细胞T细胞的百分含量,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法评价CD8+CD28+/CD8+CD28-T细胞平衡(比值)在预测IBD患者出现GH的效能,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分析法比较不同因素下的持续缓解时间(LTR)差异,并对相关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1)CD组的免疫抑制剂、激素及生物制剂(BA)使用率均显著高于UC组(P=0.003、0.043及0.002);(2)UC组患者的CD8+CD28+T细胞显著高于CD组(t=3.022,P=0.004);(3) ROC结果显示CD8+CD28+T细胞、CD8+CD28T细胞及CD8+CD28+/CD8+CD28-比值三者在预测GH方面均具有良好的效能(均为P<0.01),但以CD8+CD28+/CD8+CD28最优[曲线下面积(AUC)为0.977,P=0.000],截值分析显示当CD8+CD28+/CD8+CD28-比值取值为1.14时(13.95%/12.24%),其对应的敏感度达93.3%,特异度为91.2%;(4)未使用BA及未行手术治疗的IBD患者算术及中位LTR均显著长于使用BA及已行手术的IBD患者(分别为x2=9.730,P=0.002;x2=15.981,P=0.000);(5) Spearm分析显示CD8+CD28+/CD8+CD28-与BA及手术均成显著相关性(P=0.009、0.038).结论 外周血CD8+CD28+T细胞降低或CD8+CD28-T细胞升高与IBD患者出现GH密切相关,CD8+CD28+/CD8+CD28-平衡预测GH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高,尤其是在比值为1.14时;该平衡与生物制剂及手术存在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颜斌  魏锦  陈健  钟国成  匡红  岳伦莉  王奎  廖皓  孙薏 《重庆医学》2013,42(11):1210-1212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CD4+CD25+调节性T(Treg)细胞的表达特点,分析MM与健康者之间的细胞免疫功能差异。方法检测28例初诊的MM患者及22例健康志愿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的比例、(CD3+CD4+)/(CD3+CD8+)、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并比较MM患者与健康者之间细胞免疫指标(Th1/Th2比值、AgNOR比值、TGF-β)的差异。结果初诊MM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淋巴细胞中总T细胞(CD3+)比例、辅助/诱导T细胞(CD3+CD4+)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细胞毒T细胞(CD3+CD8+)比例增加(P<0.05);CD4+CD25+/CD4+、CD4+CD25+FoxP3+/CD4+CD25+比值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血清中Th1/Th2比值、AgNOR比值均明显低于健康组(P<0.05);血清TGF-β含量较健康组上升(P<0.01)。结论 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异常、Treg表达增加及细胞免疫功能低下可能与疾病的发生、发展相关,对判断MM疗效及预后有一定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化疗后近期病死的影响因素,并分析Th17/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比值(Th17/Treg)及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对MM患者化疗后近期病死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接受PAD方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阿霉素)化疗的51例MM患者,共治疗3个疗程。3个疗程结束后随访患者1年,根据其病死情况分为病死组与生存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血液生化指标[血红蛋白水平、血清钙水平、血清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水平、血清程序性死亡配体1(PD-L1)水平及外周血Th17/Treg、NLR]。分析MM患者外周血Th17/Treg与NLR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Th17/Treg、NLR预测MM患者化疗后1年内病死的效能。结果 随访1年内,51例MM患者中共有10例(19.61%)死亡。病死组患者血清HIF-1α、PD-L1水平,以及外周血Th17/Treg、NLR均高于生存组(均P<0.05)。MM患者外周血Th17/Treg与NLR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多发性骨髓瘤(MM)合并侵袭性真菌感染(IFI)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和淋巴细胞亚群[T淋巴细胞(CD3+)、B淋巴细胞(CD19+)、NK淋巴细胞(CD16+56+)]水平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MM合并IFI患者105例作为研究对象作为观...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紫杉醇联合铂类方案化疗对晚期卵巢上皮细胞癌患者的外周血中CD4+CD25+FOXP3+阳性细胞率的变化,并观察此变化与患者化疗疗效及与CA125等肿瘤标志物的相关性,是否可作为晚期卵巢上皮性癌化疗疗效的预测指标。方法选择36例卵巢上皮性癌患者,均有病理证实,为术后复发或姑息性减瘤术后,应用FACS检测患者化疗前、2周期、4周期、6周期化疗后外周血CD4+CD25+FOXP3+细胞阳性率,同时检测CD4+/CD8+比值。观察终点为出现病情进展,记录无疾病进展时间。结果 CD4+CD25+FOXP3+细胞阳性率在化疗敏感性(CR+PR)患者中下降明显,尤其是PR患者。而在化疗后进展的患者中无明显变化,甚至有上升趋势。CD4+/CD8+比值在化疗敏感性(CR+PR)患者中升高,而在进展患者中无变化,甚至下降。结论晚期卵巢上皮癌患者中外周血中CD4+CD25+FOXP3+细胞阳性率在化疗前后的变化与患者化疗疗效相关,可作为预测化疗疗效的一项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7.
周毅  王赫  陈艳  梁磊 《陕西医学杂志》2007,36(3):269-271
目的:研究CD40和CD40L在大鼠炎症性肠炎(IBD)外周血和结肠组织单-核细胞(MC)中的表达与免疫功能紊乱的关系。方法:利用流式细胞仪对20例炎症性肠炎大鼠和20例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结肠组织MC上CD3、CD4、CD8、CD19的表达进行检测;CD40L在CD4+T和CD8+T细胞上的表达及CD40在CD19+B细胞上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3+、CD3+CD4+、CD19+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CD3+CD8+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IBD大鼠外周血、结肠组织CD4+T细胞和CD8+T细胞上的CD40L、D19+B细胞上CD40的表达都较对照组显著增高,且结肠组织上的表达又比外周血高。结论:CD40-CD40L途径在IBD免疫功能紊乱中可能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对神经功能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按照其治疗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serum bilirubin,TSB)水平的高低分为轻度组(n=33)、中度组(n=36)和重度组(n=31);另选30例健康新生儿作为正常对照组.比较各组血清T SB/白蛋白(B/A)比值、S-100B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免疫球蛋白(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4+、CD4+/CD8+)的差异,并分析T SB与其他各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轻、中、重度组患儿血清B/A比值、S-100B蛋白和NSE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血清T SB水平的升高,血清B/A比值、S-100B蛋白和NSE水平逐渐升高,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逐渐降低,且轻、中、重度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血清TSB水平与B/A比值、S-100B蛋白及NSE水平呈正相关(P<0.05);与血清IgG、IgA、IgM水平及外周血CD4+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呈负相关(P<0.05).结论新生儿血清胆红素升高可导致一定程度的神经毒性和免疫功能损害,且胆红素水平越高,神经功能和免疫功能损害越严重.  相似文献   

9.
杨文宏  孙惠芳  杨洁 《重庆医学》2021,50(5):800-805
目的 研究miR-125b和miR-33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7例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克罗恩病(CD)患者62例(CD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5例(UC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及其肠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根据改良Mayo评分标准评估UC患者活动度,根据CD活动指数(CDAI)评估CD患者活动度;分别采用修正Baron评分系统、CD内镜严重程度指数(CDEI)评估UC、CD患者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C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下降(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CD患者CDAI、CDEI依次升高(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修正Baron评分依次升高(P<0.05);CD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CDAI、CDEIS均呈负相关(P<0.05);UC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改良Mayo评分和修正Bar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患者及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表达均下调,二者与CD患者及UC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评估IBD疾病活动度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0.
杨文宏  孙惠芳  杨洁 《重庆医学》2021,50(5):800-805
目的 研究miR-125b和miR-335在炎症性肠病(IBD)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意义.方法 将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该院消化内科收治的117例IBD患者纳入研究,其中克罗恩病(CD)患者62例(CD组)、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55例(UC组),另选取健康体检者51例作为对照(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外周血血清及其肠黏膜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PCR)法检测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根据改良Mayo评分标准评估UC患者活动度,根据CD活动指数(CDAI)评估CD患者活动度;分别采用修正Baron评分系统、CD内镜严重程度指数(CDEI)评估UC、CD患者内镜下病变严重程度.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CD患者外周血血清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依次下降(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CD患者CDAI、CDEI依次升高(P<0.05);轻度活动组、中度活动组、重度活动组UC患者的改良Mayo评分、修正Baron评分依次升高(P<0.05);CD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CDAI、CDEIS均呈负相关(P<0.05);UC患者外周血血清miR-125b、miR-335 mRNA相对表达水平与改良Mayo评分和修正Baron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结论 CD患者及UC患者外周血及肠黏膜组织中miR-125b、miR-335表达均下调,二者与CD患者及UC患者疾病活动度和病情严重程度有关,可能成为评估IBD疾病活动度的分子标志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乙肝患者外周血CD4 T淋巴细胞亚群、CD8 T淋巴细胞亚群CD28分子表达变化。探讨外周血T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对乙型肝炎患者的免疫学意义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乙肝患者。结果:急性乙型肝炎患者CD8 、CD28 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和慢性乙型肝炎患者(P<0.01)。慢性乙型肝炎轻中度和重度患者CD4 、CD28 T淋巴细胞、CD8 、CD28 T淋巴细胞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CD8 、CD28-T淋巴细胞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乙型肝炎患者CD4 /CD8 T淋巴细胞的比值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乙型肝炎患者存在免疫功能紊乱。外周血淋巴细胞CD28的表达情况可以作为判断乙型肝炎病情的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流式细胞术分析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CD56^+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健  孔宪涛 《上海医学》1994,17(4):205-206
本文运用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流式细胞仪分析技术检测了28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及20名正常对照组外周血的CD56^+细胞,我们发现,Ⅰ期及Ⅱ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56^+细胞百分率与正常人相比无明显别差(P>0.05),Ⅲ期患者CD56^+细胞较正常对照组有所减少(P<0.05)。本文结果指出,多发性骨髓瘤早期,自然杀伤细胞在数量上无明显变化。随着病情进展,Ⅲ期患者自然杀伤细胞有关功能受到明显损害。  相似文献   

13.
多发性骨髓瘤T细胞亚群及免疫表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变化及骨髓免疫表型特点。 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对本院2000年1月~2004年12月收治的32例MM患者进行外周血T细胞亚群和骨髓免疫表型检测。 结果 ①初发期和进展期患者外周血CD3、CD4百分率下降,CD4 /CD8比值下降,CD8百分率升高。稳定期CD3、CD4及CD8百分率正常,CD4 /CD8比值正常。NK细胞在初发期百分率增高,稳定期及进展期与变化不大,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 05)。②初发期患者骨髓免疫进展期表型分型:CD56大部分表达(89. 4% ),CD54、CD38全部表达,CD19、CD20少量表达( 15. 8%、5. 35% )。CD56、CD54和CD38全部表达,CD19、CD20少量表达( 20. 0%、40% )。稳定期CD56少量表达:CD54、CD38全部表达,CD19、CD20不表达。T细胞系标志在初发期少量表达。 结论 用流式细胞仪对MM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测定及骨髓细胞进行免疫表型分析,有助于MM的诊断及治疗监测。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检测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及健康对照外周血T亚群及T细胞协同刺激分子CD28、CD8o的变化,探讨其表达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34例MM患者及30例健康对照外周血CD4+ CD8+T细胞比例及CD4+CD28+、CD8+CD28+、B7-1(CD80)的表达水平.结果 Ⅰ期、Ⅱ期MM患者CD4+CD28+、CD8+CD28+细胞比例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期MM患者CD4+CD28+、CD8+CD28+细胞比例均低于对照组及Ⅰ期、Ⅱ期MM患者(P<0.05).Ⅰ期、Ⅱ期MM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8o较对照组增高(P<0.05),CD8o在MM患者各临床分期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MM患者CD4+ CD28+、CD8+CD28+细胞比例均低于稳定期及对照组(P<0.05),两者在对照组和稳定期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及进展期患者CD8o表达均较对照组增高(P<0.05),进展期患者CD8o表达低于稳定期(P<0.05).结论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CD4 +CD28+、CD8+ CD28+表达水平降低而CD80表达水平增高,这些变化与MM患者疾病进展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B淋巴细胞CD40和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1(TRAF1)的表达及两者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荧光标记和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28例SLE患者及14名正常人外周血B细胞CD40、TRAF1的表达.结果 (1)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D40、TRAF1的表达高于缓解期SLE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缓解期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D40的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TRAF1的表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活动期和缓解期SLE患者外周血B细胞CD40的表达与TRAF1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B细胞CD40、TRAF1在SLE的发病机制中可能参与免疫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B细胞血液肿瘤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CD154表达率的特点。方法 28例B细胞血液肿瘤患者分为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17例,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11例;选取30例健康体检人员作为对照组。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B细胞血液肿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s,PBL)CD40、CD154的表达率。结果 1MM组:CD40表达率为(17.50±8.32)%,CD154表达率为(1.00±3.26)%;B-NHL组:CD40表达率为(29.84±15.61)%,CD154表达率为(2.01±0.59)%;对照组:CD40表达率为(6.48±3.34)%,CD154表达率为(3.25±1.04)%。2化疗后B-NHL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CD40表达低于化疗前,P〈0.05。3MM患者III期组PBLCD40表达率高于I~II期组,P〈0.05。B-NHL患者PBL CD154表达率III~IV期低于I~II期组,P〈0.05。结论 1MM患者、B-NHL患者均存在PBL CD40高表达,B-NHL患者同时存在PBL CD154低表达;CD40高表达提示MM预后差,CD154低表达与B-NHL预后有关。2化疗降低了B-NHL患者PBL CD40表达率。为临床上进行B细胞血液肿瘤诊断与治疗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B7 CD2 8共刺激途径与慢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CITP)发病的关系。方法 ①应用流式细胞术 ,检测CITP的CD80 /CD2 8的表达水平 ;②通过巨核细胞体外培养观察CITP的巨核细胞生长和成熟 ,并观察CD80单抗对其的影响。结果 ①CD80在CITP的B淋巴细胞有较高表达率 ,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1) ,与SLE比较 (P >0 0 5 )。CITP的CD2 8表达与对照组比较 (P >0 0 5 ) ;②CITP各种集落数均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加入CD80单抗的CITP的巨核细胞集落生成数明显增多 (P <0 0 5 )。结论 CD80在CITP的表达增高及CD80单抗对CITP巨核祖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 ,均提示协同刺激因子异常可能与CITP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CD8 CD28-调节性T细胞和CD8 CD28 效应性T细胞的比例,以及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的比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7例SLE患者及15例健康对照新鲜外周全血以双抗体标记流式细胞术测定CD8 CD28-、CD8 CD28 T细胞亚群比例,计算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并分析以上数据与SLE活动度、SLE活动性评分(SLEDAI)、免疫球蛋白增高或补体下降或肾损害的关系,观察激素治疗对以上数据变化的影响。结果:(1)稳定期SLE患者外周血CD8 CD28-T细胞群比例较正常对照及活动性SLE显著升高,而高活动性SLE患者CD8 CD28 T细胞群比例显著降低,同时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显著升高;(2)SLEDAI与CD8 CD28 T细胞亚群比例存在负相关(P<0.05),与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存在正相关(P<0.05);(3)SLE患者中补体水平降低者较补体水平正常者、有肾损害者较未发生肾损害者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显著升高;(4)对10例活动性SLE患者进行追踪,经激素治疗达到稳定期后,其CD8 T细胞、CD8 CD28-T细胞比例及CD8 CD28 T细胞比例均显著增高。结论:SLE患者体内免疫系统紊乱可表现在CD8 T细胞亚群比例改变上,其中CD8 CD28 T细胞群比例以及CD8 CD28-/CD8 CD28 细胞间比值改变可能反映了细胞免疫功能的紊乱,而CD8 CD28-调节性T细胞比例增高与病情活动的控制有关;CD8 CD28-/CD8 CD28 比值与病情活动性和补体异常及肾损害相关,可以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